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聽評課評語及建議(通用多篇)

聽評課評語及建議(通用多篇)

聽評課評語及建議(通用多篇)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 篇一

這次到xx實驗國小,一共聽了十六節課,每節課都各有千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下面談一下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備課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課件製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教學,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況,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滲透法制教育,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

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説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説: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作為一名老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説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説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説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次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集錦15 篇二

原本以為上課、聽課、評課是教師的家常便飯,不言自知,並不十分重視,但通過了這次的骨幹培訓,使我認識了有三點是最重要的。

一、説課是拓寬教學研究的新視野

關於説課的內容,第一節講述説課的理念,提到説課的類型、特點,説課與備課、上課的關係,以及説課中注意的問題;第二節為説課內容,包括説教材、説目標、説學情、説教法、説教學程序五方面的內容;第三節為説課評價。有些教師錯誤認為“上課是給學生上的課,説課是給同行、專家上的課”。其實,上課和説課兩者之間有着本質區別,説課是近十年來新的教學研究過程,説課不僅闡明上課主要解決的“教什麼”、“怎麼教”,還要回答“為什麼這樣教”、“這樣教的理論依據是什麼”的關鍵問題,説課帶有研究教學方法、促進教師成長的性質,也是一種集體備課的特殊形式。

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把説課當成念稿子,説課者把事先寫好的説課教案去讀去背。這樣的説課語言很難口頭化和感情化,容易阻礙與聽者之間的交流,疏遠了彼此的距離,更加淡化了説課的效果,這樣的説課也失去了意義。

二、聽課是探解課堂現場的真諦

關於聽課的內容,首先指出聽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接着講述什麼是聽課,聽課的特點、目的、作用、要求、類型。聽課是教學常規工作之一,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很多老師平時聽課時往往忽略這一點,常把聽課當作任務來完成,實際上最後都沒有什麼收穫。原因很簡單,是聽課者不明確聽課的目的和作用,技能和方法。那麼聽課要聽什麼樣的課?怎樣聽課呢?我認為聽課要做到聽、看、記、思有機的結合,要儘量減少聽課者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儘量使課堂教學以真實自然的原貌呈現。

三、評課是打開教評相長的通道

關於評課的內容,第一節講述評課的理念,包括評課的內容、功能、原則、形式等。我認為作者把評課定位為“使人進步的階梯”、“打開教評相長的通道”這一點非常好。尤其讓我深有感觸的是作者指出現實生活的評課中存在的弊端:一是聽後不評,二是不疼不癢,三是抓不住關鍵,四是事無鉅細,五是老好人,六是語無倫次,七是孔中觀人……

只聽課而不評課,就不能較好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即使有些老師雖然參加了評課,但為了充當老好人而不能實話實説,或者只講優點不講缺點,這樣對於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發揮評課的功效。説實在話,我也充當過這樣的好人,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再有評課的機會,我會好好從實際出發,按實話實説原則,認真評課。

該書出版及時,特別是對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導的校本研訓的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説,通過説課、聽課、評課來開展教研工作,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聽課評課的心得體會 篇三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藴含着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準備工作。

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準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準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準備,匆忙走進教室,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穫。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準備。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温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穫更大一些。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釐,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

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

對一般的研究課,就着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着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覆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的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二、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儘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

作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脱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瞭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

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

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

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

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

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脱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教學是一種複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説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説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鐘,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 篇四

我校在3月上旬開展了以“提高課堂效率,共建和諧”的聽評課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兩位位老師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宋其輝和邸力軍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運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脱離軌道,沒有脱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武興全和宋其輝兩位數學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數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宋其輝老師在教學《相似多邊形》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宋其輝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繫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集錦15 篇五

聽課、評課是教學研究的有效手段。在倡導大力開展校本教學研究的今天,大力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研究並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尤其顯得重要。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學被認為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往往成為以教師活動活動為主、“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説、學生記”的過程,所關注的是教師的教,從而把教師活動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而且由於聽課者既不參與課堂教學、也不直接參與教學內容的學習,通常被認為是與課堂教學不發生直接關係的人員。因而在聽課前無充分準備(沒有去了解大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學生智能情況);聽課過程中也就無視學生的課堂活動、不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這樣的聽評課,顯然是有孛於課程改精神的,無法起到應有的教學研究的效果。為此,必須依照現代教學理念,革新聽課、評課。

我們知道,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的本質就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它有五個要義:

①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

②它是一種學習活動(當然活動主題是學生),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

③它是由教師組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

④教師的組織活動有多種手段,包括講解、指導、輔導、演示、評價等;

⑤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是這一活動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而教師教學工作的着力點就是組織好這一學習活動。因此,課堂教學的評價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進行。換句話説,在評價課堂教學時,應該把觀察的重點教師的作為轉到學生的作為上,把教師的作為聯繫到學生的活動中來加以評價。針對這樣的新理念,我們必須這樣聽課。

第一、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因此,作為聽課者,在聽課時,不僅有關注教師的教的活動,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活動。對於教師的教,聽課是重點應該關注的是:

①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

②如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回顧什麼;

③新課如何導入,包括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那些活動;

④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取了哪些教學手段;

⑤設計那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設計活動步驟);

⑥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

⑦安排那些練習讓學生動手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

⑧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者應該關注:

①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②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③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④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由於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本質是學而不是教;而且教師活動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而展開的,因此在關注教與學雙邊活動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

第二、應把聽課者定位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而不是旁觀者。如果把聽課者定義為課堂教學的旁觀者,聽課前無充分準備、聽課過程中無視學生的課堂活動、不重視收集學生課堂反饋信息,就無獲取學生全面的、真實的課堂表現。只有有“備”而聽、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和授課教師一起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主要是指聽課者參與學習活動的組織、輔導、答疑和交流),並儘可能以學生的身份(模擬學生的思路、知識水平和認知方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能獲取第一手的材料,從而為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一堂課奠定基礎。

第三、把學生的發展狀況作為評價的關鍵點。教學的本質既然是學習活動,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結果勢必成為評價課堂教學好與壞、優與劣、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如果思維得到激發、學業水平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發展與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或較大程度)的激發併產生持續的學習慾望,則可以認為這就是一堂很好的課。

聽課評課的心得體會 篇六

評《千克與克》教學實錄。觀看了趙老師的教學視頻,讓我受益匪淺。同是教二年級的孩子,趙老師上的很精彩,很讓我受啟發。在這節課中趙老師準確地把握了教材的目標要求,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寬鬆的學習環境,通過大量的實際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對質量單位千克與克進行了充分的感知,幫助學生較好地建立了千克與克的質量概念,同時也注意了學生估測能力的培養。學生學得主動愉快,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得以較好實現。

一、在課前。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在這裏趙老師教學時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課前調查活動:到商店裏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標籤;在家裏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看一看商家是用什麼來稱量物品的重量讓學生走進生活中的數學世界,有目的地去關注一些常見物品的質量,主動地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在活動過程中。

教學過程中趙老師選擇的又都是學生所熟悉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進行充分感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學生基本建立了質量單位千克與克的概念之後又用多媒體畫面展示了生活中各種物品的質量,給學生提供大量機會不斷增強對千克與克的感受和認識。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設計了大量的活動,想方設法地幫助學生通過各種實際操作活動去感受、認識質量單位千克與克,建立1克與1千克的觀念。特別是學生通過掂一掂硬幣、回形針、一包鹽等活動,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整個過程趙老師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説一説、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

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在教授1千克=1000克時,趙老師刻意讓學生通過算一算,猜一猜,稱一稱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得出結論,然後再通過設問強調兩者雖相等,但在數學意義上完全是不同的意義,更好地滿足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過程中多種方法對於學生建立千克與克的質量概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生在實踐、感知、體驗、領悟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質量單位千克和克的認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整個活動有目的、有層次、有落實、有效果。

三、在課後。

在課後,趙老師注重知識的反悔總結和評價。還進行自我反思。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積極主動,活動質量和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集錦15 篇七

通過這次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這個接觸國小英語教學時間不長的年輕教師受益匪淺。聽完這幾節課,心中除了讚歎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穫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點收穫,或者説是感想,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國小英語教師的基本功

作為國小生的英語啟蒙教師,教師本人的基本功能直接影響到學生英語的日後發展。從俠義方面來説包括兩個方面: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規範的板書。國小英語對學生聽和説的要求相對多一些,因此,教師語音的規範及語言的流暢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修煉自己的語音語調基本功,確保我們説出的每個單詞,每個句子沒有發音上的問題。課堂語言除了要流暢,一定要確保我們説出的不是錯誤的句子,我們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課堂上不夠規範的課堂用語,可能會給學生日後的學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How to read it How to do it這樣的非句子,I’ll give you three minutes。這樣的漢語式句子都會給學生造成一種誤導。規範的板書除了能利於學生抓住本課的重點內容,利於課文的理解外,也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情境的設置

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説我們在教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

所創設的情境如何即利於課文的導入,也利於重點單詞、句子的引出是一節課成敗的重要方面。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情境:課題是Chinatown in America。通過播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紐約視頻引出NewYork,Chinatown。這樣的情境引出的不僅僅是幾個單詞,幾句話,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融入到了Chinatown的氛圍中,通過視覺、聽覺的刺激,深刻的感受到了唐人街的氣息。

第三、恰當的導入,自然的過渡

這幾節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導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舉個例子:在Great Wall一課中,有位老師是這樣導入和過渡的:

簡單的問候之後,T:My name is…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me

Ss:Yes。

T:(出示課件,三個信息:Mary,20xx,apple)My English name is Mary。

It has got 20xx students in my school。 My school is big。 What about your school

Ss:My school is…

T:Tell me more about your school。

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就把本課要學習的more,thousand等單詞引出。

第四、注重基礎,適當拓展延伸

這次的優質課沒有想象中那麼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課文,注重基礎知識。在精講精練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由於前面將基礎知識都夯實了,後面的拓展學生進行起來也就得心應手。正是這種“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遠見,提高了整節課的課堂效率。

聽課評課心得體會集錦15 篇八

在開學以來,我聽了一些老師們的課後,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

2、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

3、各課都展示了《新課標》的新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對認識《新課標》的感受。通過一天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kqp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