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怎麼寫多篇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怎麼寫多篇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怎麼寫多篇

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案例 篇一

一、基本狀況

王__,男,10歲,國小四年級生,獨子。父母均為農民,大專文化,家庭基本和睦,無老人同住。

二、主要問題

攻擊性行為表現明顯,伴交往不良,學習成績中下。父母主述: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而且時有動手發生,因此同學關係緊張,很少參加團體性活動,顯得不合羣。與老師很疏遠,見到老師不會主動打招呼,並且對老師的批評感到反感,會在課堂上與老師爭執。回到家中,與父母話很少,並且愛發脾氣,不允許他人摸他的頭,即使是親戚們寵愛的表現,也會生氣。因為經常慪氣,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不喜歡的老師,更不要聽課。作業不會,也不會問老師或父母,也不願意父母管他的功課。因此,學習成績逐日下降。

三、分析與診斷

(一)有關測試結果

1該兒童的確實存在攻擊性和交往不良傾向;

2該兒童的個性偏外向,有“樂羣外向”的特點,與父母所述的“不合羣”相矛盾,需具體分析原因;

3該兒童的智力與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學習潛力,成績下降,應着重思考非智力因素。

(二)成長過程

從小隨父母生活,在幼兒園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順,甚至比較膽小,對父母的話很聽。這與父母的性格特點很相似,他們的做人風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常以息事寧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與小朋友團結,不能夠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開。甚至有時並不是孩子的錯,只要有老師説這天王__與某個小朋友“搶”玩具(實際上是後者搶前者的,老師也只是習慣性描述罷了),父母就會再次教導:下次別與小朋友搶,給他算了,你再去玩別的。那時候,王__基本上是個聽話的孩子。

上了大班後,一次一個小朋友拿繩子去勒王__的脖子,想牽着他走。王想起媽媽説過:脖子是不能夠被隨便勒的,很危險!於是,他反抗了,而且勁很大,一下子搶過了繩子。那個小朋友嚇得跑掉了。據父母稱,自那以後,他開始象變了個人,開始不斷“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國小後,逐漸變成了老師眼裏的“問題兒童”。

其實,就應説,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王__還是讓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學習上。基本上這四年來,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象整理書包之類別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響,父母都愛看書,所以王__也十分愛看書,小小年紀,已經將《水滸》、《三國演義》等名著看過了。三年級前,雖然愛打架,但功課還是中上偏優,只是到了四年級,換了個班主任,比較嚴格,經常叫他到辦公室,於是開始反感,不大聽課,成績下降了。

而且前一週的某節班主任課(數學課)上,明明是他旁邊的中隊長叫他,他才説了一句話,但老師只批評了他,他感到憤憤不平,卻並沒告訴父母,還是父母聽別的同學説的。此刻,他脾氣很大,情緒經常很激動,父母問他多了,他就會發火,大喊大叫,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三)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1攻擊性行為;2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及親子關係);3學習適應性。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為: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為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取某種行為,主要是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禦”,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小朋友用繩子勒壞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為的結果滿足了個體“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已經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而後又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比如:小朋友更厲害的攻擊,老師的不滿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極反應所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因此,小王__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嘗試,將在觀念中構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不必須要躲開,能夠透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信息過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禦”,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為是故意的挑釁,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裏,則是一種“攻擊性行為”。

當行為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人格特徵之一,如:攻擊性人格,表現特點即:敏感、多疑、衝動、具破壞性。當然,就王__的現狀及年齡階段,還根本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説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能夠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為復現率的提高,而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為人格特徵。

另外,王__的“攻擊性行為”裏,還有着他特定年齡的好處:一種對“權威”的不滿而發泄在非權威身上,比如:對老師不公正的不滿,不能或不敢直接衝老師宣泄,而指向同學;一種尋求關注的不當方式,因為“攻擊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乾脆以“攻擊性”尋求注意,尋求理睬。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也抱了老師處事不公的怨氣,甚至引起了同學的“注意”,但這些行為卻也構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説不得、脾氣大、愛打人、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我們説,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動態變化的過程,交往的基礎是“相互吸引”,即喜歡與接納。而應對“攻擊性”的人,誰願意或誰敢輕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理解的。

當然,王__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滿,有老師主觀臆斷的職責,需要進一步與老師溝通、澄清,而採取消極的敵對方式,只能更深地強化老師對他的“偏見”,更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不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至於與父母的關係,就應説小王之所以對父母話少,其一是因為他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習、人際都存在問題,肯定父母批評、指責,誰喜歡總聽“壞話”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長經歷,大班前父母的處世教育與大班後“自我拼搏”的結果幾乎相悖。只有孩子認同父母,覺得父母是對的,才會聽話;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推薦。而他們之間卻缺乏這種“溝通”,孩子認為父母只會批評自己,並不能給自己“保護”,父母則認為孩子不懂事,總出狀況。

3學習適應性:

雖然學習退步了,但其有學習基礎,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除了以上的行為與人際協調外,主要是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干預。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將情緒與學知識分開,以及給予相應的注意力訓練,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齡越小,課堂學習越依靠於對老師的好惡,喜歡這個老師,可能會很專心地聽課,儘可能去表現良好,讓老師喜歡他;反之,則可能不屑一顧,甚至“惡作劇”。因此,務必在認知上明確來學校的目的,在行為上給予用心的推薦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能夠看到:攻擊性行為、人際問題、學習問題等之間有着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緊密關係,都有着共同的成長經歷等背景。

四、諮詢過程(平均15小時/次)

第一次

目的:1瞭解基本狀況;2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3確定主要問題;4探尋改變意願;5進行諮詢分析。

方法:晤談、心理測驗

過程:

1填諮詢登記表,詢問基本狀況;

2兒童做CBCL及CPQ測驗,同時向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確定諮詢主題;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願;

5將測驗結果反饋父母及孩子,並作出初步問題分析,讓父母與孩子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6留相應諮詢作業:(1)“再現”事件:父母與孩子重新討論“老師冤枉”事件,着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樣想,想怎樣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於讓孩子宣泄;二在於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能夠順勢引導如何更好。

(2)父母有必要與老師去談一次,讓老師增加對孩子的瞭解,並澄清孩子的“委屈”;

(3)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

第二次

目的:1加深諮詢關係;2突破“攻擊性”應對策略。

方法:晤談、仿同法

過程:

1行為契約法反饋諮詢作業:父母與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且母親與班主任老師談了孩子的事,班主任瞭解了“委屈”事件,主動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課表現有進步;

2與孩子就“最受歡迎的同學”談“人際交往”問題,找出差異,促進自我覺知;

3初步制定“行為契約”,以加強自我控制,並在諮詢室進行演練。

4諮詢作業:(1)父母繼續“特意”用心評價:只找孩子的優點,並至少準備10句好話;

(2)孩子按“行為契約”行事,諸如:不主動打人、不主動罵人、每一天早上對着鏡子笑三下、上課“盯”老師、回到家説“我回來了”,出門説“我走了”……

(3)制定反饋表,記錄行為。

第三次

目的:1學會合理評價;2提高自控力;3加強親子交流。

方法:晤談、理情療法、代幣法

過程:

1反饋諮詢作業:“行為契約”完成順利,得到老師表揚,並在某天午餐時有個同學碰了他一下,他也沒有生氣;父母説孩子10好話,讓父母與孩子體驗感受;

2進一步分析行為與情緒、人際的關係,強化“合理觀念”,並引導對人對事的合理評價,練習評價班主任及父母;

3改“行為契約法”為“代幣法”,增強親子之間的聯繫。

4諮詢作業:(1)找班主任老師的3個優點;(2)執行“代幣法”,以“代幣”量贏得自己願望的滿足,諸如:買某本書、去遊樂場一次、零用錢等等。

第四次

目的:1鞏固諮詢效果;2發展學習策略;3增強信心。

方法:晤談、心理測驗法、認知行為法

過程:

1反饋作業:完成順利,繼續執行;

2做學習適應性測驗及智商測驗,肯定其學習潛力,找出學習策略問題;

3訓練“提問法”,以提高課堂效率,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

4諮詢作業:(1)選一門課,每一天準備好一個問題,帶入課堂,在課上找答案;

(2)收集別人對他的“微笑”與“好話”;(3)父母繼續“代幣”激勵。

第五次

目的:1鞏固諮詢效果;2收束諮詢。

方法:晤談

過程:

1反饋作業:評價“提問”應用,調整提問角度;

2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自我監督與控制;

3基本結束諮詢。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潛力;

4鞏固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係。

五、諮詢效果評價

基本到達預期目標:改善了攻擊性行為,促進了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水平。過程較完整,有條理。

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案例 篇二

一、案例簡介

本案例的研究對象是我校五年級的學生張濤,男孩,13歲。在校表現一般,平時上課開小差,有時不完成作業,學習成績較差。情緒偏激,經常頂撞父母和老師。

二、案例分析

1、觀察和他人反映:

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詢問他問題時,總表現出一種不配合的態度,有時甚至表露出敵視的神情。

據張濤爺爺説:張濤同學在家只與母親有極少的語言交流,與父親基本無話可説,對父親的態度“就像對待仇敵一樣”。在家不聽話,不學習,總是看電視打發時日。父母越是管得嚴,他越是對着幹。我從與張濤爺爺的幾次談話中得知,他對父親的反感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父親不理解也不尊重他。例如他身體不舒服,卻強迫他去鍛鍊;成績不好就經常當着親友的面數落他,讓他感到無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第二、父親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龍心切,給他帶來巨大的壓力。第三、,父親在生活上要求太嚴,也較為刻板。例如每天一定要洗頭、洗澡等,讓他感到有點不可理喻。

2、心理社會發展歷史

主要因素:父親太不近人情,讓他無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親則沒有主見,無論什麼事都對父親言聽計從,一點也不懂得為他着想。

社會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學生自身成長中的個性修養存在問題。

3、評估與診斷

經過多方瞭解,細心觀察,查閲書籍,認真揣摩。我認為這是一例較為典型的由於家庭教育方法不當而引發逆反心理問題的個案。

逆反是指孩子對父母的意願做出相反反應的行為和態度。父母讓做什麼就不做什麼。追其緣由,往往是由於孩子看待事物較為極端和片面,對父母的很多行為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髮展的要求,親子間缺乏溝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親的專橫、不尊重、期望值過高等都引起張濤的極大不滿,進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澱,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時,便在感情上對父母的教育產生牴觸情緒。但是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反而認為這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因此對他更加嚴格要求。隨着時間的推移,類似的生活事件一再重複出現,終於使得張濤的不滿情緒逐漸外化為敵對行動,最終造成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不論父母的要求是否正確,他都只有一種態度——與之對着幹。因此,要做好張濤的心理輔導工作,必須解決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改變張濤不合理的認知和思維方式。

第二,幫助家長改變錯誤的教育習慣和教育方式。

三、輔導過程

1、方案設計

目標:希望通過輔導,能改變張濤對家庭的逆反心理,從而改善他與家庭的關係,進而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

步驟:幫助張濤分析自己不良行為的現狀及可能引發的不良後果;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自我檢討並提出各自的期望;為張濤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教育環境;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輔導方法:情感溝通、就事論事、用技巧説話、眾志成城、激勵機制。治療時間:整個過程約九周,分三個階段進行。

2、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創設條件,向雙方滲透輔導理念。(約1周)

(1)瞭解張濤與家庭關係的現狀,幫助他認識自己的錯誤。

幾次的接觸,我已經取得了他的信任,基本上成長無話不説的朋友。他坦然承認自己對父母尤其是父親極為不滿,自己的所作所為,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父母。有時甚至把成績差作

為一種報復的手段。面對他的坦言,我又以一個爺爺的身份向他説明父母的良苦用心。告訴他從客觀上説,父母的教育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但自己的看法也不完全正確。引導他正確地看待父母的教育,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他意識到自己行為和態度的錯誤之處。

(2)幫助家長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習慣

在對家長的幾次家訪中,我告知張濤已經表示願意改善與他們的關係,

並婉轉地指出他們教育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建議他們找時間與張濤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家長認同我的看法,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表示願意接受我的建議,向張濤檢討自己的錯誤,並請求我協助共同教育。

第二階段:家校合作,實施行為輔導措施。(約6周)

本階段為整個輔導過程的關鍵所在,共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家庭會談。

會談有我、張濤及其父母參加。我安排張濤首先發言。他談到了對父母反感的原因和一些具體的生活片段,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時,我也要求他做了自我檢討。然後我安排其父母向張濤檢討了自己的錯誤,並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儘管張濤一時間未能接受,但他表示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整個過程氣氛較好,雙方都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

第二步、佈置家庭作業。

事後,我分別對雙方提出如下建議:

給父母的建議:

給孩子的建議:

第三步、為張濤提供學習幫助。

測驗、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完成作業等問題是父子倆衝突的導火線,所以我幫他制訂了學習計劃,並特意安排兩個品學兼優的男生專門幫助張濤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其中一個與他同桌,並叮囑兩人平時多與張濤談心,瞭解他的思想動態,同時適當開導他。

剛開始的時候張濤並不合作。但是經過大約差不多四周的時間,家長來電告知張濤與家庭的關係開始出現轉機,願意由父母陪同去買衣服,書籍等東西,在家會完成作業,與父親的關係沒有那麼緊張了。

第三階段:鞏固輔導效果。(約2周)

為了鞏固取得的成果,我決定採用激勵機制。在與張濤的閒聊中要求他説出自己的兩個願望。他説希望能有一台MP4學習英語。我把此事告知其父母,他們表示完全能夠滿足。我和他們商量後對張濤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想辦法進一步改善與父母的關係。第二,努力學習,爭取提高成績。他表示同意。事後我幫他制訂了複習計劃,並監督他是否努力完成。此後,張濤在學習方面表現出來的積極性比以前有較大的提高。

四、輔導效果

學期快結束時,對張濤的心理和行為輔導已經進行十週了。據父母反映,張濤頂撞父母的情況基本消失,與父親也有了一定的交流。由於家庭關係的改善,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仍不太理想,但是有了較大進步,所有的課程都由原來的不及格變為及格,基本上符合預定的目標。父母也兑現承諾,買了MP4。家庭關係進一步改善,張濤也終於走出了逆反心理的誤區。

點滴的進步讓我欣喜,但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張濤短期的良好表現能否持久並伴隨一生,仍需觀察、追蹤、指導。我堅信在持之以恆的正確引導幫助下張濤同學一定會成為品行皆優的好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成功案例 篇三

基本情況:心心,女,11歲,國小四年級學生,。

家庭情況:

1、父親在公安局工作,母親在保險公司工作,家庭條件非常好,物質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

2、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比較多,但方法存在問題,對待孩子的態度比較粗暴,説服引導少,經常打罵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親對孩子比較溺愛,母親管教的時候,父親總是護着。

4、父親節約意識比較強,在這方面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多。

個性特徵:

1、極端厭學。上課什麼也不學,玩東西,啃手指,左右亂轉,要麼去招惹別人,要麼只管自己做小動作。

2、學習成績差。除了英語以外,其他學科全部不及格,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3、不願完成作業。只寫英語作業,其他學科作業全不完成,數學是不會,語文不願寫。

4、沒有朋友,同學們都不願跟她玩,誰也不願跟她坐同桌。

5、嚴重缺乏自信。和她對視,眼神總是飄忽不定,似乎總有什麼事情怕你知道,感覺她的心靈被蒙上了陰影,結成了冰,任憑陽光多麼強烈,也別想照進來。

6、情緒變化無常。時而特別興奮,大聲尖叫,時而鬱鬱寡歡,獨自一個人呆在角落裏。

7、行為懶散,做事拖拉。寫字很慢,但比較認真。

8、經常拿同學的東西,如:筆、本子、錢等。如果是在地上撿到的東西,就偷偷地據為己有。

9、經常用偷拿到的錢買很多東西,送給別人,希望有人能喜歡她,跟她玩。

10、英語成績非常好,每次考試不是滿分,也很優秀。

11、對自己的學習用品或其他物品特別珍惜,很少弄丟或損壞,如果丟了她會到處找,找不到會很傷心。

以上是我對孩子的一些瞭解,孩子的自身的缺點和出現的問題很多,在諸多的缺點和問題中,以偷拿別人的東西尤為突出,這也是引發眾多問題的根源。但也不乏優點的存在,如:英語成績特別優秀,寫字認真,愛惜物品等。每當面對這個孩子的時候,我總是想:如果這樣發展下去,她的將來會是什麼樣子?教師的愛心和責任感都告訴我,這個孩子需要幫助。我決定從“偷拿東西”這個根源入手,揭開孩子心頭上那層陰暗的面紗……

一、瞭解背景,分析成因

經過和心心媽媽及以前教過她的老師交流,瞭解到一些情況:

1、國小一、二年級時她就經常從學校拿一些小東西回家,如:橡皮、鉛筆、粉筆豆。當時父母也對此教育過她,後來就沒有太在意。

2、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不太好,經常被老師留下補課,學習興趣不高。

3、三年級時,由於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級連續換了好幾個老師,她的學習成績更差了,後來乾脆伸腿不幹了,據説她當時是被“槍斃”了(老師不管了)。我看過她三年級數學書和快樂園,上面全是空白。

4、心心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課回家輔導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會做的地方,家長的態度很粗暴,經常打罵孩子,埋怨孩子笨,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以至於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媽媽讓她做什麼,她偏不做,讓她往東,她偏朝西,對她表示關心的時候,孩子卻漠然視之,理解不了家長的良苦用心,家長和孩子之間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綜合她的行為表現,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於學習成績差,在學校她擔心同學們瞧不起她,感到孤立無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學們交流,一個朋友也沒有。因為心思不用在學習上,就總是琢磨着怎樣才能偷拿別人的`東西,慢慢愈演愈烈。

2、在家裏跟家長不溝通,感到媽媽對她的愛護是多餘的,父親的溺愛,也是她形成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沒有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強這種心理的發展。時間一常,對她成長產生更多不良影響。

4、由於做了錯事,害怕身邊的人知道,擔心被拆穿,所以心情總是很鬱悶。當發現沒有被發現時,又特別興奮,滋長了下次犯錯誤的心理。

當問她為什麼要偷拿別人的東西,是媽媽不給你買嗎?她的回答很讓我吃驚:媽媽給我買,但用着別人的東西,我心裏特別舒服、開心。問她知不知道這樣做不對時,她説:知道,但控制不了自己,看見了就想拿。害怕嗎?她禁不住哭了:怕,怕極了?小小女孩的心裏,竟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痛苦與矛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vrjk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