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點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點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點

至於什麼消費都想到可以買幾本書,看起來很愛知識,卻是一個非常壞的思維,被它麻醉的人,結局就是很惡俗地以為自己很脱俗。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閲讀!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1

岳陽樓記

宋代: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譯文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連接着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裏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麼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裏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陰雨連綿,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怒吼,渾濁的浪衝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嶽隱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人家説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到了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波動的光閃着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在你唱我和地響起來,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啊!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光榮和屈辱一併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風,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説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説:“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詞多義

明:(1)(到了第二年)越明年

(2)(明媚)至若春和景明

以:(1) (來)屬予作文以記之

(2)(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1)(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表句尾感歎)嗟夫

觀:(1)(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2)(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極:(1)(直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窮盡,盡頭)此樂何極

(3)(表示程度深)感極而悲者矣

或:(1)(或許)或異二者之為

(2)(有時) 而或長煙一空

空:(1)(天空) 濁浪排空

(2)(消散) 長煙一空

通:(1) (順利)政通人和

(2)(通向)北通巫峽

和:(1)(和樂)政通人和

(2)(和煦)春和景明

一:(1)一片:一碧萬頃

(2)全:長煙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

則:(1)那麼:然則何時而樂耶

(2)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歸:(1)歸依:微斯人,吾誰與歸

(2)聚攏:雲歸而巖穴暝

備:(1)前人之述備矣:譯盡

(2)備齊

詞類活用

1.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了的事業)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

3.後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後)

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

5.憂讒畏譏(名詞作動詞,別人説壞話)

6.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形容詞作名詞,賢明之人)

7.而或長煙一空(形容詞作動詞,消散)

8.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名詞活用作狀語,向北;向南)

9.或異二者之為(動詞活用作名詞,這裏指心理活動)

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景色和事物;

今義:天氣變化;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2.微斯人【

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景象;今:看】

4.橫無際涯【古:廣遠;今: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衝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巴陵勝狀【古: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於“那”;今: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詳盡

今:準備】

8.增其舊制【古:規模

今:制度】

9.作文【古:寫文章

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則有去國懷鄉【古:國都;今:國家】

12.則有去國懷鄉【古:離開;今:前往】

1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經;今:品嚐】

14.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過】

15.寵辱偕忘【古:榮耀;今:恩寵】

16.沙鷗翔集【古:羣鳥停息在樹上;今:集體,集中】

17.進亦憂【古:在朝廷做官;今:前進】

18.退亦憂【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後退】

通假字

1.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託)

2.百廢具興(通“俱”,全,皆,都)

句式分析

1.倒裝句

例:微斯人,吾誰與歸?(疑問代詞“誰”作賓語,賓語前置。語序應為“吾與誰歸”。)

2.判斷句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語氣。)

3.省略句

例:屬(zhǔ)予(yú)作文以記之。(省略主語“滕子京”。)

4.狀語後置

例: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5.定語後置

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6.賓語前置句

例:吾誰與歸?

重點語句

(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它連接着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流水,水波浩蕩,無邊無際,或早或晚(一天裏)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萬化。

(2)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像那陰雨連綿繁密,接連幾個月都不放晴,陰冷的風呼嘯着,渾濁的水浪衝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至於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中心思想

這篇文章敍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過描繪岳陽樓的景色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後產生的不同感情,表達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2

醉翁亭記

宋代: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文

環繞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幾座山峯,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一眼望去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裏,漸漸聽到潺潺的水聲,看到流水從兩座山峯之間傾瀉而出的,那是釀泉。泉水沿着山峯折繞,沿着山路拐彎,有一座亭子像飛鳥展翅似地,飛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這亭子的是誰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給它取名的又是誰呢?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太守和他的賓客們來這兒飲酒,只喝一點兒就醉了;而且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欣賞山水的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領會在心裏,寄託在酒上。

至於太陽的升起,山林裏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風高霜潔,天高氣爽,水落石出,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着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着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並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並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個臉色蒼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裏的枝葉茂密成林,鳥兒到處叫,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遊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虛詞註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並列

2.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遞進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瞑:表承接

6.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歸:表修飾

9.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表因果

10.往來而不絕者:表修飾

11.臨溪而漁:【有爭議】Ⅰ.當“臨”為動詞時,表順接

Ⅱ.當“臨”為介詞時,表修飾

12.溪深而魚肥:表並列

13.泉香而酒洌:表並列

14.雜然而前陳者:表修飾

15.起坐而喧譁者:表並列

16.太守歸而賓客從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樂:錶轉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2.瀉出於兩峯之間者:助詞,的

3.名之者誰:代詞,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詞,的

5.山水之樂:助詞,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詞,指代“山水之樂”

7.山間之朝暮也:助詞,的

8.宴酣之樂:助詞,的

9.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詞類活用

1.山行六七裏

山:沿着山谷,名詞作狀語

2.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然:像鳥兒的翅膀張開一樣,名詞作狀語。

3.名之者誰

名:命名,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4.自號曰醉翁也

號: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5.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為樂,意動用法;(後)樂:樂趣,名詞。

6.至於負者歌於途

歌:歌曲,名詞用作動詞,唱歌。

7.雜然而前陳者

前:在前面,名詞作狀語。

8.太守宴也

宴:設宴,名詞作動詞

古今異義詞

非絲非竹【竹:古義:管樂器;今義:竹子】

四時之景不同【時:古義:季節;今義:時間】

野芳發而幽香【發:古義:開放;今義:散發】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義:情趣;今義:願望,心願】

林霏開【開:古義:消散;今義:打開】

頹然乎其間者【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今義:頹廢的樣子】

一詞多義

1.歸:

太守歸而賓客從:回去

雲歸而巖穴暝:聚攏

暮而歸:回來

2.謂:

太守謂誰:為,是

太守自謂也:命名

3.臨: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居高向下

臨溪而漁: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草木茂盛的樣子

5.樂

山水之樂:樂趣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歡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對...感到快樂【第一個“樂”】

6.而

溪深而魚肥;表並列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雜然而陳前者;表修飾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表承接

特殊句式

1.倒裝句: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正常語序應為“於途歌”“於樹休”。狀語後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後置句。)

2.判斷句:

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水落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誌。)

廬陵歐陽修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詞“於”,應為“得之於心而寓之於酒也。”)

中心思想

這篇優美的山水遊記通過描寫醉翁亭的秀麗、自然風光和對遊人之樂的敍述,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通過描寫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遊的場面,表現詩人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思想。

語文九年級上冊古文知識3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譯文

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無,連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天初更時分,我撐着一葉小舟,穿着細毛皮衣,帶着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裏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説:“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有閒情逸致的人!”於是拉着我一同飲酒。我盡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後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伕喃喃地説:“不要説相公您痴,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痴的人啊!”

詞類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詞活用作動詞,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詞活用作動詞,客居。

3.擁毳衣爐火

爐火:名詞活用作動詞,帶着爐火。

4.與餘舟一芥

芥:小草,這裏名詞活用作狀語,像小草一樣的微小。

古今異義

1.餘住西湖

餘:古義:我。(例:餘住西湖)今義:剩下。

2.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白:古義:名詞,古代罰酒用的酒杯。(例如:餘強飲三大白而別)今義: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義:這。今義:判斷詞(與“非”相對)

一詞多義

是:1.是日更定:這

2.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斷動詞,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音gè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古時罰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見餘大喜:非常

2.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大

餘:1.餘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餘里間:多

通假字

挐:通“橈”,撐(船)、劃

中心思想

通過寫湖心亭賞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羣的高雅情趣。表達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與分別時的惋惜,體現出作者的故國之思,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同時也寄託人生渺茫的慨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qvr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