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推薦多篇人生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推薦多篇人生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推薦多篇人生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勵志文章1:願你加倍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篇一

1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個催淚短視頻,講的是幾個凌晨還沒有回家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奮鬥着,不敢停歇。

今早起牀的時候,看到晴子把這個視頻轉發給了我,發送時間是凌晨兩點多。

我打電話給她的時候才不過七點多,她已經到公司了,説最近連軸轉,但是沒有時間睡個好覺,昨晚上飛機晚點,工作上又出了一點問題,兩點多的時候才剛剛到家,正好看到那個視頻,就發給我了。

長歎了一口氣,晴子説:“雖然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累很難,但是想想,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離自己想要的生活越來越近,還是挺值得的。”

和她掛了電話,我又看了一遍視頻。

和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活一樣,每一件事都不容易,總有那麼多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

也許是花了很長時間做的努力得不到肯定,也許是突如其來的意外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也許是內心已經煩躁到想要摔東西了,表面還是得陪着笑臉周旋四方,也許自己明明沒有錯,還是要一遍遍地道歉尋求諒解。

你把時間花在這裏,就沒有辦法再分出精力去照顧其他的東西,你咬牙堅持着熬過一次又一次想放棄的時刻,但有時候也免不了為自己失去的、遺憾的,而糾結懊惱。

視頻裏的那幾個問題,句句扎心。

“你為什麼,不停奔跑?你為什麼,不肯放棄?你為什麼,要這麼拼?”

2

你在前行的路上讓自己慢慢蜕變成了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越來越習慣一個人,習慣一個人消化掉那些難捱的情緒,習慣一個人解決掉那些棘手的麻煩。

少有的空閒時間裏,總是不想説話,也不想動,寧可一個人呆着,安靜地發會兒呆。

可能有時候你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你好像很久都沒有放肆地大笑過了,你腦子裏那根緊繃的弦好像很久都沒有放鬆過了。

沒有誰敢篤定的説,你的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也沒有誰敢向你承諾,二十年後你會變成什麼模樣,也正因此,我們常常對生活產生質疑。

我們這麼拼命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

其實以前我也總是會這樣想,為什麼人總是要努力,為什麼總是要為了一些東西拼盡全力,為什麼生活不能輕易地把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給到?

現在卻越來越明白,所有的饋贈,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碼,你付出地越多,可能得到的回報就越多,而你越是不願意去努力,那你終將一事無成。

誰的生活都不容易,抱怨沒有任何正面作用,你能做的只有快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在下一次生活對你提出拷問的時候,勇敢回擊。

是壓力,也是動力;是困難,亦是機遇。

3

前路總少不了坑坑窪窪,但我們可以通過奮鬥,讓這條路上的艱難少一些,讓人生的路走得更順暢一些。

這世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和你我一樣平凡但不甘於平庸的人,在奮鬥,在拼搏,我們都知道,想要的生活是自己掙來的。

就像尼采有句話説的那樣:“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我們這樣加倍努力,就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堅韌、更獨立、更自由、更坦蕩的自己。

我們這樣全力以赴,就是為了有底氣擁抱自己愛的人,不必委屈迎合,就是為了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用苟且將就。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流着淚也要吃飯,被打倒也要重來。

我相信,這樣為生活拼盡全力的你,一定會和更好的自己撞個滿懷,命運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力奔跑的人,不是嗎?

願你能夠一往無前,願你始終腳步堅定,願你能夠在面對坎坷的時候堅持初心,願你即使被打倒也依然熱愛生活,認真努力。

餘生,願我們都加倍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勵志文章5:世上不存在更好的那條路 篇二

世上只有一條路,就是你腳下正在走的這條。

當下社會的每個人,都是焦慮的。沒有的想要,得到的不滿足,每個人都在各種層面上掙扎,變得對生活不耐煩。但人和人之間在這一點上還是有區別的,就是能否在合理的範圍內控制這種焦慮,能控制住的基本生活得都還不錯,不能控制的人生一團糟。在很大程度上説,控制住焦慮也就控制住了人生。

剛畢業的大學生徹夜失眠,原因是本來他已經決定先不找工作再繼續考研,可突然不知為什麼,他從學長學姐那裏聽到的越來越多的勸告是“不要好高騖遠了,找份工作慢慢上手才是正道”,他覺得他們説得有道理,便開始懷疑自己“準備先多學點東西”的心態是不是不切實際,於是開始焦慮了。

已經穩定工作的公司職員來了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想要在旅行中發現真正的自己,起因是:穩定的工作都是父母找熟人介紹的,不是自己喜歡的;而自己對想要從事的紅酒事業一點也不瞭解,感覺無從下手,不敢邁出第一步,導致的結果是上班時脾氣格外暴躁,最終得罪了領導。

就連在愛情中,也一定要焦慮不已才算是做到了重視,似乎每一件沒有焦慮參與的事情都是不值得一提的。就連我自己,有時也會變得焦慮:是堅持寫自己擅長的類型,還是應該適時地嘗試去開拓新的類型,畢竟自己的專業是編劇,現在IP又炒得紛紛揚揚,要不要分一杯羹啊?是和同一家公司合作呢,還是多和幾個公司合作呢?前者是出於道德因素以及長遠利益,後者是為了多拓展一下渠道。但同時,我也知道這些焦慮是無用的,因為最終我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條路。

經歷過很多焦慮不已的選擇之後,我自己得出的教訓是:所有的焦慮都是無用的,在兩件差不多的事情上,不存在深思熟慮這回事。世上沒有通過想象和推測就可以判定未來的事情。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絕不是參照別人的樣子推斷出來的,別人在某件事情上做得再好,用的方法再妙,換成你的時候,又都將會成為另外一個樣子,等同於又是一條新的路。

世上不存在更好的那條路,但存在最好的路——那就是你自己所選擇的並且堅定地走下去的,即便外人並不看好,即便你自己也會懷疑,但你一直在往前走的那條路。人生只有一次,成長和生活之路也只有一條,路沒有好壞之分,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需要有取捨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偶然的,是由一個個的選擇決定的。

我無法去斷定你是需要再考一年,還是找份工作積累經驗,哪個會更好,哪個會更適合你?不,沒有人能給你答案,甚至你自己也不能,唯一的方法就是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堅持走下去,只是你必須要相信:這兩條路是一樣的,沒有好壞之分,都有荊棘和鮮花,選擇了就徑直往前走,不回頭。

我也不能勸説你丟掉熟人介紹的工作而去從事你愛的紅酒事業,這不是夢想和現實的關係,而只是和你的選擇有關,我並不覺得你去做了紅酒事業就一定會快樂,就會比這份穩定的工作做得好。

首先,允許焦慮的存在,這是人的正常情緒;其次,明瞭焦慮是無用的,只會徒增煩惱,百害而無一利,沒有什麼選擇必須要打着“深思熟慮”的幌子;最後,不管採用什麼方式,哪怕是抓鬮,選擇一條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抓鬮並不潦草,也是選擇方式的一種,因為每條路看起來都差不多,它只是給你一個上天安排式的心安理得而已。

勵志文章5:優秀的人有目標,平庸的人只有願望 篇三

有個大膽設想,如果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和所謂的夢境之間,不存在虛幻和真實的區別,只是分屬不同頻道。白晝立足於平凡沙地,需得虔誠仰面鏗鏘前行,夜晚歸屬於天馬行空,這世界如同一捧初生的泥土,可以輕輕鬆鬆隨意被你揉捏成想要的模樣。在兩種不同的客觀背景下,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人生,你會選擇哪個?

大概,更多人應該會選擇後者,畢竟在夢境中可以毫不費力達成所願。

繼續往下設想。在夢境中的人,會經歷最初的新奇、熱絡、腦洞無限,編織出任何自己所設想的奇妙景象,可這種彈性十足的日子也就自然失去人性的緊張度,時間久了,遲早會陷入無盡空虛。反觀當初那個選擇腳踏實地在現實世界中做“苦行僧”的人,他的生活或許沒有極致的有趣,卻終究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目標是一分一釐地靠近,願望是千變萬化地消耗。

當嚮往變成唾手可得的日常,當渴望變成穩操勝券的計量,那信仰,就會在“太容易”和“不夠珍視”中失去本身的明亮。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就是目標和願望根本上的不同。

01

十年前,我最好的好朋友佳,是個學渣。

就是那種上課會躲在書後面睡覺,下課會把校服蓋在頭上睡覺的類型。數學課很少及格,最討厭的事情就是背課文和背單詞,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地理位置永遠都分不清楚,歷史填空題上問清朝最後的皇帝是誰,她偷偷問同桌,是雍正還是乾隆。

唯一讓她喜歡的,是晚自習,因為她可以肆無忌憚地在練習冊上抄歌詞。

沒有誰能想到,當初班級裏不起眼的姑娘,會成為十年後同學聚會上的“焦點人物”。大學畢業後,她考進我們當地最難進的司法局,成為一名政法幹警。百裏挑一的名額,她一次就中,這讓在老家反覆考了好幾次公務員的朋友都十分詫異。和她同期報考的老同學很多,成績出來後,大家甚至懷疑,上面的那個佳是不是和她同名不同人。

同學們有這樣的疑慮,並不奇怪。因為在整個青春期裏,佳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學渣,對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目標”,是在她大二以後。

眼看着身邊人逐漸都找到了喜歡或適合的事情,説成興趣也好,説成夢想也罷,總歸是可以拿來正兒八經去努力的。俗話説,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一時之間,每個人都忙碌起來,準備考研的拎着筆記本泡在讀書館,外出實習的穿梭在學校和公司的兩點一線之間,宿舍裏經常只剩佳一個人,她覺得上課沒意思,逛街沒意思,電視劇和零食都填補不滿她內心呼嘯而出的空虛。

她悲哀地發現,自己從小到大竟然沒有做過任何有成就感的事情。她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可不可以把興趣轉化為事業?目前這個階段和理想階段還差多遠?

仔細摸索過社會上各類的職業特質,利用『排除法』,佳發現,她對規規整整坐在辦公室裏看文書這類事情一點興趣都沒有,維繫客户、銷售產品,這些工作內容對她來説也不具備吸引力。唯一打心眼兒裏喜歡的,是從兒時就無比痴迷的警察裝,那一身正氣凜然的制服穿在那些相貌普通的人身上,有着足夠強大的氣場,早已紮根在佳的記憶裏。類似《重案六組》這樣的電視劇一直都是佳的心頭好,央視的普法欄目劇更是期期必追,就連大學選新聞專業的背後,都有一絲絲懷揣着對正義事業的嚮往。

這些埋伏在潛意識裏的細枝末節被挖掘出來後,佳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那就是:要朝着和政法相關的領域而努力。

從那個時候開始,佳就告別了以往玩世不恭的學習態度,開始去圖書館借閲各種政法書籍,還報了課外輔導班,那縱情投入的模樣着實驚呆了我。有一天晚上失眠給她打電話,問她在幹嘛,她説在看書,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這個事實——要知道,從前她可是看到書就犯困的呀。

聽到我的疑問,她的笑聲從電話那段咕嘟咕嘟傳過來。她説,只要一個人足夠有決心,就可以克服任何毛病。看書覺得困,那就跑到洗手間用涼水拍打臉龐;早晨起不來,那就將手機設置成隔三分鐘鬧鈴響一次;做題時分心,就把身邊那些讓你走神的物品通通鎖到櫃子裏。每當你覺得好辛苦、好無聊、好繁瑣的時候,就去幻想下達成目標後的場景,那一定是鮮活的、有趣的、能夠令你會心一笑的。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嗑瓜子呢?

大概就是這樣的原理,正因為在嗑瓜子這個“痛並快樂着”的過程裏,你一邊在付出動作成本,一邊在階段化地收到行動反饋,能夠為喜歡的事情蓋章加戳,自然更爽。《小王子》裏説:“你在這朵玫瑰花上花費的時間,才使得這朵玫瑰花如此重要。”

優秀的人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最終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而是因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所擠壓出靈魂全力以赴的一面,才動人。

02

其實,大部分人生來就很普通,那些高智商或天賦異秉的人畢竟是少數。決定我們最終成為什麼樣人的根本,在於你有沒有對自己的人生足夠負責。

在大眾熟知的女明星裏,有這樣一個姑娘,她從小做事就比別人慢一拍,不夠機敏,常常落後於同齡人。為此,她的媽媽還特地給她起了個小名叫“爬爬”,但女孩卻沒有受到絲毫的打擊,從小到大,她不是最聰明伶俐的,卻是最腳踏實地的,她很喜歡自己的這個綽號,像爬行動物一樣,沒什麼不好。

爬行動物裏,有一種美國蜥蜴,它的最大時速可以達到24公里。何況,爬行動物雖然看似慢吞吞,卻能夠保持足夠好的體力。

這名女星就是“江爬爬”,22歲時因飾演《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裏“周蒙”這個角色而一舉成名的江一燕。她和娛樂圈裏大部分女明星不同的是,在事業蓬勃的上升期,她沒有瞅準時機大肆接戲、拍廣告撈金,而是以一貫不慌不張的態度繼續過着逍遙日子:演話劇、接片酬不高的小眾電影、去山區做支教,她説她的目標是做個好演員,而不是什麼明星。

雖然比較慢,但還是一步步,走到了自己最初嚮往的人生。

優秀的人有目標,平庸的人只有願望。

笨拙的人若有目標,也能鹹魚翻身;聰明的人若只有願望,只會於事無補。

03

我童年的一個鄰居,打小就是整條巷子裏最機靈的,有着無師自通的神奇功能。什麼新玩意兒,到他手裏,他都會用比常人短至少一倍的時間琢磨通透,不起眼的雜物,在他手下會被做成造型奇特的玩具,堪稱“人肉研發機”,我小時候最崇拜的就是他。

他很喜歡畫畫,在他筆下描繪出的小鎮比童話裏更美好。小孩子會在屋頂足球場上甩出香山無影腳、小賣部的櫃枱上源源不斷輸送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糖果、馬路是保護寶藏的騎士、窗花是雪人離別的禮物、紅綠燈可以充當膠捲相機,拍下每一幀動人的畫面。那些畫面,串聯起來就是個大型的IP原型,擱在如今這樣文化娛樂大爆發的時代,説不準還能改編動畫片。

每天放學後,附近的小朋友們都會跑到他家去,看他有沒有畫新漫畫,有沒有做好玩的手工。在那個誰都不懂“藝術家”是什麼職業的時代裏,左鄰右舍都會誇小哥哥,將來長大後,肯定能成為一名藝術家。

後來老房子被拆,我們就搬了家,和小哥哥重新建立聯繫,還是去年。

他聽説我出書了來加了我的微信,説想給我講講他的故事。

高中畢業後,他考了省城內的某所大學,讀動漫設計專業,仍然和他喜歡的畫畫有不可分割的連繫。但畢業後身邊人都勸説他,動漫這種藝術專業在三線城市並不好找工作,他就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廣告,沒多久,因業務調整而失業,家人就把他安排進了一家國營工廠,每天做着流水線上枯燥無味的事情,時間和人心都是空落落的。他很不甘心,卻又不知從何改變。

我問他:“你為什麼不考慮換個工作呢”。他告訴我,這份工作是家人託關係才幫他進去的,礙於情面,礙於不讓父母失望,他不能隨意地把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辭掉。

“那你就沒有想過去找一份和畫畫、動漫相關的工作嗎?”

他歎了一口氣説,畫畫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願望,實現的機會太渺茫了。

之後沒多久,我就聽説他接受了家裏安排好的相親,結了婚,婚後新娘很快就懷孕了。他沒有再找我討論過關於“現實和理想”這樣的話題。一次深夜,他在朋友圈裏PO出一張自己畫畫的照片,配文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幾分鐘後,這張照片又消失在朋友圈裏。

再後來,就沒有見他説過和畫畫相關的事情了,取而代之的是求點贊、求祝福,轉發的內容和我媽每日發的沒有什麼區別。有時候刷朋友圈時看到他的信息,手指會不自覺停頓下來,原諒我沒有辦法將這個人,再和那個靈氣逼人的小男孩聯想到一起。

不知道如今的他,還會不會懷念當年的自己。偶爾我想,如果當初他沒有把畫畫這件事當成鏡花水月的心願,而是把它當成一件稍有難度,卻可以努力攻克的目標,如今的人生,會不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還沒有真正上戰場,就自動退避三舍的將軍,註定不能成為英雄。

沒有誰知道自己生命的極限在哪裏,是深海兩千米,還是遠古千萬裏,總先要跨過眼前這條看得見的素尺小溪,才能繼續往前。這個世界沒有鐵打的規矩,不要把日子活成秒針的複數,不要在沒努力之前就先給自己設限。

遠離那些所謂的“別人説”,始終相信還有其他可能的結果存在——是告別平庸的第一步。

勵志文章4: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篇四

1

在未成年的那段時光,深刻體會到了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哪怕是現在説起,留下的烙印也會隱隱作痛。

二十多年前,這個家庭素來是沒有硝煙的戰爭之地。

一個女童的降生不但沒有緩和父母的關係,反而為這個吵吵鬧鬧的家庭雪上加霜。父親的囂張跋扈,母親的委曲求全,被這個小女孩看在眼裏,爛在心裏。她本來就是多餘的存在,父母以前對她的啼哭置若罔聞。

後來她長大了,面對無由的斥責和冷漠的臉通常是一言不發。她在一陣鍋碗破碎聲中,藉着微弱的燈光讀書寫字。

那個醉酒的男人一把奪過她的書,摔在地上,狠狠地説:“女孩子家的,讀書有什麼用?”她強忍住眼淚,把書撿起來,走到另一個房間繼續寫字。

沒想到,我對這些陳年往事仍然記憶猶新。久久不敢直面那些痛苦的經歷,所以才用“她”的口吻。

現在,身邊的好友都誇我廚藝好。

是呀,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就開始自求温飽,又怎能不會做幾道菜。

2

年少的我就懂得了成人世界的道理:只有拼命努力,才能擺脱宿命。

我不知道該稱它為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

那時候,家卻成了我最不回去的地方。

於是,一個人在學校廢寢忘食地學習,在圖書館如飢似渴地閲讀。每個學期,靠着學校的獎學金和兩份假期工的薪水,無需向父母伸手要錢。

對於“你只有努力,才能走出去”,我堅定不移地相信,走出去就一定能看到光。

初升高,是被保送的。

大學也順利考進高等學府。

我夜以繼日的努力,成了他們口中的好運。但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離開這個地方,才能擺脱宿命的糾纏。

那個夏天,我只身一人第一次出遠門。

家鄉的高山綠樹換成了魔都的高樓大廈,滾滾黃河水換成了盪漾的黃浦江,我試圖在紙醉金迷的異鄉安身立命。到了大學,我過着恍如新生的生活。一邊自給自足,一邊修煉靈魂和皮囊。

從未被父母富養,讓我更早地學會了認真生活,富養自己。

3

林夢是我的大學摯友,她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

相比於我而言,她更為“幸運”。土生土長地上海姑娘,家境殷實足以讓她半輩子吃喝不愁。

她就是那種“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女孩子,明明可以靠家室和顏值吃飯,偏偏要靠才華和努力。我曾對她的努力疑惑不解:你家這麼有錢,爸媽又那麼愛你,你為什麼還這麼努力,讓我們怎麼活呀?

常年和我追逐一等獎學金名額的林夢不由笑道:“錢是我父母的,不是我的。我要努力,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這話堵得我啞口無言。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你説她幸運吧?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是她自己爭取來的,不是父母用錢買的,也不是學校白白贈送的。

她每次上課從未缺勤,坐在前排認真聽課、記筆記,課下也常和老師交流討論。和老師相處融洽,加上她自身的出色能力,林夢從老師那裏順利獲得了一份不錯的兼職。

4

某日,我在《人民日報》的夜讀欄目看見她的署名文章,連忙向她求證。我知道她平時有寫作的習慣,以為只不過是寫寫日記,發發微博而已。在人人可成自媒體的時代,她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怎麼就一下子抱上了大腿呢?

後來回想起林夢和我一起坐公交、乘地鐵的時候,我瞅着她一直抱着手機玩,卻不知道她寫起文章來,連碎片化時間都不放過。她不斷堅持寫稿日更、精心雕琢每一個文字,投稿後的石沉大海並沒有使她失去信心,讀者的斷章取義也沒有讓她如臨大敵。

林夢這樣自嘲過:不曾在深夜裏敲打鍵盤,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碼字猿。

當林夢寫稿寫得捶胸頓足時,我打趣道:“我的大作家呀,就算你江郎才盡,可千萬不要切腹自盡”。

她對文字稍不滿意,就幾經修改。有時候改的面目全非,全部作廢;有時候力挽狂瀾,重獲新生。

我知道,林夢不是下筆如有神的大作家,她只是在竭盡全力把最好的自己展示出來。

通過林夢,我才知道有些人看起來毫不費力,是因為他們一直在拼命努力。

5

求職季,大家忙着四處投遞簡歷。我和林夢結束實習,一起去另一座城市旅行。和周遭旅客的走馬觀花不同,我們不但領略了城市美景、品嚐特色美食,還結識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焦頭爛額求職之時,林夢申請出國留學通過,如願以償地飛往了大洋彼岸。我也收到了一家心儀公司的面試offer。出人意料的是,其中一名面試官正是當時旅途中結識的朋友,他對我的瞭解要比簡歷豐富的多。

確認入職之前,我和朋友説起這段趣事,她的一臉羨慕,“你怎麼這麼好運啊?旅行還能撿着一份工作?”

是啊,我真幸運。

我不想説,在這份工作垂青我之前,我早已千錘百煉。不然,就算幸運之神想要拉你一把時,都不知你的手在哪。

6

不要隨便羨慕那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過得光鮮亮麗的人,他們吃過的苦,穿過的荊棘,你又怎麼會知道?

茨威格説: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你必須要以另一種方式來交換,或者償還。

你只不過是恰巧看見了他們的好運,卻沒看到他們的拼命。

勵志文章5:一個人的固執裏,藏着低水平的認知 篇五

01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跟人交談時,有時你從各個角度給他分析一個問題,提出中肯的建議,但是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表現地異常固執。

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任憑外人怎麼説,她都不會改變主意,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説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等你們爭論一番毫無結果時,你也許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捶胸頓足地喊道: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交涉某個問題,他提出來説一項數據不正常肯定是設備故障的原因。我説先彆着急,等我查一查。

當我告訴他數據不對並非是設備運行不正常,而是因為那個時刻正好有工人在檢修,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説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説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分分鐘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衝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02

有很多人會説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我想説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着、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彷彿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在把固執這種稜角當成了個性,將稜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説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裏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裏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而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着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03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比如C、D、E……)。

舉個例子,認知水平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國小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平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平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04

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認知水平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説,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平還是多年前的水平,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能。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里帶的特點,改不掉了。

但隨着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閲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緩和了,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着於自我。

多讀書、多瞭解、多思考,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

勵志文章2:你才是值得自己奮鬥終身的品牌 篇六

十年前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最常聽到的話是:這批年輕人真是不行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80後既自私又叛逆。我們那一代人第一天上班都是從擦桌子開始的,你們已經夠幸福的了。

等到了這一代,我去高校做講座,才剛剛大一大二的他們已經陷入了焦慮,已經有同學創業融資了。不混社羣,以後找不到好工作。既不能拼爹,也不能拼顏值,以後怎麼辦?

每一代的年輕人遭遇的時代既相同,又不同。不同的是,時代要求的個人素質不一樣,發展方向不一樣。相同的是,當你走出校門,撲面而來的都是挫敗感,都是不公平。

1

最近看到一個台灣的視頻,做了一個有趣的試驗把幾份求職簡歷,同時遞給台灣企業界的各位大佬,為了公平起見,他們是看不到求職者姓名的,只能看到他們的履歷。

第一份求職簡歷A先生,被大佬們公認成績好,學歷漂亮。但是,沒有工作經驗,被全員否決。

這實在不是一份好履歷。

我不會用他。

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工作經驗。

第二份求職簡歷B先生,幹過洗車員、麪包學徒、菜市場學徒,卻只有中學學歷,再次被集體否決。

他的學歷沒有競爭力。

這樣的人,都不喜歡。

第一瞬間基本上,就刷掉了。

第三位求職者C,每個大佬拿到的簡歷都不同,但是每一個都把C否決了。

這份簡歷很普通,29歲才工作不到一年。

他每份工作,都是工作一個月。

三萬二(新台幣)偏高,她才剛畢業。

試驗的最後,是大佬們把遮住名字的貼紙撕掉,他們的表情充滿了驚訝、震驚,最後是愧疚、慚愧。

被吐槽學歷好但沒工作經驗的A先生,其實是導演李安。他有一個漂亮的學歷,但和電影無關的工作都不想做,寧願當家庭煮夫,一直到33歲之前都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直到36歲才開始真正拍電影。

被詬病打工無數但學歷低的B先生,是台灣著名的麪包師傅吳寶春,因為從小家境不好,他只念了中專,為了養活家人,各工種都做過。可是現在,他的麪包店開遍全台灣。

A和B的真實身份已經夠驚人了,但C的身份不只是驚人,因為每一個都是大佬們身邊親密的人。

被嫌棄簡歷普通,29歲才工作一年的C,其實是一位大佬自己最好的兄弟。

一個月換一份工作的C,是一位大佬自己從小看到大的朋友家小孩。

而剛畢業,就要求薪資三萬二新台幣的,竟然是一位大佬自己家的女兒!

沉默後的大佬們紛紛表示,自己已經陷入經驗主義裏,太容易去給一個年輕人貼標籤,絲毫沒有意識到一個好生生的人,不是一個簡歷可以完全呈現的。而身居要職的他們,很可能因為他們的傲慢、輕視、冷漠,就輕易毀掉了一個年輕人對自己的信心。

但這最後的慚愧,又能喚起多少人的同理心呢?又能讓多少年輕人真正意識到,不是社會對你不公平,而是你對自己太隨便。

2

每個人都年輕過,我20歲的時候做第一份工作,一樣被罵,一樣每天加班。但我被罵得心服口服,因為我的確不夠優秀,即使再努力,也還是連入門級別都達不到。

這種被罵純粹就事論事,不含任何人身攻擊,也不含任何輕視和鄙夷。我知道,他們罵我,是因為對我有期望、有要求,不希望我年輕時候錯過了最佳成長期、蜕變期。

但前提是,那個罵你的boss是有真才實學、人格魅力的,是真心願意教你的,那樣你才是賺到,你才值得主動加班。沒有這些,給你畫再多大餅,也不值得你浪費時間。

第一,每一代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可能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不公平,是的,每一代。沒有出身和背景,甚至沒有名牌大學學歷的我們,與其吐槽這種不公平,不如去決定,三五年後你要靠什麼去搏一個公平。

第二,人生很長,不是一場短跑,有人一開始就領先,有的人30歲才發力,有的人大器晚成,當然也有終生平庸。但聰明的人都知道,你才是值得自己奮鬥終生的品牌。一切積累都不會白費。

第三,不管你曾經做過什麼,不管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不管你什麼學歷,再小的個體也是一個品牌。請永遠記得,只有你能為自己這個品牌負責。

3

曾經我推薦一個大學沒畢業的朋友,去給我一個總編朋友當助理。他説,別人不會要我的吧,我現在只是一個電話銷售員。

我跟他説,不要廢話,把簡歷丟給我,我來幫你改。打開他的簡歷,果然全是視頻裏那種會被大佬否定的內容。

我問他,你為什麼沒有提你的文字功底很好,你為什麼不説你有大量的閲讀積累,你為什麼不説你用一首詩追到了一個姑娘。

他沉默了一會兒説,我會好好改簡歷,我會飛過去面試。

八年後,他現在是一個估值過億公司的高層。

年輕人,可能這世界的確欠你一個公平。可活到今天,也有許多人在我身後指着我説這世界不公平,憑什麼她得到那麼多?

我覺得,那是因為我流過的汗水比淚水更多,也因為我永遠對幫過我的人心存感激。因為這份感激,所以要把他們當年教給我的東西好好拿來戰鬥。因為感恩,所以要活得比他們更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3nq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