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什麼是感恩(精品多篇)

什麼是感恩(精品多篇)

什麼是感恩(精品多篇)

什麼是感恩 篇一

什麼是最適合的感恩教育?有人進行過調查,發現知道父母生日的獨生子女按100個人計算連5%都不到,在生日當天對母親鞠躬或説謝謝的,一個也沒有。目前,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又到了生兒育女的時候,第二代更是集寵愛一身,唯我意識更強,他們普遍缺失感恩情懷,不懂得去反哺父母,感恩社會。

因此有了這一個話題,如何能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周圍的人有關愛之心呢?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説一説您的觀點。

學會感恩,對現在的孩子來説是尤為重要的,讓他們知道要感謝愛自己的人、幫助過自己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有一顆感恩的心人與人溝通的距離才會越來越近,才會懂得尊重他人。

我認為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最為適合的,孩子幫你做了家務,你感謝他,孩子為你做了事情,哪怕他幫你倒好一杯茶,雖然弄得滿地都是,你也要感謝他為你所做的一切,只有這樣,他才能感到為別做好事也是一種快樂,而且這種快樂也會帶給其他人快樂。您就是孩子的榜樣,讓愛心充滿身邊吧!

很不錯的話題哦。都説要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但是真正教育起來卻很盲目,其實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來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往往我們卻忽略了送花給你哦。

很不錯的話題哦。都説要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但是真正教育起來卻很盲目,其實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來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往往我們卻忽略了,只要我們對身邊的小事也懷有感恩,那麼孩子會從我們身上學到它。如別人送給他們禮物,要讓他們説聲“謝謝!”而我們受到別人的幫助,及時地進行感謝,只要孩子看到、聽到,他總會把這樣的言傳身教留入自己的腦海中,慢慢地,他也有了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只要加以保護就可以了。

平時就要做到對父母好,特別是在逢年過節和父母過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適當的送禮以表孝心。平時也要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給父母揉揉腿,敲敲背。孩子也會跟着學孝順的。

是呀,這是非常必要的。

感恩之心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棒下無孝子,也是這種道理了!

一點一滴,只要你把愛心傳遞周圍,孩子也會跟着學會的!

什麼是感恩 篇二

感恩?什麼意思?一旁的《現代漢語詞典》給了我答案: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就是這意思,由此而來的成語有:感恩戴德、感恩圖報。

感恩?要感誰的恩呢?不説別的,父母應該是最先被感恩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們的生命和全部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沒有他們,哪來的我們啊!正因為如此,我們要盡力去報答他們。孟子説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作為子女,就該孝敬父母、扶助父母以至於贍養父母,整個社會也應該形成孝親敬長的風氣。古代就有“香九齡,能温席”的故事,説的是東漢人黃香。黃香九歲時母親病故,他懷着悲痛,對父親盡心照顧,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每當夜晚,他便拿着一把蒲扇,把父親的枕蓆扇涼,將帳中的蚊蟲趕跑,再請父親去睡覺。在嚴冬晚飯後,他便睡到父親冰冷的被窩裏,把被子捂熱後,他才請父親入睡。

唐朝的宰相房玄齡也是有名的孝子,對長輩恪守孝道。他父親曾卧病一百多天,在這期間,他每天都盡心盡力服侍吃藥,從來沒有脱過衣服睡覺。他對繼母的恭敬更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繼母病了,他含着眼淚,行着大禮,把郎中迎到家裏給繼母治病。繼母去世後,他竟傷心到不思飲食,骨瘦如柴的`程度。以上都能説明古人對孝道的理解與施行,我們作為現代人,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他們。我們要尊重父母,敬愛父母,不僅包括生活上的照顧,還包括精神上的安慰。

感恩父母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應該始終如一,不講條件。因為,總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那麼,除了父母,我們還要感恩誰呢?第二個就該是老師了。元代作曲家關漢卿説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歐陽修也曾經説過:“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魯迅先生是尊師的典範。他經常寫信給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表示問候和敬意,從日本留學回國後他也專程去拜訪他。魯迅也常常懷念日本仙台醫學院的藤野老師,將藤野老師送給他的照片掛在寓所的壁上,以激勵自己。日本要出《魯迅全集》,他唯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編選進去,以示對老師的愛戴個敬佩。

當居里夫人在華沙舉行宴會時,她卻分開眾人,穿過人羣,激動地朝着一個角落快步走去,熱烈的擁抱、親吻着一位衣着樸素的老年婦女。她自豪的對周圍人説:“這位,就是我的國小老師,西科而斯夫。”這件事後來被傳為佳話。

最後,就是我們的朋友了。在我們無人幫助的時候,是好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為我們解決了問題。我們要感謝他們,不僅僅為了他們的幫助,更為了我們之間深厚的友誼。

“感”字下面一顆“心”,告訴我們要用心去感;“恩”字下面又有一顆“心”,又告訴我們要用全心去感恩。

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實踐感恩。對生活中小事留心,報之以大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jw1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