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曾國藩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曾國藩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曾國藩經典語錄經典多篇

曾國藩經典語錄 篇一

1、以體察人才為第一。

2、另起爐灶,重開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6、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慎而已。

7、須有寧拙毋巧之意,而後可以持久。

8、米已成飯,木已成舟,只好聽之而已。

9、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無往而不孝。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11、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13、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14、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16、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

17、禁大言以務實。

18、學而廢者,不若不學而廢者。學而廢者恃學而有驕,驕必辱。不學而廢者愧己而自卑,卑則全勇多於人謂之暴,才多於人謂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獨居,過不推諉。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氣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25、放開手,使開膽,不復瞻前顧後。

26、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內者謂之明,自其內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

27、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

28、無好小利。

29、今日所説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

30、責己厚而責人薄耳。

31、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2、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

33、譽望一損,遠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

35、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36、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38、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39、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40、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41、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45、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繫乎讀書之多寡。

46、居有惡鄰,坐有損友,藉以檢點自慎,亦是進德之資。

47、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8、責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便是一過。

49、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50、有才幹,定要表現之。

51、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52、行事不可任心,説話不可任口。

53、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54、兄弟和,雖窮氓小户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55、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脣,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57、為人不可過於聰明。

58、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59、特患業之不精耳。

60、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61、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62、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63、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64、君子能扶人之危,賙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

65、好便宜不可與共財,狐疑者不可與共事。

66、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

67、人以氣為主。

68、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69、人苟能自立志,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何必藉助於人?

70、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7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則為小人所忌,亦為君子所薄。

72、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3、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74、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75、須先立堅卓之志。

76、家和則福自生。

77、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78、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79、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80、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

81、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82、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

8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

84、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85、知足天地寬。

86、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87、吾觀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户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88、君子之道,以知命為第一要務。

8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9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91、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

92、舉止端莊,言不妄發。

93、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餒也。

94、腳踏實地,不敢一毫欺人。

95、凡事須逐日檢點,一日姑待後來補救,則難矣。

96、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97、凡有用之物,不宜拋散也。

98、一身能勤能敬,雖愚人亦有賢智風味。

99、廣其識則天下大。

100、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業。

曾國藩格言語錄 篇二

1、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2、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術。

3、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寶貨用之有盡,忠孝享之無窮。

5、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6、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7、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節就説一節,若是預先便去説後面的好幾節,到後來往往與事實不符。

8、弟處在這種百事都不順利的時候,也只有採取逆來順受的法子,依舊不外乎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9、死與生,我已置之於度外,但求臨死的時候,心中沒有悔憾之事,這就大幸了。

10、肝氣抑鬱最容易傷害人。

*本站 *11、先哲説利益不十倍不變法,我説人員不十倍不改變舊制。

12、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們竭力去做,是成是敗則不計較。

13、凡有血氣,必有爭心,人之好勝,誰不如我,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此強恕之事也。一日強恕,日日強恕;一事強恕,事事強恕,久之則漸近自然。以之修身,則順而安;以之涉世,則諧而詳。——《曾國藩書信》。

14、至作文,則所以浦此心之靈機也。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則不成令器。——《曾國藩書信》。

15、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曾國藩書信》。

16、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人皆敬重。——《曾國藩書信》。

17、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曾國藩書信》。

18、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趨於平實,頗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曾國藩書信》。

19、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曾國藩書信》。

20、大約軍事之敗,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曾國藩書信》。

21、養生之法,約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恆,二日懲忿,三日節慾,四日每夜臨睡洗腳,五日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曾國藩家書》

22、胸中不宜太苦,須活潑潑地養得一段生機,亦去惱怒之道也。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曾國藩家書》

23、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易,獲利三倍者也,讀書則在傢俱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士字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曾國藩家書》

24、爾欲稍有至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曾國藩家書》

25、凡詩文欲求雄奇矯變,總須用意有超羣離俗之想,乃能脱出恆蹊。——《曾國藩家書》

26、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曾國藩家書》

27、位高而資淺,貌貴温恭,心貴謙下。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見。——《曾國藩家書》

28、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曾國藩家書》

29、居家之道,推崇儉可以長久,處亂世尤以戒奢侈為要義。——《曾國藩家書》

30、吾則不忘落市街賣菜籃情景,弟則不忘竹山場拖碑車風景,昔日苦況,安知異日不再嘗之?——《曾國藩家書》

31、蓋兒子若賢,則不靠宦囊,亦能自覓衣飯;兒子若不肖,則多積一錢,渠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必將大玷家聲。——《曾國藩家書》

32、唯有一字不説,咬定牙根,徐圖自強而已。——《曾國藩家書》。

33、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曾國藩家書》。

34、一一一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曾國藩日記》。

35、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曾國藩家書》。

36、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曾國藩家書》。

37、勤則興,懶則敗,一字之理。——曾國藩

38、衣冠之族,以清白遺世為本,務要恬穆省事,凡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與之相接。——曾國藩

39、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曾國藩

40、綺語背道,雜學亂性。——曾國藩

41、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曾國藩

42、事以急敗,思因緩得。——曾國藩

43、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曾國藩

44、人皆有愛生惡死之心,人皆為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曾國藩

45、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德有餘而為不足者謙,財有餘而為不足者鄙。——曾國藩

46、畢竟先知後行,至於純熟,乃能合一。——曾國藩

4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曾國藩

48、兵為民之衞,民無兵不固——曾國藩

49、農果力耕,雖有饑饉,必有豐年;商果積貨,雖有壅滯,必有通時。——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5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精當,又要簡捷。——曾國藩

51、萬里關山睡夢中,今朝始洗眼朦朧。雲頭齊擁劍門上,峯勢欲隨江水東。楚客初來詢物俗,蜀人從古足英雄。卧龍躍馬今安在?極目天邊意未窮。——曾國藩《初入四川境喜晴》

52、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53、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54、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曾國藩

55、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寫字,凡事都有極困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56、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57、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

58、處利則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處名則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聖賢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澹然恬然,不與世作。

59、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60、天物愚者真,智者偽;愚者完,智者喪。

61、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為無慚神鬼;休預怕後來災禍,只要暮年心氣感召吉祥。

62、微雨晴時看鶴舞;小窗幽處聽蜂衙。

63、消磨歲月書千卷;嘯傲乾坤酒一樽。

64、五千裏秦樹蜀山,我原過客;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

65、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吾曹同講補過盡忠之道,凜心箴即是官箴。

66、組練三千朝踏浪;貔貅十萬夜觀書。

67、不怕羣眾罵你,就怕羣眾不找你。

68、身體雖弱,卻不過於愛惜;精神越是用還越精神;陽氣越提越盛;每天做事越多,晚上睡覺時越快活。如果存一個愛惜精神的念頭,想進又想退,奄奄沒有中氣,決難成事。——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69、常常提其朝氣為要。——曾國藩

70、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71、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曾國藩

72、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羣聚守口,獨居守心——曾國藩

73、君子事來而心始見,事去而心隨空。

74、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75、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曾國藩

76、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曾國藩

77、君子能扶人之危,賙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誇,則善矣。——曾國藩

78、智從學問聰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強為,強為之智便成愚詐。——曾國藩

79、聖賢領要之語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慾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見之難而晦之易也。——曾國藩

80、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曾國藩

81、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誇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曾國藩

82、亂世之名,以少取為貴。——曾國藩

8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

84、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鉅付兒曹。——曾國藩語錄

85、曾國藩的。“善用人”還體現在有效的獎懲機制上,他針對不同的人不同需求,採取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措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得皆大歡喜,軍心一統。幕府為曾國藩出謀劃策,籌備糧餉,辦理文案,處理軍機,興辦軍工,出盡了力效盡了勞,可以説曾國藩前進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幕僚們的支持與幫助,於此同時曾國藩也成就了許多人的一生。

86、想到三十多年前,自己本是荷葉塘鄉下一個農家子弟,如今貴為中候,權綰兩江,節制四省,名重五嶽,這固然與自己的努力息息相關,卻也是源於皇家,藉助它得到了一些之後,又去背叛它,良心何在呢。失敗了,遺臭萬年,就算成功了,過去自己所説的那些忠誠敬上的話,都成了欺天瞞地的謊言假話。

87、恆言平穩二字極可玩,蓋天下之事,惟平則穩。行險亦有得的,終是不穩,故君子居易。——曾國藩

88、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曾國藩

89、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國藩

90、世間事各有恰好處,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則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則失難。存心君子,自得之體驗中耳。——曾國藩

91、輕財足以聚人,艏鶴鬩苑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2、人之精神有限,過用則竭。

93、曾國藩經典人生哲理語錄2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和。寡合則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責己,小人責人。德有餘而為不足者謙,財有餘而為不足者鄙。

94、事得手且莫急,便要漸漸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倉促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和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以後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高昂於定之中耳。

95、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突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96、人該省事,不應怕事。人該脱俗,不行矯俗。不應順時,不行趨時。

97、常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力注在此一事,不行喜新厭舊。

98、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孤高也。

99、喜新厭舊,欲求上進難矣。

100、克己之學——反省本身。

曾國藩經典語錄 篇三

1、勤字功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蓋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穩,須知他人也要站得穩,所謂立也。我要處處行得通,須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謂達也。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日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餘地處人,則荊棘少矣。

5、靜中,細思古今億萬年無有窮期,人生其間,數十寒暑,僅須臾耳;大地數萬裏無有紀極,人於其中,寢處遊息,晝僅一室耳,夜僅一榻耳;古人書籍,近人著述,浩如煙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過九牛之一毛耳;事變萬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辦者,不過太倉之一粒耳。

6、一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悦;四曰習勞則神欽。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惡勞,無論貴賤智愚老少,皆貪於逸而憚於勞,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若全無一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

9、三樂:勤勞而且憩息,一樂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樂也;讀書聲出金石,三樂也。

10、八德:勤、儉、剛、明、忠、恕、謙、渾。

11、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12、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13、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15、戒驕字,以不輕易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

曾國藩語錄 篇四

《養晦堂記》:凡民有血氣之性*,則翹然而思有以上人。惡卑而就高,惡貧而覬富,惡寂寂而。

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恆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終身幽默,闇然退藏。彼豈與人異性*?誠見乎其大,而知眾人所爭者之不足深較也。

國藩之稱林翼,則曰:“潤公聰明,本可霸術。而講求平實,從日常行一事以見至理,開口皆正大之語,舉筆則正大之文,不意朋輩中進德之猛,有如此者。其於朋友,純用獎借,而箴規即寓乎其中。有權術而不屑用,有才智而不自用,有如此襟懷氣局,豈與倉猝成功名權宜就事會者比哉!”

大抵平日非至穩之兵,必不可輕用險著;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輕用奇謀。穩也,正也,人事之力行於平日者也;險也,奇也,天機之湊泊於臨時者也。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求變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

居業:“古者立事,必有基業。如高祖之關中,光武之河內,魏之克州,唐之晉陽,皆先據此為基,然後進可以戰,退可以守。君子之學道也,亦必有所謂基業者。大抵以規模宏大、言辭誠信為本。如居室然,宏大則所宅者廣,託庇者眾;誠信則置趾甚固,結構甚牢。”

古之英雄,意量恢拓,規模宏遠,而其訓誡子弟,恆有恭謹斂退之象。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則妄矣。未施敬於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於民,而欲民之信我。鹵莽而耕,滅裂而耘,而欲收豐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數也。

至於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一靡一,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稟母德居多,其好處亦正在倔強。若能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

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氣,氣之鬱積於中者厚,故倔強之極,不能不流為忿激。以後吾兄弟動氣之時,彼此互相勸誡,存其倔強,而去其忿激,斯可耳。

總要養得有胸次博大活潑,此後更當有長進也。

爾稟氣太清,清則易柔,推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閒遠,則可化刻為厚。餘字汝曰(口唸)剛,恐其稍涉柔一弱也。教汝讀書須具大量,看陸詩以導閒適之抱,恐其稍涉刻薄也。爾天性*淡於萊利,再從此二事用功,則終身受用不盡矣。

曾國藩經典語錄 篇五

1、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2、銀錢則量力資助,辦事則竭力經營

3、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鬥名,毋與小人鬥利,毋與天地鬥巧。

4、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5、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6、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觀密微,二者闕一不可。

7、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

8、提出良心,自作主宰,決不令為邪欲所勝,方是功夫。

9、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10、君子所性,雖破萬卷不加焉,雖一字不識無損焉

11、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12、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13、行事不可任心,説話不可任口。

14、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15、説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皆由存心不厚,識量太狹耳。能去此弊,可以進德,可以遠怨。

16、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17、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18、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寬人宜減者決減之,錢宜省者決省之。

19、沽虛譽於小人,不若聽之於天。遺貨財於子孫,不若賙人之急。

20、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21、兄弟和,雖窮氓小户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22、從人可羞,剛愎自用可惡。不執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於波流風靡之中,最為雅操。

23、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24、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25、人以氣為主。

26、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

28、艱苦則筋骨漸強,嬌養則精力愈弱。

29、事事順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遠之。

30、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

31、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32、不可背後攻人之短。

33、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34、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

35、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

36、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7、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

38、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39、須先立堅卓之志。

40、常存冰淵惴惴之心勿過多憐憫以體察人才為第一另起爐灶,重開世界。

41、家庭三致詳:“孝致祥,勤致詳,恕致詳”。“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42、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43、王政不能有恩而無威。

44、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操。

45、特患業之不精耳。

46、養得胸中一種恬靜。

47、受非分之情,恐辦非分之事。

48、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49、不隨眾從之喜懼為喜懼。

50、居鄉勿為鄉愿,居官勿為鄙夫。

51、人必誠,然後業可大可久。

52、廣其識則天下大。

53、寧可數日不開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

54、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

55、常常提其朝氣為要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56、凡人無不可為聖賢,絕不繫乎讀書之多寡。

57、不可輕率評譏古人。

58、有其功,必有其效。

59、智慧愈苦而愈明治軍之道,總以能戰為第一義,能愛民為第二義,能和協上下為第三義。

60、人之處於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後,卻須泰然處之。

曾國藩名言 篇六

1、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

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3、規模先要個極大,意思先要個安閒。古之人先約而豐人,故羣下樂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審處,故己不勞而事極精詳。褊急二字,處事之古礙也。

4、文涵萬古江山氣;道續千年絲竹聲。

5、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6、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於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7、水不能不遇風,長川巨浸,泓澄無底,雖大風不能使之濁。心不能不應物,欲盡理明,表裏瑩徹,雖酬酢萬變,不能使之昏。無風則清,有風則濁者,塵滓之伏於下也;靜之則明,動之則昏者,利慾之藏於中也。

8、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

9、或謂才子多傲,餘曰傲便是不才。

10、百戰山河,剩此樓頭煙樹;九天珠玉,吹成水面文章。

11、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12、荷氣竹風宜永日;花光樓影倒晴天。

13、一念不敢自恕,斯可謂之修。一語不敢苟徇,斯可謂之直。一介不敢自污,斯可謂之廉。

14、巨石咽江聲,長鳴今古英雄恨;崇祠彰戰績,永奠湖湘子弟魂。

15、時賢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16、得失有定數,求而不得者多矣,縱求而得,亦是命所應有。安然則受,未必不得,自多營營耳。

17、馮唐易老,雍齒且侯,三字故將軍,四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處士,蘆簾紙閣夜談龍。

18、聞人之善而疑,聞人之惡而信,其平必有惡而無善。故不知世間復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會以誣善良,鬼神必殛之。

19、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20、水道曲折,立岸者見而操舟者迷。棋勢勝負,對奕者惑而傍觀者審。非智有明暗,蓋靜可以觀動也。人能不為利害所汩,則事物至前,如數一二,故君子養心以靜也。

21、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裏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為愚也。

2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所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23、未免有情,憶酒綠燈紅,一別竟傷春去也;誰能遣此?悵樑空泥落,何時重盼燕歸來?

24、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2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26、生死何奇,且完卻一生忠孝;哀榮畢備,只益增九陛憂勞。

27、一心履薄臨深,畏天之鑑畏神之格;兩眼沐日浴月,由靜而明由敬而強。

28、吾不知所謂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謂惡,但使人恨者即惡也。

29、隨時以法言巽語相規,為諸君導迎善氣;斯民當火熱水深之後,賴良吏默挽天心。

30、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貸而富者曰文。噫!吾將謂得時乎?尊而驕者不為矣,吾將謂失時乎?富而安者吾為矣。

31、覓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視之而不見。他日無事於覓也,乃得之。非物有趨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於從容,而失之急遽。

32、英名百戰總成空,淚眼看河山,憐予季保此人民,拓此疆土;慧業幾生磨不盡,痴心説因果,願來世再為哲弟,亦為純臣。

33、消磨歲月書千卷;嘯傲乾坤酒一樽。

34、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

35、仁言不如仁心之誠,利近不如利遠之博,仁言或失於口惠,利近或失於姑息。

36、歸去來兮,夜月樓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風雨鷓鴣聲。

37、荊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後重聞雅頌聲。

38、於漢宋間,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羣言。

39、古來豪傑,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惟數萬人困於堅城之下,最易暗銷鋭氣。弟能養數萬人之剛氣而久不銷損,此是過人之處,更宜從此加功。

40、地仍虎踞龍蟠,洗滌江山,重開賓館;人似澧蘭沅芷,招邀同賢,同證鄉關。

41、長笛不吹山月落;高樓遙吸海雲來。

42、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3、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只問耕耘。

44、擇交是第一要事,須擇志趣遠大者。

45、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46、盛世創業重統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

47、處天下事,前面常長出一分,此之謂豫;後面常餘出一分,此之謂裕。如此則事無不濟,而心有餘樂。若盡煞分數做去,必有後悔。處人亦然,施在我有餘之恩,則可以廣聽。留在人不盡之情,則可以全好。

48、蓮香入座清,筆底當描成這般花樣;湖水連天靜,眼前可悟到斯道源頭。

49、志之所向,金石為開,誰能御之?

50、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51、見面前之千里,不若見背後之一寸。故達觀非難,而反觀為難。見見非難,而見不見為難。此舉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獨覺也。

52、“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自立做出”

53、事莫待來時忍,欲莫待動時防。即來思隱,即動思防,如火熾水溢,障之甚難。

54、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55、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餘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56、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7、非望之福,禍必繼之。急當恐懼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驕則不可救矣。

58、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悦,習勞則神欽。

59、兩點金焦,劫後山容申舊好;萬家食貨,舟中水調似承平。

60、久視則熟字不識,注視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

曾國藩語錄 篇七

1、甘苦自得。

2、舉世惟一真字難得。

3、人之精神不可無所寄。

4、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5、綺語背道,雜學亂性。

6、知足則樂,務貪必憂。

7、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

8、有惻隱之心者,必有羞惡。

9、人要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11、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

1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13、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

14、軒冕而敬,偽也。匿就而愛,私也。

15、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

16、常沉靜,則含蓄義理而應事有力。

17、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

18、要與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19、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

20、人於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

21、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2、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

23、勿揚人過,反躬默省焉,有或類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4、士有三不鬥:毋與君子鬥名,毋與小人鬥利,毋與天地鬥巧。

25、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

26、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遊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

27、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28、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29、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

30、甜酸苦竦宜嚐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1、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32、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3、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慾,俱可以殺身。

34、誠無悔,恕無怨,和無仇,忍無辱。

35、巧辯者與道多悖,拙訥者涉者必疏,寧疏於世,勿悖於道。

36、廣積聚者,遺子孫以禍害;多聲色者,殘性命以斤斧。

37、立身之道,內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不可以馭下。

38、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

39、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40、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

41、智大心勞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42、善人種德,降祥於天。惡人種禍,貽殃於後。

43、沽虛譽於小人,不若聽之於天。遺貨財於子孫,不若賙人之急。

44、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45、一念忽略,便有錯言錯事。

46、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47、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48、君子但盡人事,不計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49、才智英敏者,宜加渾厚學問。

50、惡莫大於毀人之善,德莫大於白人之冤。

51、只是一個見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盡墮。

52、信算命,信風水,皆妄念所致。讀書明理人以義命自安,便不信也。

53、尖酸語稱快一時,當之者終身怨恨。

54、聰明外露者德薄,詞華太盛者福淺。

55、好飾者,作非之漸。偏聽者,啟爭之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3rp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