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伏爾泰名言(多篇)

伏爾泰名言(多篇)

伏爾泰名言(多篇)

伏爾泰範文 篇一

如此蕩氣迴腸!語言有着勇士的激情,英雄的豪邁。全文讓我們一次目睹了兩位文學巨匠,世紀英雄。他們同是思想的鬥士,向所有的不平等發出最強烈的抗議。他們如同黑夜中的明星,讓人們在黑暗中見到光明。他們如同燃燒的蠟燭,用生命來照亮一切,盡力感悟周圍的一切。他們如同羅盤,指引着迷途中失去方向的人。

誰説他們沒有力量?他們有無限的力量,那力量是永恆的,不會減少,只會增加,那力量超過千軍萬馬,是如此偉大,甚至超過了上帝,它能讓殺氣衝氣的士兵解甲歸田;它可以讓唯利是圖的地主成為樂善好施的善人,它可以讓放蕩不羈的花花公子浪子回頭。

他們感悟了幾代人,成就了幾代人。然而我發現,現在的世界,現在的社會,已經幾乎沒有了伏爾泰、雨果一樣的人。看上去,今天飛速發展的社會,也只是表面的,人們的思想覺悟、素質精神相比之下就差多了,依然有剝削。依然是貪官一片。我們在等待,等待出現伏爾泰、雨果一樣的人。

伏爾泰名言 篇二

――伏爾泰

這個法國佬如此“惡毒”地“辱罵”中國人和埃及人。幸虧他死得早,要趕上中國的或伊朗的霍梅尼時代,他一定是一個被紅衞兵亂棒打死的拉什迪。

我們先不管伏爾泰“罵”埃及人“怕死”這個閒事,只説説他“罵”中國人“恐懼”這件事。收集一下現代中國人關於長城的頌歌和讚詞,你就會發現,長城已經成了中國人的偉大驕傲,已經神聖得不能再神聖。中國的國小生,一説起長城,似乎馬上就要立正敬禮。

但是,只要稍有歷史知識和一點點獨立思考能力,即使是一箇中國人也應當問一下:長城到底是什麼?

長城是中國古老的封建統治者用老百姓的血肉築成的護權的土圍子;長城是中原統治階級抵禦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他們勢力圈的院牆。(我這裏用“進入”而不用“入侵”,完全和的日本右翼分子用心不一樣。日本右翼分子是為了掩蓋罪惡;我是為了證明事實: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權入主中原當一當皇帝。元朝蒙古人當了皇上,清朝滿族人當了皇上,中華民族子孫不是照樣讓他們入正史嗎?)

長城是勞民傷財的無效工程、無效勞動。長城花了多少錢、死了多少人、耗費了多少資財,恐怕只有“深挖洞”的“三線工程”才能與之匹敵。長城根本沒有一點兒防禦能力:它何時阻擋住了北方民族馬隊的進入?從秦王朝到元明清,五胡亂國、元朝滅宋、滿清滅明,長城起了一點點作用嗎?

長城擋不住兄弟們的楚漢相爭;王朝的內部腐敗和崩潰使得長城只具旅遊價值。長城更擋不住真正的外族入侵:俄國人越過黑龍江長驅直入;日本人從渤海灣和黃海一直殺到黃河兩岸;八國聯軍更是看都不看一眼這道土牆便燒光了圓明園……長城擋住了誰?

花了數不清的錢,死了數不清的人,築了一堵無用的牆。它只起了一點點作用:安慰了一下牆裏面統治者戰戰兢兢的心。其實“恐懼的紀念碑”並沒有為統治者戰勝恐懼,崇禎皇帝上吊時,指望長城了嗎?

當我們平心靜氣、實事求是地看待長城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作為旁觀者的伏爾泰眼光的尖鋭和深刻。他説長城不能證明中華民族的卓越才智,言外之意,中華民族是還有一些能證明其聰明才智的東西的。例如都江堰和這個偉大水利工程旁邊立的一塊寫有“深淘灘低作堰”銘文的紀念碑,就足以證明中華民族的才智。“低作堰”不僅僅是水利原則,更是治國之大智慧!而歷代統治者不具備這種卓越的才智,一個勁兒地打牆作堰,用恐懼的堵塞來對待一切禍水,豈不悲哉!

主題點評

“兼聽剛明,偏信則闇”,這句富含人生哲理的古代格言,一直為後來者指點着思考的迷律。然而,自唐代以來,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的封建君主一直大有人在;以昏庸誤國,最終不得獨善其身的也不在少數。何以至此?其原因在於為名、利、色、情所惑也。耳熟能詳的“忠言逆耳”之説,究竟有幾人能躬行不悖?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是聽恭順話舒心,受阿諛奉承而陶醉。

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地看待所面對的一切?這種思想的劣根性長期以來麻痺了一些人、乃至一個民族的思考力,甚至我們在“”、經濟上捉襟見肘時,仍高喊着“超英趕美”。

本文作者從“兼聽”外國人對中國長城的異論之後,能夠以敏鋭、清醒的眼光再看舊事物,以科學分析的頭腦重新審視傳統的認知觀,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因而激活了自己實事求是、科學分析的頭腦,寫出了超凡脱俗的主題文章。

選材點評

這篇雜文在選材上具有與眾不同的眼光。首先,關於對中國長城的評價,一直是正面褒揚性的文字居多。長城一直被看作中華古代文明的驕傲。

然而,作者卻能站在旁觀的位置、從全新的角度看長城,從而提出與世俗迥異的新見解。為了闡釋並證明自己的見解與主張,作者不得不把選材視角調整到歷史的過去時空,讓史實本身告訴人們長城本身的實際作用,在對事實的分析中,古人修長城的功過譭譽不言自明。

佈局點評

文章的開頭引用伏爾泰的名言開頭,直接引出本文的話題――對“長城是恐懼的紀念碑”的看法。接着按照習慣性思維方式,指出了伏爾泰言論的“悖謬”,指出在國人眼裏長城“已經神聖得不能再神聖”的通論。

中間部分,作者以“長城到底是什麼”過渡,接下來運用了大量文字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論證,共分三個小層次。在這三個層次中作者以大量史實為論據,分別論證了:“長城是中國古老的封建統治者用老百姓的血肉築成的護權的土圍子”;“長城是勞民傷財的無效工程、無效勞動”;“長城擋不住兄弟們的楚漢相爭;王朝的內部腐敗和崩潰使得長城只具有旅遊價值。長城更擋不住真正的外族入侵。”在論證分析後得出結論:“花了數不清的錢,死了數不清的人,築了一堵無用的牆。”

結尾部分,作者從長城説到都江堰,引申到再看中國人的智慧,並對像都江堰這樣的“治國之大智慧”深表讚美之情,主題的內涵充分昭顯。

語言點評

文章的語言尖鋭、犀利,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引用伏爾泰的格言對揭示文章題旨,引領讀者深入思考並論證主題起了很好作用。

文章以事實為論據並輔以必要的説理,有力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闡明瞭見解,增強了説服力。

微瑕指正

本文作者主要着眼於長城的實用價值,而忽略了長城的精神內涵。如果用歷史眼光看長城,其褒貶還有失當之處。

伏爾泰範文 篇三

1、我們在這世上時日不多,不值得在可鄙的壞蛋的腳下爬行。

2、書讀得多而思考,你會覺得自己不懂的越多。

3、神諭的最了不起的作用在於保證戰爭的勝利

4、幾個蒼蠅咬幾口,決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

5、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6、我可能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I衞你説話的權利

7、激情是使航船揚帆的驟風,有時也使它沉沒,但沒有風,船就不能前進。

8、人,如果沒有記憶,就無法發明創造和聯想。

9、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希望。

10、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

11、這裏是我的心臟,但到處是我的精神

12、天分就是持續不斷的忍耐。

13、所有的戰爭,不過就是搶掠而已。

14、只有真正的需求,才會有真正的快樂。

15、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裏的一粒沙子。

16、天賦的力量大於教育的力量。

17、幾個蒼蠅咬幾口,決不能羈留一匹英勇的奔馬。

18、美德與過惡,道德上的善與惡,都是對社會有利或有害的行為;在任何地點,在任何時代,為公益作出最大犧牲的人,都是人們稱為最道德的人。

19、即使沒有上帝,也要創造一位上帝

20、預言從來都只是為大人物而作的,小民無此必要

21、要當個無聊男人的祕訣就是把什麼都講出來。

22、有學問的傻瓜,要遠比無知的傻瓜還要愚蠢。

23、人生來是為行動的,就像火總向上騰,石頭總是下落。一無行動,就等於他並不存在。

24、愛情之中高尚的成分不亞於温柔的成分,使人向上的力量不亞於使人萎靡的力量,有時還能激發別的美德。

25、自尊心是個膨脹的氣球,輕輕一針就刺出了大風暴。

26、人類通常像狗,聽到遠處有狗吠,自己也吠叫一番。

27、在這世上,不值得我們與之交談的人比比皆是。

28、圖書館是人類知識與謬誤的寶庫

29、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裏的一粒沙子。

30、説出一個人真實的思想是人生極大的安慰。

31、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32、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彷彿與一個老朋友重逢。

伏爾泰名言 篇四

這是春天的魅力,更是語言的力量。語言運用得巧妙,不但可以幫助別人,有時還能救自己的性命。

1792年法國大作家伏爾泰差一點兒死於非命。當時恰逢一個英法兩國交戰的日子,正在英國旅行的伏爾泰被一羣憤怒的英國人抓住了,出於狹隘的民族情緒,憤怒的英國人非要絞死他。儘管與他同行的英國朋友反覆解釋,説他只是個學者,從不過問政治。但那幫憤怒的英國人還是堅持着要把他送上絞架。在這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站在絞架前的伏爾泰並不慌亂,他從從容容地説了一句:“那麼。能不能讓我這個即將告別人世的人説上幾句心裏話?”英國人答應了。伏爾泰立刻發表瞭如下的演説:“作為法國人的我一直在幻想着,幻想着能成為一名高貴的英國人,可我努力了一輩子也沒能實現,天!對於不幸的我,如此沉重的懲罰難道還不夠嗎?”就因為這一句話。在場的英國人全笑了,伏爾泰也因此平安脱險。

語言的力量,不但可以救自己的性命,有時還能改變別人的一生。

瑪麗打開門時,發現一個持刀的男人正惡狠狠地看着自己。瑪麗靈機一動,微笑着説:“朋友你真會開玩笑!是推銷菜刀吧?我喜歡,我要一把……”邊説邊讓男人進屋,接着説:“你很像我過去一位好心的鄰居,看到你真的很高興。你要咖啡還是茶……” 本來臉帶殺氣的歹徒漸漸靦腆起來。 最後,瑪麗真的“買”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錢遲疑一會兒真走了,在轉身離去的時候,他説:“小姐,你將改變我的一生!”

語言的力量,甚至能改變一個族羣的命運。

很早以前,有一羣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趕,逃到一片森林裏。

這晚,酋長正召集小頭人們議事,管食物的人進來説:

“報告大家一個壞消息,我們的食物吃完了,只剩下水牛飼料了。”

小頭人們聽了愁眉不展,紛紛議論説。大家都很疲累,要是知道沒有吃的,很可能四散逃走,那就會被分頭打死!

説完,眼睛瞪着酋長,看他有什麼好主意。酋長沉思了一霎。説,開個會,統一大家的思想。然後,把管食物的人叫過來耳語了幾句。

會議開始了,酋長分析了處境,指出我們的食物吃完了,生命受到了嚴峻威脅。正在這時,管食物的人進來説:

“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還有不少水牛飼料,可以充飢。”

大夥兒都很興奮,情緒高漲了好多。

伏爾泰範文 篇五

伏爾泰思維敏捷、才華過人、著作等身,但生活在法國封建專制急劇強化的時期,崇尚自由的他自然生不逢時,註定了命運的多災多難。事實證明他確實走過了複雜而曲折的一生:顛沛流離、悲歡離合,兩次被驅逐,兩度入獄,寄寓海外,成功的喜悦與失敗的痛苦、與情人同居時的浪漫和失去情人時的陣痛……箇中滋味,他都曾品嚐。這些決定了他在用歷史撰述闡釋自己哲學理念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歷史撰述的風格、原則與形式,以致在對歷史學本體論和方法論的探討方面作出了特有的貢獻。

伏爾泰1694年出生於巴黎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法律公證人,希望他成為法官以繼承自己的事業。然而天生的叛逆性格使其對文學發生了強烈興趣,他7歲時對母親的去世瞭然無知,不過他忠誠於自己的精神導師――自由主義者和享樂主義的推崇者夏多納。這位教父後來把他託付給曾經的高級朗克羅斯,根據其遺囑,伏爾泰獲得了1000裏弗爾的遺產。

1715年路易十四死後,腓力二世攝政時期,國內的政治氣氛略有緩和,伏爾泰成為了當時知識界的傑出代表,他極盡自己的諷刺之能事,結果被官方第一次逐出巴黎。期滿回到巴黎後,又因自己的諷刺詩被關入巴士底獄。1718年出獄後,相繼創造了《俄狄浦斯王》和《亨利亞德》等文學佳作而名聲大噪,甚至受到了國王的禮遇。但好景不長,很快因為詩作和羅昂騎士的爭論,再次鋃鐺入獄,期間其父離開了人世。接二連三的打擊,伏爾泰的境遇猶如從天堂墜入地獄。

第二次出獄後,伏爾泰深感自己在專制的法國無容身之地,懷着對已經發生革命的英國的嚮往,他負笈英倫三島。在這裏,他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接觸到了大量啟蒙思想的先驅,認識了蒲柏、貝克萊和牛頓等偉大的文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家。在漂泊英倫的三年中,伏爾泰頗有斬獲。1728年回到巴黎,他決心把英國先進的政治制度和哲學理念傳達給法國的國民,於是撰成《哲學通信》,並於1734年祕密出版。此書被譽為“投向舊制度的第一顆炸彈”,出版後此書被公開焚燬,他本人亦遭到官方的通緝。為了逃避殺身之禍,他隻身來到了法國東北的西雷,夏特萊侯爵夫人收留了他,從此開始了兩人長達15年的同居生活。在優越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下,他開始撰寫其歷史著作《路易十四時代》和《風俗論》。

即使他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後,也因無法受寵於普魯士國王,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而鬱郁不得志。1749年夏特萊夫人死於分娩,伏爾泰不僅失去了生活的庇護,而且承擔了極大的精神痛苦。長期的居無定所使其精疲力竭,最終他定居於法國和瑞士邊境的費爾奈莊園。在此,他與歐洲同仁保持聯繫,創作能量得到極大的釋放,他大力鞭笞和揭露舊制度的黑暗,收容宗教難民,伸張社會正義,宣揚天賦人權,倡導宗教寬容,啟蒙的哲學理念日趨系統化。上面已經提及的兩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於此期間殺青,而付梓出版。這一切使得費爾奈莊園成為當時歐洲思想和輿論的中心,伏爾泰也被人尊稱為“費爾奈教長”。

1778年2月他回到闊別已久的巴黎,受到巴黎市民的熱情接待,婦女們將他皮衣上的毛作為聖物加以保存,甚至女王也出席了他的劇本《伊雷娜》的演出。如此這般的禮遇,伏爾泰恍惚來到了另一個世界,令他萬分激動。這加劇了他的尿毒症,三個月之後,他在榮譽和光環之中笑着離開了人世。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的遺骸被葬入名人公墓,他的著作和思想更是譽滿全球,成為諸多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的對象,為後世提供了無窮的精神資源。這也算是對他坎坷一生的補償,是對其在天之靈的告慰。

這便是作為歷史學家的伏爾泰傳奇般的一生,其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足以讓人回味,不過更值得後世景仰的是他的歷史著述,是它們藴含的豐富歷史思想和彰顯的歷史編纂的新法則。他的歷史著作甚多,如《查理十二》、《路易十四時代》、《彼得大帝傳》、《歷史哲學》和《風俗論》等,不過以《路易十四時代》和《風俗論》最見功力,不僅寫人敍事,而且體現了時代的氣息,藴藏了無數近代史學的因子。縱觀這些著作,我們可以窺探伏爾泰的史學精髓。

第一,伏爾泰理性的哲學觀念深深塑造了他的歷史觀,倘若哲學領域他是理性的旗手,那麼在歷史領域無疑充當了同樣的角色。他開創了理性主義史學,提出了理性主義的進步史觀,這種史觀極大改造了中世紀的神學史觀,即認為歷史是可知的,人類歷史是符合規律的。“人依其理性以認識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會,發揚理性,就是推動歷史;矇蔽理性,就是阻礙進步”。就這樣在理性的推動下,人類最終可以通往無限美好的未來,理性王國會取得徹底的勝利。這承接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觀念, 增強了人類自身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主體性, 憑這一點,他完全有資格成為“近代史學的先驅”。

第二,他批判神學史觀,提倡樸素的唯物論。伏爾泰平生與天主教會勢不兩立,他著有《論宗教寬容》,極力批判教會,反對教權主義,這也體現在他的歷史思想中。他認為教皇是“兩足禽獸”,教士是“文明惡棍”,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佈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進而闡釋到“宗教狂熱使科學本身也變成了它的同謀者,並扼殺理性”,在此基礎上,他發展了自己樸素的唯物論,“首先要有鐵匠、木匠、瓦匠和農夫,然後才會有利用閒暇進行思考的人。一切手工技藝的出現,無疑都要比形而上學早若干世紀。”不過他在對待上帝的問題上也有矛盾之處,有時極盡諷刺之能事,有時認為“如果上帝不存在,也應該創造出來”,宗教觀念上的“兩個伏爾泰”形象,使他最終淪為自然神論者。

第三,在理性主義歷史觀的指導下,伏爾泰更新了歷史研究和敍寫的對象,擴大了歷史敍述的範圍,從而將人類,特別是科學文化方面的人類精神巨匠納入了敍寫的範圍。他打破了以往歷史敍述中的政治、軍事範型和宗教神學模式,他批判專制,在《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通過剖析君主專制的弊端,認識到“君主使人感到枷鎖的分量”,認為歷史撰述“不是為後代敍述某個人的行為功業,而是向他們描述有史以來最為開明時代的人們的精神面貌”。他在批判政治軍事史的基礎上闡釋了自己的主張:有些歷史僅僅敍述一個國王的遭遇,似乎只有他一個人存在,其他一切僅僅由於他才得以存在。“我討厭這樣的歷史,一句話,我寫歷史更多地是寫一個偉大的時代,而不是一個偉大的國王。那不應當簡單地僅僅是他在位的年代記,相反,應當成為最能為人類增光的那個時代的人類智慧史。” 正是因為他關注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以人類的精神、法律、藝術和風尚為研究對象,所以他被史學界譽為“文化史之父”。

伏爾泰名言 篇六

2011賽季的維泰爾和紅牛來自於火星,而2012賽季,他們終於迴歸到了地球。只是少了“火星車”的助力,維泰爾和紅牛的衞冕之路變得十分艱難。維泰爾在已經結束的13場分站賽中,只有1個冠軍獎盃入賬,這讓覬覦總冠軍獎盃的各路羣雄開始蠢蠢欲動。阿隆索的個人魅力毋庸置疑,即使是F2012不怎麼給力,仍拿下3站冠軍。而邁凱輪“雙頓”則藉助於“直鼻子”MP4-27的速度優勢,奪得了5站勝利。加上隊友韋伯和扮演着黑馬角色的羅斯博格及馬爾多納多的瓜分,積分榜上的爭奪越來越激烈。2012賽季已經進入了後半程,留給維泰爾的時間和可以拿到的積分也越來越少,年輕的德國人將如何為漸漸遠去的“三冠”而戰呢?

排位竄出黑馬,正賽充滿玄機

不管怎樣,新加坡一役都將成為關鍵的一戰。在剩下的7場分站賽中,每一場的積分變化都足以讓積分榜上的名次更加糾結。圍場內,誰的壓力都不輕,而維泰爾和紅牛更是“重中之重”。對於紅牛而言,蒙扎的一分未得是其在本賽季遭受的最大打擊,RB8的不穩定性讓全隊上下的情緒都陷入了低谷,“飲料公司”能否拼得過邁凱輪這樣老牌的汽車強隊成為圍場內津津樂道的話題。而對於維泰爾,人們則開始猜測,最年輕的“雙冠王”會不會曇花一現,巔峯之後陷入低谷。

在新加坡,排位賽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除了2008賽季,近幾年的冠軍得主都是杆位獲得者。所幸維泰爾在練習賽中,狀態有所迴歸,拿到最快成績,成為杆位的熱門人選。但在Q3,維泰爾的速度卻無法跟上漢密爾頓,讓他更鬱悶的是,前面竟然“意外”地冒出了一個馬爾多納多。雖説排位不怎麼完美,但好在第2排發車也還説的過去。新加坡是典型的街道戰,加之夜賽和由“汽車上牆”引發安全車的頻繁光顧,正賽依舊充滿玄機。

漢密爾頓退賽,維泰爾掃清障礙

強勢奪下杆位的漢密爾頓是維泰爾在正賽中最大的“敵人”,邁凱輪的速度優勢無可置疑。發車後,漢密爾頓順利保住了自己的領先優勢,而維泰爾則利用馬爾多納多在2號彎的失誤前進一位,追至漢密爾頓身後。此後,維泰爾開始追擊,5圈後,漢密爾頓仍領先維泰爾1.8s。但此時良機不期而至,第23圈,處於領先優勢的漢密爾頓突然在5號彎前停了下來,原來是其賽車卡在了空擋位置,變速器故障!漢密爾頓無奈退賽,維泰爾除去了“心頭大患”。此後,他再也沒有給其他對手任何超越自己的機會,一路保持領先之姿,最終如願收穫新加坡大獎賽的桂冠。

久違的勝利讓年輕的德國小將重新找回了自信,“我們並未擁有最快的速度,但是我們仍然贏得了比賽,我非常高興!”而漢密爾頓則失望之極,“這樣的結果是我們不能承受的,但是好的一面是我們所展現出來的速度。我們會繼續嘗試贏下後面的幾場比賽,”漢密爾頓説道, “我永遠也不會放棄。”

伏爾泰範文 篇七

伏爾泰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

伏爾泰:生於公曆紀元1694年11月21日,逝於公曆紀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著名學者、作家。

主要成就:打破封建專制主義價值傳統,傳播啟蒙思想,為大革命做思想準備,一生創作了50多部戲劇作品,大量哲理小説和歷史著作。

(來源:文章屋網 )

伏爾泰範文 篇八

關鍵詞: 《趙氏孤兒》 《中國孤兒》 劇情 人物 異同

一、引言

《趙氏孤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走出國門的文學作品。無論中西,無論古今,人們對它的改編和研究的熱情始終不變。誠如範希衡老先生所説:“迄今為止,它是中國文學在國際上享有的,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光榮。”①

在“趙氏孤兒”的各種改編作品中,以元代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與法國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影響最大。許多學者對二者進行了各種比較研究,但是主要傾向於探尋二者的不同。因此本文從劇情、人物兩個方面着手,深入對比二者,試圖在固有的不同之上找出它們一脈相承的地方,得以更好地認清這兩部文學作品的關係,讀懂其內涵。

二、劇情的異同

早在《春秋》、《左傳》、《國語》等先秦典籍中就有關於趙氏孤兒的記載,其中尤以《左傳》記載最為詳盡。到了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對這個“趙氏孤兒”的歷史事件進行了各方面的擴充,豐富了其情節,使其更完整、更具有戲劇性,但是其中不乏與前人記載相矛盾的地方。

當“趙氏孤兒”到了元朝,則被元雜劇作家紀君祥以元雜劇的形式改編成了一個扣人心絃的故事。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是元雜劇中的奇葩,全名《趙氏孤兒大報仇》,講述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包括了“弄權”、“作難”、“搜孤”、“救孤”、“鋤奸”、“復仇”等基本情節。主要內容為:晉國大將軍屠岸賈大權在握,但是“文武不和”,十分不滿丞相趙盾,其後設法將趙家三百多人斬盡殺絕,而且連趙盾的兒媳莊姬公主剛誕下的嬰孩也不放過。為了保住趙家最後的血脈,莊姬公主將他託付給府上的一名草澤醫生程嬰,後自縊而死。屠岸賈的屬將韓厥良心未泯,親手放走了程嬰與趙氏孤兒後也自殺了。為了找到趙氏孤兒,殘暴的屠岸賈不惜以殺掉全城半歲以下的嬰兒為要挾。迫不得已,程嬰獻出了自己的兒子代替了趙氏孤兒。老臣公孫杵臼亦同情趙家,於是與程嬰商議好後,由自己帶着假趙氏孤兒躲避山中,由程嬰去往告密。最後,公孫杵臼與程嬰的孩子都被殺死,而程嬰則帶着真正的趙氏孤兒拜入屠岸賈門下並被重用。二十年後,在魏絳的幫助下,趙氏孤兒殺死屠岸賈,終於為父報仇。②

《趙氏孤兒》最初是由法國傳教士馬若瑟翻譯後傳入法國的,並在1736年發表在《全志》第三捲上。馬若瑟翻譯的《趙氏孤兒》刪掉了元雜劇中的曲文,只用“他唱”和“她唱”代替,他翻譯的主要目的是觀察到中國文明的程度和為了宣傳其道德觀念。伏爾泰的《中國孤兒》就是根據馬若瑟翻譯的版本改編而成的五幕劇。

故事的梗概為:成吉思汗攻陷北京,南宋最後一個皇帝於臨死前向大臣張惕託孤。蒙古佔領者聞訊後四處搜尋孤兒,欲斬草除根。張惕為保大宋遺孤,決定將自己的親生兒子獻出,冒名頂替以矇蔽成吉思汗,卻遭到其妻伊達梅的拼死反對。伊深愛丈夫,忠心不貳,但卻無法接受如此違背母愛天性的行為,她終於向成吉思汗説出了真相。成吉思汗年輕時流落北京,曾向伊達梅求婚而遭拒絕。他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意欲報復,但一見到昔日的情人卻又立即舊情復燃。成吉思汗再次向伊達梅求婚,並以其丈夫、兒子及大宋遺孤三人的性命相逼。伊達梅在這緊要關頭卻利用自己的相對自由跑去救孤,事敗後仍寧死不從,並決心與丈夫雙雙自刎來回答佔領者的威逼。他們的行動感動了成吉思汗,他終於赦免了張惕夫婦,收大宋遺孤和張子為義子,並令張惕留在宮中,以中華民族的高度文明教化百官,輔佐他治理國家。③

可見伏爾泰的《中》劇與紀君祥的《趙》劇在劇情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伏爾泰的《中》劇中只保留了《趙》劇中的“搜孤”、“救孤”兩個基本情節。但是無論它們在劇情上有多大的不同,其核心內容――救孤,其核心思想――救孤精神,是沒有也不會改變的。

三、人物的異同

伏爾泰的《中國孤兒》不僅在劇情設置上與《趙》劇有很大不同,人物安排上更是完全不同。《趙》劇中的中心人物是代表邪惡的屠岸賈,代表正義的程嬰,以及公孫杵臼、韓厥、魏絳等,而《中》中的中心人物從屠岸賈變成了成吉思汗,從程嬰變成了張惕與伊達梅夫婦,他們無論是身份還是性別都有了改變。但是無論人物設置有多麼的不同,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負責宣揚儒家倫理。換句話説,他們是劇作者用以傳遞儒家觀念的媒介。只是這種傳遞的方式和傳遞程度以及傳遞內容因主觀需要而有所不同。

首先來看看程嬰這個人物,他一出場便説道:“自家程嬰是也,原是個草澤醫人,向在駙馬府門下,蒙他十分優待,與常人不同。”④不禁要想,為何趙氏孤兒會被託付給這麼一個草澤醫生?戲文第一折説,莊姬公主能想到的唯一能救她孩兒的人只有他程嬰,因為“在家屬上無他的名字”⑤,興許能這樣逃過屠岸賈的斬盡殺絕。於是喚來了程嬰,程嬰起初是不願的,擔心即使逃出去了,屠岸賈也會逼公主説出其行蹤,這樣不僅自家性命丟了,趙氏孤兒也活不成。為了讓程嬰去得放心,莊姬公主自縊而死。程嬰就是這樣被“逼”上梁山的,他的悲劇人生由此揭開了序幕。他獻出自己的孩子代替趙氏孤兒被屠岸賈殺死,忍辱負重養大了趙氏孤兒,在屠岸賈門下卧薪嚐膽二十年。這是一種至仁至義的體現,更不用説還有公孫杵臼和韓厥這些與趙氏孤兒沒有任何關係的人的犧牲是怎樣的仁義。

到了《中》劇裏,程嬰的角色被張惕夫婦取代。張惕是大宋遺臣,伊達梅是他的夫人,除此之外,伊達梅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成吉思汗的舊情人。他們所保護的也不再只是一個大臣的遺子,而是大宋的最後一個王子。為了保住這個遺孤,張惕與程嬰一般獻出了自己的孩子。這裏值得關注的也是與《趙》最大不同的就是張惕的夫人伊達梅不忍心看自己的孩子犧牲,而將真相告訴了成吉思汗。隨後是這部劇感情與理性的衝突達到頂點的地方――伊達梅的選擇至關重要。其實單單是張惕就已經足以表達伏爾泰對儒家“仁義”思想的推崇。而伊達梅最後選擇了理性,她為了忠於丈夫而拒絕了成吉思汗的求愛,她為了忠於自己的民族而願意捨身救孤,這是伏爾泰對儒家“三綱五常”思想的絕對昇華,是“以夫為綱”與“以君為綱”的絕佳體現。

伏爾泰被稱為孔子在歐洲的第一大弟子。孟華寫的《伏爾泰與孔子》一書,就是專門研究伏爾泰與孔子關係的。伏爾泰一生中曾在近八十部作品(包括悲劇、小説、詩歌、政治作品及史學作品)、兩百餘封書信中論及中國,而在這其中,“孔子”和“儒學”都屬於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研究1940年後歐洲對儒學的接受時,伏爾泰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⑥而且伏爾泰在《風俗論》中寫中國法律、風俗時這樣寫道:“世界上曾有過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時代,就是奉行孔子的法律的時代。”⑦可見他對孔子,以及孔子儒家思想的推崇達到了怎樣的程度。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他借張惕夫婦宣揚儒家的“仁義”思想。這一點與紀君祥的《趙》劇中體現的思想不謀而合。《趙》劇中沒有的是伏爾泰將奸臣屠岸賈改成了元朝皇帝成吉思汗的這一設定所體現的內涵。

伏爾泰正是出於對當時法國籠罩在教會統治下,王權不斷衰落,人們思想被禁錮的現實抨擊,而將屠岸賈的角色設定為一名帝皇――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作為一名蒙古君王,從最初打下江山體現的野蠻,到再見伊達梅的温柔含情,最後受張惕夫婦的感化而化身為一名以滿口仁義道德的君子――這種轉變過程無疑是在表達伏爾泰的啟蒙思想。“中國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東西是道德和法律。兒女孝敬父親是國家的基礎……而帝王則是一國的君父。”⑧他是希望法國的帝王能如君父般神聖不可侵犯,王權得以振興,教會勢力被狠狠打壓。

所以,儘管《趙》劇與《中》劇在人設上完全不同,但是他們都是肯定儒家倫理的。然而有一點值得關注,伏爾泰對中國的儒家思想存在主觀意識上的誤讀,即片面強調中國封建君王的好。

四、結語

紀君祥的《趙氏孤兒》與伏爾泰的《中國孤兒》都在各自的地域甚至跨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的產生都服務於當時的社會,都帶有濃重的時代色彩,都包含着極豐富的歷史感悟。它們之間存在着不同,也存在着一脈相連的內容,且各有所長,對比學習方才領悟更深。相信中西文化交流的持續發展將催生更多傑出的作品。

註釋:

①範希衡。從《趙氏孤兒》到《中國孤兒》.中國比較文學(第四期).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166.

②臧晉叔。趙氏孤兒大報仇。元曲選(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1476-1498.

③伏爾泰著。孟華譯。中國孤兒(節譯).國外文學,1991,(02).

④臧晉叔。趙氏孤兒大報仇。元曲選(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1478.

⑤臧晉叔。趙氏孤兒大報仇。元曲選(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1478.

⑥孟華。伏爾泰與孔子。北京:新華出版,1993:99.

⑦伏爾泰。風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53.

⑧伏爾泰。風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249.

參考文獻:

[1]臧晉叔。趙氏孤兒大報仇。元曲選(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2]伏爾泰。風俗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3]孟華。伏爾泰與孔子。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伏爾泰名言 篇九

上帝啊,我真的熱愛英國人。

如果我不是愛他們更甚於法國人,願上帝懲罰我!

身為傑出的法國人,卻如此熱愛英國人,究其原因,這大約是當時許多法國知識分子的共識。英國與法國隔海相望, 但它早已掌握了海上霸權,工商業發達,資產階級已登上了政治舞台,開始了產業革命。1640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英國三權鼎立的議會民主制。面對一個黑暗、專制的歐洲大陸,人們似乎覺得英國就是自由之島。“即便英國貴族們競相模仿法國宮廷的語言、衣着和禮儀,18世紀的英國的確是一個比法國更自由、更寬容的地方”(布魯瑪《伏爾泰的椰子:歐洲的英國文化熱》,劉雪嵐、蕭萍譯,三聯書店2007年版,第28頁)。伏爾泰對此可謂體驗深刻。

1694年11月22日伏爾泰生於巴黎新橋附近的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原名弗朗索亞-馬利·阿魯埃(Francois Marie Arouet)。伏爾泰10歲進入聖路易中學接受教育,17歲離開中學。畢業時他向父親聲明:要做一個詩人。他父親極為惱火,堅決反對他“成為一個對社會毫無益處的傢伙,生累父母,死於飢餓”[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上),金髮燊等譯,三聯書店1997年版,第282頁。譯文有所改動],堅定不移地把他送進了法科學校。據説,他的反抗方式就是很少去上課。

伏爾泰頭上或許有反骨,12歲時他就讀了啟蒙主義思想家貝爾的著作,懷疑地獄的存在。1716年伏爾泰22歲時,因寫詩諷刺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腓力普和他的女兒斐利公爵夫人而被逐出巴黎,在舒雷住了八個月。當路易十四去世時,路易十五才五歲,故由奧爾良公爵攝政。1717年伏爾泰又寫了諷刺宮廷風氣的作品《小孩的統治》。當時攝政王為經濟起見,將御廄裏的馬賣出了一半,伏爾泰嘲諷道:“何不將朝廷裏塞滿的驢子裁去一半,那就真的有見識得多了。”據説,有一天攝政王在公園裏碰到了這位天才少年,便説:“阿魯埃先生,我跟你打賭,我能給你看你從未見過的東西。”“什麼東西?”“巴士底獄的內幕。”[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上),第283頁]果然,阿魯埃第二天就見到了。他在那裏被關了11個月。正是在巴士底獄他取了“伏爾泰”( Voltaire)這個筆名。奧爾良公爵曾這樣評價伏爾泰:“你要不是一個凡人的話,你就完滿無缺了。”

1725年12月的一個晚上,在巴黎的劇院裏,當伏爾泰正在向著名的悲劇女演員阿德里安娜·勒庫夫勒大獻殷勤時,被一位名叫羅昂的年輕貴族粗暴地打斷了。當他們爭風吃醋,準備大打出手時,勒庫夫勒小姐卻暈倒在地。幾天後,伏爾泰在朋友家吃飯時又被羅昂叫到門外,被人拽入馬車裏揍了一頓。羅昂還在一旁不無揶揄地告訴打手們不要打詩人的頭,因為“那腦袋瓜裏可能會產生出什麼好東西來”。伏爾泰蒙羞後決心學習擊劍,併發誓要向羅昂復仇,進行決鬥。羅昂家族稍加考慮後,便告發伏爾泰,再度將他投入巴士底獄。他在那裏被關了14天。隨後他被送上了駛往加萊港的馬車,被逐出法國。

1726年5月伏爾泰來到英國,他在英國住了兩年多。在這種心境下離開法國自然對法國沒有留下多少好印象。但是,伏爾泰對英國的第一印象卻是它那晴朗明媚的天氣。他日後回憶道:“那天空,晴朗無雲,就像法國南部最明媚的日子。”看來,英國的天似乎都要比法國的藍。然後他看到了那些普通的英國人“生活得自由而富足”。“在這裏藝術被尊崇,被獎勵,人們生活的位置有所不同,但除了德行有異,人之間再無任何不同”(布魯瑪《伏爾泰的椰子:歐洲的英國文化熱》,第33頁)。伏爾泰眼中的英國,真有點像人間樂土了。因此,伏爾泰由衷地發問:為什麼世界不能都像英國?也就是説,為什麼能夠保障英國自由的這種法律不能被其他國家所採納?這彷彿是在問:椰子能夠在印度結果,為什麼不能在羅馬成熟?

這就是伏爾泰的椰子問題。1999年荷蘭裔英國學者伊恩·布魯瑪出版了《伏爾泰的椰子——歐洲的英國文化熱》(VOLTAIRE’S COCNUTS or Anglomania in Europe)一書,集中描述了歐陸人士與英國的因緣、糾葛和嫌怨。2007年該書被翻譯成中文,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伏爾泰發現,“商業已使英國的公民富裕起來了,而且還幫助他們獲得了自由,而這種自由又轉過來擴張了商業;國家的威望就從這方面形成壯大了。商業漸漸地造成了海軍的力量,從而英國人也就成為海上的霸王”(伏爾泰《哲學通訊》,高達觀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頁)。商業使公民富裕,公民富裕使國家強大,國家強大保證了公民的自由。在伏爾泰看來,這就是英國的法律和政府的高明之處。在這裏,個人自由、財富增長、法治精神是相輔相成的。英國的法制給予每個人以天賦的權利,這些權利乃是:人身和財產的全部自由,用筆向國家提意見的自由,宗教的自由等。數十年後,伏爾泰在《關於百科全書的問題》(1771)“政府”條目第七節説到英國法律時突然發問:“為什麼別的國家不採取這些法律呢?這樣是否等於問為什麼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羅馬就不會?你可以回答:在英國,這些椰子不是老成熟的;可以回答:它們被栽培得還不久;可以回答:在瑞典曾經學樣試種過,卻沒有成功;可以回答:你可以從別的省份運椰子來,例如運到波斯尼亞或塞爾維亞。所以試種一下罷!”(伏爾泰《哲學通訊》,第47頁)伏爾泰對這個“英國法律的椰子”的普適性雖然還有些猶豫不定,但仍然覺得全世界都不妨“試種一下”。

1729年3月,伏爾泰回到了法國。不久他就出版了批評法國封建制度和宣傳唯物主義哲學的《哲學書簡》(又譯作《英國通信集》,Letters on the English,1734)。這是一部思想旅行者的思想遊記,伏爾泰關注的是英國人的思想。這部書被指責為“傷風敗俗、違背宗教道德、蔑視朝廷尊嚴”,伏爾泰自知又走到了重遊巴士底獄的半路上了,於是他拔腳就跑,並乘機帶走了人家的妻子。而出版該書的書商卻沒有那麼幸運,雖然留下了性命,卻進了巴士底獄。

隨後,他在女友夏德萊侯爵夫人(Mme Emilie du Chatelet,1706—1749)在香檳省的古老幽靜的西雷(Cirey)城堡裏住了15年(1734—1749),在那裏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他説夏德萊夫人是“一個大偉人,唯一的錯誤就是做了一個女人”。“當時的道德風氣允許一個婦女在自己家裏多養一個情人,只要事情做得適當地尊重人類偽善的面子就行;而今她選中的不但是個情人,還是個天才,全世界都會原諒她。”[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上),第291頁]。1749年夏德萊夫人去世,伏爾泰曾一度傷痛欲絕。1750年他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邀請來到柏林,他本希望此行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未能如願。

1755年他在法國和瑞士的邊境上的費爾奈(Ferney)買了一塊不大的地產,並在那裏安度晚年。伏爾泰説:“在這個地球上,哲學家要逃避邪惡的追捕,就要有兩三個地洞。”那裏現在更名為費爾奈-伏爾泰,保留着伏爾泰的故居。在伏爾泰的卧室裏,“牆上四處掛着他崇拜的偉人畫像:牛頓、彌爾頓和喬治·華盛頓。還有一幅更大的伏爾泰自己的畫像,畫中他正在升向一處凡塵的天堂,上有天使和繆斯們在迎接,腳下是他的批評者像地獄中的罪人一般正在痛苦掙扎。”(布魯瑪《伏爾泰的椰子:歐洲的英國文化熱》,第24頁)。伏爾泰在那裏精心營造了一座花園,他自稱“完全是英國品味,一切遵從自然”。“它很勻稱,但有些奇異,時而有幾處顯出野趣。有一處漂亮的露台,可以看到圓形池塘和噴泉。筆直的礫石小路兩邊種着酸橙樹和白楊樹。房子後邊長長的小徑兩邊都是筆直的角木”(布魯瑪《伏爾泰的椰子:歐洲的英國文化熱》,第25頁)。伏爾泰自以為他向法國引進了英式花園,但“花園的造型太小、太整齊、太勻稱、太裝飾”,簡而言之,它仍然太法國化。據説,伏爾泰在那裏嘗試種過菠蘿,正如他希望將英國的法律移到法國一樣,但是,他種下的菠蘿沒有捱過歐洲的寒冬。

伏爾泰嘗試過在歐洲種植菠蘿,但他沒有嘗試過將英國的法律移植到世界各地。“也許英國的某些法律和政治制度是可以出口的,印度、肯尼亞和孟加拉這些英聯邦國家可以以此作證,但是亞非產的‘英國椰子’嚐起來並不香甜,而且英國的迷人之處恰恰不是她與這些國家表面上的相似之處”(陸建德《思想背後的利益——文化政治論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頁)。看來,並不存在一種普世的法律或者真理。法律也好,真理也罷,都是有條件的。世界上沒有從來就有的法律和真理,如此也就沒有永遠存在的法律和真理。永恆的法律和真理作為一種理想或許存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它們總是有所限制、有所變化、有所調整,以適應新的地理和環境。伏爾泰的花園或許可以作為例證。因此,作為普世的法律理想固然是美好的,但隨機應變也是必須的。

伏爾泰對此自然也是深有體會,他的機敏善變、口舌如簧也是盡人皆知的。他身上似乎存在先天的兩面性:一方面,他的容貌毫不動人:醜陋、浮誇、油滑、猥褻、無顧忌,有時甚至虛偽,總之,他那個時代和區域所具有的一切劣跡,他難得漏掉一樣去;另一方面,他又仁慈、體諒、慷慨,幫助朋友如攻擊敵人一樣熱心,筆頭一掉就能殺人,可是隻要人家走上去乞和,他便馬上解除武裝了。伏爾泰是個天才,但是個善變的天才。據説,伏爾泰在旅英時,一次回家的路上因一身外國裝束受到街上幾個英國人的污辱,他們叱罵一通後還想追打他。伏爾泰討饒道:“英國的好漢們,我不生為英國人不是已經夠可憐了嗎?”那幫“好漢”聽了齊聲叫好,把伏爾泰抬起來送回住處(陸建德《思想背後的利益——文化政治論集》,第16頁)。伏爾泰以多變和善變很好地適應了英國的多面性。

伏爾泰對英國作家讚譽最高的是蒲伯,而對莎士比亞則進行了激烈的攻擊。他稱莎士比亞為“鄉下來的丑角”、“醉醺醺的生番”、“挑水夫”、“野蠻的自然人”、“怪物”,認為他不懂規範、不懂合宜、不懂藝術,混淆了卑賤與高貴、打諢與恐怖之間的關係。他在一封信中寫道:“令人驚駭的是這個怪物在法國有一幫響應者,為這種災難和恐怖推波助瀾的人正是我——很久以前第一個提起這位莎士比亞的人。在他那偌大的糞堆裏找到幾顆瑰寶後拿給法國人看的第一個人也正是我。未曾料到有朝一日我竟會促使國人把高乃依和拉辛的桂冠踩在腳下,為的是往一個野蠻的戲子臉上抹金”[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一卷),楊豈深、楊自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頁]。伏爾泰在政治上是法國大革命的急先鋒,在藝術上又是一位古典主義者。

伏爾泰提倡寬容,寬容幾乎等於自由的同義詞。1769年, 75歲的伏爾泰寫過一部悲劇,名為《拜火教徒,或寬容》。伏爾泰與盧梭雖然同為啟蒙運動的領袖,但他們的主張和觀點並不相同,有時甚至針鋒相對。盧梭提倡“自然人”,伏爾泰更強調“自然人”的文明化。伏爾泰曾這樣答覆盧梭:“迄今為止,沒有人有你那麼聰明詼諧,竟試圖把我們變成畜生;讀你的書讓人想匍匐而行。然而,自從我放棄這種想法以來,如今差不多60年了,令人遺憾地再要我有這種想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伏爾泰還説:“盧梭像個哲學家,猶如猴子像人一般。”可是,伏爾泰還説過:“你的話我一句也不同意,可是我將誓死保衞你説話的權利。”[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上),第348~349頁]而當盧梭四處受到攻擊,並遭到驅逐時,伏爾泰熱情地邀他來家裏同住。

當然,提倡寬容的伏爾泰自己有時也器量狹小。據説,他在費爾奈的家中養了四隻猴子,它們分別以伏爾泰的論敵的名字來命名。伏爾泰飼養這些猴子的目的是為了發泄他的肝火,他不斷地用針刺鼻子、擰耳朵、踩尾巴、戴高帽來戲耍、欺辱這些猴子(陸建德《思想背後的利益——文化政治論集》,第17頁)。提倡寬容的伏爾泰也有不寬容的時候。

早在伏爾泰在費爾奈準備安度晚年時,他就在那裏為自己修建了墓地,他希望自己死後有一個像樣的葬禮。他在一塊墓石上寫道:“聰明人會説我既不在裏面也不在外面。”事實上,他從來沒有進去過,因為他被葬在了巴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vkl1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