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春節發壓歲錢的意義精品多篇

春節發壓歲錢的意義精品多篇

春節發壓歲錢的意義精品多篇

壓歲錢有什麼內涵寓意 篇一

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雖然“錢”的形式變了又變,甚至有以糖替代的時候,但萬變不離其宗:這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沒有條件,沒有功利,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用象徵活力、好運和愉快的紅包裝錢,意味再明顯不過。

給小孩和老人壓歲錢的風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隨着經濟的起落而增減。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小孩子們能拿到五分一毛的壓歲錢已經高興得不得了,而現在拿到成百上千也當是平常事。一些家長喜歡用連號的新鈔做壓歲錢,寓意“好運連連”。

壓歲錢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優良傳統的體現,也是我國吉祥文化的一部分。紅包裏有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吉祥含義,它代表着人們對孩子和老人的美好祝福。壓歲錢給小孩“壓祟”,祝願孩子在新的一年裏健康成長;給老人“壓歲”,祝願老人健康長壽,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願。

壓歲錢作為新年價值觀的最好表現形式,應該從“心”的角度,去堅持,去創新,去宏揚。父母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壓歲錢它是一種社會性交往的禮尚往來,是長輩給晚輩的一種祝福,而不是用來攀比揮霍的。壓歲錢的多少並不代表長輩對子女們關愛的程度,重要的是要使孩子受到教育和啟發,得到智慧和啟迪。

孩子壓歲錢應該給到幾歲 篇二

一般是説從生出來開始,到18歲成年。或者從生出來開始到工作之前,有了正式的工作就不給了,這兩種都有的。有些條件差的家庭説從懂事也就是兩三歲開始,到16歲就不給的也有的。

(1)壓歲錢來歷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2)壓歲錢的意義傳統的年俗給壓歲錢是希望能鎮惡驅邪。因為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孩子最容易受到鬼祟的侵襲,所以要用壓歲錢來幫助壓祟,“歲”與“祟”諧音,希望得到壓歲錢的孩子能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年。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給多少合適 篇三

有人説,壓歲錢當然越多越好,收者高興,送者也有面子。畢竟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隨便給個千兒八百,這都不叫事!但也有不少人覺得,盲目追求數額,面子是賺足了,但是給家裏造成了沉重的負擔,這是沒有必要的。

1、按規定習俗給。

有的地方人情分子錢給的比較多,兩百五百一千很正常;有的地方人情分子錢給的少,壓歲錢給個五十一百兩百也很正常。到底給多少合適,可按所屬地域的習慣來給。

2、按往年來往錢數給。

大多數的家庭都有孩子,長年都工作在外,一年也不怎麼聯繫溝通,見面也不知道説什麼,但心裏的感情親情卻都在。壓歲錢似乎就成了一種溝通的方式,見面給個紅包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一般大家都會按去年給的數來給,比如去年對方給你家孩子200,今年你也給對方孩子200,這樣其實是最合適的。誰也不吃虧,但如果自己經濟情況特別好,也可以多給點。

3、按孩子人數給。

有些朋友説,我家就一個孩子,朋友家都兩個三個,別人給200,我就得回400或600,壓力有些大,這種情況就按對方孩子個數來給,拆分紅包或適當加些錢再拆分,這樣其實挺合適的,對方也不會有意見。

壓歲錢的風俗簡介 篇四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給壓歲錢的行為是一種關係的表達和維護。家長通過給壓歲錢這種行為,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表達對孩子的愛,能對家庭和親子關係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壓歲錢是中華民族重禮儀重情誼的典型載體。春節,在喜慶的氛圍裏,小輩們給長輩們行磕頭禮,表示對長輩的敬重與祝福,長輩們則發給小輩們或多或少的壓歲錢,表示對小輩們的關心和愛護。

壓歲錢的風俗源遠流長,它代表着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吉利。給壓歲錢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

但是,有些家長過分看重壓歲錢的金額,往往暗藏着一些攀比和炫耀的心態,想通過給更多的壓歲錢來獲得自豪感。這樣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看待壓歲錢的心理。愛的表達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滲透到日常的生活當中。

春節發壓歲錢的意義 篇五

壓歲錢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認為有辟邪驅鬼,保佑平安。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在漢代,當時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些錢並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一種佩戴的錢幣形狀的避邪品。壓歲錢的的來歷有兩個寓意,一種為壓“祟”。祟是傳説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裏出來害熟睡的孩子,傳説有人年夜飯後用紅紙包上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以此助孩子把祟嚇退,因此得名為“壓祟錢”。

自從壓歲錢變成了真正的貨幣之後,壓歲錢的意義也發生了改變。壓歲錢“避邪去魔”的功能逐漸結束,而其新擔負的“一本萬利”、“財源茂盛”、“步步高昇”等“勵志”作用應運而生。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也是最為常見的,即由長輩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

春節的傳説

有一年,世上大亂。玉帝得知後,降下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去管理人間的衣食住行。可是,沒有神仙肯接旨。

這時候,南天門外傳來一聲吆喝:“這差事我幹啦!”抬頭看時,是光頭頂、胖乎乎、笑哈哈的彌勒佛。卻説這彌勒佛來到人間,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們過一個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他還要大家把各路神仙都請到,香箔紙錁,準備齊全。到了七年級,家家都要起五更,放鞭炮。

這樣又過了幾天,到了初五,天剛矇矇亮,忽然傳來一陣吵鬧聲。吵鬧者是姜太公的老婆(專管茅房、糞土的髒神),正在跟彌勒佛吵架呢。原來,人們請神仙時把她給忘了。彌勒佛只好説:“這樣吧!今兒是初五,讓人們再為你放幾個炮,包一次餃子,破費一次吧!”——這就是“破五”的來歷。

不想這幾聲炮響傳到天宮,玉帝以為人間又出了什麼事,便派財神去察看。財神來到人間一看,到處都是香箔紙錁,高興得就忘了回去。

玉帝等啊等,財神還是沒有回來,便親自到人間察看。他一看,人們啥活都不幹,非常生氣,召來彌勒佛喝道:“你怎麼儘讓人們吃好的,穿好的,不幹活?”

彌勒佛笑嘻嘻地説:“你要我管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並沒有叫我讓人們幹活呀!”玉帝一想,也對,既然已經這麼辦了,那一年只能有此一次,開春以後就要下地幹活。

從那以後便留下了舊例,一年有一次春節。

壓歲錢怎麼給 篇六

1、給孩子壓歲錢,心意到了就行,沒有必要為了攀比,非得給孩子大數額的壓歲錢。對於孩子來講,他們還沒有理財的概念,所以,一般情況下,給200元以下,就足夠了。而如果是其他人家的孩子,100元象徵一下就夠了,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當然最好是銀行換成新錢。

2、給壓歲錢的時候最好是把錢裝在紅包裏,以前都是用紅紙包起來,現在有現成的紅包,上面還印有各式各樣的圖案,這樣不僅好看,而且也很有面子,小孩子也有興趣。

3、一般情況下,女方孃家的孩子的壓歲錢,由男方來給。而婆家的孩子的壓歲錢,則有女方來給。但好些地方為了正式,一般,都是由男士給孩子壓歲錢。實際上,男士給壓歲錢,太過於嚴肅和莊重了。還是建議女性給,比較親切。

4、給孩子給壓歲錢的時候,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也最好是在大家都在一起的時候給,這樣,孩子臉上也有光。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則一定要當着孩子家長的面給紅包,這樣,家長能看到,也不至於孩子把錢花了,而孩子的家長卻一無所知。

5、中國給壓歲錢,講究年輕一輩向長輩們下跪磕頭的。這其實是一種禮節禮儀的體現。但現在,這種禮節和禮儀,已經不存在了。但我個人還是建議用這種方式來讓後輩們感覺得責任,感覺到親情,尊敬和並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v398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