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巴烏的吹奏方法多篇

關於巴烏的吹奏方法多篇

關於巴烏的吹奏方法多篇

巴烏演奏的小技巧 篇一

良好的氣息運用是演奏好葫蘆絲、巴烏的重要環節之一。為使所吹奏出的音符豐滿、結實、乾淨,旋律自然、均勻、流暢、優美動聽,我們需要學習掌握好正確的吹奏氣息運用方法。

大家知道,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方法,由於吸入的氣息較淺,故呼出的氣息也較弱,這樣的氣息是保證不了演奏時樂器對較強氣息的需求的。

為保證吹奏樂器時有足夠量的氣息支持,目前,我們在演奏時通常採用較為科學的胸腹混合式呼吸方法來進行葫蘆絲、巴烏的演奏。此種方法的優點是氣息的吸入量較多,呼吸時也容易控制氣息的強弱。

怎樣運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方法呢?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感受來進行體會。例:假設有一朵芬芳的玫瑰花在你鼻前,此時你試想將花香深深的吸入體內。隨着氣息的吸入你可以感受到此時胸腔擴張,橫隔膜下降,氣息往下運行至腹部及腰部並向四周擴散,小腹部微微向外隆起,腹部、腰部有充滿氣息的感覺,而胸部則覺得較為輕鬆,吸氣時切不可聳肩和帶出任何聲響。

在吸氣過程完成後,即進入呼氣(吹氣)階段。此時,要將吸入的氣息保持住,通過腰肌和橫膈膜的控制,使氣息有控制、有節制地均勻緩慢呼出(吹出),吹出的氣流應當平穩、均勻,不可忽強、忽弱。

訓練氣息的控制時,我們可以通過吹奏長音練習,也可採取無聲練習,即可將一小紙條置於嘴脣前端,做平緩的吹氣練習,看被吹動的小紙條顫動是否均勻。在吹動紙條練習時應儘量保持紙條均勻顫動的時間儘量長一些,另外也可將氣流平緩地吹向自己的手掌心,此時你可感覺到氣流流速的強弱和長短程度。

為了滿足葫蘆絲。巴烏在演奏時對氣息的要求,在實際演奏中,要求演奏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吸入一定量的空氣,再將氣息呼出,因此要求“快吸慢呼”,即用口。鼻同時吸氣,這樣能在教短的時間內將氣息吸入,再根據樂曲的要求將氣息有節制地吹送出。

另外説明一點,在實際演奏中的吸氣。呼氣並非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量都一樣多,不能機械、刻板地進行吸氣、呼氣,應根據樂曲的長短、強弱、快慢等情況,靈活把握吸或吹的氣量。只有這樣才不會使肌肉、氣息緊張而影響吹奏的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訓練,就能逐步掌握對氣息的運用和控制能力了。

巴烏的演奏方法—初學者 篇二

一、呼吸

所有管樂演奏,都首先涉及呼吸問題,管樂演奏素來講求“氣、脣、指、舌”四大要素,“氣’是管樂演奏要素之首。其實,“氣”不僅是初學者最容易遭遇的困難,而且到最終你能演奏得多好,也還是一個呼吸問題。因為以後所有的問題,都與呼吸有直接的關係。

呼吸方法錯誤是最常見的問題,部分初學者運氣好或能順利僥倖過關,但總有許多人碰到困難,這足以困擾他多年。當然,教師引導得當能讓絕大多數的學習者避免這個困難。以下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巴烏演奏,而且適用於所有的管樂演奏。

在此談一些注意要點:

1、初學者在最初1個月的學習中,不應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來呼吸,這樣做很容易導致不必要的緊張和錯誤。

建議初學者開始只使用一半的肺活量。我們平時的日常活動,如走路、説話,大家都不會注意到呼吸;這是因為要維持我們生命的最低呼吸要求是不大的,所以這種呼吸方法是很自然的。演奏時的呼吸當然不同了,動靜大得多,最終可能會用到幾乎全部的肺活量,所以剛開始不宜明顯增大肺活量,應該從比自然肺活量稍微多的呼吸量開始,在正確的前提下,逐步增長肺活量。

2、把呼吸過程講解得太多、太詳細,也容易導致緊張和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會走同手同腳,但在軍訓中常常見到。一般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才會容易產生這種動作失調的問題。所以要儘量鼓勵以自然的方式,在教師引導下,用模仿和想象來自然形成正確的呼吸方法。科學地講解橫膈膜的運動等原理是有必要的,但最好在正確掌握呼吸方法後,為進一步學習提高掌控能力,自如地運用呼吸時再談到。

3、想象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管樂呼吸的困難在於它和普通的生活呼吸方法是不同的,一般的生活呼吸都是胸式呼吸,而管樂演奏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的,很難體會,最好使用想象力將生活呼吸自然引導到正確的管樂呼吸方法上去。

想象的辦法是很多老師也用到的,但有人説管樂吸氣像“聞花香”,這並不很準確,因為聞花香只是用鼻子呼吸,這和我們要求的口鼻齊吸是不同的:其次,讓初學者聞花香實際還是胸式呼吸,不會變成胸腹式呼吸。“劇烈運動”的比喻也不可取,這種呼吸的強烈程度是有一定可取性的,但與其是讓學習者體會這種不常用的呼吸狀態,不如讓他用想象的方法自然改變生活呼吸狀態效果更佳。

首先讓學習者體會“划船”式的“反呼吸法”。具體做法是吸氣時感覺氣息是從腹部開始向後運動到背部,一直到頭頂,呼氣時氣息再從頭頂向前運動到胸部,並落回腹部,整個運動方向就好似在划船,雙手向前推動就是呼氣,往回拉就是吸氣。這種想象有兩個好處,一是學習者能首先開始正確的呼吸姿勢,動作也比較大,有利於正確引導呼氣,二是以後的演奏有比較自然協調的身體動作,颱風也比較好。

比喻的方法很多,一種失去引導效果,還可以再換另外的比喻。比如,我們還可以將呼吸比擬為游泳,呼氣手往外往前推動,吸氣就好比是往兩邊滑動,還可將呼氣比喻為往前推開窗户,或比喻為“歎氣”。

這些圓圈運動方式可以説是最正確的原始呼氣方式,它的運動循環比較短,所以在學習者掌握這種基本方法以後,就可以建議他在呼氣開始後,將這種“向前畫圈”似的運動軌跡打斷,在胸腹的部位分別向左右運動開去,就能發出穩定悠長的長音了。這樣的長音音色是非常寬厚、自然甜美的。

4、先學呼氣,後學吸氣。

呼氣一般都比吸氣更容易正確掌握,應該先學會呼氣,吸氣先吸少點,呼氣方法掌握了,吸氣方法的掌握也就不遠了。

5、平穩的長音是比較難練的,建議經常使用“四短一長”的長音訓練方式。(如譜例1)

譜例1

一般學習者剛開始練習時,是很難第一次就直接準確發音的,通過數次重複,提醒他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的習慣後,他會自我調整到最佳狀態。

二、脣的訓練

脣的訓練主要指訓練提高發音準確性的嘴脣力度控制,三度一一八度的音程訓練的解決的主要方法。吹奏跨度大的音程,能體會到不同音高的嘴脣鬆緊程度,還能同時訓練到運氣力度,氣息方向變化的準確程度等多種內容。訓練中最好也用多次重複同一音程的方法,能提高學習者的練習注意力。

譜例2

訓練應該就像進實驗室一樣,沒有練習目標,就寧可不吹,專注地進行訓練能事半功倍。多次重複訓練相同動作的重要性和樂趣在各種訓練內容中作用都是極其大的。

三、手指的訓練

手指的訓練問題有很多要求,但手指如何能運動自然和快速是大家注意的焦點。

1、手指的速度可以由以長音為基礎的打音訓練得到解決,需提醒學習者注意力只能放在長音和手的支撐點上(支撐點即除了正在打音的那個手指以外的其他放在巴烏上的手指)上,少想正在打的手指有利於讓它自由瀟灑地運動。可以比喻為用錘子敲鐵釘,放鬆的手腕和手指能讓整個動作協調、準確。

2、手指的速度不是初學時最重要的問題,初學時一般要儘量放鬆(放鬆本身就是初學時的主題),不要達到最高速,最多達到最高速的80%就可以了,要充分放鬆手腕和手指。只有完全正確掌握手指的運動後,才能提速。提速時就需要你適當地增加一點兒手腕和手指的緊張度了,這樣才能達到你能達到的最高速。

四、舌頭的訓練問題

1、舌頭的訓練主要是集中在單吐和雙吐技巧上,三吐在巴烏的演奏中運用不多,吐音也有一個速度問題,和手指的要求相類似。要注意輕鬆和慢速訓練能讓你正確,正確後適度的緊張能讓你真正快速起來。

2、清晰度問題是演奏吐音時,運用舌頭的部位問題,應該儘可能的運用舌尖來運動,舌頭其他部位應該儘可能放鬆平躺在牙牀上,但要注意演奏吐音時嘴脣比演奏相同的長音要稍微緊張一點。

五、部分技巧問題

1、半孔演奏技巧

半孔是比較高難的技巧,能演奏出一些正常全按指孔沒有的音;而且,運用得好,音準比叉指手法更準;同時,半孔是滑音技法必須掌握的前提技法,一般某一指孔與高音的關係是大二度的指孔都應該掌握這種演奏方法。

具體演奏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一般我們持巴烏的雙手都是像握着一個雞蛋一樣是圓形的,按半孔時可以將需要的手指單獨翹直,這樣就自然按住了指孔的內半孔,放開了外半孔,按放的高低距離用聽覺來調整,音偏高了就壓低一點,音偏低就抬高一點,這種方法適用於使用在指孔距離窄,難於左右移動手指的時候:第二種方法是向高音方向平行移動手指,用聽覺調整滑動的左右距離,音偏高就少移動一些,音偏低就多移動一些,這種技法適用於演奏滑音技巧需要按半孔時使用。兩種方法都應該掌握,要分別練好。

2、滑音

滑音是巴烏演奏必不可少的,一種非常有韻味的演奏技巧,單獨手指或單組手指(多個手指同時移動)的移動訓練是需要耐心仔細地來訓練的,移動的方法是單個或同時左右移動。上滑音向高音方向移動,下滑音向低音方向移動,復滑音按需要的方向開始移動,然後再回到起點。

這種滑動技法很多人只是簡單的左右運動,其實準確地訓練,並不是平行的左右運動,而是單個手指或多個手指同時的劃圓圈運動,上滑音順時針運動,下滑音逆時針運動,在指孔上方劃一個小圓圈。特別要注意的是,下滑音更難掌握,要多練才能和上滑音一樣自然流暢。

六,樂感和韻律

最後談到樂感,是因為很多學習者在相對枯燥的基本功訓練中常常忽略掉樂感問題,失去這個必須時刻關注的訓練目標是很不應該的。

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不要忘記了我們學習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有樂感和韻味地演奏音樂,得到歡樂。其實,一個簡單的長音也能演奏出富有樂感和韻味的樂音,我們要養成這個良好的習慣:就是一開始吹奏就要演奏出優美的樂音。

當然在樂曲演奏中,樂感和韻味就更重要了。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演奏出樂感來,或者不懂演奏出樂感,具體需要去做些什麼,只知道籠統地説演奏出樂感就是吹出音樂感覺來,其實樂感和韻味也是可以比較精確地説明的。

樂感可基本概括為強弱控制和音色控制,主要是強弱控制。強弱不是大家習慣認為的那樣,以小節為單位去看,2/4拍就是“強、弱”,3/4拍就是“強、弱、弱”,4/4拍就是“強、弱、次強、弱”,這只是節拍自帶的強弱概念,如果誰真要這樣處理強弱,除非是一些節奏感強的簡單兒歌,不然會明顯破壞音樂的完整性。真正的強弱控制應該以樂句為單位來處理,在一個樂句中,音符的走向是向高音發展,就應該強起來,反之,則應該弱下來,這是一個基本的處理原則。這個基本原則,再結合附點、切分音等特殊節奏音型自帶的強弱關係,靈活處理後,就適用於大部分情況。當然,這種規則不是絕對的,作曲者的意圖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不是音符向高音流動就一定要強,或許作曲者偏偏要求這裏要減弱,所以譜子上的各種提示是具有絕對權威的。瞭解了這一點,學習者可以很容易地吹出有樂感的音樂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554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