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小滿時節介紹及習俗(通用多篇)

關於小滿時節介紹及習俗(通用多篇)

關於小滿時節介紹及習俗(通用多篇)

參考答案: 篇一

(1)①小滿的時間;②小滿的含義;③小滿時農作物的生長特點;④小滿時的氣候特點;⑤人們飲食的注意事項。

(2)多處引用農諺説明了小滿節氣的含義和農作物生長的特點,生動形象,有説服力。

(3)①準確説明了今年小滿節氣到來的時間。②“漸次”意思是逐漸,從小滿開始,全國各地逐漸進入夏季,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4)①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 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②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此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點評】説明文賞析詞語的表達作用,抓住説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答題格式:①説明詞語的意思,②説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準確/生動形象/地説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③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小滿節氣有什麼習俗 篇二

黃河中下游:“小滿不滿,麥有一險”

小滿節氣時,黃河中下游等地區還流傳着這樣的説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乾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乾癟而減產。防禦乾熱風的方法很多,比如營造防護林帶、噴灑化學藥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華南地區:“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徵

一般來説,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麼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氣的後期往往是這些地區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説,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因此有民諺説“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江南地區:“小滿動三車,忙得不知他”

這裏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裏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着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着農人們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裏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可家裏的蠶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後,蠶要開始結繭了,養蠶人家忙着搖動絲車繅絲。《清嘉錄》中記載:“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可見,古時小滿節氣時新絲已行將上市,絲市轉旺在即,蠶農絲商無不滿懷期望,等待着收穫的日子快快到來。

此外,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不滿,必是遇上乾旱少雨年。這方面的諺語很多,如安徽、江西、湖北3省有“小滿不滿,無水洗碗”的説法;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區有“小滿不滿,乾斷田坎”的農諺;四川省還有“小滿不下,犁耙高掛”之説。這裏的“滿”字,不是指作物顆粒飽滿,而是雨水多的意思了。

小滿飲食習俗 篇三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據説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飢。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飢,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苦菜遍佈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美食家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與常見的開藍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優點。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麪,各具風味。

小滿節氣台灣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獲黑鯧,東北部的蘇澳及南部海域則可捕獲到飛魚。高雄縣的旗山、美濃等地的香蕉已經進入盛產期。台灣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銷到世界各地。

小滿 篇四

①小滿節氣,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間,24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今年小滿交節時刻為5月20日22時36分。

②寒來暑往是氣候,鳥語花香是物候。小 滿是一個表徵物候的節氣。其關注點不在氣,而在物。古書稱“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北方冬小麥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滿”。小 滿是最“接地氣”的節氣。

③農諺有“小滿小滿,麥粒漸滿”的説法。此時,小麥度過一冬的休眠期後,經過返青拔節,抽穗開花,亟需薰風暖熟,雖然仍是一片青綠,但有着一股蓄勢待發的勁頭。麥穗已經抽齊,麥粒鼓着腮幫一般,泛出一層透明的綠色。等到這晶瑩的嫩綠變為黃綠,麥子也即將成熟了。農諺又云“小滿未滿,還有危險”。小麥成長的最後階段灌漿期十分關鍵,籽粒才剛剛盈實,若碰到災難天氣或病蟲害,麥粒未經過充分的乳熟期,小麥的品質便會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區,小滿還有“小滿小滿,江河漸滿”的説法,反映了這時南方降雨增多的氣候特點。確實,從小滿開始,全國各地漸次進入夏季,雨量越來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漸上漲。

⑤此時,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農人除了給早稻增肥,還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農人們將培育好的秧苗按間隔,齊整地栽插在地裏。若是高度機械化的地區,就採取機器種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滿雨水不豐,稻田田坎乾裂,就無法栽插水稻:若雨水過豐,栽插好的稻苗便經不住大雨的襲擊,秧苗輕則東倒西歪,重則被雨滴打傷。南方的小滿節氣,充滿了對水的期許。

⑥小滿,是麥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國傳統科學理論,四月小滿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節,也是最潮濕悶熱的時節。這時萬物生長最為繁茂,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最旺盛。正因為如此,人體在小滿時消耗的營養物質最多,所以需要及時補充,才能使身體、五臟六腑不至於有所傷耗。這時,可以多吃一些清熱、暖胃、温補的食品。因為空氣潮濕,小滿節氣也是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病的高發期,人們要預防濕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濕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濕助 濕的食物。

(1)本文圍繞“小滿”這一節氣,説明了哪些方面的內容?請簡要概括。

(2)文章多次引用農諺進行説明,請概括説説這樣寫的作用。

(3)科學性是説明文的生命。請結合下面語句中的加點詞語做簡要分析。

①今年小滿交節時刻為 。

②從小滿開始,全國各地 進入夏季,雨量越來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漸上漲。

(4)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凝聚着勞動人民的智慧。請從你知道的節氣中任選﹣個加以介紹。

【分析】文章採用邏輯順序,第①段引出説明對象,第②﹣⑤段説明小滿節氣的含義和農作物生長的特點,第⑥﹣⑦段説明小滿節氣的氣候特點和人們飲食注意事項。

【解答】(1)考查概括説明內容。

第②﹣⑤段説明小滿節氣的含義和農作物生長的特點,第⑥﹣⑦段説明小滿節氣的氣候特點和人們飲食注意事項。

(2)考查説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類題型,首先要了解説明文的常用説明方法及特徵,然後必須要結合文段的內容的來分析説明方法,然後根據文章的內容或者文段的內容所體現出來的説明對象的特徵來分析作用即可。

用作引用的説明方法,説明了小滿這一節氣的含義和農作物生長的特點,生動形象,有説服力。

(3)考查説明文語言的特點。

抓住説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答題格式:①説明詞語的意思,②説明用了該詞句子的意思,準確/生動形象/地説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③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4)開放性題。

解答此題只要從二十四節氣(除了小滿)中選擇一個説明其含義即可。

小滿時節介紹 篇五

小滿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鬥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這是説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小滿,太陽黃經為60度。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所謂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按一定的季節時令活動,這種活動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因此,他們的各種活動便成了季節的標誌,如植物的萌芽、發葉、開花、結果、葉黃、葉落、動物的蟄眠、復甦、始鳴、繁育、遷徙等,都是受氣候變化制約的,人們把這些現象叫做物候。

小滿三候: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學的國家,《詩經》記載:“四月秀羅、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西漢初期的《夏小正》是中國最早的物候專著,按一年十二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載了物候、氣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農事活動,如農耕、養蠶、養馬等。此後,《呂氏春秋》、《禮記》中都記載了有關物候的內容,並逐漸發展成一年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八個節氣裏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種花卉綻蕾開放,人們把花開時吹來的風叫做“花信風” (意思是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於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説法。為了準確形容,人們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中,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植物為代表,將其稱之為這一候的花信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yq6y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