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 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評課稿(精品多篇)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 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評課稿(精品多篇)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 分數的產生及意義評課稿(精品多篇)

2023年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推薦 篇一

2、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驗、探究活動中理解單位“1”,感受並理解分數的意義。

3、教學重點: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的意義。

4、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的概念。

學生認識事物是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生雖然在前面的學習中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但要使學生理解單位“1”的概念,進一步明確分數的意義,必須遵循他們的認知規律。所以,本課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採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並穿插自學、練習。經過動手操作、直觀演示,讓學生充分感知,再經過比較、歸納,突破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能夠看作單位“1”這一難點,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分數的意義。

新課標指出:努力營造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在本節課中,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創造分數,不僅僅有利於學生廣泛參與,也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不僅僅滿足了學生的創造欲,發展了學生的個性,同時也使學生擁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現的機會,真正使學生在做中學。

1、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於學生已經理解了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能夠用分數表示。那麼把一個整體平均分,雖然書上沒有學過,但對於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應當不是一個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經驗中應有所認知。所以,我打算在課上分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課前供給給每一小組的材料(1分米的線段,4枚棋子,8支鉛筆,6塊橡皮,一根繩子)。學生四人為一組,選一種或幾種學具自我動手創造分數,並對學生提出要求:“在創造分數的過程中,你能夠動手擺一擺、分一分、説一説、你把誰看作了一個整體,你是怎樣分的,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分數。”學生操作、合作交流,儘可能多的創造一些分數,並説説為什麼這樣表示?我們彙報交流的重點是學生把不一樣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所創造的分數。(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直觀地感知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數的意義。)

交流結束以後,組織討論:大家在得到這些分數的時候有什麼共同的想法?重點要注意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強調指出:必須是平均分成的。

之後討論:平均分的對象相同嗎?你能把這些平均分的對象進行分類嗎?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教師隨機板書“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最終教師指出:無論是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是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能夠用自然數“1”來表示,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為了加強理解單位“1”的含義,緊之後要求學生舉例説説:我們還能夠把什麼看作單位“1”?學生在很多舉例的同時,充分理解單位“1”的含義。在突破單位“1”的含義這個難點以後,進一步引導學生概括分數的意義以及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意義。

2.師生互動,理解意義

在學生初步感知意義的基礎上,採用師生互動的形式,藉助課件,幫忙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互動分為兩次,第一次藉助小旗圖,(共8面)以教師首創一個分數12為例,激活學生的思維,“還是這幅圖,你能創造不一樣的分數嗎?”從而激發他們創造的慾望,學生動手操作必須會創造出不一樣的分數(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貓圖的辨析題(課件).教師引導説“當我們把6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

《分數的基本性質》數學評課稿 篇二

一、教材簡析和教材處理

1、教材簡析

《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課本(西師大版)第十冊第15-16頁的內容。在國小數學學習中起着承前啟後、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與整數除法的商不變性質有着內在的聯繫,也是後面進一步學習分數的計算、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一種規律性知識,分數的分子分母變了,分數的大小會變嗎?分數的分子分母如何變化,分數的大小不變呢?學生在這種“變”與“不變”中發現規律。

2、教材處理

以前,教師通常把《分數的基本性質》看作一種靜態的數學知識,教學時先用幾個例子讓學生較快地概括出規律,然後更多地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鞏固應用規律,着眼於規律的結論和應用。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但我們也看到這樣的現象:問題較碎,步子較小,放手不夠,探究的過程體現不夠充分。《分數的基本性質》可不可以有別的教學思路呢?新的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根據這一新的理念,我認為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體驗發現真理的曲折和快樂,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的着眼點,不能只是規律的結論和應用,而應有意識地突出思想和方法。

二、教學課件設計意圖

場景一:故事引人,揭示課題。

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三分之一,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六分之二。老三分到了這塊的九分之三。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於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後,哈哈的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

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出示三塊大小一樣的紙,通過師生折、觀察和驗證,得出結論:三兄弟分得的一樣多。

一上課,先聽講一段故事,學生非常樂意,並會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當中提出的問題,學生自然興趣濃厚。通過故事設疑,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場景二:發現問題,突出質疑。

既然三兄弟分得的一樣多,那麼表示它們分得土地的分數是什麼關係呢?這三個分數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讓學生小組討論後答出:這三個分數是相等關係,它們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也就是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變化了,但分數的大小不變。

引入新課:下面算式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回答後;它們各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呢?

場景三:比較歸納,揭示規律。

1、出示思考題。

比較每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

(1)從左往右看,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

(2)從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

讓學生帶着上面的思考題,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再翻開教科書看看書上是怎麼説的。

2、集體討論,歸納性質。

(1)從左往右看,由1/4到2/8,分子、分母是怎麼變化的?引導學生回答出:把1/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8。原來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現在把分的份數和表示份數都擴大2倍,就得到2/8。

(2)3/4是怎樣變化成9/12的呢?怎麼填?學生回答後填空。

(3)引導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數的大小不變。

(4)在其它幾組分數中,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怎樣?幾名學生回答後,要求學生試着歸納變化規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5)從右往左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通過分析比較每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數,分數的大小不變。

(6)對照教科書中的分數基本性質,讓學生説出少了什麼?(少了“零除外”)討論:為什麼性質中要規定“零除外”?

出示的思考題是學生探求新知、獨立思考的指南,教師環緊扣的提問以及引導學生逐步展開的充分的討論,幫助學生一步步走向結論。

3、出示例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思考:要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變的分數,分子怎麼不變?變化的依據是什麼?

通過舉例,溝通分數的基本性質與商不變性質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運用分數與除數的關係,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説明分數的基本性質。

如:有助於學生順利地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整數除法中商不變性質説明分數的基本性質,實現新知化歸舊知。

場景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口答。

學生口答後,要求説出是怎樣想的?

2、判斷對錯,並説明理由。

運用反饋片判斷,錯的要求説明與分數的基本性質中哪幾個字不相符。

3、在下面()內填上合適的數。

練習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既鞏固新知,又發展思維,其間還自然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師生對出數做題,能夠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通過舉例,還滲透了函數思想。

2023年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推薦 篇三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上午好好!我是自由路國小的王瑞霞。今天我説的課題是“分數的初步認識 ”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本課是“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它是認識幾分之幾的基礎,也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打下初步基礎。教材所呈現的內容,不僅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安排了“分一分、折一折、比一比三個活動”。意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觀察思考中學習、體驗、感受數學。

根據教材地位、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對學生情況的思考,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擬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知目標: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説一説、猜一猜一系列活動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和比較大小。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分數和比較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實際意義。

1、教具: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三張

2、學具:不同形狀的手工制、彩筆、尺子

【教法】

教師

(組織 引導 合作)

創 (創設情境)

導 (設疑導入)

動 (動手操作)

悟 (體驗感悟)

【學法】“

學生

(主體)

感知(觀察生疑)

理解 (自主操作)

探索 (合作發現)

應用 (鞏固提升)

(一)、創設情境

1、結合九九重陽節出示一幅生活情景圖,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兩人準備了哪些食品?怎樣分才能讓兩人都滿意?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由整數到分數的過程,着眼一個“探”字,抓住新舊知識間的連接點。】

(二)探索新知

1、認識

設疑: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同步演示分數的書寫,分數線、分母、分子)這一份就是這個月餅的 ,另一份呢?(也是它的 ) 它指的是誰?

2、加深理解

(1)摺紙遊戲:讓學生動手摺各種圖形來表示出 ,體驗不同折法。

(2)、展示作品:追問:平均分的圖形不同,它們的 相同嗎?為什麼?

(3)、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分數的含義。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發展自己,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進一步認識 ,豐富 的表象。着眼一個“動”字。:通過有意識的追問,使學生感受到:只要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它的 。整個環節從操作實踐開始,以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完成,既重視操作,又重視知識點的學習,着眼於設疑和解惑,形成有意義的建構】

(4)、判斷:下列圖形的塗色部分能用表示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反例來加深學生對分數的理解,以便更好的突破教學難點。進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數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同時很巧妙的引出 】

3、深入探究分數

(1)、認識

①折一折正方形紙的

②畫一畫正方形紙的

③説一説 的含義

④寫一寫 這個分數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理解 的基礎上,自然的掌握 的含義,並通過辨析明白:為什麼圖形相同,折法不同,每份都用表示 ,進一步明確分數的含義。】

(2)猜一猜

我們認識了 和 ,猜一猜還可能有幾分之一?你怎麼知道的?

【設計意圖:再次提供給學生自主發展的機會,在猜測驗證中主動拓寬知識,認識新的分數。】

4、比較分數的大小

像 , , 這樣的數都是分數,分數也能比大小,誰能任意選兩個分數比較大小。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使學生“再認識中比較分數,在比較中鞏固分數的認識”,體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圖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數就越小。】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做一個課堂小結,轉到學生解決問題中。“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初步認識了分數 。相信大家這一節課一定有很大的收穫。讓我們帶着收穫進行下面的練習。相信你一定沒有問題。”

1、加深認識:

(1)用分數表示塗色部分(書93頁第1題)

(2)填、或 =(93頁第2題)

2、體驗創新

(1)、你能看到幾分之一

(2)、水天一色,能感覺到幾分之一

(3)

3、拓展延伸 魔法箱(課件)

【設計意圖:對於學生剛學的知識,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以上三個層次的練習,意在能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新知,並能在此基礎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層、有度。】

4、欣賞短片,談談感想。(課件)

【教學理念:數學與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利用收集到的生活資料,開發出更多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整體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真正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 學生是從生活情景走進課堂,又將帶着生活問號走出課堂?這樣的數學教學帶給學生的是智慧的行囊,生命的啟迪。】

《分數的基本性質》評課稿 篇四

1、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基礎出發進行教學。透過商不變的規律、除法與分數的關係的複習,幫忙學生意識到商不變規律與新知識的學習具有定的聯繫,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

2、用故事情景引入,增強解決問題的現實性。採用學生自己親自觀察、操作,再分析怎樣做的方式,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

3、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先進行基本練習,深化對分數的基本性質認識,透過應用拓展,使學生加深對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理解,並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

運用情景引入和猜測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研究;透過觀察、比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來進行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作用,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了成功體驗。

《分數的基本性質》數學評課稿 篇五

分數的基本性質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應用“性質”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滲透“形式與實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

認識了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掌握了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方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分數的有關知識。

二、導入新課

例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陰影部分,並比較它們的大小。

1、分別出示每一個圓,讓學生説出表示陰影部分的分數。

(1)把這個圓看做單位1,陰影部分佔圓的幾分之幾?

(2)同樣大的圓,陰影部分佔圓的幾分之幾?

(3)同樣大的圓,陰影部分用分數表示是多少?

2、觀察比較陰影部分的大小:

(1)從4 幅圖上看,陰影部分的大小怎麼樣?(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

3、分析、推導出表示陰影部分的分數的大小也相等:

(1)4 幅圖中陰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麼,表示這4 幅圖的4個分數的大小怎麼樣呢?(這4個分數的大小也相等)

(2)它們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把4個分數用等號連起來)。

4、觀察、分析相等的分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1)觀察 轉化成 , 的分子、分母發生了什麼變化? ( 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 的分子、分母都擴大了 2倍。)

(2)觀察 例2:比較 的大小。

1、出示圖:我們在三條同樣的數軸上分別表示這三個分數。

2、觀察數軸上三個點的位置,比較三個分數的大小:從數軸上可以看出:

3、觀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個分數之間有什麼聯繫和變化規律。

(1)這三個分數從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們實質上又都相等。(教師板書: )

(2)你們分析一下, 各用什麼樣的方法就都可以轉化成 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1、觀察前面兩道例題,你們從中發現了什麼變化規律? “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2、為什麼要“零除外”?

3、教師小結: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分數的基本性質” (板書:“基本性質”)

4、誰再説一遍什麼叫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師板書字母公式:

四、應用分數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1、請同學們回憶,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一個知識相類似? (和除法中商不變的性質相類似。)

(1)商不變的性質是什麼? (除法中,被除數和除數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的大小不變。)

(2)應用商不變的性質可以進行除法簡便運算,可以解決小數除法的運算。

2、分數基本性質的應用:我們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目的是加深對分數的認識,更主要的是應用這一知識去解決一些有關分數的問題。

例3:把 和 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五、課堂練習

1、把下面各分數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2、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變的分數。

3、在裏填上適當的數。

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數 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增加幾?你是怎樣想的?

5、請同學們想出與 相等的分數。規律:這個分數的值是 ,然後只要按自然數的順序説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為:4、8、12、16……無數個。

六、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分數的基本性質是什麼?這是學習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一定要掌握好。

七、課後作業

1、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是相等的還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q39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