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古代神話故事短篇多篇

古代神話故事短篇多篇

古代神話故事短篇多篇

神話故事 篇一

姜太公被封於齊地營丘,他在來齊國的路上走,這天,他乘月色趕路,不遠處有一頭牛在前領路,一直把他帶到淄河邊。牛不見了,擺在面前的則是一座巍峨的山,姜太公便把這山叫做牛山。第三種傳説,在很久以前一個濛濛細雨的春天,有一放牧人,來此山放牛,原來牽着一頭牛,放着放着而成了兩天、三頭……乃成了一羣,大家認為這是個放牛的好地方,因而命名為牛山。

神話小故事 篇二

西克斯是色塞利城的國王,他是魯雪佛神的兒子,魯雪佛就是黎明之星,西克斯的臉上稟賦着他父親的所有光輝。他的妻子阿爾莎奧妮的出身也很不凡,她是風神亞奧勒斯的女兒。這對夫妻恩愛非常,經常廝守在一起而不願分離。但是,終於有一天,他決定必須離開她,渡海遠行。接連幾次事件發生,使他感到不安,他想前往神殿———人類困難的庇護所———去請教。當阿爾莎奧妮知道丈夫的計劃時,她憂急萬分,泣不成聲地勸丈夫不要去冒險,她知道鮮為人知的海上颶風的威力。從小她就在父親的宮殿中看到他們的暴風雨,以及他們召喚來的烏雲和紅色的閃光。“我曾看過許多次”, 她説:“被打成稀爛的船舶碎片。啊!請你不要走!如果我不能説服你,至少請你帶我一塊走,我能夠忍受我們所遭遇的一切。”

西克斯深受感動,他對妻子的愛,並不亞於妻子對他的愛。但是他意志堅定,他認為他必須要由神殿得到解答,而不願讓妻子陪他在旅程中冒險。她不得不屈服,聽任丈夫獨自出航。當她懷着沉痛的心情和他告別時,好像已經預見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的。她佇立在海岸上,凝視着船隻,直到消逝為止。

當天夜裏,海上狂風驟起,浪頭高聳如山,大雨傾瀉而下,整個天空像要塌下海中,而大海像要擲入空中。船上人員無不恐懼戰慄而驚惶失色,只有西克斯安定如常,他心裏只想着阿爾莎奧妮,想到愛妻沒有同來,能平安躲在家裏,心裏感到無比的欣慰。

當船沉下去,海水淹沒他時,他嘴裏還呼喚着愛妻的名字。

阿爾莎奧妮在家裏計數着日子,她辛勤地工作着,要趕在他 回家前,為他縫製一件衣服,同時也為自己備好一件,好讓他第一眼瞧着自己時,自己能更漂亮可愛。每天她不斷地向神禱告, 保佑丈夫平安,尤其更虔誠地向天後朱諾祈求。天后對於為早已 去世者祈禱的人格外憐憫。她命令女神愛麗絲前往睡神山諾斯家 中,求他託夢給阿爾莎奧妮,告訴她關於西克斯的遭遇。

睡神住在希姆利安的黑城附近,一處陽光無法照到,萬物都隱在幽暗中的陰森山谷裏。那裏聽不見雞鳴,也聽不到狗吠;沒有樹枝在風中顫動,也沒有口舌擾嚷打破沉寂。惟一的聲音來自於忘憂河裏的淙淙流水,柔和的流水聲引人入睡。門前的罌粟和其它令人昏然欲睡的香草盛放着。睡神躺在柔軟舒適的黑色牀上。愛麗絲披着七彩外衣而來,彎曲的彩虹斜曳過蒼穹,她絢爛的外衣使漆黑的屋子大放光明,但是,卻無法使睡神睜開沉重的眼皮,以知道有什麼事需要他去做。當愛麗絲確定他已醒來,便立即將工作交待他,然後迅速地離去,以免自己永遠沉淪於夢境中。

老睡神喊醒他那個善於化身成各種人的兒子摩菲爾斯,把天后朱諾的命令,交給兒子去辦。摩菲爾斯悄然地振翼起身,飛過黑暗,很快地佇立在阿爾莎奧妮的牀邊。他已搖身變成西克斯的容貌以及他滅頂時的形狀,赤着身子,濕淋淋地出現在她牀頭。“可憐的妻子”, 他説:“瞧吧!你的丈夫在這裏,你還認得我嗎?是否我的面貌已變成死色?阿爾莎奧妮!我已死了,當海水吞噬我時,我仍然呼喚着你,我已經沒有生望了,為我而哭泣吧!不要讓我毫無淚水地進入陰界。 沉睡中的阿爾莎妮痛苦地呻吟着,”伸出手臂想抓住他。她大聲哭喊:“等等我,我要和你一塊走。”她被自己的哭喊驚醒,覺悟丈夫確實已死,剛才並不是做夢,而是亡夫的形象。就在那時,我見到他, 她自言自語地説:“他”的形狀多麼可憐。他死了,我要立即隨他去。他的屍首正隨波逐流,我能獨自留在這裏嗎?我不能離開你,親愛的丈夫!我也不想活了。”

天色一亮,她就來到海岸上,站在當初目送丈夫帆影遠去的地點。就在她向大海凝視的當時,突然發現遠處有樣飄浮的東西,正是漲潮的時候,那東西愈飄愈近,她終於看出是具屍體。她帶着憐憫和恐懼的心情,注視着緩緩飄來的浮屍。最後,屍體飄到她所站的岸下,幾乎就在她身旁。正是她丈夫西克斯。她立刻躍身下海,高呼着: “親愛的丈夫!” ———然後,哦!太奇怪了,她沒有沉入波浪之中,反而在水面上飛翔起來。她身上長了翅膀,全身覆滿了羽毛,變成一隻鳥。神們是仁慈的,他們同樣地對待西克斯。當她飛向屍體去的時候,屍體已經不見,他變成一隻跟她類似的鳥,和她比翼而飛。他們的愛情是始終不變的,從此以來,人們常見到他倆在海面上比翼雙飛,嬉逐翱翔。

每年年終前,海上總有七天風平浪靜,沒有風激起波濤。那正是阿爾莎奧妮在海上的巢中孵蛋的日子。直到她孵出小鳥,這靜謐才被打破。每年冬天,當這段完全寧靜的日子來臨時,人們便以她的名字阿爾莎奧妮命名,或更通俗地稱為 “海的息恩日”。

這時,安祥的鳥兒便在靜止地海浪上孵蛋。

古代神話故事短 篇三

從前,東海龍宮有條敲更魚,生得相貌醜陋,黑不溜丟。他經年累月在龍宮裏敲更報時。眼看龍子龍孫成雙配對,生兒育女,他卻是年過三十,光棍一條。一年到頭,抱着個冷鑼,在龍宮裏敲呀敲呀……三更半夜,在深宮大院間走着走着……想起自己心酸的身世,不禁熱淚盈眶,他一邊敲更,一邊唱起悲涼的五更調。他唱的是自己悽慘的心情,言詞真實,

曲調哀傷,催人淚下。有一天晚上,皎潔的月亮好像龍女手上的玉鐲懸掛高空,照得宮院裏似同白晝。這時,悲涼的敲更聲從遠處傳來,驚動了深居高樓的彩珠公主。彩珠公主雖有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但是其母已失寵於龍王,連累她也受到冷遇。眼看年齡已到婚配之期,還未受聘。平常,她叉寸步不離珠樓,從不與外界接觸。寂寞、孤獨、悲涼,一齊充塞着她的心胸。每當她聽到那冷落的更聲、淒涼的曲調,心裏常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似乎敲更魚歎詠的五更調,正是自己心頭想要吐出來的苦水。久而久之,就有一種好奇心、同情心,想看看唱曲的究竟生得如何模樣。剛巧,這一個月夜,彩珠公主在珠樓的陽台上賞月,同敲更魚打了個照面。彩珠公主害羞的看了敲更魚一眼,就躲進珠樓去了,敲更魚卻好像拋了錨的船,老是傻乎乎地呆在那裏。敲更魚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難道一陣風把月亮裏的嫦娥吹下海來了?還是天上的仙女到龍宮裏採珠來了?他也偷看過一些美麗的龍女公主,卻沒有一個能與她比美。

他想,這龍女也許還會在珠樓上再次出現,就一直呆呆地抬着頭,朝陽台望着。望呀望呀,一更過去了,龍女還是沒有出來。難道真的是天上婦娥回到月宮裏去了?眼看五更將近,他只得抱着更鑼,快快地離開了珠樓,到大潮元帥府去報潮。

從此,敲更魚好像中了邪,天天晚上到珠樓下面來探望。地想,總有一天龍女會再次露面。三個月過去了,龍女還沒有露面。這是什麼緣故呢?敲更魚神思昏昏,百思不解。還是彈塗魚消息靈通,跑來告訴他,説是龍女賞月,被人知道了,報告龍王,龍顏大怒,呵責龍母,並將彩珠公主軟禁起來。敲更魚這才死了心。然而,他已相思成疾,瘦得好像根燈芯草,不久就鬱郁悶悶地死了。臨終,他向好朋友彈塗魚傾訴了心事。他説:“生不能再見公主一面,死了也得陪伴在她的身旁。”他要求彈塗魚把它偷偷埋葬在彩珠公主的珠樓下,彈塗魚依照他的心願做了。

説也怪,過了不久,葬敲更魚的地方居然長出一棵大海樹來。樹幹的顏色好好像鐵樹,枝幹挺拔猶如翠竹,這樹一個勁兒往上長,不到半個月,枝頭碰着了珠樓的窗口。一天晚上,海樹突然開花了。樹頂的那一朵特別大,花瓣似黑玉,香氣襲人,十里外都聞得到。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彩珠公主醉倒了!她再也按耐不住盪漾的春心,伸手在窗口採摘此花,用嘴細細的嚼着。花葉似仙霞般甜蜜。嚼着嚼着,不知不覺把整個花朵吃到肚裏去了。

不久,彩珠公主懷孕了!肚子一天大似一天,這件事被龍宮聽聞,一陣風似地傳揚開來,傳到了龍王爺的耳朵裏。龍王爺是個暴君,當然不能容忍這種醜事。他氣勢洶洶地提着魚腸劍來到珠樓,彩珠公主嚇得嘴脣發白,抱着大肚子直髮抖。龍王爺越看越氣,舉劍欲刺,這時,彩珠公主的肚皮裏突然傳出聲音:“別殺!別殺!我自己出來!”

説着,從公主口裏飛出一朵青雲,青雲裏翻騰着一條似龍非龍、似魚非魚的小東西,這就是海泥鰍。海泥鰍皮膚黑似漆,全身光溜溜。一張嘴,噴出滿嘴污泥,把個好端端的珠樓弄得一塌糊塗。龍王爺急忙命令各路兵將捉拿,可是海泥鰍光滑似油,誰也捉不住他。正當蟹將軍舉着雙戰前來敲打時,他卻啪答一聲跳進了龍王爺的耳朵裏,從耳朵裏又竄到了龍王

爺的肚子裏,在那龍王爺肚裏亂咬亂扯起來,咬得龍王哇哇直叫。龍王乃是金枝玉葉,怎經得起這番折騰。沒奈何,只得向他討饒:

“我的外孫兒呀!你別在我肚裏鬥了,請你快快出來,本王封你當油袍將軍,管轄東海魚草的魚皇帝!”

海泥鰍這才從龍王鼻孔裏鑽出來。從此以後,在東海里不論是穿鱗袍的有鱗魚,還是穿油袍的無鱗魚,都要讓他三分。哪怕是最兇惡的大魚,見到他也要急忙迴避,不敢擾亂,都怕他鑽到自己的肚子裏去作怪。大概就是這個緣故,東海漁民都喜歡在自己的船屁股上畫一條海泥鰍,以求大吉大利,出海平安。

傳説,有一天古代八仙要到東海去遊蓬萊島。本來,騰雲駕霧,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呂純陽偏偏別出心裁,提出要乘船過海,觀賞海景。他拿來鐵枴李的枴杖,往海里一拋,喝聲"變〃,頓時變成一艘寬敞、漂亮的大龍船,八位大仙坐船觀景,喝酒鬥歌,好不熱鬧。不料,因此惹出一場麻煩來。

原來,龍宮裏有條花鱗惡龍,是龍王的第七個兒子,稱為“花龍太子”。這天,他閒得沒事,在水晶宮外遊蕩,忽聞海面上有仙樂之聲,便循聲尋去,猛見一條雕花龍船,內坐八位奇形怪狀的大仙,其中有個妙齡女郎,桃臉杏腮,楚楚動人花龍太子見此仙姿,魂魄俱消,早忘了師傅南極仙翁的忠告,忘了龍王母的訓導,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古代八仙在海上尋歡作樂,怎會想到花龍太子半路擋道。平靜的海面突然掀起一個浪頭,將雕花龍船打翻了。張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驢背;曹國舅心細,腳踏巧板浪裏漂;韓湘子放下仙笛當坐騎;漢鍾離打開蒲扇蟄腳底;藍采和攀住了花籃邊;鐵枴李失了枴杖,幸虧抱着個葫蘆;只有呂純陽,毫無戒備,弄了個渾身濕透。

這時,漢鍾離慌忙檢點人數。點過來,點過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獨缺一個何仙姑。奇怪,這何仙姑到哪裏去了呢?漢鍾離掐指一算,大吃一驚,原來是花龍太子攔路搶親,把何仙姑搶到龍宮裏去了。

神話故事 篇四

太陽沿着遠山弓背一般的脊樑緩緩地滑落到了羣山的背後。老酋長默默地凝視着夕陽留下的美麗餘暉,安詳地斜倚在屋宇下的吊牀裏,他感到生命正在一絲絲慢慢地從他蒼老的身體裏流走。他的嘴角翕動,輕輕地自語着什麼。

附近的棕櫚林被習習清風吹得沙沙作響,棕櫚樹葉像薄扇一樣隨風搖曳。這時,從樹林裏走出來一位印第安人的孩子。他是老酋長的孩子,名叫塔可比。他的父母派人把他匆匆地召回來,説有要緊事要告訴他。

一到家門口,塔可比馬上意識到什麼事將會發生,便扔掉從樹林裏逮來的小鳥,飛快地來到他老父親的身邊。

“我很快就要被死神帶走了。”老酋長對小塔可比説。小塔可比蹲在父親的身邊拉着他父親的手,像大人一樣表情嚴肅,聚精會神地傾聽着。

老態龍鍾、飽經風霜的老酋長對他説:“我的孩子,你聽着。你應該去為咱們的部落找到一塊美麗而肥沃的土地。你必須一直朝南走十夭十夜,然後就可以到達一處很遠很高的地方,站在那裏,伸手就可以摸到雲彩……”

塔可比睜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隨着老酋長預言家一般的手勢,思忖着:很遠很高伸手可摸到雲彩的地方會在哪裏呢?……

父親的話總是會給他帶來勇氣和力量,激勵着他去幻想,進行最艱辛的冒險。但從沒有像今天的話這樣令他心馳神往。塔可比預感到,這番話在他父親的嘴裏是不會再重複的了,所以,他用心地默記着每一句話,甚至連語氣和中間的停頓也毫不放過。

“我們現在居住的地方已經被戰神惠齊洛波契特利所佔領。大螞蟻吞噬着我們美麗的家園,草原再也看不見梅花鹿的歡跳,連戲鬧的魚羣也從池塘裏消失……保護我們的羽蛇神在和戰神的一場賭博失利之後,駕舟跨海而去,拋棄了我們,也許他們遷往南方去了,到我對你述説的那塊極樂世界去了……”

“爸爸,你能肯定,那裏會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嗎?”塔可比忍不住插了一句。

“是的,我的孩子,那裏有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唯一缺少的就是水。”

“水?那……”塔可比驚訝地冒出一句,因為在他的記憶裏,一切的一切都是和水密不可分的,但他並不懷疑父親的神志有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沒有接着往下説,而是準備耐心聽下去。

“別擔心,我的孩子,只要你按我説的去做,你就能把那兒變成世界上最美麗寧靜的家園。拿着這個葫蘆,在羽蛇神的大水壺裏把它灌滿水。然後帶着它往南走,一直走到極樂世界裏,再把它全部倒出來。”老酋長囑咐道。

“爸爸,那我現在就去準備啟程!”塔可比站起來請求道。

“等一等,孩子!你即將開始的旅程將是漫長而危險的,拿着這塊護身符,它是神醫用野豬的牙和禿鷹的嘴給我做的,它可以保護你,驅除邪惡。記住,要用樹膠膏把耳朵堵上,不要去聽大嘴鳥的叫聲,否則就會迷失在森林裏,永遠也走不出來。現在,你可以去了,祝你幸運,孩子!你是我瑪雅波特族的全部希望。”

老酋長意志堅決地説完這些話,目送他兒子的背景消失在最後的一絲殘陽裏……

三個月之後,老酋長追隨他信奉的羽蛇神去了。

塔可比渾身塗滿油彩,背上葫蘆,脖子上掛着父親給他的奇妙的護身符,提起弓箭出發了。

他馬不停蹄地連趕了幾天幾夜的路,走過許多森林和草原。鸚鵡和大紅鳥看見他走過,爭先恐後地問他:“塔可比,你上哪兒去?”塔可比若無其事地繼續朝前走……原來他的耳朵塞滿了樹膠膏,什麼也沒聽見。

直到一隻鸚鵡飛落到他的肩膀,才恍然大悟,知道有人在同他説話。於是他取下耳朵裏的樹膠膏,同它們交談。他回答説:“我去尋找極樂世界。你們也跟我一起去吧!”他小聲對落在他肩上的鸚鵡説:“太嘴鳥叫的時候,你可千萬不要把我耳朵裏的樹膠膏取下來。”

一會兒一羣猴子對他喊道:“塔可比,你到哪兒去?”殷勤的鸚鵡取下塔可比耳朵裏的樹膠膏。聽到猴子的聲音裏,塔林比回答:“我去尋找極樂世界,如果你也想到那裏東川腳,就跟我一起走吧。”

就這樣,一路上,鸚鵡和大紅鳥在空中又吵又鬧,嘰嘰喳喳,猴子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他們伴隨着塔可比熱熱鬧鬧地往前走,塔可比一點也不感孤單寂寞。

不管怎樣,要走出大森林可不是件輕鬆的事。

狂風吹倒了一棵棵大樹,螞蟻和黃蜂像荊棘一樣扎人。還有就是塔可比感到又飢又渴,可週圍卻連野果子也沒有一隻,水壺裏的水已經喝完了。他們真恨不得馬上飛出這片陰暗,令人窒息的叢林。正在這時候,突然傳來一聲聲妖聲妖氣的聲音:“塔比可?塔可比?你上哪兒去?”

這就是令人討厭心煩的大嘴鳥的叫聲。聰明伶俐的鸚鵡這回可沒有把塔可比耳朵裏的樹膠膏給取下來,所以,他什麼也沒有聽見,平安無事地走出了叢林。

在他們面前展現一片令人驚奇的錦繡如畫的景色。在絢麗的風景中隱約可見遠處有一座形如水壺的大山。

“阿烏揚——特拉巴蘭!阿烏揚——特拉巴蘭!”鸚鵡和大紅鳥認出了這個地方,一齊歡呼起來,猴子們也欣喜若狂地蹦來跳去。小鸚鵡取下塔可比的耳塞。塔可比聽見“阿烏揚——特拉巴蘭”這響亮而充滿喜悦的歌聲十分高興。

原來,特拉巴蘭山正是他父親所説的羽蛇神的大水壺。塔可比忘了疲勞和飢渴,欣喜若狂地跑了起來。可是他跑到陡峭如壁的德布依山下時,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我能爬到上面去裝滿嗎?”

白雲像是種在特拉巴蘭山上的一片片棉花。真的,站在山頂上確實可以用手碰到雲彩,可塔可比卻在山下歎息……

塔可比十分難過,垂頭喪氣,一籌莫展。在朋友們的同情目光裏,塔可比傷心地哭了起來。天上的雲彩看到塔可比的可憐的身影,也跟着號啕大哭起來。於是,傾盆大雨頓時從天而降,久旱的大地上散發出迷人的花香。各種小草都從地裏冒出了頭來……

大雨使得羽蛇神的大水壺溢出一股清泉,給這支疲憊不堪的隊伍解了渴。塔可比鄭重其事地把葫蘆裏盛滿了水並對同伴們説:“繼續前進,朋友們,極樂世界近在眼前了。”

可是,他們在炎熱炙人的烈日下走了很久,日子一天天過去,仍然看不到極樂世界的影子。忽然,他們在雜亂的灌木叢中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巨大鷂鷹。它強有力的翅膀折斷了。塔可比他們停下來,決心把老鷹的傷口治癒。但塔可比的葫蘆裏的水已經不多了,他連喝都不捨得喝一口,然而,他的心地十分善良,就從葫蘆倒出一些水替老鷹清洗了傷口,然後,又老練地像巫醫一樣朝老鷹吹了一口氣。猴子們採來草藥,鸚鵡和大紅鳥把它們喙碎,敷在老鷹的傷口上。

不一會兒,老鷹感到輕鬆了很多。塔可比把它治好了。這時鷂鷹終於開口説話了,它説:“羽蛇神命我來尋找塔可比,他命我把你帶往極樂世界。你騎在我背上,我馱着你去!”

夜幕降臨了。塔可比坐在高大魁梧的鷂鷹的背上,在繁星之中翱翔。他的後面跟着一羣歡快的鸚鵡和大紅鳥。猴子們也不甘落後,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目不轉睛地望着在天上飛行的夥伴。

最後,鷂鷹慢慢地降落了,原來極樂世界就在特拉巴蘭山的山頂上。在準備降落時,鷂鷹用鳥類才能聽懂的語言對小鸚鵡説了幾句話。鸚鵡就用嘴咬斷了塔可比繫着葫蘆的繩子。

説時遲,那時快,只見那隻葫蘆飛快地摔落在德布依山坡上的巖石叢中。這時,塔可比一行也來到極樂世界……天也亮了。

一股蔚藍色的清泉從葫蘆落地的地方流了出來,開始在巖石間蜿蜒而下,接着水量逐漸加大,最後匯成一股巨流,沿着特拉巴蘭的峭壁一瀉千里……

從此,羽蛇神的子民們在塔可比的帶領下,就這裏休養生息,創造出一個美麗富饒的極樂世界。

神話故事 篇五

太陽神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名叫女娃,是他最鍾愛的女兒。

有一天,女娃駕着小船,到東海去遊玩,不幸海上起了風浪,象山一樣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遠不回來了。炎帝固然掛念他的女兒。但都不能用他的光和熱來使她死而復生,只好獨自悲傷罷了。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靈變化做了一隻小鳥,名叫“精衞”。精衞長着花腦袋、白嘴殼、紅腳爪,大小有點象烏鴉,住在北方的發鳩山。她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飛到西山去銜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樹枝;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騰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齒。兇惡地嘲笑着:“小鳥兒,算了罷,你這工作就算幹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精衞在高空答覆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終盡,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你為什麼銜恨我這樣深呢?”“因為你呀――奪取了我年輕的生命,將來還會有許多年輕無辜的生命要被你無情地奪去。”“傻鳥兒.那麼你就幹吧――幹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精衞在高空悲嘯着:“我要乾的!我要乾的!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的!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總有一天我會把你填成平地!”她飛翔着,嘯叫着。

離開大海,又飛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樹枝銜來投進大海。她就這樣往復飛翔,從不休息,直到大海被填平的那一天。

古代神話故事短 篇六

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

杭州西湖妙庭觀附近有一座望仙橋。宋代紹興年間有位道士董元行在附近上層中挖到過一塊奇妙的銅牌,上面殘留着隱隱約約的文字:“我有蟋桃樹,千年一度生,是誰來竊去?須問董雙成。”

董雙成就是傳説中的西王母的蟠桃仙子,望仙橋就是她丹成得道,自吹玉笙,駕鶴仙去的地方。

董雙成本是西同時代錢塘江畔的一位絕色美女,混身上下洋溢着一份靈秀的氣韻。她的先祖是商朝的史官,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在朝廷中也偶爾鑑往知來,抒謀獻策。商朝亡後定居錢塘江畔,在飛來峯下種桃成林,結廬而居。每當初春桃花盛開時,嫣紅一片,簇擁草廬,生活在其中不啻是神仙生活。

這種生活環境從小就陶冶着董雙成,體似弱柳的董雙成酷愛桃花,如痴如醉。看看董雙成日漸長大,秀面明眸堪與繁花竟豔。有一天,忽然異想天開,採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煉製丹藥。初時僅能清痰化氣,日久生巧,屢加研究,逐漸在火候及配方上有了大幅度的改進。所提煉的丹藥,竟然能夠治療多種內科病症,遠遠近近,前來飛來峯下董家討藥的人絡繹不絕。

從採集原料到守爐煉丹,董雙成經常忙得不可開交,偶有閒暇,便吹笙自娛,興致來時還會高歌一曲“丹小鳳”。據説當她吹笙時,會引來百鳥在空中翱翔,而當她唱歌時,更有仙鶴飛來聆聽。

待至黃者之説興起,倡言神仙導引之術,大大符合了貴胄後裔的胃口,於是選擇了風景絕佳的地方,築廬結庵,興寄煙霞,吸取日月精華,提煉百卉的汁髓,以期在碌碌塵世中,能夠不食人間煙火,進而白晝飛昇,得道成仙。董雙成隨同家人,在杭州西湖飛來峯下結廬煉丹,不能算是女道士,當時尚無道教之名,真正道家演變成一種宗教,設立道觀,傳授弟子,吸收信徒,是東漢未年的事,道家與道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道家是一種哲學思想,道教是一種宗教,道教是挪用了道家的一些觀點,更借用了道家的創始人老子來做自己的始祖。

東漢張道陵以符咒之法行世,北魏寇謙之,奉老子為教祖,張道陵為大宗,設立道觀,宣揚教義,始成為一種正式的宗教,董雙成生在西周,時間上已相去十萬八千里,只能算是一種自發式的修行,還談不上是女道士的身份。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董雙成煉成了一爐“百花丹”,異香撲鼻,傳播數裏之外,自食數粒後,頓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取笙吹奏,百鳥羣集,盤旋飛舞,董雙成精神越來越清爽,越來越旺勁,忍不住高歌一曲,聲徹雲霄,引來仙鶴翩然而降,匍匐階下,心有靈犀,董雙成一步跨上鶴背,仙鶴馱着她冉冉飛昇,驚倒附近的民眾,都只知痴痴地傻看。

在西邊崑崙山上的瑤池畔住着赫赫有名的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究竟是什麼人呢?各種記載的説法頗有出入,有的説她是古代西域的一個小國女王,蓬髮虎齒,面目猙獰,仰天長嘯一聲,每使羣獸驚荒而逃;有的説她姓楊名婉玲,住崑崙山上,得道成仙,代替玉帝執行天宮的任務,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半老徐娘。

周穆王十六年西征途中,路過崑崙山,傳説曾經受到過西王母的款待,並在瑤池上飲酒賦詩,盤桓多日,回來的路上想再度造訪,但見山深林密,雲霧繚繞,已經渺無蹤跡可尋了。

神仙的事難以究詰,尤其是在神權時代,人類的思想與行為,大都受到神仙的約束與支配,抬頭三尺有神明,使得芸芸眾生有所戒俱,不敢肆意妄為,未嘗不是人類社會保持安定的一項巨大力量。西王母娘是否代表玉帝執行天宮任務,事屬玄虛,不得而知,但她居住在崑崙山上瑤池之畔,不但有跡可尋,而且歷史上也多有記載。

那一隻仙鶴載着董雙成愈飛愈遠,來到了崑崙山,董雙成做了王母娘娘的“傳達呣”,很像今天的機要祕書,王母娘娘有什麼授意,均由董雙成負責與眾仙聯繫並溝通,在實質上算是王母娘娘的侍從人員,説得更具體一點,似屬西王母娘娘的貼身侍女之流。西王母一共有四名貼身侍女,董雙成之外,還有王子登、郭蜜香、紀維容三人,董雙成的地位,在四位侍女之中,大約是居於領班的身份,之從歷次西王母出現的態勢可以得到印證。此外,從董雙成受命看守蟠桃一事,更可概見她在仙宮受到的信任和重視。蟠桃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三千年才結果一次是仙宮中的極品珍果,從平時的培養與保護,到果品的採摘和分配,均由董雙成負全責,每值瑤池盛會,西王母賜給羣仙的蟠桃,都是經由董雙成偽纖纖玉手而來。

凡間吃過蟋桃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周穆王外,再有一位就是漢武帝。

《漢武帝內傳》記載。“元封六年四月戍晨,武帝迎西王母承華殿前,但見西王母在羣仙女簇擁中冉冉從空中下降,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緩,腰佩分景之劍,頭上華髫,戴太真晨嬰之冠,履元橘鳳文之鞋,視之年可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神人也。”

西王母由一位雲鬢花顏的仙女攙扶登上承華殿,這個仙女就是董雙成。西王母與漢武帝相談移時,抽出袖中的五嶽真形圖送給武帝,並命董雙成送給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吃後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於是小心翼翼地將桃核收起,準備栽種,西王母笑道:“此桃三千年一結果,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漢武帝吃過一次蟠桃之後,對於這種難得一見的仙果念念不忘,它的美味,尤其是食後在體內所產生的奇異效果,使得漢武帝為之垂涎不已。

當時有一位著名人物叫東方朔,為人特別滑稽,他是以文章求仕的,在中國這樣一個講求謙虛的國家裏,他居然極力表彰自己,文中寫道:“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見,怔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如今二十有二,身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是以冒死再拜以聞。”

當時漢武帝就認為他文辭不遜,高自誇飾,初僅令他待詔公車而已,但不久他竟然獲得漢武帝的青睞,不次擢升,官至大中大夫。做官後東方朔劣性不改,時常捉弄朝中大臣,更有甚者,他酒醉之後,居然在殿柱上撒尿,這簡直是不可原諒的荒唐行為,然而漢武帝竟然一笑了之,何以漢武帝對東方朔如此寬容呢?一般朝臣均不明就裏,其實是因為東方朔曾經長途跋涉,登上崑崙山,為漢武帝偷過三次蟠桃的緣故。

東方朔能偷到蟠桃就與董雙成有關。董雙成是以二八年華成仙的,神仙永遠不老,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也就仍然是二八年華。大家都認為神仙是很幸福的,事實上神仙也有説不出的苦,何況董雙成充其量就是王母娘娘的侍婢,一切行動都不能自主,天天就見那幾個人,做那幾件事,對着偌大一個蟠桃園,真是説不出的寂寞與空虛。突然有一位英俊高大的男子前來跟她聊天,自然是芳心大慰,更何況這人説話又是如此風趣,董雙成表面上也時常顯得十分嚴肅,她內心裏最愛聽的還是東方朔那些越軌的、毫無顧忌的話,聽得她臉上時紅時白,東方朔也就順手牽羊把蟠桃弄到手,所以有時一個人膽小就辦不成事,東方朔敢於在皇帝面前放肆,敢於在神仙面前放肆,他就活得很瀟灑。

漢武帝把吃過的桃核,一個個謹慎地收藏起來,一直傳到明代。據《宛委餘編》記載:“洪武時,出元代內庫所藏蟠桃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於承華殿’十四字。”既然核長五寸,想來蟠桃的體積必然碩大無比,想想今天的水蜜桃,想想當年的蟠桃,該不會流口水吧。

明代以後,已經沒有西王母與蟠桃仙子的任何記載。然而西王母是一位法力無邊,雍容華貴的美婦人,蟠桃仙子更是一位絕世的美豔少女,已經深植人心。雖然歷史中不再出現她們的事蹟,然而舞台上及繪畫中,卻大量扮演及描摩她們的形象,杭州城裏的望仙橋和崑崙山上的瑤池,總給人無限暇思。

古代神話故事短 篇七

龍母(白族)

相傳,龍母原是一個砍柴姑娘,跟媽媽住在綠桃村耪田種莊稼。一年,騰越坎子凹的黑龍佔據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變成一片汪洋。老百姓無法安生,紛紛逃往外地。母女倆無人幫助,無法逃走,只好到蒼山的蘭峯以割草砍柴為生。一天,女兒口渴,見樹上結了一個又綠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裏放,桃子滑到肚裏,從此懷了孕,生下一個兒子。

女兒怕別人笑語,把兒子丟進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給小孩餵食,不僅沒餓死,還長得天真活潑。龍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撫養,長大後跟龍母上山砍柴、割草。母子倆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龍潭邊歇腳,得知龍王生病,孩子被請進龍宮,用仙草治好了龍王的病,在宮時,孩子出於好奇,穿上了龍王的共袍,變成了黃龍,然後打敗了黑龍,解除水患,大理重又變成了肥沃的田野。綠桃村的百姓為他建了龍王廟,尊小黃龍為本主,稱小黃龍的媽媽為龍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l3r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