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新版多篇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新版多篇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新版多篇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 篇一

“程門立雪”這個故事出自《宋史·楊時傳》:“見程頤於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遊酢侍立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程門立雪”説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遊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楊時、遊酢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着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説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遊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 篇二

楊香扼虎救親是一箇中華傳統禮儀故事。

楊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親楊豐到田間去收割莊稼。兩人剛走到半路上,突然躍出一隻大老虎,咬住楊香的父親便往回跑。當時楊香手無寸鐵,但她臨危不懼,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親,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裏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撲,可楊香硬不鬆手,老虎漸漸元氣大泄,磨着牙齒,終於斷了氣。楊香的父親終於脱離了險境,免於老虎的傷害。

後人為讚揚楊香寫文記曰:

楊香,年十四歲。隨父豐往田中獲粟,父為虎曳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於害。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 篇三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後世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孟子一生的成就,與他的母親從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孟母是一位集慈愛、嚴格、智慧於一身的偉大的母親,早在孟子幼年時候,便位後人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富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故事。孟子成年娶妻後,孟母仍不斷利用處理家庭生活的瑣事等去啟發、教育他,幫助他從各方面進一步完善人格。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間裏休息,因為是獨自一個人,便無所顧忌地將兩腿叉開坐着。這時,孟子推門進來,一看見妻子這樣坐着,非常生氣。

原來,古人稱這種雙腿向前叉開坐為箕踞,箕踞向人是非常不禮貌的。孟子一聲不吭就走出去,看到孟母,便説:“我要把妻子休回孃家去。”孟母問他:“這是為什麼?”孟子説:“她既不懂禮貌,又沒有儀態。”孟母又問:“因為什麼而認為她沒禮貌呢?”,“她雙腿叉開坐着,箕踞向人,”孟子回道:“所以要休她。”“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孟母問。

孟子便把剛才的一幕説給孟母聽,孟母聽完後説:“那麼沒禮貌的人應該是你,而不是你妻子。難道你忘了《禮記》上是怎麼教人的?進屋前,要先問一下里面是誰;上廳堂時,要高聲説話;為避免看見別人的隱私,進房後,眼睛應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聲、不低頭就闖了進去,已經先失了禮,怎麼能責備別人沒禮貌呢?沒禮貌的人是你自己呀!”

一席話説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沒提什麼休妻子回孃家的話了。

中國傳統禮儀小故事 篇四

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標籤: 多篇 新版 禮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kkvr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