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晨讀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晨讀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晨讀正能量勵志文章【精品多篇】

勵志文章2:一路相待,且行且惜 篇一

一直相信,這一程濃淡相宜的遇見,定是前世,我們有過若干次的小交集,才會在今天這種特殊的社會大背景——“民族團結一家親,互幫互助融真情”的境況下發生,並且演繹成一種永遠。從此,讓我們踏着時光的温婉,隨着日子的漸逝,走過每一個平淡如初的日出月落------且行,且惜!

與庫艾別克·達列列汗兄弟的初相遇是在電話裏。

今年年初,我們學校舉行了民漢師生結親幫扶活動。每人深入瞭解五位學生的家庭情況,跟他們交朋友,結親戚。我的家鄉在泉子街,所以我就順理成章的選擇了白楊河的學生。在阿蘭老師的幫助下,我拿到了需要幫扶的白楊河的學生家長電話號碼,逐一打過去。葉爾達那的家長不夠配合,態度有點生冷。其餘家長均能順利交流,且留下了他們各自的身份證號和具體門牌號,為我下一步的登門拜訪做好了準備。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唐佳那提的爸爸庫艾別克·達列列汗,他很熱情地邀請我:“姐姐,抽時間上來,把認親的事情落實一哈。”從言談裏就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爽快耿直之人。

春節到了,本是我們漢族人較隆重的節日,但我和阿蘭老師商量好了,決定先去給民族朋友們拜個節。正月初六一大清早,我們驅車去了白楊河,帶了簡單的拜節禮物,去看望所有家住白楊河的孩子們。根據居住地點,由下往上逐一拜訪。第一家就是庫艾別克·達列列汗家,我們進去時,他的妻子接待了我們,説孩子的爸爸去街上趕集了,馬上回來。我們為了統籌時間,就先讓她家孩子唐佳那提作嚮導,逐一向上延伸,開始了我們的大家訪活動。在跟家長的交流中,我們瞭解到了許許多多在學校裏不曾知道的詳情:葉爾達那同學三歲時失去了母親,爸爸出走外地不怎麼管孩子,爺爺奶奶年老多病,沒有經濟能力。兩位老人哭訴着,用哈語和阿蘭交流着,我雖然聽不懂,但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生活的艱難和沉重。

唐佳那提同學遇到了一位好媽媽,讓他做了哈薩克族孩子中唯一的獨生子。但不幸的是他於2013年患上了癲癇病,時常夜間發病,極度嚴重。我是他的生活老師,幾次親眼目睹他的發病場景,昏迷搶救煞是嚇人。他的爸爸一遍遍拜託我,希望我照顧他按時喝藥。晚休、午休都要保證質量,説孩子不能勞累,不能受刺激,休息時不能有噪音等等。面對家長誠懇的眼神,以及如此多的信任,身為老師,我義不容辭要護他安好。

我首先幫孩子聯繫到昌吉州專治此病的醫生,督促他們去昌吉做了埋藥手術。回校後,就遵照醫囑按時督促他服藥,每天晚上都去查看孩子睡覺的情況。放假了,孩子的藥喝完了,醫生給他快遞過來三次,他爸爸沒有時間來,我就交了快遞費幫他取藥送過去。開學時在兩家人一起的飯桌上,他爸爸高興地告訴我:“孩子一個暑假都沒有發病,希望再堅持幾個月悉心照顧,讓孩子徹底好起來。”唐佳那提的漂亮媽媽也拉住我的手不放,複雜的語言表達不上,但一聲“謝謝”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之情。

轉眼到了國親節。我和老公商量邀請我的哈薩克族親戚一家來縣上一聚。我們想利用國慶節,帶他們一家人來縣城轉轉散散心,看看吉木薩爾縣近年的發展變化。想讓他們在廣場上參加一次升旗活動,給孩子樹立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的思想。結果因為唐加那提的媽媽1號那天病了,他們推遲到2號來,錯過了升旗儀式。無奈,我們只好改變原計劃,決定陪他們去醫院做體檢。因平時他們住在山裏,一直靠放牧為生。家裏養的牲口多,一直也離不開人,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將就着自己喝點藥就過了,從沒有好好做過全身體檢。

結果經醫生一查,就發現了唐家那提她媽媽子宮附件有包塊,而且很硬。婦科黃醫生建議:即刻去烏市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我們聽了都很緊張,他們倆口子一時間不知所措,眼裏噙滿淚水。我和先生除了安慰他們,就想趕緊地幫他們找院長簽字辦轉院,然而等他們的情緒稍稍穩定了點,院長卻回家午休了。我們帶他們去就近飯館吃了個飯,等到院長上班辦理好轉院手續後,便讓先生開車帶我們去社保局辦備案,急急忙忙辦完相關手續,太陽馬上就要下山了。揮手作別的時候,叮囑他們安排好家裏的事,等我們替他們聯繫腫瘤醫院。

幸虧一位在腫瘤醫院的同學幫忙,讓她得以及時入院。經過三天多徹底的檢查,謝天謝地,診斷結果不是腫瘤,是單腎,屬於炎症,治療幾日就能痊癒回家。這個結果當然是我們大家一致期盼的,一顆心總算放在了肚子裏。

晚上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的睡不着,我在想相遇真的是一種緣分啊!從他的孩子,到他孩子的母親。生病了需要多方求醫及照顧,每次接到他的電話,我都感覺到了他的無助與哀求。而我從來都沒有絲毫的像外人一樣推辭或者延誤一分鐘,我一直在努力地做到最好。幫助他們一家找牀位、找醫生,想辦法以最短的時間,讓他們得到救治。值得感激的是我的先生,他開上車帶上我們東奔西跑,毫無怨言地將瑣事一一擺順。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讓她們內心感到被人關懷之温暖。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個世界的美好,不是一個人付出很多,而是每個人付出一點,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的際遇,生活就會處處明媚。活着,不是為了取悦他人,生命的意義不是如何把自己改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 而是盡力做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做最好的自己。

到此,我們還一直在關注他們一家。每次跟孩子的班主任阿蘭老師談及孩子的情況,他都對我説:“我看你是把這户哈薩克族人家,真正當成了自己的親戚。唐佳那提這個孩子也得到了你不少的照顧與關心。”是啊,我們多次親自打電話和他的主治醫生溝通,詢問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希望這個孩子九年級畢業考入別的學校前能把他的癲癇病徹底治好,進入高一級的學校時,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也讓他的父母少一分擔心與惦念。

惜,一份珍重。山水間,潑下的温婉,淡淡如煙。樸素的歲月裏,因結識了我的哈薩克族親戚一家,生命也精彩温馨起來。感恩這份信任與陪伴,讓心充滿温暖。此後的歲月裏,我們淺淺行,深深惜。慶幸,在最幸福的社會背景下遇見了你們,那樣妥帖,像故人重逢。相信,最美的情緣,便是與你們,且行,且惜,且暖,且憶!

勵志文章5:真正讓你有所得的,往往都是不計得失 篇二

01

因《北京摺疊》榮獲國際性大獎雨果獎,作者郝景芳爆紅。

而在此之前,她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從上大四起她便開始寫作,從研究生到博士那五六年,她一直都在一邊上學、一邊寫作投稿,第一本小説尋求出版時,給很多出版社發過去,根本沒有迴音。

有時好不容易過了一審,也過不了二審。她開始反反覆覆糾結,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寫好小説的能力,她拿自己的作品和喜愛的小説作對比,把每一次能不能發表作為對自己的證明,結果只是陷入不斷的自我懷疑與沮喪。

五六年前的某一天,她突然問自己:“假如一輩子不成功,我還願不願意寫作。”她突然發現,其實她願意。

她又問自己:“那你是真的愛文學嗎?”她的答案是肯定的。

她形容那一刻就像水落石出、黃沙散盡。

她清楚自己是真的愛文學,愛寫作,她想要寫一輩子。

文學對她來説,意味着整個的人生想象:“它是對於我自己,人生邊界的拓展,讓我把我的人生邊界,從一個狹小的房間,擴大到整個的宇宙。所以我開始回憶,到底是哪些文字最能夠感動我,它們打開我的視線,它們在我的心裏,構造出那個龐大的世界與人生。”

寫完《流浪蒼穹》之後,她拿到《科幻世界》筆會上給人看,無人迴應。幾周後她收到了一封郵件:“你創造的世界絕無僅有,你的小説有一種其他科幻作家沒有的色彩,就像消失很久的金色夕陽又回來了。”

發件人一欄,寫着——劉慈欣。

更加戲劇性的事情一再發生,2016年8月21日,《北京摺疊》獲得國際性大獎——雨果獎最佳小説獎。

緊接着就開始了蜂擁而至的一些追捧,可她形容這一刻的自己,經過一再受挫的那段時間的思考和沉澱,其實已經不在乎了。

原來拒絕過她的雜誌,説自己看走眼了,拒絕過她的出版社,也回來找她約書。有人要給她打造個人品牌,她拒絕了;搞全國巡迴籤售,她也拒絕了。

我想也正是因為那段時間的思考讓她清楚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她説:“當你不在乎失敗了,也就不在乎成功了。”也正是不計得失給了她沉澱內心的可能,讓她全心投入內心那個絢爛的浩瀚宇宙。

與其把“看走眼了”當成是打臉的可笑,不如當做是——不計得失的福報。

02

有個朋友小謝,還在上大學,便月入上萬。

她辦理了一個補習機構,教孩子們練字。每人二十四節課收費八百,前來報名者眾多,只能分班安排時間教學。

小謝大概幼兒園時就開始學習練字了,後來國中學成後,也從未停止過練習。

最初她父母可能只是覺得一筆好字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怎麼也沒想到小謝似乎已經對練字上癮到痴狂的地步。

高中期間她把收錄13000字的《現代漢語詞典》,一筆一劃、精益求精,練習過三遍,那厚厚的米字格紙堆得越來越高,她卻從中探尋到了獨有的樂趣與寧靜的內心。

畢業後一次偶然的全國性書法大賽,她得了一等獎。而後不久,便突然有人打來電話告知自己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邀請她當書法協會舉辦的比賽評委,前段時間她又被邀請製作字帖,將自己寫的字收錄成電子版供人印刷使用。

一開始只是親戚朋友詢問她,能否教自己的孩子練字,結果成效顯著,報名的家長們聽聞便接踵而至。

她告訴我説,她從未想過有一天,能靠着自己的愛好,取得今天的成就。

這讓我想起演員余男的一句話:“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的,你現在所有因感興趣而學到的東西都將在某一天幫到你,你只是現在不知道。”

我想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那些你不計得失,全憑藉着一腔熱血試圖滿足自身喜好所做的事情,總能把它做得格外成功,最終取得超常的成就。

03

《流浪地球》在取得如此成就之前,拍攝中途一度資金短缺、困難重重。

“空間站”這一部分的拍攝,郭帆想找一個大牌明星:“要有很高知名度,並願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帶動項目,但戲份不是男一號,還要願意為青年演員開路,同時還能不收錢的男演員。”

為了尋找這樣一位可以不計得失的男演員,劇組幾乎問遍了所有著名男星,但就是沒有一位願意出演。

最後郭帆去找吳京,吳京二話沒説就答應了。只對他提了一個要求,“今天我幫助你,未來當你遇到執着追求電影藝術的人,你也要幫助他。”

後來拍攝到中途,劇組斷資,投資方也跟風撤資,大家都認為新人導演加上中國落後的科幻電影技術,根本拍不出好電影。

這時候吳京站出來,掏了6000萬。

他説:“像這種科幻電影,如果我們不拍,就沒人拍了。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強。”

《戰狼2》吳京主演並投了8000萬,最終票房56億,《流浪地球》截至目前累計票房46.67億元,他又一次賺翻了。

與其説吳京眼光毒辣運氣好,不如説正是不計得失給了他這份獎勵。

因為想打造屬於自己的動作片時代,他磨練動作、苦練武藝,死磕的吳京,數次在拍戲中差點喪命,這才有了《戰狼2》的火爆。

因為想給中國的科幻電影一個機會,他從願意為青年演員開路到投資6000萬,從客串到主演、從主演到出品人,這才有了《流浪地球》的成功。

他看着郭帆,就如同看到當年那個不計得失只為一腔熱血的自己。

郭帆的團隊也同樣是如此,電影拍到最後,導演郭帆把全部身家900萬砸了進去;製片人賣了自己的車;演員們自降了片酬;攝影指導自己花錢買了幾百萬元攝影設備………

於是他們成功了,正是因為這不計得失的一腔熱血,讓他們願意放棄一切投入其中,最終為中國科幻電影拉開了新篇章。

04

你看,人生多麼奇妙,你越是在意,越是盯緊着輸贏不放就越是遠離目標,陷入自我懷疑。

可等你真正放下輸贏與得失,專注於熱愛本身時,反而會不禁意間取得質的飛躍。

當初我深知我發自內心熱愛寫作時,寫出過許多至今讀來都頗有感觸的文章。後來新媒體時代到來,我把這些文章無意投稿,結果都得到好評。

我也因此增長了信心,但之後寫出的許多文章,卻再也不得認可。

我十分苦惱:這些年獲取的知識與見識不斷增長,為什麼寫作水平反而還會下降呢?

經過對比,我發現曾經的文章中藏着一種奇妙的力量,我想,那可能就是——熱愛的力量。

沒有任何功利心作祟,沒有商業意識的裹挾,有的只是純粹的、不計得失的寫作本身。

原來這不禁意間參雜其中的功利心,並沒有給我帶來提升的動力,反而帶走了文章中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思考問題的深刻力、人情冷暖的真摯感……

原來並不是寫作水平不如從前,而是心態不同往日般純粹了。

意識到這些以後,我一再剋制動筆,而尋求心態的沉穩與篤定:既然你是真的熱愛,又為什麼要在意成敗呢?

再動起筆來文思泉湧,寫起觀點來有理有據,寫起人情來淚流滿面。那一刻我便知道,我其實已經成功了。

願每一個追夢路上陷入困境的你們,都能有一天猛然發覺,其實就算你在這件事上一輩子都沒有成就,你也會熱愛終生。

等到你發覺之時,想必一切功名與成就盡歸塵土。

因為等到輸贏不重要了,熱愛就變得至關重要,而你越是熱愛,就越是願意為之付出。

或許突然有一天,你曾經所期待的成功已經悄然到來,而那時的你只會感謝自己的熱愛,早已不在意是否成功了。

勵志文章3:人生如行路,定位是基石 篇三

朋友阿海跟我抱怨,説他工作不順,不知道是該堅持下去,還是就此放棄,尋找一份新的工作。

阿海兩年內換了五份工作,似乎還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

我瞭解阿海,知道他絕不是那種挑三揀四,拈輕怕重之人,相反他名校畢業,能力突出又創意十足,只不過他一直想在看重人脈的家鄉小城找一份穩定的體制內的工作,屢次嘗試卻屢次碰壁。

阿海學的是廣告設計專業,就業前景廣闊,我們都曾建議他去開放發達的大城市尋找機會,而不是把自己困在信息閉塞的家鄉小城。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然而,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並不容易,環境的限制,命運的捉弄,對自身定位的不準,都可能會阻礙你走上這個位置。

曾聽過《麥田裏的百合》這個故事。一枚百合的種子,被一隻多事的鳥兒帶到了麥田裏面。經歷過百轉千回後,種子甦醒過來發芽,抽枝,開花。

在眾多的麥兒前面,她是一隻鳳凰,一位孤傲的王者。她對周圍的麥子投去的盡是不屑一顧的眼光,她認為麥子是粗俗的,卑賤的,無法與自己的美麗相提並論。

有一天,一位農人踏進了麥田裏面。

百合期待自己被農人誇讚,被捧在掌心,可農人毫不猶豫的伸出手來,把百合連根拔起,然後把它扔在路邊的枯草裏面。

人生的舞台上,每個人都要找準適合自己的位置和座標,你可能是一塊金子,但如果你落到一堆污泥裏,那就永遠閃爍不出豔麗的光彩。

如果你無法為自己的才能找到合適的舞台,很可能就會像那株長在麥田裏的百合一樣,枯死在生命的荒原上。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塊完全相同的石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找到自己的優勢,找準自己的位置,人生的價值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托·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

後來,瓦拉赫改學畫畫,可他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更是班上倒數,學校給出的評語是:“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老師認為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覺得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改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

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燃了,文學和藝術方面的“不可造之才”,一下子變成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才生”,並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

生活中,很多人的懷才不遇,其實都是被放到了錯誤的位置上。唐代的韓愈在《馬説》中講到:“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你縱是一匹千里馬,若你的位置是“槽櫪之間”,不是任你馳騁的沙場,你的結局很可能是“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忽視自身的優勢,放棄自己的天賦,想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他們把人生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提升自己的短板上面。

自己本是安靜內向的人,卻逼自己外向熱情;本擅長於繪畫,卻聽了父母的建議,做了律師;本適合做科研工作,卻跟風創業經商,可不管自己多努力,迎來的往往卻是失敗,人生的路似乎也越走越窄。

而有些人,一開始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並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懈努力,最終一鳴驚人,取得了讓人難以企及的成功。

有一期《吐槽大會》,郎朗是嘉賓。看着銀幕上用幻燈片的方式,放着朗朗一路走來的生活記錄的時候,我突然很有感觸。

郎朗的幸運,在於父母提供的環境、條件,還有方向,最重要的是,他自己也在這個既定的方向上,從不停步,一直突破。

他的人生定位很精準:彈鋼琴,在家裏彈、學校彈、國內彈、世界彈。在這麼一條看似簡單,但歷程艱辛的路上,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就。

試想一下,如果讓朗朗去打籃球,那我們今天就少了一個著名的鋼琴家,卻多了一個籃球打不好,還鬱郁不得志的朗朗。

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

萬物都有自己的長處,有自己的位置。找準了自己的位置,人生就如順水行舟,乘風破浪,一日千里;若擺錯了位置,人就則像困在一團迷霧中,彷徨徘徊,茫無頭緒。

美味的佳餚,如果滴在了衣服上,也只是令人惱怒的污漬;耀眼的寶石,如果深埋沙漠,不論它多麼的價值連城,也只是一顆不為人知的石頭。

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找出自己的優勢,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準確的定位,並在這個位置上堅持不懈,定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勵志文章1:一直在努力,怎麼看上去你卻一直在退步 篇四

不知道別人什麼情況,我是四十歲以後才開竅。突然意識學習、讀書和寫作的重要性,無論是提高工作效率,還是提高生活的品質;無論是有效建立人際關係,還是和家人和睦的相處;無論是直面現實,還是構築夢想,知識彷彿成了一切行為的基石。

成為一名長跑運動員,要和一切賽跑。比如稀缺的時間,比如有限的注意力,比如中年危機,比如志趣相投的朋友。就像朋友的質疑,他問我:“你為什麼要苦逼自己?你究竟想要幹什麼?”

我只能告訴他:沒有具體的原因,我真的沒時間了,以前欠賬太多,我無論如何也要補回來。別人看不見我,可我能看見我。”就像《月亮與六便士》裏主人公查爾斯説的:“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由不得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遊的好不好,無關緊要,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其實有時候,人做某些事情,不一定非得有什麼原因,也許只是對自己有個交代,也許是冥冥之中,是上帝的某種召喚。無論是學習、讀書、或者寫作,其實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沒有想法的人,活的都比較悠閒,而渴望成長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和痛苦。我已經厭倦無所事事的日子,它會讓我生不如死。

只有當我不斷的給自己壓力,為了輸出,不斷的思考,不斷的輸入時。當我閲讀一本本好書,努力做出接近這個世界的樣子,或者通過文字表達我的想法、看法和不同觀點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才是完整意義上的人,是內心有方向的特殊的物種。

李笑來先生説過:你以前明明是活在那樣的世界裏,有一天,當那你明白一些道理之後,你活在這樣的世界裏。並且,從此以後你再也回不到原來那個世界。這不是自謙,更不是自嗨,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存在。

但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困惑,不知怎麼回事。現在的狀況是,越努力,感覺和別人的差距越大。越努力,自己越焦慮不安。總在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方向有什麼問題,還是方法上出錯了,總感覺一直在努力,卻一直在退步?

不止我一個人存在這樣的困惑,身邊的很多朋友像我一樣,都或多或少都在經歷這樣的痛苦。有幾個朋友和我探討,“以前寫文章,瀏覽量輕輕鬆鬆過百,寫了一年多,沒想到,瀏覽量不僅沒增加,反而比以前更少了。是不是我退步了?”

就在上個星期,在公司的大會上,我再次發言。一個月前發言感覺良好,而第二次發言,200多字,我結結巴巴,竟然五六處出錯,我異常鬱悶。怎麼回事?按理説藝高人膽大。每天一篇文章,朗讀都快小半年了,怎麼越發不行了?是自己的思維跟不上了,還是練習的不夠?

有一種緊迫感,始終伴隨着自己。越努力,越挫敗。彷彿進入到一個怪圈,任憑自己怎麼努力,都在原地踏步。如何破局?如何走出當前的困境?是我,也是大多數渴望成長人共同的話題。這段時間,反反覆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想不明白,這個坎邁不過去,容易很快喪失鬥志。

人都是有惰性的,身體從來都渴望安逸。一旦這股子精氣神沒有了,別説成為終生的學習者,已經養成的習慣,已經被身體接受壓力,全都會因為沒有獲得足夠的反饋,而逐漸倦怠或者降到原來的水準。

經過認真反思、梳理和總結,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迫切渴望成功,或者迫切需要改變現狀。當然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想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將軍,則需要具備基本的素質。既然想成為將軍,除了軍事素質的練習外,更需要實戰的檢驗。而你一上來,注意力並不在能力的打磨上,而是在最終的目的上。

並且,有些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形成,而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當然,還有環境的影響,即天分的因素。你想要超越別人,必須花同樣多的時間,甚至要不斷的加速,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行。《愛麗絲漫遊記》裏,紅桃K皇后有一句經典的台詞。“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落回原地。”你必須長期忍耐,長期練習,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只在“舒適區”學習,而沒有進入到“學習區”。雖然看似學習,其實你的學習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要為自己的學習或者練習增加相應的難度。真正的學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學習的目的是要持續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科學家把學習分成三個區域,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想要有所突破,必須進入學習區。當然難度不應過大,難度控制在16%,應該是個恰當的分值。這有點像摘蘋果,一伸手就能拿到,不過是重複性動作,而跳一跳能夠着的練習,才會更有趣味。

用自己的現在和別人的現在比,其實你已經輸在起點上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和人因為環境、受教育的程度、每個人後天的素養、個人的天分,都各不相同。一旦陷入這種比較的俗套,就會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毫無起色,甚至不值得一提。也就是用別人的成功,滅自己的威風。

即使要比,也用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別人作比較。當然你還得保證別人停留在現在不懂才行。這種想法往往不切實際,最好的方法是自我比較。用昨天你和今天的你做比較,用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做比較,只有當你看到自己的變化,收到自己的反饋,你才會充滿信心,繼續走下去。

感覺自己沒有進步,反而退步的根本原因,是練習的次數不夠。想想從開始真正學習到現在用了多長時間?無論從時間的付出上,還是其他資源的投入上,遠遠不夠。李笑來每寫一本書,都是暢銷書。我們只看到他賺錢,卻不知道,他用了十年的時間,每天三千多字,刻意打磨自己的寫作能力,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林清玄從三年級開始,每天寫500字左右,中學每天寫1000字左右,大學每天寫3000字,上班後,每天寫4000多字。他死後,他寫的書堆起來,高過他本人。村上春樹每天都會寫10頁稿紙,約4000多字,他每天跑步10公里,所以他成了全世界的高產作家和加馬拉松最多的長跑者。

仔細琢磨,問題都是明擺的事兒。無論是學習、讀書和寫作,都是長期持續的事情。延遲滿足,適當的推遲快樂,才是走向成熟的標誌。甚至,我們眼中看到的許多東西,包括對自己的認識,都帶有片面性。一個人的成長有大有小,只要堅持,肯定會有所收穫。就像oo7創始人覃傑説的:天下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適當的焦慮,甚至適當的緊迫感,又有什麼不好?至少它讓我們始終繃緊危機這根弦。成長這個事兒,有時可以模仿,有時可以比較,但更多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適合自己的方法。

前幾天聽《遊戲,讓學習更成癮》這本音頻書,突發奇想。如果把遊戲思維,或者遊戲套路引入學習,是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時候,我們學習興趣不高,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沒有創新。是因為沒有反饋和獎勵,把學習當成了一種形式主義。

最好的方式是,保留你的好奇心,把每次進入新領域的學習,當成一種奇幻之旅。並且在完成每一項任務,解決每一道難題後,都要適度的獎勵自己。即使整個劇場沒有一個觀眾,也要學會為自己鼓掌,為自己賦能。甚至要盲目相信自己,你已經走出很遠,別讓自己停下就行。

勵志文章4:路在腳下 篇五

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會遇到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甚至刻骨銘心的風景與過程,回首過往,我就曾經有過這樣一次難忘的經歷。

那是一九八二年二月春季開學前的一天早上,天空下起鵝毛大雪,我準備趕往縣城的中學報名讀高一。我的家住在渝東南,一座鷹也飛不過的大山裏的國小校園。從我家要步行十多裏地才能趕上去縣城的客車。我背上二十多斤的揹包,哼着校園歌曲高高興興出發了。

我一路欣賞沿途白雪皚皚的風景,似乎忘記了背上的揹包。當我行至一半的路程,才覺得揹包愈來愈沉。我想歇一歇,而這時的降雪紛紛揚揚,把大地覆蓋成白茫茫的一片,哪有地歇呢?我回過頭來發現,走了這麼長的路,除自己留下的兩行腳印,路上一個行人也沒有,我頓時倍感荒涼。還有半程的路啊!我在心中默默地念道:不行,得繼續堅持趕路,要不然就會晚點。我一鼓作氣,經過二個多小時在雪地裏的艱難跋涉,終於趕上了去縣城的唯一一趟班車。多年以後,我常想起這次難忘的經歷,正是這次行程第一次讓我懂得求學之路的艱辛。

後來到了九十年代初,我開始走上了業餘文學創作之路。在這條寂寞的道路上,我挑燈夜戰、筆耕不輟,但總是付出太多而收穫甚少,投出的稿件石沉大海是常有的事。我苦悶過、彷徨過,也曾想放棄寫作。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的狀態,我在《投稿指南》中讀到一行字:“副刊是廣闊而豐富的文化天地,有許多愛好寫作的人在報紙副刊上起步、發展和成熟,成為讀者喜愛的作家。”突然,我心熱眼亮,何不找準方向,寫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信自己一回?

二十多年的堅持,我終於能夠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我像一名熱愛家園的農夫,收穫到了金燦燦的水稻和沉甸甸的穀物。創作雖不豐厚,但生命的每一分付出,都得到時光和命運饋贈的相應的回報。我曾有幸在《人民日報》《半月談》露臉,亦有小文入選雜文集,也曾被“龍河文藝獎”青睞。創作雖無“大江東去”之氣魄,然亦有“巷裏之言”的清新樸拙。

長期伏案寫作,我因此患上了頸椎間盤突出症,手、肘、肩、頭都出現了狀況不能動彈,吃藥、打針、輸液治療也無濟於事。此刻,我意識到運動的重要,不假思索地加入了週末男子籃球隊。我們球隊秉承“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堅持每週末籃球賽,從不間斷。戰高温、抗嚴寒,即使是五一、國慶、春節等國家法定假日期間,也如期相約球場。近幾年的堅持鍛鍊,我身體逐漸恢復健康,頸椎病已根本好轉。

花開花謝,時光荏苒,回望過去,無限感慨。曾經的歲月,我走過通途,也躍過險徑。從青春芳華、意氣風發時的求學之路,到孜孜追求、辛勤耕耘的寫作之路,或是強身健體的運動之路,彷彿經歷漫漫風雨,而這何嘗不是堅持、堅持、再堅持,才能方得始終?

人生之路要靠我們堅定不移的去走、去經歷,那是因為,路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wy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