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通用多篇)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通用多篇)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通用多篇)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一

中秋節並不是一個容易寫的主題,因為它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甲可以説幾千年前那位原始部落的射日英雄對奔月妻子的牽腸掛肚,乙可以提《長生殿》中唐代的皇帝與那位楊姓的美人在圓月下的相擁而泣,而極力想要讓那可憐的伐桂之人在這中秋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在我們遠至遠古,近至當代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中,“中秋”作為一個傳統佳節,無論它多麼複雜,人們也總是持一種無由的巨大寬容,彷彿什麼故事相加在它身上都毫無關係,反而更添一絲神祕:那輪熠熠生輝的月亮啊,你到底藏了多少祕密在心裏?

我是個俗人,所以我的中秋節也免不了的要落入俗套:傍晚滿屋子滿院的桂花香味,一盅顏色金黃的桂花酒擺在家中大人的面前,平時小孩子,尤其是我這樣的女孩子家,從來都是不準沾一滴酒的,但在中秋節似乎一切禁忌都溶化在月光裏了,父親會特許我嘗一點這對我來説頗有幾番神祕的酒液。一開始,在父親眼前,只是拿筷子頭沾一點,放進嘴裏吮一吮,咂咂嘴,好像沒嚐出什麼味兒來;又是一筷子,嗯,有點甜;再想伸手出去,卻被父親用筷子在手背敲了一下,他什麼話都沒説,但這意思已經分明:夠多了,不準了!我只好把手又縮了回來,嘴上道個歉,當下裏只好“認栽”,其實等父親走開,爺爺,或者奶奶都會揹着父親給我在碗底淺淺地倒上一點,就算被父親撞個正着也沒關係:“喏,過節嘛,桂花酒又對女孩子好的。”

中秋節的高潮大多是在晚上,一輪圓圓的滿月掛在天上,月光像霧似的,濃得化不開,就這麼黏黏稠稠地裹了你起來,可又不覺得悶,反而一陣秋風吹過來,更吹走了幾分睡意。中秋節晚上吃月餅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雖説意境美妙,但像我,月餅盒子一打開,就覺得已經有一塊甜膩的五仁餡翻滾在喉嚨間,於是頓覺一陣噁心,趕緊啪得關上盒子。然而大家團座在一起賞月的時候手裏手邊都或多或少的有月餅放着,唯我身邊空空蕩蕩,也要覺得不甘心。只好跑進大廳,抓來一把花生塞進口袋,又急急忙忙地跑出去。邊跑邊喊:“你們聊慢點兒,等等我……”

鄉下總是民間故事傳承的好地方,一些已經泯滅在高樓大廈之間的或浪漫或悲慼的故事,可以在螢火蟲盤旋的低矮草叢間獲得重生:愛侶帶着淚死去轉而化作蝴蝶;修煉了千年的白蛇因為一個人可以自甘墮落;死了丈夫的女人居然哭倒長城……從先輩那裏聽來,也不曉得到底是誰編了它們,我們便管這叫做故事。中秋節不缺故事,常常的,月亮會成為這些故事中的主角。我對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的認知都從爺爺那裏得來,爺爺有的是故事,但中秋節當天是不講故事的,因為到底還是賞月分月餅來得重要。爺爺的故事,通常發生在夏末,搬來兩把竹椅(我的那把常常要高一些,又帶着扶手),在院子裏坐好,頭上是沙沙作響的橘子樹,枝上都掛着一個一個小的青橘子,東面有一陣陣風吹過來,在我們頭頂打着轉,彷彿是想把橘子樹的香氣都捲走似的。爺爺的聲音也卷在這風裏,於是“嫦娥”、“吳剛”、“西王母”便也一同被捲了走。光剩下我和爺爺,還有一聲慢悠悠的“在中秋節呀……”

中秋節,由民俗學家寫到紙上便是幾句空空的“傳統佳節”、“歷史悠久”、“傳説眾多”,但這是紙,不是我們的中秋節。中秋節應當是活的,它不應當成為一紙空文,讓後人只能從文字來體會這番佳節滋味。從我們的手裏,我們的腳裏,我們的頭裏,從我們身上各個地方,傳達出一句話: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散文 篇二

又將近中秋佳節,身為一個在外四處漂泊流浪的遊子,總是不停追逐天空裡朵朵的雲彩,追逐沙灘上一波波的浪花,追逐年少層層疊疊的夢想,離開故鄉走到遙遠的異鄉,在這茫茫的人生道路上,不知走過了多少蒼涼的道路,也不知經歷了多少滄桑的旅程,有誰曾為我浪跡天涯過,有誰曾為我在旅途上迷醉過,想想這世上又有誰不曾年少過,有誰不曾年少輕狂,不知愁滋味過,又有誰對感情世界裡的柏拉圖式故事不曾痴戀過,茫然若失的我,讓我在這段感情故事裡,不知有多少次給自己留下數不清的恩恩怨怨及是是非非,然而,就在這一條茫茫的人生道路上,讓我一直不停在我生命中一次次地上演着,更不知有多少次的時光輪迴在我歲月裡掉過淚,心瘁過,傷心過,憔悴過,憂鬱的心愁和疲憊的思緒最終,最後,還是讓我無怨無悔地要自己選擇走回茫然不知的世界裡,我這一生迷途中已不知走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也不知穿越多少個山山水水,千迴路轉的路途裡,讓我敢於問着天涯,也敢於問着海角,何處是我最後落腳的'地方,何處又是我最終的故鄉和一個小小的避風港,太多的疑惑!太多的迷茫!總是讓我一次次自我迷失,總是讓我無所是從的去找尋,去追尋人生最後一次纏綿悱惻的夢…………

天空裡夕陽餘暉漸漸披上夜幕,天際間的月光撒向大地,天上寥寥無幾的星辰依然是暗澹閃爍着,深秋的風一陣陣輕吹着,秋風總是給人一種莫名淒涼的感覺,彷彿是在黑夜裡等待寂莫的來訪,祇有給人更多的寂寥,更多的無奈和孤獨,昔日那種快樂幸福的感覺還是就只能待有心人去追憶,去回憶!孤單的身子陪伴着孤寂的影子這似乎只能永遠伴隨微亮的燈光,孤單的身影似乎也只能像一首無法結束的歌,一首唱不完的歌,這一首悽美的歌,一直在我耳際邊迴響着,盪漾着,沉默無語地閉上雙眼,不知!心想的紅顏何時能歸,昔日的妳為我落淚,為我心傷,為我牽掛,為我愛過,現在我看不懂!也看不清!妳的心是什麼時候開始變了如此之殘酷無情,不知妳的心是什麼時候被誰所蠱惑,我猶如候鳥一樣,如此堅決的守候着妳,如此執着的等待,如此執着愛着妳,如此執着盼望着妳,但妳?是一次次地無情傷害着我,原以為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原本是一個美麗將要劃下句點的故事,如今真的已變成過往雲煙,感慨的心不由湧上心傷處,內心無限的傷感不覺又讓原本已化成灰的眼淚又變成兩行的淚水劃下臉頰,想起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們在茫茫人海中邂逅,讓我們相識,讓我們相知,讓我們相愛,最後妳選擇離開,上天更是給了我們從陌生到熟悉,也從熟悉又回到陌生,過去的日子裡我們真的不知是已經歷了多少個愛愛恨恨,恩恩愛愛,我們也不知已經歷了多少的分分合合,最終還是選擇以最難過的悲劇收場,現在想想真的好笑,我真的不知是上天愚弄了我,還是我愚弄了上天…………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三

一掌紅葉、一地清霜、一把鐮刀、一輪明月加起來等於一個瑟索的季節:中秋。

古人説秋天如織的風景醉了唐詩裏的花魂,也醉了宋詞裏的風韻…可是我要説:秋風秋夜只會涼了秋月,秋色秋葉只會憑添幾許秋愁,纏綿的秋思淡淡的愁緒只會纏繞在心頭…

如果時間能為我停留,我的容顏不會憔悴。如果秋的悲涼能多一些暖意,半夜的露珠不會變成一地秋霜。秋景不會那麼蕭色,人心不會那麼淒涼!

萬家邀明月,牀前燈火此刻悄悄熄滅,月亮照進了我的心窗,誰把我的明媚盡收眼底?我是否會裝飾別人的夢境,誰把我的遭遇感同深受?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一地月影中,我是淚光點點,我思念了誰,又遺忘了誰?一船秋江裏,是誰絲竹弦弦,誰在靜觀花開花落,閒看雲捲雲舒 ?

此刻月正圓,讓月兒飛,記憶彷彿穿越了流年…

我遠在天堂的親人,此時我在想您,您感知了嗎?生與死只不過隔着一層土,近在咫尺,卻又天涯遙遠…雖然天涯遙遠,卻又彷彿近在咫尺!千山萬水寄語我的緬懷和思念:您在天堂還好嗎?您的牽掛放下了嗎?您欣慰了嗎?吹一曲清蕭天堂之約,您聽見了嗎?

天上人間,月圓人難圓,生命是一個圓,誰都躲不過輪迴…可是上帝你造就了一個人,卻又帶走一個人,不是很辛苦嗎?為什麼不讓他們好好活着?

今宵我將在何處憑弔,去何處追尋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一切!

明月千里寄相思!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四

中秋節,也是“八月節”。老人們常説:“年怕中秋,月怕半。”過了中秋,今年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曾經,是那樣嚮往中秋。中秋有月餅吃,皮兒脆脆的,一碰就掉、粘不住,油汪汪的,咬一口甜得有點兒鹹,像糖塊,捨不得嚥下去,含在嘴裏慢慢融化。

中秋節,可以多掙錢。當時開小商店,每年中秋節送禮的人都很多,月餅、紅糖、雲片糕、酒……一個生意少則幾十元,多則一百多元,毛利在15%左右,一天下來銷售額在千元以上。

現在,反倒有點擔心中秋節了。企業大了,員工多了,客户多了,需要感謝的人也多了。中秋禮需要認真對待,面面俱到肯定不行,不面面俱到更不行,這就有點而擔心了!特別是在當前的反腐風頭上,送中秋禮還真的不輕鬆……

大女婿八月十五的生日。孩子不錯,挺懂事。作為父輩我不能倚老賣老,要創造些愉快的事情。為此,邀請了同是八月十五過生日的四友攜家人,一起到怡心園聚會賞月。自從去年開始,今年繼續。

天氣預報有雨,下午也下了雨。好在菩薩幫忙,傍晚時候天放晴了,月亮出來了。説實話,我覺得今年的月亮特別的圓,特別的亮。

女婿,半子。對我來説,是,也不是。遇事向着女婿,是女婿懂事,是女兒任性,是我立家的習性。為他過生日,是我的心意。特別是另外幾友,王夫婦,於夫婦,李夫婦,吳夫婦,還有錢夫婦,真的是給足了面子,替我圓場,真的是感謝了!

為籌備好生日聚會,可以説是盡了力,不敢説是擔盡了心,也至少是盡了心。提前通知小崔準備食材,辦一桌素食,而且要求色香味俱佳,還要新鮮。提前準備好月餅,既能吃到兒時的感覺,又能不油、不甜,元祖月餅正好滿足了這個要求。提前準備好蛋糕,錢是女兒付的,我負責從海安帶回怡心園。

更為難得的是還排除了一顆“定時炸彈”,避免了一場不愉快的發生。真沒想到,我現在成了“拆彈專家”了,專門排除“定時炸彈”,確保和諧、安寧祥和。

晚餐,被大家認可:“色香味形俱佳。”我很高興,正如我在飯桌上説的:“我現在是家人高興、朋友高興,我就高興。”

席間,我開車送兩個孩子去海安火車站乘車去北京。回來後,同大家一起漫步怡心園,看月光灑滿路面,嗅酒香撲鼻而來,聊友情臭味相投,話明年中秋再聚。

我不知道神仙是如何度中秋的,我就覺得我已是神仙了。

當晚,拍了很多照片,唯一合我心意的只有一張:圍牆上的月亮。青磚小瓦的圍牆上,一輪明月高高在上,照出了我心中的感覺,照出了怡心園的特色,照出了我的喜悦心情。青磚小瓦有序的緊密的堆在一起,就是圍牆,就是現實,就是風景。而月亮只能孤獨的高高的在頭上看着,望着,羨慕着,歎息着……

看得遠有什麼用?看得見有什麼用?看到了有什麼用?

中秋,月亮,過去了,期待明年。

月亮圓了,又要缺了,規律使然。

月餅再好吃,也不宜多吃,嚐嚐就行了。

中秋節散文 篇五

中秋節將致,面對超市裏包裝精美、種類繁多的月餅,我不再有兒時那種歡愉的心情,那種甜蜜的期盼,那種簡單的快樂,但讓我更加懷念兒時的那種月餅。

兒時的月餅,沒有現在精美的包裝,薄薄的一層黃草紙,包着一個如拳頭大小的圓餅,既莊重又大方,打開黃草紙,月餅就露了出來,烤得焦黃油的餅面上,一般都打上了長條形的閤家團圓,花好月圓等一些祝福圖案,月餅古色古香,讓人賞心悦目,掰開月餅,青紅絲像藕絲一樣纏纏綿綿捨不得斷開,餡裏面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時不時從斷開處掉下來,那花生、冰糖做的餡,那麪粉做的堅硬的皮,那皮上稀疏的幾粒芝麻,幾乎都是人間至美之味,輕輕地用舌尖舔着味兒,慢慢地咀嚼着,享受着,感覺着嘴裏香濃甘甜的味道一點點的迷漫開來,幼小的心裏便橫生出無限的滿足和甜蜜。多年以後,只要回想起這個情景,舌間似乎還留有餘香。

但現在,在月餅堆裏很難找到兒時吃過的那種月餅了,儘管現在的月餅越來越好,精美的包裝,繁多的口味,但卻再也吃不出以前的那種感覺了。人們的眼光不知何時從欣喜變成了挑剔,在不知不覺中已沒有當年吃月餅的那種衝動,當古老的風俗沒有了,淳樸的心靈改變了,花錢買來的精美月餅,除了送禮,也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應景食品罷了。但每當中秋節來臨時,我總忍不住在超市擺滿各種品牌的月餅架前流連忘返,老覺得我與它之間有種不解的情結,即便不買,也要多看它幾眼。

中秋,它承載了一段兒時的回憶,一種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餅串聯的記憶。儘管我自始至終對月餅有一份獨特的情懷,但我依然懷念兒時簡樸的月餅,那種用黃油紙包着,用紙繩紮成四方塊的那種月餅,最起碼它真實,表裏如一,沒有太多的掩飾。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六

那年暮春母親在幾塊農田播下種後,永遠離開了我們。從那以後,我、小弟還有父親爺仨相依為命。雖然不久後我參加工作,可以自食其力,但沒有母親的日子是悲涼的,沒有母親的節日更是心也慼慼淚也漣漣。人們都説有媽才有家,有媽在的家才是温暖的家。只有失去了母親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這句話的滋味和份量。

母親剛走以後,只要我待在家裏,耳旁便響起她老人家重重的足音,眼前總閃現她老人家的笑臉,好像母親一直都在我身邊。沒有了母親的日子,思念瀰漫在庭院的每個角落,漫延在田間地頭的壟壟禾苗中。那幾年夏秋時節,除去按時上下班,我總是起早貪黑地奔波在那幾畝責任田裏。汗水和着淚水祭奠着早逝的母親,那幾年也將自己磨礪得更加吃苦耐勞。

艱難的日子裏,我的生命中一直有親人陪伴在身旁。哥嫂是我那時除了父親之外最親的人。他們不僅務營自己的薄田,還拉扯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們的日子同樣艱難。但每到自己的農活兒鬆快的時候,他們仍不忘幫襯我一把。哥會幫我們拉回成熟的莊稼秸稈,卸在場面裏,嫂子和我們一起鋪開晾曬,哥開着拖拉機碾下莜麥或胡麻顆粒。收場,揚場,篩簸,裝袋,一場秋田收下來天已大黑。那時哥嫂在我心中是山,是我倚靠的港灣。

除去農忙時搭一把,過時過節哥嫂會喊我們一起去家裏。我們聚在一起,人多自然熱鬧,也有了家的温馨。中秋節也不例外。十五那天,我們會一起在地裏拾掇莊稼,臨近中午和傍晚,我和嫂子先回家做飯。午飯通常炸糕拌土豆絲細粉條,晚飯少不了包些餃子。大家忙忙碌碌地天就黑了,月就圓了。

九二年的中秋節應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那天白天我們依舊下田幹了農活兒,午飯炸了糕吃了涼拌細粉絲。可晚上卻沒能吃到餃子。傍晚我和嫂子從田裏走回去後,嫂子對我:

“今天怕包不成餃子啦,我肚子疼,可能要生了。”

嫂子説完,我急忙去找住在附近的兩個本家嬸子。哥回來後忙去找接生婆。那會兒醫院婦產科大夫還會私自出診,掙些接生費。兩個嬸子過來後將我擋在院子裏,她們説閨女家別進產房,被嚇着可不好。我只好待在院子裏,幫不上屋子裏面的忙,我只有乾着急。

屋裏一通忙亂後,一陣響亮的啼哭聲傳來,嫂子生了,那是小侄兒降臨時的喧告。在千家萬户共飲團圓酒時,小侄兒一路獨特的歡唱與我們相聚,完成了他初次讓我們喜極而泣的一次人生旅途。嫂子在生產前一直強撐着隨時臨盆的身子下地,不曾休息半日。這或許是老百姓司空見慣的樣子,但多年後每每念及那個難忘的中秋節時,我都不由地對嫂子生出一種疼惜和敬意。

中秋節散文 篇七

瓦藍的天空澄澈的一塵不染,遠處飄來一縷縷金桂的清香夾雜着醇厚的柿子味。捨不得離開的蟬還在枝頭上低聲的嘶叫着,遼遠,清亮。卻還是沒能留住燥熱煩悶的夏,秋天便迫不及待的跨上了行程,悄聲帶着豐收來到了這個令人神往的村莊。

樹根又傻愣愣的坐在村口,整整一下午了。“中秋節快要到了!”想起來離家漂泊的瘋娘,樹根又重重的歎了口氣。

樹根從小就是村裏人眼中的另類。他那十幾年前就去世的啞巴父親以及那離家出走的瘋娘無一例外成了村裏人這些年茶前飯後的議論話題。一場大暴雨後,兇猛的河水捲走了顫微微的獨木橋以及橋上的樹根爹,被救上岸後昏迷不醒。窮苦的家庭如何能支付鉅額醫藥費,樹根爹變啞了。後來成了家,卻不幸掉下懸崖摔死了。再後來,樹根娘變瘋了,常常到處亂跑,不過每次都會自己回來。樹根是個敦厚的人,也沒太在意。誰知兩年前母親出走後再也沒能回來,樹根找遍了十里八村可沒有一點消息。

往事像電影一樣一幕幕閃現在樹根的腦海裏,眼前這座富饒祥和的村莊把他的思緒拉回到幾年前。泥濘不堪的小路上發瘋的母親在地上胡亂的翻滾,身上髒得不像樣,分不清是泥還是牲畜的糞便。樹根便耐心的為瘋娘洗乾淨,即使很髒,他也覺得很幸福。而現在要是母親還在身邊,那該是多享福啊!

他還依稀記得那年的村子,天翻地覆的蜕變了。那天,村支書興沖沖的跑來“要修路了,要修路了!”原來,村村通公路要普及到這兒了。這可是村裏人做了幾十年的夢啊,村裏男女老少齊心協力的跟着共產黨的領導,修建那條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路。籌資、開山、挖石、肩挑手抬……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在挖土機的轟隆聲中,在村民高亢的吆喝聲中,在險峻的山谷中巍然迤邐。凝聚着無數的心血與希冀,這條宛如銀龍的路無盡綿延,穿過村莊往南通向縣城,往北直抵市區。於是,這個閉塞的村子一下就變成了交通要道。

自從樹根爹死後,樹根便把自家幾畝地租給別人種,這讓思想保守的村民們很是看不順眼,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竟然不種地,那還想幹什麼?村支書是個老黨員,考慮了樹根的情況便將剛批下來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農村醫保的名額留給了樹根家。這可是個稀罕事啊,困惑農村家庭幾十年的收入低、看病難的問題竟然解決了。在村委會的幫助下,樹根簽了承包合同,把村口一棟廢舊的廠房租了下來,用這個破廠房開了個漂亮的飯店和一個洗車場。這要擱以前啊,村裏人肯定會笑掉大牙,而現在這寬廣的公路通向這裏,帶來了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車輛。以前連個拖拉機都罕見的村莊現在大小車輛來往不絕。樹根的飯店和洗車場也成了香餑餑,生意十分紅火,賺了不少錢,蓋了小樓房,小兩口日子過的像模像樣。

看着南來北往的人羣,樹根又想起他那流浪在外的瘋娘,“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還會回來嗎?要是回來時迷路了怎麼辦?家鄉這幾年變化這麼大,娘會認識嗎……”想着想着,淚水模糊了樹根的視線。黨的政策這麼好,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錢是掙不完的,可娘卻只有一個啊!樹根站起身理了理衣服,看了看眼前這祥和的村莊,高聳的樓房、寬敞的公路和一切的一切,他下定決心明天就去找娘,帶她去治病,想着這些他緩緩的向着遠處的五星紅旗深深的鞠了一躬。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八

幾年後,我嫁作人妻。不久小弟將弟媳迎進家門。從那以後,我將包括農事在內的孃家大小事務都交給弟媳打理。我與農事漸行漸遠的時候,父親一直與小弟一家生活在一起。每年的中秋節我都與夫家家人待在一起。而父親或與小弟一家或與哥嫂一家,祖孫三代一起其樂融融地度過一個又一個繁忙的中秋節。

年復一年地忙碌過後,父親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由最初的氣管炎肺炎直到肺氣腫肺心病,最後心肺功能衰竭,臟器不能自主工作。記得父親第一次大病住院時,我尚在生產兒子後的假期中。因寶寶仍在襁褓中,我的身體仍未完全恢復,愛人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陪侍父親的責任。那段日子父親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還有愛人和小弟的陪護下,一日好似一日,父親從昏迷中醒來,直至痊癒出院。好消息一天天傳來,我懸起的心也慢慢放了下來。

之後的春秋時節,父親總會大病一場。用父親的話説,開了與醫院打交道的頭就甭想勻着出氣。出氣是我們當地方言,指呼吸。父親的病結在呼吸上,老人話裏話外都與之相關。老父親一次次犯病,我們兄弟姊妹六個不同程度地陪侍在病牀邊,盡着孝心。每每看到老父黑紫的嘴脣,一聲接一聲地咳嗽,艱難地喘息,那種誰都替代不了老父病痛的無助和無奈一下一下刺痛着我的心。

最難忘的是二〇〇〇年秋,父親在住院治療半個月後回家。從那以後,老人再沒有離開過他那間小屋。每次為父親洗完衣物,擦拭老人手臉的時候,一種説不清楚的滋味困擾着我。老父消瘦的臉,護士輸液時都找不到血管的手腳,遍佈着淤青,這些都讓我潸然淚下。

纏綿病榻的日子,父親的神智時而清楚時而糊塗。老人當時那些莫名其妙的話語常常令人頭皮發麻。有時父親會説“你媽來看我了”,有時還會説“你爺爺在等我呢,瞧,他就在門後”……在許多年後的今天重新揣摩那些話語,其實那是老父親自己心願的表述。老人真的累了,一次次與病魔的抗爭中老父親已明顯力不從心。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老父親像所有年少孩子一樣想到的是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精神支柱;在自己疾病最嚴重的時候,老父親想到的是與自己風雨同舟、相濡以沫的妻子——我的母親。

父親最終沒能挺過那一關,安詳地走了。那天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二〇〇〇年中秋節午後。

那個節日是繼小侄兒出生後又一個永遠留在我心底的一箇中秋節。那天午後,我與兩個姐姐本打算去幫小弟到地裏起土豆。我們姊妹三個先後進了父親的屋子,不一會兒老人的情緒開始波動起來。一會兒要下地,一會兒又要上炕,折騰了一通後,老人一口痰沒上來就永遠離開了我們。老父離去時,我們都圍在老人家的周圍,可惜的是我們再沒有能力將老父親挽留在我們身邊。但我們明白自那一刻起,我們兄妹六人再無父母會疼愛我們。

父親離開的那個中秋節距今已近二十年,在那些個沒有父母的節日裏,我總會用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去告慰父母的在天之靈,諸如哪個侄兒侄女成家立業啦,哪個外甥考上大學啦,我都會默默地在心裏説給天堂裏的父母聽聽,讓老人們放心,讓老人們和我們一起分享快樂。

我想,長久以來的懷念都深深地印下親人們的努力和執着,所有這些心路上的努力都是在與逝去的親人一一告別,所有的刻骨銘記都是在祝福逝去的和健在的親人安好,所有有關中秋節的記憶也都是對當下美好生活的吟唱!

中秋節散文 篇九

晚風習習,吹散了頭髮,吹亂了思緒,漫步在葱蘢的綠樹紅花間,久久不曾離去。

明月當空,清涼依舊,可心境卻不平靜。

又是一個皓月當空,守着圓月話温情的時刻,可卻找不到眷戀的理由,記憶中的温暖卻只是停留在外婆的懷抱!

一晃外婆去世近三十年了,我過了近三十個中秋,可年年中秋賞一樣的圓月,吃一樣的月餅,唯有我的記憶深處的中秋有着無比的甜蜜和温馨!

我媽是外婆最小的女兒,從小她就不會做家務,理所當然就更不會帶小孩,以致嬰兒時的我有好幾次在他們手中險些命喪黃泉,外公外婆看到小小的我遭遇如此的危險,就讓父母把我送到他們那兒,所以我是瞎眼外婆用衣服兜大的!

從記事起每個中秋都是在外婆家過的,七十年代中期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外婆總會變戲法似地給我們變出許多平時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東西,每個中秋都是我們姊妹幾個最盼望的節日!

當那一輪皎潔的盈月將它的光輝滿滿灑向大地時,我們早已穩坐在葡萄架下的小桌前等待外婆給我們變出的驚喜!在那略有些清涼的夜晚,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當外婆摸索着從屋裏拎出一個小竹籃,我們就開始沸騰了,吵嚷着要自己去拿,瘦高個兒的外婆將竹籃高高地舉過頭頂,要我們安靜下來,經不住誘惑,只得舉手投降,平常吵鬧慣了的我們立刻安靜下來,要知道盡管只是那麼一點少的可憐的食物,可在那個年代卻足以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幸福好久好久!

外婆依次發給我們:一人兩粒水果糖,一個蘇式的冰糖月餅,還有舅舅晚上剛從院子的葡萄架上摘下的葡萄……

那時還沒有我的兩個小妹,所以我是最小的,於是享受着比哥姐們多的優待--可以躺在外婆的懷抱裏一邊吃着零食,一邊津津有味地聽着外婆重複了不知多少遍的鬼故事,聽着聽着就在外婆的懷抱中進入夢鄉……

儘管是一樣的東西,但對於頑皮的我來講,總覺得別人的肯定比自己的好,於是我會趁着哥姐們專心聽故事時,偷偷地去舔一下他們手上的糖果,直到完全確定我的和他們是一樣的甜!那水果糖的甜蜜滋味滲進夢裏,讓我甜醒了還在笑!

那邊吃邊掉渣的冰糖月餅,讓我們非常珍惜地享用它,雙手捧着放到嘴邊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小心翼翼地生怕掉下絲毫零星碎末,如果一不小心掉下一點便會馬上拾起,吹吹上面的灰,然後十分享受地放進嘴裏,細細地品味……

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再也不會因為少吃一口而爭得不可開交,豐盛的美味在每天的餐桌上一遍遍輪番重複着昨天的故事,而我卻再也找不到那種中秋月圓時一家人團聚賞月的温馨……

如今還不到中秋節,超市裏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月餅,吃着那些製作精美,包裝華麗,價格不菲的月餅卻猶如嚼蠟,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感覺——

如今中秋的月餅怎麼也吃不出從前的那個味,不知道是做月餅的人變了還是吃月餅的心境變了?華麗的包裝,卻如何也代替不了平實本質——一塊冰糖,幾粒芝麻,少許桂花,卻令我甜蜜許多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7wmp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