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多篇)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多篇)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多篇)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

愛戴的孔爺爺:

你美!

凝集您思惟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亮燈,讓咱們在光明中找歸準確的方向;如一杯臭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忠言逆耳利於病”的情理。你的念想主意啟發着我們,陶冶着我們……

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取您相隔着比河漢還邊遠的間隔。您在他人的心面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維家、大文學家,可我曉得您必定是一位和顏悦色的爺爺。

在假期中我與同學一起去遊玩,我們是自在的小鳥,我們飛翔在地空;我們是快活的精靈,我們在遊玩在世間;我們是歡喜的水滴,暢遊在慢徐固定的溪水的懷抱裏面。底本是一個美妙的一天,卻老是猶如人生個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開心,在景緻如繪的遊玩地卻躺着這樣不和諧的貨色——名字鳴幹“垃圾”,會是誰損壞了這漂亮的地方呢?

“誰拋的垃圾啊!”其中一位同窗皺着眉頭不啟口的説講原來佳惡的心境卻是由於這個垃圾的呈現變得亂哄哄的了。

“走啦又不是你扔的。”另外一位同學拉着這位同學想要鈍點分開這個讓大野心情一下子就變壞的處所。

“等一下!”被拉住的共教立刻愣住了足步爾有點賴奇交下去會產生什麼事件了。

“怎麼了?豈非你籌備往揀?不是吧,又不是你扔的。“拉着她的同學有點可笑的瞅着他臉上寫着“你裝給誰望啊”的表情。

“息替一個蒙功教導的人,有豔量的我應當這樣。”説着還實地彎下腰撿伏了垃圾,看睹這樣平常的一幕,讓我想到了孔爺爺您的“三己言必有我師焉”。

那一次,學校組織衞生大打掃,我跟一個同學被部署掃除教室,面對外點大好春景春色,我竟昧着良心對那個同學説我生病了,須要他助我,那個同學二話沒説就許可了。我在外面玩暢快後走入學室,發明老師在對他申斥。本來是他幫我打掃好了,而後再擊掃他本人的區域,過後一種背罪的動機讓我愧疚不未,登時想訖您“彼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名言,我的怠惰如一把害劍深深刺疼了我的心臟。 我感激孔爺爺讓我清楚了人存在的意思,我會讓“仁愛”的種子在我心中發揮滋生。

至此

敬禮!

寫信人:

時間: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2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紀的中學生,能和您這樣的大聖人通信,我感到十分的榮幸。學生不才,請多多包涵。

您生活的時代,雖然和我的相差好幾個世紀,但是,我挺了解您的。因為,在我們所學習的課程中,已經接觸了許多有關您的故事和您的著作,特別是您的語錄體——《論語》,有幾句我們都背的朗朗上口。

以前,我對唐詩宋詞提不起精神,更是在接觸了文言文之後,我就對自己以前所喜愛的語文產生了反感。我曾一度認為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學生,與那些文人墨客根本就沒有共同語言,他們所寫的文章、詩詞歌賦一些無稽之談。面對試卷上的詩詞、文言理解,我都會手忙腳亂,感到無從下手。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而我一直無法解決。

課餘時間,我喜歡聽廣播(儘管現在科技發達,電視、電腦扎堆,可在這個時代,學生們只有眼福的份),又一次,我無意中聽到了于丹教授講《論語》,我覺得很新鮮,就停下撥動的手指,開始聽。原本枯燥無味的《論語》,居然被她講得有聲有色,我漸漸被吸引了。

於是我每天準時守着廣播,通過聽覺,“讀”了《論語》。我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與同學們搞好關係的法寶;我學會了“日三省吾身”,對自己一天的總結,是開始第二天的前提;我發現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於是,我經常向周圍同學請教問題,從中受益匪淺;我明白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我堅持做到學、思結合,更深入,更透徹地看問題;我也知道了“温故而知新”,所以,每天的功課,我都會堅持複習……

特別是對於您説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很有感觸。學校的課程多種多樣,難免會有自己的薄弱之處,所以,我會向理科方面擅長的同學請教,當然,我也會給予他們在學習上的幫助。大家優勢互補,共同進步。

也許您不知道吧,現在,《論語》已被譯成好幾種文字,您的後人,將您的思想傳播開來。就連金髮碧眼的老外,也知道您了呢!不知您有沒有去過孔廟,這也是因為後人對您的崇敬,專門為您修建的。

您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知識財富,我們真的很感謝您!

祝:

身體健康

長命百歲

福如東海!

21世紀的一箇中學生

20xx-5-7

顧國和外國語學校外二一班

xxx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3

敬愛的孔子先生:

您好!您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可好?

我是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相隔千年給您寫這封信,或許有一些冒昧,但是也請您不要吃驚,還是請您認真看完這封信吧。儘管我和您相隔着很遠很遠的距離,儘管我沒有見過您的相貌,但您那揮舞着的白袖,您的微笑,您的髮髻,您的芒鞋,您周遊列國時的瀟灑,您授課時的幽然總是讓我浮想聯翩。總之,我對您可是崇拜萬分。

小時候,總聽到人們談起您的名字,但我不知道您到底是誰。等到我上了學,才知道您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您首次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説法,您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您還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您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您的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賢人。七十二人賢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不但為當時的社會發展積澱了文化,還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在您走後的歲月裏,您的弟子們將您的言論總結在一起,編寫了一本中國史上的經典——《論語》。我們的課本上也出現了《論語》中的經典名句。《論語》中在給學生的建議上,提出了有用的見解:例如,您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 “舉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學習要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還應當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應當好學,如“三人行必有我師”。您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正是由於這樣,我的學習成績才能保持較好的水平。

您還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在政治方面,您的思想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您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被稱為“德治”“禮治”。您用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您的“仁”説,體現了人道精神,您的“禮”説,則體現了禮制精神,人道主義正是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您的思想,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都是適用的,您的這種人道主義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先生,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我們子孫後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我們的一言一行,您的思想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使我們後人從中受益匪淺。孔爺爺,看到了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您一定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寫到這兒,我也就不打擾您了。我還是會繼續鑽研您的《論語》,繼續學習您的精神,將您的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此致

敬禮

一個十分崇拜您的中學生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4

親愛的孔子老先生:

您好!

在今天,您可謂是家喻户曉了,無論是您的《春秋》還是《詩》、《書》《禮》,或者是《論語》,都是一本本鉅著,為後人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雖然您的儒家學派現在已經不那麼流行了,但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現在,有好多人把儒家學説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這也更加突出了儒家的魅力與神祕。

當然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您在政治上做出的“仁者愛人”、“克已復禮”的主張,依然在政治上發揮着巨大的作用,讓官員們都成為了十分廉潔的人。這,也是我們後人學習“仁”的寶貴材料。

您的《春秋》,可以讓人鑑往知來,讓我們審視前人錯誤的同時,也改正了自身的缺點,學會為人處世的辦法,讓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生活得更加美好。

説完了《春秋》,就不能不説有關於您的言論的書——《論語》,這本書包含着您對人生、教育、生活等幾方面的觀點。即使現在,它依然給予我們許多良好的教益和啟迪。

啊!時間不早了,信就寫到這兒吧!

此致

敬禮

您的後人:xx

xx年xx月xx日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5

尊敬的孔子爺爺:

您好!

我是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孩子,你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嗎?那是一個科技與網絡遍佈的世界,與你們的世界完全不同了。如今,儒家思想影響着歷歷代代的人們,因為它令我們受益匪淺,你知道嗎?我們的語文課本上就有一篇由您弟子整理和編纂的《論語》,我們已背得滾瓜爛熟了,我最喜歡你的那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它使我感受到了學習的無限樂趣。每當我空閒的時候,我就會想起來温習一下功課,把不太熟或者錯過的題認真地看看,想想,做做,記記。這種好的學習方法使我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大的提高。您那誠實守信的態度,為人民着想的思想和教育學生誠實,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多麼值得後人去學習啊!你創立的儒家學派是百家爭鳴時期最正統的學派,培養了許許多多報效祖國,誠實守信的弟子。您的教育思想主要分為仁和禮兩大類,如今的教師也是這樣來教導學生們的。

現在有許多電視劇和動畫片都在上演你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比如《孔子》。《秦時明月》等。好多國家也創辦了《孔子學院》,可見你的思想不僅影響了中國,而且影響了全世界。孔子爺爺,您還不知道電視機是什麼吧?它就是能把生活中發生的故事通過立體圖像在一個小方快的盒子裏播放,怎麼樣,神奇吧?現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每個孩子都享有免費接受教育和學習知識的權利。封建時代的暴君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歷史悲劇再也不會重演了。現在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人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吃得飽,穿的暖,不再受勞役和賦税的巨大壓力了,整個社會安居樂業,人民自由幸福。

孔子爺爺,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我們這個時代。我會買一台電視機送給您,當然是紙做的了,不然您會收不到的。通過電視您會更加了解我們國家發展的巨大成就,瞭解我們這個時代!代我向那裏的人們問好!請勿給我回信!

此致

敬禮

二十一世紀中學生

七年級:時子涵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6

尊敬的孔子先生:

您好!

您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您在古代文學地位舉足輕重,具有“萬世師表”的美稱,實在令人佩服。我要把我長久以來想對你説的話通過心靈的交流穿越時空傳於春秋末期的魯國。

您的成就值得我們驕傲,您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的品德高尚,一生活得清清白白,平凡而有偉大。您自始至終堅持自己的理念,就像蘇格拉底一樣,即使犧牲自己的命,也要堅持真理,為後人造福。您雖然地位很高,學識十分淵博,有許多像我一樣的崇拜者,可是您從不驕傲自滿。您循循善誘,對自己的子弟教導有方,您教導學習的方法至今流傳,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

您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有過親身體驗,正如您所説如果只讀書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感到疲倦而無所得。開始的我在學習道路上跌宕起伏,就像一隻迷途的小羊,毫無前進的方向。然而您的這句話點醒了我,讓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從而糾正學習方法,至此我找到了目標。

在學習的道路上總會遇到一些過不去的坎兒,於是您有教導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於是我便努力學習,試着多去問別人問題,果真使我的學習有很大的提高。但您有告訴我要“温故而知新”,不僅要鞏固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還要多瞭解自己不知的知識,這樣才會保持住優秀的成績。我按您所説及時複習學過的知識,時不時還看看課外書,擴大知識面,長久下去,發現自己的成績真的穩定了,因此心裏開始鬆懈了。可是你又提醒我要“學而不厭”,我恍然大悟。

您還説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真如你所説,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並在學習中領悟不少的學習方法和真蒂。在此,我衷心地感謝您教育我這麼我會把您所説的這些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永遠地鐫刻在心上,相信它會使我終身受益。

此致

敬禮!

您的仰慕者之一: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7

孔子爺爺:

您好!在數十個世紀的跨越之後,我想我們中間隔着一條銀河。若有天堂的話,您一定在那銀河的最上面的另一個世界,或者,我們只是相隔幾千年的時間而已。不論是時間還是長度,即使有這樣遠的距離,我也要告訴您我的心裏話。

我,不過是一個普通公民,但我是一名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繼承者,是優秀的鄭州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優秀學子。我想您還記得,或者您現在就與您的學生們在一起,您那“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學,現已成為了學校的鼻祖。您的創新,才演化出今日的人人能上學的權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像現在一樣,在一天的早晨,也許是星期一吧,旭日初昇之時,也正是我們跑早操結束後的時刻,您在一間明亮的屋子裏,與子路子貢等一幫賢人坐在一起講“仁”。也許正當我在激情四射地讀背課文的時候,您在講西周的禮節、音樂、分封制。而當我學習《論語》的時候,相同的時刻,您恰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愛”兩個多麼美好的字眼,您真有眼光,這兩字作為您學説的核心,美妙極了。實際上,我很喜歡這兩個字。您知道為什麼嗎?您的好弟子將您的思想記錄,然後您就一不小心成了儒家的創始人。儒家文化閃耀了幾千年一直到今天,也許這就是您在此凡世的載體。從國小到中學,我們的老師推崇您的學説,我也自然而然成了您的“粉絲”。做一個“謙謙君子”,是我的理想。在對您的崇拜中我學到了誠實、謙虛,懂得為他人着想,多找自己的不足,不要斤斤計較。

我把學到的您的思想刻在腦中,以半儒家的模式思考、做事。最好的例子便是上個學期,這是國中的第一個學期,也是對我的考驗和洗禮。剛入中學,很不適應,因為我做作業慢,動作總是慢半拍,不符合“適者生存”這一準則,所以剛競選上班長就被降級為副職了,幾乎是一個學期都在挨批。但我堅持着,我要做一個“君子”,肯定還有不足的地方,低調些,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要做個君子,也得是個忍者。同時“仁”的思想應用於同學交往,總比斤斤計較、得理不饒人好。您不也曾周遊列國而不得志嗎?但後來總是帶出了三千多弟子,培養了七十二賢人。您的精神是我堅持不懈找出缺點改掉缺點的強大動力。終於,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歷練,我終於受到老師的讚賞,當然我知道,我還有許多缺點,老師批與不批都是愛,我自己要改掉自己的缺點。既然有缺點,我拿什麼驕傲呢,您思想中的謙虛、為人謙和使我受益匪淺,它時時提醒我不要浮躁,不要自大,不可輕薄任何一個人,我距君子還有距離。“不知其仁,焉用佞”。這樣,我與同學間的關係還不錯,不會因得理不饒人傷了友情。

孔爺爺,雖然時隔幾千年。但您以仁愛的精神的形式,活在我的心中,思想是人類的尊嚴,正是思想把您和我的心拉近,授予我做人之道。您所主張的周朝禮樂,可能已經過時,但您“仁”的學説永遠流行!正是君子夢,激勵我做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我很感激您,您一定也會感到欣慰吧。請放心,儒家的光輝將由千千萬萬我這樣的您的粉絲永遠傳承下去!

xxx

20xx年5月15日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8

敬愛的孔子:

您好,近日怎樣?

在小的時候,常常聽到別人談論您及您的各種著作。我時常眨着眼睛思考着:你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何大家會如此崇尚您。小小的我,腦海中充滿了疑問,努力地想要尋找到其中的答案。終於在我七歲時,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獲得了一本帶有拼音及註釋的《論語》。從此,我便與《論語》有了不解之緣。

儘管剛開始時,那一本書有拼音,也有註釋,但是我依舊讀不懂它。雖然我每天背誦、朗讀,滿嘴的“之乎者也”,但是我還是讀不懂它。那時,我小腦袋中猜想了起來:也許您不過是一個只會“之乎者也”的老者;也許您不過是一個滿身銅臭的地主老頭;也許您不過是一個當朝為官的大老爺;也許您不過是一個······腦袋中充滿了幻想、充滿了疑問、充滿了種種可能。

由於讀了您的《論語》,我小的時候可鬧過不少笑話呢!不信,您喏——那時,我正好八歲。偶然間看到了您《論語》中的一句話,叫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割不正不食······”當時,讀了您下面的註釋,原來這是一種飲食習慣。然後我就在想:怪不得別人會崇拜您,原來您是靠這種飲食習慣才被別人崇拜起來的。如果我也照這種飲食習慣,會不會也一樣被人崇拜呢?説幹就幹。於是乎,我開始監督起了媽媽,非要讓她照着您書中所説的去做飯,否則我就堅決不吃飯。沒辦法,為了那時長身體的我,為了不讓我的骨骼發育遭到破壞,只能依照我的話去做(您不要以為父母很溺愛我哦)。那天我折騰了媽媽一上午,才做出了您那所謂好的食物。吃飯時,我覺得這跟平時的飯菜沒什麼區別,那您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令人崇拜的對象呢?不一會爸爸回來了,看着心不在焉的我,立即知道我心中有事。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開始盤問起我,無奈之得從實招來。聽完我精彩的“演説”後,爸爸竟哈哈大笑,只笑得我心驚膽戰。我不理解爸爸為何大笑,不理解我的“演説”有何問題,也不理解您到底為何雲者。而後,我又開始了大調查。

在我十二歲時,我在一家書店中無意看到了您那厚厚的一本《論語》,這本書比上一次的那一本更好、更大、更重,而且書中沒有拼音,連註釋也比那本細、多、易懂。我看了看那不菲的價格,狠了狠心買下了這一本讓我能夠進一步理解您、瞭解您、看懂您、明白您的書。

有了上一次看書的經歷,我開始對書中有些知識看得懂了,但同時卻又不明白它的道理。有一次,為了弄懂您書中的意思,我也鬧出了笑話。不信,您瞧那天,我正好全神貫注地看着新買來的那一本書,以至於我竟然沒有聽見媽媽的叫喊聲。無法,媽媽只得把飯端到我看書的屋子裏,媽媽一邊叫我快點吃飯,一邊又囑咐我小心眼睛別看壞了——您可是不知道,只要有書我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要把書看完,又何況這一本還是關於您老的。我一邊應答着,一邊又心不甘、情不願的不放下您的書,只能邊吃飯,邊看書。因為是書桌,我正好寫完作業,還沒來得及收拾便看起了您的書。我正津津有味的品讀着。哎呀,不好!“一個非法分子”——橡皮趁機進入了我的口中。沒事,拿出橡皮繼續啃讀。可誰知,這一切竟被偶然間進來的媽媽看得一清二楚。

啃讀完您書中的一點點,只能出去休息、休息了。後果可想而知,剛出了房間就被家人看到,一個個笑的前俯後仰。我一時矇住了,為何?這到底是為何?看着一臉迷茫的我,媽媽強勁地捂着肚子和嘴,儘量不讓自己笑出來,也給我講了事情的原委。雖然聽得不太清楚,但也略知一二,只得跑回屋子。剎那間,臉紅了、心跳也加速了,誰讓自己這麼出醜呢!想想媽媽剛才做動作、講故事的情景,臉更紅了、心跳得也更快了。

您看,我對您的著作痴迷的樣子,就知道我與《論語》的不解之緣了吧!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懂得了您那些“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割不正不食······”的含義。這些話現在不僅是一種飲食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閲讀品位、一種審美傾向、一種人生追求。它使我明白: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對生活另一種美的閲讀品位和審美觀點,對人生的一個理想、一個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充滿意義、充滿追求、充滿美麗的好人生。當然我現在也明白,你不是一個只知“之乎者也”的老者;不是一個滿身銅臭的地主老頭;不是一個當朝為官的大老爺;而是一位學者,一位談天論地、精通天文地理的學者。您創建了儒家學派,留下了無數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寶,您是為了天下眾生而生,所以才受到尊重,並不是所謂的什麼飲食習慣。您受到天下所有人的尊重,您當之無愧。

謝謝您及您的著作,有了它們,我才會與書交上朋友,並且成為好朋友;有了它們,我才會瞭解您及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它們,我才會有如此多的感慨。

我想:(當然這裏不再是我隨便的猜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會永遠流傳下去,因為您是值得驕傲,當之無愧的東方偉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識寶庫、精神財富。我依舊會繼續將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

祝您開心快樂!

某年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9

孔夫子:

您好!

在國小時讀過你的論語,感覺您是位知識非常淵博的人,小小的我,腦海中充滿了疑問,努力地想要尋找到其中的答案。於是我從讀一本帶有拼音及註釋的《論語》到一本成人《論語》。一遍一遍的讀,背,但是我依舊讀不懂它,於是我就在想您作為古代的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何等偉大而高高在上呀,當時的人們肯定也只能讀你的書,肯定沒人有資格去和您這麼偉大的人交談,但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爺爺講《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時,我才明白您是一位實事求是的人,他身體力行的演繹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恥下問”

在中學時,你的《論語》編進了我的教科書,我對您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有了課本上的詳細註釋,我開始對書中有些知識看得懂了。於是我一邊讀書一邊思考,我要在學習生活中吧“學”和“思”結合起來,勤勉治學,才能學有所成。因為我知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我更加重視複習功課,對學過的所有知識都做到複習,因為我要做到“温故而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歲月如梭,升入國中已近一年,我相信在以後的交友中我會做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這是您對我的忠實勸告,並且您提醒我要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麼才是“淡如水”,水的純淨與清徹,我相信慢慢長大的我會明白的。

以後我畢業了,工作了,我會做到“恥其言而過其行”。謝謝您,您用您的博學哺育了我們一代又一代。

您是博學的,你的文章是深奧的,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我也會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我會繼承發揚你的好品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此致

敬禮!

孫梓涵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0

尊敬的孔老先生:

您好!

我是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雖然我倆的年齡相差了兩千多歲,但這並不妨礙我成為您忠實的“粉絲”——什麼是“粉絲”您知道嗎?您可能會説“粉絲,我吃過,這玩意兒春秋時就有了”,但——用您老先生那種拽文的話説,就是“此‘粉絲’者,非彼‘粉絲’也”,我們所説的“粉絲”,可是一種新興的流行前衞語言,它是從英語的fans……算了,別説這麼複雜了,雖然您是大學問家,也很難跟您説清楚,畢竟,我們倆還是有“代溝”的。簡單説吧,就是説我是您的崇拜者,而且是瘋狂的崇拜者。瘋狂到什麼程度?這麼説吧,自從我們七年級學過你的《論語》,聽老師介紹過你之後,就喜歡上了你這個睿智的`老先生。——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雖然你在世時過得棲棲遑遑、“累累若喪家之狗”(請您別介意,我這是引用您老自己的話,可絲毫沒有不尊重您的意思,您自己不也説:“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但在您老仙逝之後不久,您老的弟子及弟子的弟子們將您老平時教育他們的話收集在一起,編了一本書叫《論語》,後來到了漢代,有個叫董仲舒的人向皇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你的學問、你的思想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直至影響了我們民族兩千多年的文化,擁有無數的超級“粉絲”,人們要想做官就必須得精通您老的學問、研究您老的思想,然後去參加科舉考試,還有無數的大學問家專門研究您的學問和思想,寫出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心得體會”,您的地位扶搖直上,被尊為“聖人”,“大成至聖先師”,再也沒人敢叫您老“孔丘”、“孔老二”了——打住,扯遠了,還是説説我怎樣“瘋狂崇拜您”吧:自從聽了老師給我們的介紹,學了您老的幾句語錄,我就喜歡上了您老,馬上磨着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精裝版的《論語》,上課看、下課看,吃飯看、走路看,甚至,嘿嘿,睡着了還在看。那是有一次睡覺之前我拿出您老的《論語》來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後來爸爸進來看到了,就笑我説:看我女兒多用功,睡着了還在看書。您説,我算不算得上是您的“超級粉絲”?

要是我有一台“時空穿梭機”就好了,那樣,我就可以穿越時空,回到春秋時代,如果你收女弟子的話,我就可以成為你的一名女“高足”了,能聆聽您老的親自教誨,那該是多麼幸運呀。(自稱“高足”,是不是太不謙虛了呢?唉,我就是這麼一個人,過分的自信,這可能不符合您的做人的原則,我知道您老是主張做人要謙虛的,最看不慣狂妄自大的人,記得有一次您就對您的學生子夏説:能啟發我的人是你,現在可以與你討論《詩經》了。還有一次,您和您的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談到人生志向,子路説他能讓一個弱小的國家三年之內人人恢復勇氣,而且懂得道理,您聽了只是微微一笑,後來曾皙私下問您為什麼笑,您説治國要講禮讓,他的話一點也不謙虛,所以您笑他。由於您老的這種思想,也就造就了中國人的謙虛、內斂的性格特徵)

我讀了《論語》之後,被您老的睿智、深沉深深地折服了,從您老哪些充滿智慧的話語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您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讓我懂得了:學習需要老老實實,如果不懂裝懂只能害自己學不到知識,那是“不智”的;

您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讓我懂得了:學習知識是沒有止境的,我以前就有稍懂一點就沾沾自喜的毛病,正像俗話説的“半罐水響叮噹”,看了您老的話,我才明白了這個道理,從此後我就不再“半瓶醋晃盪”了;

您説“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讓我懂得了學習應該有什麼樣的正確態度。您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您老“入太廟,每事問”,我還從其他書中知道,以您老這樣的學問、身份,還親自向老子請教“禮”、向萇弘請教音樂、向郯子請教官職名稱,向師襄學習彈琴。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您説“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讓我知道了怎樣學習的方法。

您説:“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讓我明白了,聖人原來出自勤奮。

您説:“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讓我看到了您老人格的光輝。

孔老先生,您的學問是那麼的淵博,您的思想是如此的精深,從您的一言一行中,我受益匪淺,這短短的一封書信,並不能完全表達出我對您的敬仰和崇拜,“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但願我真的坐上“時空穿梭機”,穿越時空,受教於門下,與先生作徹夜長談,洗耳聆聽您親切的教誨。

最後,祝您老健康——哦,不對,應該是:

祝您老的思想與精神

萬古長存,與天地同在!

你的晚輩粉絲:敬琴

公曆二零一X年五月三十日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1

尊敬的孔先生:您好!

最近工作忙嗎?生活愉快嗎?身體健康嗎?一切都順利吧?!孔先生。現在以你為首的“國學”可熱鬧了您交給我了我們54種做人精神。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這一輩子需要知道的東西太多了,常常讓人感到累得慌。那麼這些繁雜的知識中有沒有最為主要和核心的東西呢?也就是説,即使不太瞭解其他的知識,只要瞭解它們就足以立身處世?有!説來倒是簡單,只有三個字:禮、命、言。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

一個人如果實現了俗世理想,成為達官顯貴,那麼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沒有實現俗世理想,那麼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沒有人能同時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從這兩種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樂趣孔先生的《論語》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小生必讀必備的圖書。《論語》教給我了我們怎樣做人。您生於魯國,遊歷於各諸侯之間,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學富五車,經驗豐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張:“温、良、恭、儉、讓”,前四個字讓我心悦誠服,但“讓”字讓卻不敢恭維。

老子又作了一個與您如出一轍的論斷:“我恆有三寶:一為勤,二為儉,三為不敢爭天下先。”是嗎?孔子先生,您也許不知道,中華民族在19世紀遭受的是何等的苦難。《南京條約》、《馬關條約》,一份份不平等條約擺在清政府面前,他們可是您的好子孫,“讓”、“讓”、“讓”。於是在一片“讓”聲當中您的家當被典當一空,至今還有許多文物還在列強的博物館中呀!然而,您的子孫們又準備閉上眼睛休息了。生靈塗炭,人民潦倒,便是如此“讓”出來的。我覺得凡事都不能太絕對了,做人行中庸一點,做事要視環境決定做人的標準,不能拘泥固執,該爭的時候就爭,該不讓的時候就不要讓,該表現的時候就得努力表現自己,捍衞自己

最後。祝先生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2

尊敬的孔老先生:

這是兩千年後的學生給您寫的信。

您就是那黑夜裏最璀璨的明星,那九州五嶽永不熄滅的火焰,照耀着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前進的道路,引領着我們感悟那簡單而又深邃的道理:“仁”不代表“(軟)弱”。

記得初涉文科,“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便是我與你的第一次邂逅,簡短的九個字,卻使我明白了:唯有仁者,才能正確詮釋愛與恨。從此,《論語》這本古樸的線裝書便將我與您的心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我與您緣分的起點,也是我精神上不可獲缺的食糧。我視它為良師益友,伴隨我成長,從而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上辨明方向與是非。從《論語》中不難看出,您把“仁”作為最高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然而,在當今社會,隨着人們思想的變化,人性的本能似乎扭曲了:善良、仁愛,與滄海桑田一般,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仁”的本質被這些人醜化,有人將它與“(軟)弱”並提,把“仁者”視為“弱者”,更有勝者視其為“愚者”。正義被蔑視,冷漠似乎是生存之道。“仁”真的是軟弱的表現嗎?答曰:非也。我認為“仁者”富有責任感,更有迎難而上之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是您對“仁”的昇華: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絕不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而必要之時,要不惜犧牲自己,付出一切代價來成就一番事業。這一近乎嚴苛的要求將“仁”與“弱”的相異之處顯露無遺。

“弱”只是膽怯之人的藉口,我認為其也可視為“不仁者”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如何做到“仁”呢?顏淵曾經請教過您。您是這樣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見您想教導我們:實踐“仁”之道,完全得靠自己。如今,“仁”這顆潔白無瑕、光彩奪目的珍珠漸漸黯淡無光,社會即將失去真摯的愛,人們將悵然若失地過着每一天。但是,即然認識到錯誤,就要痛改前非。在此,我代表所有90後向您立誓:我們將重拾“仁”之道,將“仁”的思想發揚光大,並脈脈相承。

孔老先生,感謝您,讓我明白了這簡單而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謝您讓我的生命又擁有了最恆久的動力———傳承。

此致

敬禮!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3

敬愛的孔子:

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學,博覽,廣交而着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你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聖人,但你自己不這樣認為。你有一段相當經典的對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見你是多麼的謙躬。

我從未見過您是長得怎麼樣的?但是我彷彿能看到你樸實的身影,緊鎖的雙眉,因為直至你離開時也還未有你所看到的禮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你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與“禮治”。

孔子的仁説,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説,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在這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您:“您是怎麼看出學生的優點和缺點的呢?”這個問題一直讓我想得頭昏腦脹。讀了《論語》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要心靜,多和人家交流,從人家的言談舉止中您就能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雖然我和您不可能面對面交流,但讀着您的書就像是和您面對面交流,從中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比如心要靜,做人要有誠信,讀書時不思考是不行的等等。

我為不能生活在您那個時代當您的學生而感到遺憾,不過,我會認真讀您的《論語》。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會議結束後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裏汲取智慧。”

甘肅省嘉峪關市建設路國小四年級:運國本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4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敬愛的孔子先生:

您好!

對於您的大名我是十分久仰了。從小到不記得的時候,就聽説了您的大名,您那時在我心中是這樣一種形象:花白的頭髮、眉毛與鬍鬚,鬍鬚有一尺多長,您平時喜歡撫摸自己的鬍鬚,笑起來鬍子一顫一顫的,和藹極了。從此,您在我的心中變得十分高大。

後來我上了學,學校中的課本中時常看到您的言語。説了也不怕您笑話,在我剛剛學到您的著作《論語》時,其中的語句還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甚至在上六年級時,為了應付老師的抽查,還在晚上死記硬背,純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現在我上了國中,經歷了許多事情後,才突然發現您的言語是那麼精闢、深奧。寥寥幾句,卻概括了世間至理,令我受益匪淺。從那時開始,您對我來説是那麼遙遠。我曾幻想着,也能説出幾句向您那麼有水平的話,來名垂青史,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您的著作不止是《論語》,其中的四書五經更是“精闢乘以精闢”,令我陶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太精彩了!其中的見解我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讀完了之後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您簡直比蘇格拉底還蘇格拉底啊!

對於您的敬仰我是有如滔滔洪水湧之不絕,您將是我一生追求的榜樣

但是,您也有一些做的不對的地方。比如説,您的一位弟子曾經問您如何耕種,但您卻説學那東西沒有用。其實,只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您不應該看不起體力勞動者,沒有他們,我們吃什麼?

相信您大人有大量,一定會採納我的意見並改正。

您的粉絲:***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與您相隔着比銀河還遠的距離。您在別人的心裏是神聖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學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你雖離我們遠去,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張沒有因為時間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愛的種子”依舊在我們心中蓬勃生長。

包含您思想的《論語》一書,如一盞指路明燈,能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回正確方向;如一杯香濃的咖啡,讓我們理解細細品味人生百態,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鋒利的箭,讓我們懂得“良藥苦口利於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張啟迪着我們,薰陶着我們……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所以只有努力讀書,才能為自己的未來鋪上紅地毯。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成績也一塌糊塗,看着同學個個都“節節高升”,而我卻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論語》,走進我的生活,孔爺爺您的諄諄教導是我如沐春風,您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讓我深深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後,讓我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學習的動力,當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時,您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讓我自覺的整理好思緒,一頭扎進書海。當我成為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候,您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當頭棒喝,讓我自覺制定了好的學習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着我、啟迪着我所追尋的。

孔爺爺,您是世人心中的“大聖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張對當今社會是多麼重要嗎?正因為有了你當初的寬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與人之間和諧的紐帶,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過我。那一次,學校組織衞生大掃除,我和幾個同學被安排擦燈管,面對外面大好春光,我竟不好好的擦燈管説我去廁所,讓他幫我擦,那個同學二話沒説就答應了。他萬萬沒想到我在外面偷懶,我玩耍回來剛進教室,發現老師在對他訓斥。原來他先幫我擦了我應該擦的地方。

而自己的區域卻未來得及擦,不知為什麼,當時一種負罪的念頭讓我愧疚不已,當孔爺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映入眼簾時,如一隻利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臟,是啊,自己都不願承受的事情,為什麼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呢?如果那樣,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社麼麼區別呢?感謝您,孔爺爺,是您給我的人生上了生動的一課,終身受用的一課。其實,孔爺爺,您教給我的何止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學會了選擇朋友,“不恥下問”讓我攻克更多難題,學習更上一層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君子……孔爺爺,您的閃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孫後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們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人生的課堂。孔爺爺,看到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pjy3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