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方便大家閲讀與鑑賞!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1

各位遊客;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佈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2017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是什麼樣的,大家沒意見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上海先屬吳,再屬越,後又屬於楚.當時楚國大將黃歇治理河道有功,被封為春申侯,所以上海簡稱為"申"公元前期223年,秦滅楚後,秦始皇帶領丞相李斯還有他那敗家子秦二世,南下巡視,看到上海一帶物產豐富,交易繁榮,人丁興旺,但是呢,人們只是在船上交易,還沒形成城市.當時上海吳淞口一帶居民多以打漁為生,聰明的漁民發明一種竹編的打漁工具"户".怎樣形容呢?用竹子或木棍編在一起,圍成方形或圓形.漲潮時,潮水會把魚掀入"户"內,退潮時魚兒就只能望洋興歎,動彈不得了.有點請君入甕的意思.所以漁民就坐收漁翁之利,退潮時到裏面去撿魚了.我想上海人可能是守株待兔的農夫的後代.不好意思,開個玩笑.後來上海簡稱"滬"就這個原因,可為何加三點水呢?地球人都知道,"滬"乃水邊人家用"户"打漁,以後,上海漸漸由一個小漁村形成一個大的集鎮,貿易港口.那時有18大浦,其中就有上海浦和下海浦.

北宋後期,因松江漸漸變淺,在今天外灘到十六鋪一帶形成"上海灘"了.海上船隻由上海浦開到舊城區的東面停靠,所以"上海"成了一個城市的名字.大家知道了,"上海"是由"上海浦"演變而來的.有這麼一句話,正反兩面讀都一樣: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讀讀看.

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上海設立上海縣,標誌着上海建城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2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上海。我是上海旅行社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者X導。現在,我們來到了外灘遊覽區。下面,我先把外灘遊覽區的概況跟大家介紹一下。

外灘遊覽區位於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的東方明珠遊覽區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延安東路全長1300米的中山東一路兩側區域。

外灘遊覽區的主要景點有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羣"中最高的海關大樓,在外灘門面最寬、佔地最廣、體量最大的匯豐銀行大樓,充滿中華元素的中國銀行大樓和外白渡橋,以及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黃埔公園,還有世博會前夕竣工的四大廣場。(周邊的景點有百老匯大廈和正在進行綜合改造的外灘源。)

外灘,原來是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俗稱"黃浦灘"。1843年上海開埠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中了這塊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佈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劃定外灘在內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沿江開築道路稱"黃浦路、黃埔灘路"。上世紀初前後,就有國內外銀行入住,並逐步發展成為"東方的華爾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

解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和20___年世博會前夕外灘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世博會前夕的改造,外灘遊覽區全面提升了外灘濱水區域的環境品質、更加凸顯了"萬國建築"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特色、充分演繹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使外灘成為上海最具標誌性、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

20___年,外灘遊覽區以"外灘晨鐘"之名,被評為"新滬上八景"之一。

總之,我們説:外灘遊覽區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西方古典風情和中國現代風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遊中經久不衰的經典旅遊景區。是國內外遊客到上海遊覽必到的一個旅遊景點。

好,各位遊客。由於時間關係,有關外灘遊覽區的概況就暫時説到這裏。下面,我們就去參觀景點吧。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3

朋友們:

下午好!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遊覽外灘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遊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遊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壯觀建築羣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遊覽區。這建築羣、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彷彿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着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説,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緊鎖的國門被殖民者洋炮轟開了,上海也被迫闢為商埠。從那時起,各式各樣的西洋式建築隨着殖民者的“搶灘”而紛紛聳立,至本世紀30年代初,上海已從海濱小邑一躍成為遠東最大的都市。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着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裏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裏。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誌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瞭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佔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佔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户,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標誌性景觀。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4

現在我們來到上海黃浦江畔的外灘,首先,我對各位的參觀遊覽外灘表示歡迎,並預祝各位旅遊愉快。

新外灘共有五條旅遊路線,在您的左手邊是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壯觀建築羣和寬敞的中山路,您的右手邊是波光粼粼的黃浦江以及前程似錦的浦東陸家點綴金融貿易區,眼前為新穎獨特的觀光遊覽區。這建築羣、中山路、觀光區、黃浦江、陸家嘴彷彿樂譜中的五線譜,勤勞上海人民則好似串串間符,正組成最新最華美的樂章,歡迎着各位來賓的光臨。

地粉才能叫外灘呢?簡單的説,它過去曾是上海老城廂外的一塊蘆葦叢生的荒灘地。

眼前這些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雖然不是出自同一個設計之手,也不是建造於一個年代,但它們的建築格調是那麼的和諧統一,宛然天成。從金陵東路外灘到外白渡橋長僅1.5公里的弧線上,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地矗立着52幢風格各異的建築,有英國式的、法國式的、古希臘式的等等。當年許多外國銀行、總會、領事館等雲集於此,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形成舊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縮影。

各位請看,新外灘2號東風飯店,過去曾是十分聞名的英國總會,它是一座典型的英國古典式建築。樓高有6層(連地下室),樓頂南北兩端各設瞭望亭一座,內部裝飾極為華麗。一層樓酒吧間當年曾因擁有110.7英尺的東方最長的酒吧櫃而驕傲一時,如今美國的肯德基快餐廳設在裏面。

新外灘12號以前是大名鼎鼎的“匯豐銀行”,該建築建於1923年,屬仿古希臘式的圓頂建築。大樓為接近正方形的矩形建築,高5層,加上頂部一半球形層頂菜有7層,鋼框架結構。樓內裝飾十分講究,設有美、英、法、俄、日等國各種接待室。這座建築英國人曾自詡為“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的一座最為講究的建築。

緊鄰匯豐銀行旁邊的那幢建築是上海海關大樓,為19世紀復古主義的建築,建於1927年,為當今世界所罕兇。大樓上面的大鐘四周均可看到走時,每隔15分鐘奏響一段短曲,鐘聲悠揚深沉,聲聞10裏。

匯豐銀行大樓和海關大樓都出於英國設計家威爾遜之後,上海親切地稱它們為“姐妹樓”,目前仍是上海的重要標誌之一。

南京東路口的兩幢大樓均稱為和平飯店。坐南朝北的這幢樓建於1906年,當時稱匯中飯店,是上海現存最早的一個飯店。它可作為一座歷史建築,屬英國文世復興式。該樓的最大特點是立面彩紅磚做腰線,白牆磚做貼面,遠遠望去既莊重典雅,又別具風格,實屬一座難得的佳作。

外灘的這些建築,都是中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反映了西方殖民者對上海的掠奪和侵略。如今為了讓人們瞭解這些建築的歷史,每幢大樓門前均掛有中英文對照的銘牌。

對於外灘,上海人給她的稱呼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上海人把解放前的外灘叫舊外灘,解放後稱作外灘,現在人們贊她為新外灘。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搶佔外灘的情景,但每次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歷史意義。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戰略重心也由南而北,浦東的開發和振興使上海走到了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春風吹醒了沉睡多年的上海外灘,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搶佔外灘。上海作出了“清巢引鳳”的重大舉措,將外灘金融街房屋大置換,吸引海內外的“老顧客”重新前來落户,再顯遠東“華爾街”的風采。

外灘是上海的象徵,也是中外遊客必到之處。但在以前由於道路狹窄、行人車輛擁擠不堪,嚴重影響了外灘整體形象。為了改變處灘的面貌,上海人民政府把外灘作為重點加以改造。眼前這條馬路稱中山一路,是為了紀念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也是外灘綜合改造的一部分。該路全長826米,寬45米,設6至10個車道。這條寬闊的交通線不僅僅限於外灘一帶,它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斷延伸,北起江灣五角場,南抵南浦大橋。到下個世紀初,這條南北走廊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上海旅遊觀光的標誌性景觀。

我們現在走的這條濱江大道頗有特色。它不但集文化、綠化於一體,而且早晨是人們習文練武的好地方,白天是國內外旅遊者觀光遊覽的天地,晚上則是對情侶談情説愛的理想場所,聽説有許多外國朋友都慕名前來體驗生活呢。

各位來賓,漫步在新外灘觀光區,您是否感覺到,新外灘不僅面貌煥然一新,而且在熱鬧繁華中透出濃郁的藝術氣息。大家請看:在延安東路外灘設置主題為“為了明天”的藝術景觀,以6根圓柱相擁抱,與具有80多年曆史的氣象信號台相組合成為一組對景。海關大樓與電子瀑布鍾也是頗有新意的對景。電子瀑布鍾呈階梯式,長27米,高3.5米,設10全台階。整個操作過程均由電腦控制,約有1000多個噴頭水柱組成各種顏色的阿拉伯數字,使世界各地既是那麼的遙遠,雙是多麼的親近。觀光區名副其實地成了一條容納百川,兼容幷蓄的海派特色文化的風景線。

黃浦公園面對的就是聞名海內外的黃浦江。“月上黃龍浦水黃”,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黃浦江水的顏色。改善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它發源於無錫太湖,是上海境內最長、最寬、最深的一條河流,全長114公里;平均寬度400米,深7至9米。它的原名叫東江,又有春申江,黃歇江等別稱。相傳在20___多年以前,上海當時屬楚,那時楚國有位大將叫黃歇,他很有治國才能,被楚王任命為宰相,並封為“奉申君”,管轄上海這塊土地。由於當時東江上游淤塞,,他就帶領上海人民進行疏浚,並且修正了航道,使上海的水上交通和農業得到很大的發展,後人為了紀念黃歇的功績,就把東江改稱為“春申江”和“黃歇浦”,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定名為“黃浦江”。

遠眺對岸,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與浦西外灘遙遙相望,其功能為金融、貿易和對外服務,它將是新上海的核心與象徵。“東外灘”濱江大道,總長2500米,集旅遊、觀光和娛樂等為一體,沿道設有6個頗具特色的廣場。雖然現在只聞到隆隆的打樁聲,但聲聲入耳,是五線譜上最華麗的樂章,預報着外灘更美好的未來。

導遊詞上海600字格式範文5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是上海的一道風景線,也是到上海觀光的遊客必到之地。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羣”。

外灘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羣。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灘的江面、長堤、綠化帶及美輪美奐的建築羣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早晨,外灘是人們的健身的場所;白天,它是繁華熱鬧的遊覽勝地;晚上,則是情侶的戀愛天地。每當華燈初上之時,外灘各棟建築物上燈光輝煌,一座座猶如水晶宮似的,令海內外遊客讚歎不已。徜徉在這裏,我們領略着上海母親河——黃浦江的風采,遠眺着對岸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新姿,感受着綠樹花壇間大都市園林的別樣風味,享受着大都市少有的清新空氣和明媚陽光。

外灘得名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關於黃浦江的源頭,以前有的説在澱山湖,有的説在太湖。但以湖泊作為江河源頭的在世界地理中很少見,況且太湖是個淺湖盆,有多方來水,不能算作完整的源。找到太湖的源頭才能找到黃浦江真正的源。經過考察考證,龍王山下的西苕溪以145公里長度、18億立方水量、280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供給量佔太湖水的70%,為太湖水源之首。龍王山為黃浦江源頭的結論便據此得出。)

在150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箇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牀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縴行走。幾百年來,縴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裏”,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裏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裏的橋也俗稱“裏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裏”,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裏鹹瓜街”和“外鹹瓜街”;“裏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裏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裏黃浦的河灘叫作“裏黃浦灘”,簡稱“裏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放,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佔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佔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佔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租界儼然是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裏洋行林立,貿易繁榮。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建立,這裏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於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名譽的象徵。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裏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餘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百餘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它是上海人心目中的驕傲,它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上海的文化,以及將外來文明與本土文明有機揉合、創新、發展的卓越能力。

標籤: 導遊詞 格式 上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yng7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