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藏傳佛教七寶常識介紹【通用多篇】

藏傳佛教七寶常識介紹【通用多篇】

藏傳佛教七寶常識介紹【通用多篇】

紅玉髓 篇一

珍珠明潔圓潤,被譽為“月亮上的寶石”,又有“珠寶皇后”的美譽,不需任何加工就可成為悦人的飾品。有白色,奶白、奶黃、粉紅、玫紅、古銅、深藍、黑色,其中以白色稍帶玫瑰色為上佳,具有平心開悟的能力。在藏傳佛教中,珍珠一般用於裝飾法器或製作唐卡,珍珠飾物比較少見。

硨磲 篇二

蜜蠟,為有機類礦物之一,質地脂潤,色彩繽紛,用途廣泛,價值超卓,與其他自然寶石一樣,享有“地球之星”的美譽。蜜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珍貴寶物。它的產生形成過程須經歷數千萬年,其間歷盡滄桑,又令它增添了無數瑰麗的色彩。

蜜蠟的神奇變化,使它幾乎無一雷同,彷彿任何一件都是世間獨一無二的。它的美麗、神奇,每每予人一番驚喜。

自古以來,蜜蠟深受世界各地之皇室、貴族、收藏家、百姓的鐘愛,它不只被當做手飾,頸飾等裝飾品,更因為具有神祕的力量而獲一致的讚揚推崇。它是歷代皇族所採用的飾物與宗教之加持聖物,令佩戴者與珍藏家得到無比的幸運和財富。

所以歐洲一直有“千年琥珀,萬年蜜蠟”的説法。蜜蠟於本世紀已經掀起全球收藏熱潮,價值不斷攀升。蜜蠟的質感和彩豔魅力,足以媲美鑽石和翡翠,它的神祕力量和靈性,卻是其他珠寶所不具備的,可謂最美麗和珍貴的珠寶。

蜜蠟除了能夠欣賞、佩戴、療養、裝飾、收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靈性修行之功效。作為佛家修持的聖物,蜜蠟自古以來就被世人看重,視其為吉祥、神聖的珍物,深受喜愛。

在我國的藏傳佛教中,喜歡用蜜蠟來做佛珠,認為其有通靈、驅邪定魂的神力,用來作念珠和護身符,有強大的辟邪趨吉功效。

金 篇三

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曆史。銀白色,光澤柔和明亮,是少數民族、佛教喜愛的裝飾品,銀是藏傳佛教七寶之一。銀,永遠閃耀着月亮般的光輝,銀的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國也常用銀字來形容白而有光澤的東西,如銀河、銀杏、銀魚、銀耳、銀幕等。銀在自然界中不是以遊離態存在,而是以化合物型式存在的,提煉起來技術要求較為複雜,故而其出現比金飾要晚。目前我們所能看到最早的銀飾,大約是春秋時候錯金銀的銅兵器。

其實這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銀飾。以銀製成器應始於戰國。但是由於在自然界中銀的儲存量大於黃金,故而一旦其提煉技術為人們掌握,銀器就大大地流行起來,而且由於其價格方面的優勢使得民間用銀飾的數量遠遠超過金器。這也是目前我們可以更多地看到古銀器的原因。

在阿彌陀佛如來常駐淨土西方極樂世界中有“七寶”,第一“寶”就是金銀。

與金一樣,銀同樣也代表健康長壽同時銀還是避邪之物,銀代表着“佛祖”的光芒,剛出生的小孩帶銀飾就是乞求平安,健康之意。

珍珠壇城 篇四

壇城,即梵文的音譯,或稱曼荼羅、滿達、曼扎、曼達。意譯為壇場,以輪圍具足或“聚集”為本意。指一切聖賢、一切功德的聚集之處。這座壇城是慈禧太后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送給十三世喇嘛的禮物。它用22萬顆天然珍珠串制而成的。

珍珠 篇五

1、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石一乾坤,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

2、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3、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4、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5、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6、佛曰:笑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7、佛曰:一切皆為虛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8、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9、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0、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1、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12、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13、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14、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15、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説∶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16、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説∶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

18、佛曰: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20、佛曰:從忘我到無我,那就是禪心的顯現了。

21、佛曰:不可説,不可説,一説即是錯

22、問佛:為何我的感情總是起起落落? 佛説: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23、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24、佛説: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諸多痛苦。

25、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26、古寺月色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

27、佛曰: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28、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9、佛曰: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佛曰: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門,早已超脱涅磐

30、禪者心也,心中有禪,坐亦禪,立亦禪,行亦禪、睡亦禪,時時處處莫非禪也。禪也是頓生的,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人頓悟,得禪意。

31、空中,梧桐落葉飄零;眼前,蕭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問趙州禪師:“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趙州禪師淡淡地説:“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32、有人問大龍智洪禪師:“什麼是微妙的禪?” 智洪禪師回答:“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33、輪迴自然界萬物最燦爛之日,為何就是委地之時?

34、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35、妙諦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皆是妙諦。

蜜蠟 篇六

紅玉髓在藏傳佛教中與蜜蠟(又稱米臘,即上品琥珀)、硨渠、珍珠、珊瑚、金、銀並稱為“西方七寶”,是供佛修行的最佳持物之一。

紅玉髓,也稱麥加石,產自西藏高原。紅玉髓是橙色至紅色的半透明玉髓,質地細膩,晶瑩剔透,色澤純正濃厚,硬度較大,輕輕敲擊其聲清脆悠揚,是一種價格較低的寶石。

紅玉髓為隕石撞擊礦區時高温高壓產生,其中的紅色是鐵氧化物雜質所致,是紅寶石的姐妹石,非常稀有,品質以半透明為佳,通透嫣紅,色如霞凝,柔潤美麗。紅玉髓一般要經過人工雕琢,常被加工成珠類、凸圓形和雕刻品。

作為一種宗教意義深邃的石頭,埃及女神Isis使用紅玉髓護送死去的人們通過去往來世的路途;它是基督十二使徒之一菲利浦的標記;是亞倫宣判護胸甲上的石頭之一(《出埃及記》:第28章,15-30);伊斯蘭先知的印章就是一塊鑲嵌在銀指環上,雕制而成的紅玉髓。直至今日,中國、印度和西藏佛教徒仍相信紅玉髓具有保護性力量,還經常依照埃及人的做法,將這種石頭與綠松石和青金石鑲在一起,以獲得更加強大的力量。

藏傳佛教認為紅玉髓經過多年佩帶與加持可產生人石通靈,具有保護的力量,常佩於身可平安護體。

此外,情侶紅玉髓飾件能讓情侶心通幸福。

銀 篇七

歷史上,紅珊瑚與佛教關係密切,而佛教是最早從印度傳入西藏的世界宗教之一。

印度和中國西藏的佛教教徒視紅珊瑚為如來佛的化身,他們把紅珊瑚作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來做佛珠,或用於裝飾神像,是極受珍視的首飾寶石,藏民認為這種紅色代表了他們心目中的“西方之阿彌陀佛”。

據説當年西藏王爺頭上戴的頂珠,就是當時最好的紅珊瑚,而且喇嘛高僧也多持紅珊瑚所制的念珠。

紅珊瑚在藏民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對紅珊瑚的喜愛不但是出於審美需要的一種裝飾物,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藏族人民的粗獷豪放的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

同時,紅珊瑚在藏族服飾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漢、藏民族具有深遠的宗教和文化聯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pyr5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