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文獻綜述格式介紹【通用多篇】

文獻綜述格式介紹【通用多篇】

文獻綜述格式介紹【通用多篇】

文獻綜述論文 篇一

[前言]

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頻率加快、範圍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數據表明:“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來已達到30%,存在心理障礙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多”。[1]使得我們不得不更加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任長順在《不同運動項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調查研究》中提出“大學時期是大學生良好心理習慣的形成和心理逐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近年來隨着現代人對健康認識的轉變,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大學時期同時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他們既要應付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問題,還要應付社會環境變化產生的心理矛盾,常常處於錯綜複雜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心理衞生問題”[2]。曾四清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行為療法”[3],而劉衞平、李平等認為體育教學恰恰在這方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思維活動為主要活動方式的文化課,由於學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為不宜表現,所以在課堂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説教為主,學生的主體參與水平僅處於較低的被動認同活動階段,故難以實施有針對性、及時性的教育來改善增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體育實踐課由於它具有羣體性、競爭性、艱苦性、娛樂性、釋放性、外顯性等特點,故可以看成它是個社會活動的縮影,或者説是社會活動模擬遊戲化,人們沉浸在體育實踐課活動中,會感受到豐富多變的刺激,也會體驗到幾乎和社會活動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難與心理衝突。所以,它更易於有效地把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與心理健康行為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於課堂身體活動的過程中主動加強主體的參與性,並充分地體驗、領悟、內化,然後附諸實踐直接接受實踐的檢驗”。[4]正因為體育教育在這方面表現出來的優勢,使得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關注體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本課題主要是從平時的課堂教學出發,研究體育運動本身會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各種不同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心理產生的不同影響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使體育教師在課堂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從而促進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主題]

大學階段是人們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的最後時期,也是人們進入社會前的最後階段。大多數學生離開了家長而獨自生活和學習,其中有來自日常生活的苦惱、有與同學交往過程中發生的關係矛盾、有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即將畢業進入社會而產生的就業壓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階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大的時期”[5];同時還要應付生理變化帶來的心理問題,從而常常處於錯綜複雜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心理衞生問題。

一、體育運動本身會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行為療法。於勇在《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表明體育運動由於本身特點決定了其在促進心理健康方面具有巨大的效應。

1、體育鍛煉能促進認知能力的提高

體育鍛煉中從事每一項運動都要求運動者對外界事物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與感知,從而快速協調自己的身體以保證動作的完成,從事長期的運動能促進人的知覺能力的發展,提高人的反應速度和知覺判斷能力,使人變得敏捷、靈活。

2、體育鍛煉能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體育鍛煉能帶來流暢的情緒體驗這是一種理想的內部情緒體驗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能忘我地投入到運動中,併產生來自於活動過程本身的直接興趣和享受,這是一種在學習、下作、交際中所無法產生的情緒狀態。研究表明:用力的運動可使人減少情緒上的負擔,甚至能減輕因精神壓力的偶發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負擔。

3、體育鍛煉能強化“自我概念”,對自尊產生積極影響

“自我概念’,是個體主觀上關於自己看法和感覺的總和。自我概念是相對穩定的,在適應社會的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的作用。眾多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可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

顯提高,肌肉力量、情緒穩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現正相關,通過力量訓練個體的自我概念顯著增強。

4、體育鍛煉能協調人際關係

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許多人感到愈來愈缺乏適當的社會聯繫和人際交往,體育活動是一種很好的增加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形式,在活動中共同鍛鍊、相互競爭、團結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個體忘卻煩惱和疲勞消除孤獨感,使身心得到舒適的體驗,產生良好的情緒狀態。

5、體育活動能降低應激反應,消除疲勞

應激是指個體對應激源或刺激所做出的反應。鍛鍊會引起人腦釋放自然合成的鎮靜劑一一內啡肽,發揮作用時,內啡肽具有阻斷大腦中與應激有關的化學反應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體育鍛煉能提高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這就能減少疲勞的產生。

6、體育鍛煉能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

焦慮和抑鬱是人學生遇到的幾種最為常見的情緒困擾,1990年諾瑟等人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活動和長期的身體鍛鍊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鬱;身體鍛鍊既可降低特質性抑鬱,也可降低狀態性抑鬱,身體鍛鍊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鬱,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鬱,有氧練習(低強度、長時間)和無氧練習(高強度、短時間)均可降低抑鬱;體育鍛煉與心理治療相結合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鬱”。[6]

教學過程是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它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從中挖掘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從而有目的來“改善和調解大學生的精神狀態,使其適應繁重的學習生活及來自各方而的壓力,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質,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自尊、自愛的健康人格,為成功走向社會打好基礎。其次,體育活動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總是與人羣發生着交往和聯繫,在活動中要努力控制和約束自己的內心衝突,這對培養協調人際關係,擴大社會交往,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行為規範起着積極的影響”。[7]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體育活動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緩解心理矛盾、消除憂鬱和焦慮等各種心理問題、調節心理狀況、維持心理平衡。

二、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

1、不同的教學內容是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田徑培養學生的勇敢、堅毅、果斷、堅忍不拔、奮發進取、開拓進取、吃苦耐勞等良好的心理素質。”[8];“而在球類教學中,提倡集體主義精神,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奮勇拼搏,可培養關心他人、關心

集體的良好心理素質。”[9];“太極拳特別強調‘知己’功夫的練習,‘看熟’、‘懂勁’的階段也就是‘知己’的階段,通過‘知己’功夫的鍛鍊,可以明顯提高太極拳鍛鍊者對‘自我’的認識。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的提升都極有利於練習者健全人格的培養。”[10];“游泳、滑冰、跳馬及雙槓等既具有表演風格又具有挑戰性的項目,這要求學生不斷克服怕摔跤和去怕擔風險等膽怯心理,去戰勝困難,越過障礙”[11];“體育舞蹈具有增進人際交往和友誼,滿足人民精神需求,提高反應能力、適應能力和自我表現能力,增強自信心的作用”。[12];“健美操、藝術體操課是人們交流思想、打發情感、消除隔閡、相互溝通的最好形式之一,在優美音樂的伴奏下,人們自我封閉的意識在這裏得到徹底解脱,活動中融洽、和諧、高雅的氣氛亦能增強人們溝通和交往的意識和慾望”。[13]劉衞民,李平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綱》也認為:“在體育教學中,可利用不同體育項目的運動特點因材施教。如對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交際、不合羣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集體性活動項目,並多采用激勵的方法,提供發言和練習的機會,以改變孤僻的個性,逐步適應與同伴交往,形成合羣的心理定勢;對那些處事猶豫不決、不夠果斷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跨欄跑、擊劍等反應靈敏性活動項目,並在練習中提出嚴厲的硬性要求,以培養其堅強的意志,果斷和百折不撓的品質;對那些膽子較小、做事怕風險、難為情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游泳、滑冰、滑雪、拳擊、摔跤、平衡木等冒險性活動項目,以培養他們勇敢無畏跨越障礙的精神品質;對那些易於急躁、感情易衝動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下棋、太極拳、慢跑、遠足、游泳、騎自行車、射擊等持久耐力性活動項目,以培養他們自我控制能力,改變易急躁、衝動的特點;對那些做事信心不足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跳繩、俯卧撐、廣播操、跑步等簡單性活動項目,使他們易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及時肯定他們的進步,提高其成就感,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對那些自負、愛標新立異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跳水、體操、馬拉松、藝術體操等難度較大的活動項目,或讓他們與比自己水平高的對手比賽等,以改變他們的驕傲之氣;對那些遇事易緊張的學生可讓他們多參加足球、籃球、排球等緊張激烈的比賽活動項目,從而使他們在激烈的練習和競爭中鍛鍊自己冷靜、沉着思考的心理品質”。[14]

2、有研究就專門針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心理健康所產生不同影響。熊亞紅等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認為:

“1)、小羣體互助學習法,它加強了對責任感、創造力、協同意識、競爭意識的培養,極大地促進了學生間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

2)、模擬訓練及意念訓練法,它可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強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適應及調節能力;

3)、創設情境法,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其獲得積極的感受和認識,產生積極的內心體驗,並最終內化為認知結構,培養出良好的思想品質;

4)、過程啟發式教學法,它從根本上解決了如何使學生學會

5)、調整法,它可平靜學生的心情,緩解緊張的情緒,是舒緩學生心理的一種極好方法。另外,經常採用的方法還有移情體驗法、角色扮演法、認知矯正法、遊戲法等”[15]。

3、研究顯示不同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熊亞紅等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提出:

“1)、強調改變練習的背景環境,提高學生心理的抗干擾能力和生存能力;

2)、加強角色和地位的互動性,以培養他們的組織能力、適應能力和善處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樂於助人的良好行為品質;

3)、利用異性效應組織練習,使學生在異性面前抑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弘揚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並發展他們健康向上的人格;

4)、引入體育競賽的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成就動機。這有利於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提高自身的獨立意識和能力”。[16]

三、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測量評價

侯世勛等在《高校體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討》中提出,“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評價納入考試體系,能促使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心理健康的評價可分為兩個方而:一是理論知識。應列入體育課程理論試卷中,以便考查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的狀況;一是心理健康評價表測評。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較全面評價,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使學生及時瞭解自己的狀況以及如何完善自我。這一措施的實施,不僅能夠及時掌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動態,為有效地培養大學生心理素質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彌補了目前考試體系中存在片而性的問題”。[17]

劉衞民、李平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綱》認為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應依據各級在校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以及在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標而制定。因此,應區分國小生、中學生、大學生的不同情況,但平要指標體系應包括對待學習的態度,成就動機,適應能力,交際能力,行為能力,創造能力,預見能力,情緒反應能力,健康人格等,其具體的方法是和體育實踐課中測量評價學生的心理負荷方法相同,即先運用教育觀察法對各主要指標的細化標準進行測量,然後再運用模糊數學綜合評價”。[18]

[總結]

體育運動本身會對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學過程可以根據體育運動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各種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過不同的內容、不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藉助科學可行教學評價從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計劃的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從而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進而促進心理健康。“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的必然要求,也是開發體育多元功能的需要。”[19]

參考文獻

[1]曾四清。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J]。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2):88-90

[2]任長順。不同運動項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調查研究。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02):36-37

[3]曾四清。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J]。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3(2):88-90

[4]劉衞民,李平。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綱[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3(1):18-21

[5]高丹娜。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S1):168-169

[6]於勇。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體育科技,2005,(3):343-345

[7]李安民,等。集體項目和個人項目運動員自信心的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04)

[8]孫秀芝。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5.(3):106-107

[9]孫秀芝。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J]。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5.(3):106-107

[10]楊祥全。太極拳對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1):63-66

[11]張小田。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81-83

[12]李曉新。體育舞蹈對大學生身心影響的研究[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4,(3):99-101

[13]趙小靜。健美操、藝術體操、體育舞蹈課對大學女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3,(5):110-112

[14]劉衞民,李平。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論綱[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文獻綜述論文 篇二

摘要:

為了弄清我國國小遊戲教學與研究現狀,利用中國知網和Google收集資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2000年到2013年,遊戲教學文章發表數量急劇上升,其中針對單獨學科的遊戲教學數量較多。本文就收集到的有代表性文章進行綜述與分析。

關鍵詞:

遊戲教學,文獻綜述,模型建構

1、引言

“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但是迫於應試壓力,加上家長不願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兒童的天性被壓制,這並不利於兒童的成長。遊戲,可以説是兒童成長最主要的的活動。遊戲教學法就是利用遊戲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發展相應能力。

2009年,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標誌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通過中國知網等權威網站的資料收集,發現遊戲教學一直是研究熱點,2012年研究文獻總量突破2萬,2013年有所回落。

2、國內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遊戲在學期階段用的較多。傳統意義上的遊戲只是課堂的輔助手段。李海洋(2009)認為教師應根據新課標要求,掌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在英語教學中,符合遊戲教學的原則(目的性,競爭性,公平性原則),將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結合,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堅定學生學習英語的決心和信心。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運用遊戲教學法,累計和總結遊戲教學經驗和方法,努力提高國小英語教學質量。凌美葉(2005)探索遊戲教學理論依據,遊戲教學思路,種類。遊戲教學時教學方法的一次變革,學生由客體變為主體。荀子提倡的“知行統一”,杜威的實用主義,“從做中學”,都為遊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遊戲教學也很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愉悦性。遊戲活動種類具有多樣性,可以依據學生不同心理特徵設置不同遊戲,比如針對好奇心設計猜謎遊戲,好勝心設計競賽遊戲等。“在玩中學”也要注意遊戲目標的是否明確,是否適合學生,遊戲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穎怡(2013)認為音樂這門特殊的藝術學科,決定了採用遊戲教學的必要性。音樂遊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趣味性遊戲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活動性的遊戲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性遊戲對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時代的教師應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徵與遊戲特徵結合,設置多樣性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音樂知識。肖旭(2010)根據體育教學特點,構建以創新為核心的體育遊戲教學模型,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激勵學生學習。“快樂學習,表揚為主”。體育遊戲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技能,體育教學模型的構建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提高參考。

國內有關遊戲教學的研究,側重點各有不同,主要還是分學科論述,未見形成系統。

3、國外研究綜述

從古希臘起,西方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就把遊戲用於教學實踐中。法國教育學家盧梭及其重視遊戲對兒童身心發展,他認為兒童最好在遊戲中學習。捷克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也認為遊戲可以鍛鍊身體的健康,以及肢體的敏捷。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非常重視遊戲教學。他強調“從做中學”。皮亞傑把兒童遊戲分為三個階段:0—2歲為練習性遊戲;2—7歲為象徵性遊戲,7—12歲為規則性遊戲。國外教學理論特別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提倡的自然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特別是近年興起的TPR(全身動作教學法)對我國兒童英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艾裏康寧的《遊戲心理學》,從遊戲是一種社會現象這一方法論立場研究遊戲,證明,遊戲不是自發的,而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它是兒童理解人們活動的任務和動機的一種形式。

許多國家都提倡在國小教學中引入遊戲教學,日本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國小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日本幼兒園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遊戲內容。由於國小與幼兒園性質不同,所以國小的遊戲教學相對受限。美國教育工作者也在國小的教學方法上大量引入遊戲成分,使美國國小課堂以“亂而無章”的感覺。如何處理好教學與遊戲的關係並形成一套適用的遊戲教學的模式對於遊戲教學能否在國小有效的體現其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總結與展望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國外對遊戲教學研究較早,遊戲是兒童學習知識,接觸社會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遊戲不是讓學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師為主導,與教育相結合,通過遊戲的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發揮自身的潛能,發展認知水平。國內外對遊戲在國小教育中功能和運用情況進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學遊戲在課堂中作為一種調節手段,大多數研究也只侷限於理論層面,對於遊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較少,也沒有人把遊戲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系統的研究。這為後來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l8y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