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2022關於中元節的介紹精品多篇

2022關於中元節的介紹精品多篇

2022關於中元節的介紹精品多篇

目蓮解救母厄的故事 篇一

“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説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中國從樑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着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塊靈牌和招魂幡。過了中午,各家各户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緊接着,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唸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還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徵着五穀豐登,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燈的活動;所謂水燈,就是一塊小木板上扎一盞燈,大多數都用彩紙做成荷花狀,叫做“水旱燈”。按傳統的説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鮮瓜果和一種“鬼包子”。桌後有道士唱人們都聽不懂的祭鬼歌。這種儀式叫“施歌兒”。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由上元而來。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祕昏黑,使人想到傳説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裏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裏。

中元節的介紹 篇二

中元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説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説: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一種植物的葉子,有香氣),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東漢時道教定下三會五臘日,其中七月七日為道德臘,又是中會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臘日主要的內容是祭祀先祖。七月的這一祭祖日期後來隨著道教將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應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這一天。

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也有稱天、地、人三才者),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他們各有責司,天官為上元賜福,地官為中元赦罪,水官則稱下元解厄。道書中説,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早昇天堂。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日本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篇三

一、日本盂蘭盆節是日本最著名的傳統民間節日,每逢中元節全國都會放假一週左右,而這時離家在外的人都會聚集到家鄉團聚,一起掃墓,供養祖先。

二、據説祖先的靈魂一般7月13日返回人間,7月16日重新回到天上,因此人們多在這四天供奉祖先。通過供奉正在經受地獄之苦的人的功德來救助的儀式,和對祖先們的養育之情表示感謝的先祖崇拜為一體。

三、日本盂蘭盆節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清明和春節,因為城市裏的人都回到鄉下去,被稱作“民族大移動”,這時大城市東京等地有一段時間顯得很冷清。

日本中元節的歷史和發展 篇四

一、日本的盂蘭盆節歷史悠久,據《日本書紀》記載,推古天皇(606年)當時就開始了類似於盂蘭盆會的活動。到了平安時代,日本皇宮中盂蘭盆會的活動已經十分盛大了。

二、當時的盂蘭盆會是為了供奉祖先的靈魂,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盂蘭盆節,之後在武家以及貴族之間十分盛行,到了江户時代才普及到一般民眾。

三、後來因為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採用新曆,許多日本傳統節日都變成陽曆,因此有些地區也將陽曆7月15日左右作為標準來慶祝盂蘭盆節。

四、雖然各地的時間點不同,但是一般而言,是從8月13日開始到16日左右是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

中元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篇五

1、時間講究

從墓地風水學的角度,掃墓時間最好選擇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建議在午時即11-13時期間掃墓,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中陽氣最盛之時。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最忌諱在17時之後掃墓。

2、花束準備

從古至今,祭祀上墳掃墓,最普遍的就是白色的花,而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意思。因此,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上墳掃墓的花。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最好不要用帶有濃郁香氣的鮮豔顏色的花,以免給人不尊重死者的印象。

3、掃墓穿着

在掃墓的時候,建議不要選擇黑色衣服,以免招惹陰氣。但是也不要選擇穿紅色,或黃色等顏色鮮豔的衣服,否則給人一種不尊重逝者的感覺。因此,最好是選擇穿素色衣服比較適宜。另外,建議不要買鞋,因為“鞋”與“邪”同音,買鞋會招惹邪氣,影響運勢。

4、掃墓步驟

掃墓之前,首先要剪除墳丘上所有的雜草,修理陵墓周圍,然後往墳上添些新土陪護,最後開始燒香紙、倒酒供奉開始祭祀。祭祀的步驟: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祭祀的先後順序: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

5、掃墓建議

避開掃墓高峯;注意隨身攜帶的物品;帶有小孩的家長更要照顧好孩子,避免小孩因玩耍而走失;注意防火,確保安全,文明祭祀,用鮮花代替焚燒紙錢、香燭以及燃放鞭炮祭掃,這既是對親人的最好的祭奠,又減少了消防隱患。

中元節起源 篇六

中元節的起源,與佛教的“孟蘭盆會”也有很大的關係。“孟蘭”是梵語,倒懸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們認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親的倒懸之苦。佛典《孟蘭盆經》中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説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亦稱目鍵連),得到六通(六種智慧)後,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即用道眼視察,看到已逝去的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頭不成人形。目連十分傷心,於是用缽盛飯,想送給母親吃,但是飯剛送到他母親手中,尚未入口即化為灰燼。目連無奈,哭着請求佛祖幫助救救他的母親。佛祖説:“你母親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眾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修行圓滿的日子裏,敬設盛大的孟蘭盆供,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眾僧,依靠他們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親。”目連照佛祖的指點去做,他的母親真的脱離了餓鬼道。佛祖還説:“今後凡佛弟子行慈孝時,都可於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時,佛喜歡日,備辦百味飲食,廣設盂蘭盆供,供養眾僧,這樣做既可為在生父母添福添壽,又可為已逝的父母離開苦海,得到快樂,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到了西晉,《盂蘭盆經》被譯成漢文,因為它所提倡的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和中國儒家傳統的孝順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讚揚和重視,並在中國廣為流傳。自梁武帝在南方創設盂蘭盆會後,已成為一種習俗,規模有增無減。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宮中舉行盛大的盂蘭盆會。城中的寺院也要備辦供品,陳列於佛像之前,十分虔誠。

宋、元年間,七月十五這一天已演變為民間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親,並且盛行放河燈超度孤魂野鬼活動。

到了清代,對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的祭祀活動,更為重視,各地寺、院、庵、觀普遍舉行盂蘭盆會,並在街巷設高台誦經念文,作水陸道暢,演《目連救母》戲,有的還有舞獅、雜耍等活動,夜晚還把扎糊的大小紙船,放入水中,點火焚化,同時還點放河燈,稱之謂“慈航普渡”,十分熱鬧。除外,當時各家各户,都要在門外路旁燒紙錢,以祀野鬼。

時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這一天,中國仍有許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習俗。

盂蘭盆節的活動 篇七

不同宗教裝飾佛龕、迎靈、送靈的方式都不同。下面給大家展示的是其中一例。

準備祭壇(亡靈棚)以及貢品

一般日本人要在8月12日太陽落下後到13日太陽升起之前,佈置好佛龕或是迎靈棚(亡靈棚),並準備好祭品。

在裝飾佛龕的時候,日本人經常使用茄子以及黃瓜做成下面這種造型,稱之為“精靈馬”或者“精靈牛”,黃瓜造型是“精靈馬”,馬匹的腳程快,是讓故去的先祖們乘坐着它們快點回到人間;而茄子造型的“精靈牛”則腳程較慢,意指希望先祖能夠慢點離開。

一般常見的祭品如下:

1、點心等可以放入盒子中的食物。

2、水果。

3、素面。

而在供奉時,雖然信奉的宗教不同,但是基本上佛龕前點燈、上香、供奉鮮花和祭品卻是基本常識。一般而言,供奉的這些內容被稱為五供。

線香

到達覺悟世界的修行中一定得讓祖先感受到線香燃燒時的感受。進行法事時多用抹香,而平時多使用長長的線香。

鮮花

供奉一些故去的先祖最喜歡的花朵或者是會讓先祖們十分欣慰的野花。

燈燭

照亮佛像,其燈燭的亮度也象徵着神明的智慧。

淨水

每天供奉純淨之水也意味着淨化參拜之人的內心,因此每天都要更換新鮮的水。

飲食

每天都要在佛龕之前供奉食物。注意供奉的時候應該是可以食用的狀態。千萬不可以供奉不新鮮的食物。

迎魂火與送魂火

在8月13日傍晚時分,需要在佛龕或者祭壇(亡靈棚)之前點燃盂蘭盆節燈籠,在玄關外或者庭院中焚燒麻桿。這是為了讓祖先的亡靈能夠找到回家的路而特意點燃的迎魂火。

而近些年來,日本人的居住環境發生了變化,因此常以佛像前放置盂蘭盆節燈籠代替迎魂火。

在15日或者16日的傍晚,人們也會在玄關外或庭院中燃燒麻桿。而這是為祖先的亡靈送行的送魂火。

京都大文字燒

而如果不能回老家過盂蘭盆節時,需要注意要給在老家的父母寄送供奉時所需要的祭品或者與祭品等價的金額,稱為「御仏前」或者是「御供物料」,千萬不要覺得回不了家就什麼都不做。

盂蘭盆舞

盂蘭盆節少不了的是盂蘭盆舞。這本來是表達了離開地獄的人們的喜悦,現在已經變成了具有各地特徵的民間舞蹈了。

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聲,全村的人圍成大圓圈跳舞,是這個時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夠見得到的風景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vnez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