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精品多篇

歷史人物張衡的故事精品多篇

對張衡的評價 篇一

張衡是一個多才多藝,舉世罕見的天才,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巨匠、文學家、發明家,史學家,畫家。在天文學、地震學、地理學、氣象學、機械學、數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皆造詣頗豐。

張衡一生髮現了兩千五百餘顆恆星,他的身份頗多:渾天儀,地動儀的發明者、指南車的製造者……他深受後人喜愛,郭沫若稱讚他“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中把張衡稱作“反讖緯的思想家”, ”高似孫在《緯略》中評價“張衡、馬忠號‘木聖’”。除此之外,張衡還被外國人稱為“東方的亞里士多德”,足以證明人們對於張衡的欣賞與崇拜。

《後漢書》專門為張衡立傳,説張衡“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稱讚了張衡的品德高尚。張衡的朋友崔瑗曾稱讚張衡 “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瑰辭麗説,奇技偉藝,磊落炳煥,與神合契”,范曄寫張衡學識淵博,“少善屬文”“通五經,貫六藝”。

張衡雖有官才,卻無官欲,品行高尚,對貪官污吏絕不心慈手軟。他的政治眼光敏鋭,政治頭腦清醒,政治手腕高明,懂得如何獨善其身。腳踏實地,不為名利,洞察社會百態,其為人處世,皆有自己的一套作風。

猜你喜歡:

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故事 篇二

張衡家族世代為當地的大姓。他的祖父張堪,自小志高力行,被人稱為聖童,曾把家傳餘財數百萬讓給他的侄子。光武帝劉秀登基後張堪被任命為蜀郡太守,隨大司馬吳漢討伐割據益州的。公孫述,立有大功。其後又領兵抗擊匈奴有功,被拜為漁陽太守。曾以數千騎兵擊破匈奴來犯的一萬騎兵。此後在他的任期內匈奴再也沒有敢來侵擾。他又教人民耕種,開稻田八千頃,人民由此致富。所以,有民謠歌頌他説:“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張堪為官清廉。伐蜀時他是首先攻入成都的,但他對公孫述留下的堆積如山的珍寶毫無所取。蜀郡號稱天府,但張堪在奉調離蜀郡太守任時乘的是一輛破車,攜帶的只有一卷布被囊。

張衡像他的祖父一樣,自小刻苦向學,少年時便會做文章。16歲以後曾離開家鄉到外地遊學。他先到了當時的學術文化中心三輔(今陝西西安一帶)地區。這一地區壯麗的山河和宏偉的秦漢古都遺址給他提供了豐富的文學創作素材。以後又到了東漢都城洛陽。在那兒,他進過當時的最高學府太學,結識了後來著名的學者崔瑗,與他結為摯友。張衡興趣廣泛,自學《五經》,貫通了六藝的道理,而且還喜歡研究算學、天文、地理和機械製造等。但在青年時期,他的志趣大半還在詩歌、辭賦、散文上,儘管他才高於世,卻沒有驕傲之情。平常從容淡泊,不喜歡與俗人相交。

古代科學家張衡的故事 篇三

張衡是中國古代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他發明了“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儀器。他還發明瞭“渾天儀”、“候風儀”等儀器。

我們在國小語文課本里學習過“數星星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張衡的故事家喻户曉,他的成就世人皆知。

張衡是東漢時候傑出的科學家。他從小就愛想問題,對周圍的事物,總要尋根究底,弄個水落石出。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張衡和爺爺、奶奶在院子裏乘涼。他坐在一張竹牀上,仰着頭,呆呆地看着天空,還不時舉手指指劃劃,認真地數星星。

張衡對爺爺説:“我數的時間久了,看見有的星星位置移動了,原來在天空的,偏到西邊去了。有的星星出現了,有的星星又不見了。它們不是在跑動嗎?”

爺爺説道:“星星確實是會移動的。你要認識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邊比較明亮的七顆星,連在一起就像燙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張衡很興奮又問:“那麼,它是怎樣移動的呢?”

爺爺想了想説:“大約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線上,到天快亮的時候,這北斗就翻了一個身,倒掛在天空……”

這天晚上,張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來看北斗。夜深人靜,當他看到那閃爍而明亮的北斗星時,果然倒掛着,他感到多麼高興啊!他想:這北斗為什麼會這樣轉來轉去,是什麼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趕去問爺爺,誰知爺爺也講不清楚。於是,他帶着這個問題,讀天文書去了。

後來,張衡長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眾,把張衡召到京城洛陽擔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曆法的事情。

為了探明自然界的奧祕,年輕的張衡常常一個人關在書房裏讀書、研究,還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觀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製造出一種儀器,能夠上觀天,下察地,預報自然界將要發生的情況,這對人們預防災害,揭穿那些荒誕的迷信鬼話,該是多麼好啊!

於是,張衡把從書本中和觀察到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開始了試製“觀天察地”儀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寫成一本書,叫做《靈憲》。在這本書裏,他告訴人們:天是球型的,像個雞蛋,天就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黃,就叫做“渾天説”。

接着,張衡根據這種“渾天説”的理論,開始設計、製造儀器了。不知經過多少個風雨晨昏,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儀器--渾天儀誕生了。這個大銅球很像今天的地球儀,它裝在一個傾斜的軸上,利用水力轉動,它轉動一週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轉一週的速度相等。而且在這個人造的天體上,可以準確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張衡説:“天上的星星,能見的共有二千五百顆,但我們經常能看到的卻只有一百二十顆。”

後來,張衡經過努力鑽研,又發明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預報地震的儀器--地動儀。這個地動儀也是鋼鑄造的,形狀像個酒罈子,四周鑄着八條龍,每條龍口裏含着一個小銅球。只要哪一條龍口中的銅球吐了出來,就預示着那個方向發生地震了。測試非常靈驗,沒有一次不準。

張衡在科學上的創造發明是偉大的,這是由於他從小就愛科學,勤奮地學習鑽研和不懈地觀察實驗,而且能把書本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通過自己刻苦研究、創造才獲得的。

天文學家張衡數星星的故事 篇四

張衡從小就對大自然萬物充滿了好奇,早晨布着露珠的葉子,中午熾熱的太陽,晚上閃閃發光的星星都讓他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張衡每天晚上跟着母親去打穀場。打穀場上別家的孩子們嬉笑打鬧,你追我趕,充滿了一片歡聲笑語。唯獨張衡孤寂地坐在一旁,望着充滿未知數的星空,小手在不停地動着,嘴裏還邊説着:“一顆,兩顆,三顆。.。.。.”,似乎享受着別人無法理解的樂趣。張衡母親以為張衡白天累壞了,就對張衡説:“衡兒,如果你累了,就先回家休息吧”。但是,張衡沒有理會母親,母親也不説話地離開了。過了一會,打穀場上的人們也漸漸離去。有個大點的孩子就跑來拍了拍張衡的肩膀説:“你在發什麼呆,天上又不會掉豆子”,張衡頭也不回地説:“數星星啊”。一聽張衡説完,孩子就哈哈大笑:“還數星星,那你數清楚了嗎?”張衡回道:“已經數到一千多顆了,快數完了”。此時旁邊一位老人插話説:“天上的繁星是數不完的,別浪費勁了”。張衡打斷老人道:“不可能,那片天的星星只有一千多顆,很快就可以數完了”。張衡父親見後立馬過來打圓場:“怎麼能這樣對老爺爺説話呢,快道歉”。張衡羞愧地連忙道歉。看着張衡欲言又止的樣子,張衡父親明白他的意思道:“天上的星星也是有規律的,要把它們分成一個個星座,才方便數清它們”。張衡若有所思地笑了,按照父親所説數星星,果然學到更多知識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vo3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