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寒食節的由來和傳説有哪些【精品多篇】

寒食節的由來和傳説有哪些【精品多篇】

寒食節的由來和傳説有哪些【精品多篇】

.《冥冥寒食雨》 篇一

年代: 宋 作者: 劉一止

冥冥寒食雨,客意向誰親?

泉亂如爭壑,花寒欲傍人。

生涯長剌促,老氣尚輪囷。

不負年年債,清詩斷送春。

《寒食》譯文: 篇二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寒食上冢》 篇三

年代: 宋 作者: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時節只愁予。

《寒食》原文: 篇四

韓翃〔唐代〕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節的由來傳説 篇五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很大的災害,於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介子推。傳説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遠的地方。在重耳飢餓的時候,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來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重耳回國執政後,大加封賞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重耳感到心中有愧,便差人去請介子推受賞封官。可是介子推謝絕了重耳的封賞,揹着自己的母親躲進了綿山。

後來重耳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還是不願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後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時,發現他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似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濟源寒食》 篇六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風巢裊裊春鴉鴉,無子老人仰面嗟。

柳弓葦箭覷不見,高紅遠綠勞相遮。

女嬋童子黃短短,耳中聞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來,拋卻齋糜一瓷碗。

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

飢童餓馬掃花喂,向晚飲溪三兩杯。

莓苔井上空相憶,轆轤索斷無消息。

酒人皆倚春發綠,病叟獨藏秋髮白。

長安落花飛上天,南風引至三殿前。

可憐春物亦朝謁,唯我孤吟渭水邊。

枋口花間掣手歸,嵩陽為我留紅暉。

可憐躑躅千萬尺,柱地柱天疑欲飛。

蜜蜂為主各磨牙,咬盡村中萬木花。

君家甕甕今應滿,五色冬籠甚可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y79k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