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雪小禪散文選【精品多篇】

雪小禪散文選【精品多篇】

雪小禪散文選【精品多篇】

雪小禪散文選 篇一

俗話説: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此話一點都不假。

最近迷上了雪小禪,用了幾天的時間接連讀了她好幾本散文集,越看越喜歡,雖然,雪小禪算得上現在的暢銷作家,更是知名雜誌《讀者》百名簽約作家之一,多次獲讀者最喜愛作家稱號,但我最早看她東西的時候,是好多年前,在雜誌上從發現雪小禪這個名字起,就偏執愛上,同樣的還有莫小米、葉傾城。那時看到的多是零零散散的,篇幅都不長,感覺空靈雅緻,一見傾心。

介紹朋友看雪小禪,也都是些愛好文學之人,性情使然,讀後交流各自讀後感,有説雪小禪的東西彷彿不食人間煙火,有説明顯感覺不適合有點閲歷的人閲讀,當然,無一例外交口稱讚其文字優美華麗,別有一番風格。不過,小説我沒讀過,我閲讀得都是散文,尤愛她的《讀城記》,每一個城市在她筆下栩栩如生,揉進了歷史、人文、個人情感,唐詩宋詞信手拈來,或用原句,或略微改動,讀來有血有肉,生動細膩,記得幾年前流行網絡作家安妮寶貝也寫過許多城市,卻沒雪小禪寫得如此水靈靈,令人記憶深刻。還有描寫顏色、植物、戲曲的,同樣讓人耳目一新。

雪小禪很崇拜張愛玲,文字風格有些時候甚至刻意地模仿張,以我愚見,相比較而言,張愛玲筆力老道,作品整體稍感壓抑,但是很厚重,亦很大氣,充滿着人世的滄桑與淒涼,比如《傾城之戀》,一場愛情要靠一座城市的淪陷來成就,人生的況味莫過於此吧!這個鬱鬱而終的傳奇女人被譽為曠世才女實至名歸。因為,所謂的經典,必須經得起時間的推敲,歷史的檢驗,可惜,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物慾橫流,文學也好,藝術也罷,基本成了易碎品。

現代人是金魚,只有幾秒的記憶。遇上雪小禪,並記住她,也是塵世間的一種緣,她是典型的小資情懷,我和她同屬處女座,星象學説這個星座的人都追求完美,許是這樣吧!所以,她的散文唯美、玲瓏,彷彿盈盈可握的一件件製作精美的銀器,值得浪漫情調的人把玩。例如,“用文字醃製時間,煮字療飢,過鮮衣怒馬的生活,享受銀碗裏盛雪的閒情??”

愛情是雪氏永恆的主題,固執地以為,只有,也只有女人,能把語言文字駕馭的這般絢爛多彩,一個個看似平常的方塊字,經她的手隨意地組合、揉捏,就變得搖曳生姿,如詩如畫。並非對雪小禪推崇備至,忽然有一個想法,如果用她的名字闡釋其作品,我認為“雪”和“小”,她是做到了,可是“禪意”不足,小我中見大我,緊緊契合時代的脈搏,做社會的痛感神經,才是文學作品流芳百世的不二法則。

雪小禪即便成不了經典,那又如何?並不影響我喜歡。

雪小禪散文選 篇二

音在我對面坐着,一直也沒有抬頭,很忙的樣子。我無事可做,就拿了一本書看年年的《收納空白》,散文。喜歡散文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

記得那些年,只看小説,尤是長篇,更愛看外國的,就像有人愛看外國電影一樣。讓我説起《紅與黑》《飄》甚至《百年孤獨》都會是頭頭是道。然而,近來卻很難再提起精神來去讀完《大街》,雖也是一部很不錯的小説。

是一個人心境變了,還是什麼?不得而知,也懶得去想,只管去讀白落梅、雪小禪、落落、年年等人的散文隨筆。

幾位女性作家的散文隨筆是瑣碎生活的寫實,感悟,對歲月無聲的詮釋。

音拿了蠟版,伸着懶腰,你下去嗎?

讓我幫你送下去嗎?我知道她的潛台詞,這是一種默契。

就是,就是。無需再多的言語。

我可以給你送下去,但不是順便,而是專程。我喜歡和她用這種方式説話。音淺笑嫣然,專程吧!

我送下去,很願意。

外面,教學樓頭,高高的白楊樹,楊花綴滿了枝頭。明明三天前還只有拇指大小的苞,今天怎麼卻見有楊花零零落落的躺在地上了?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我蹲下身去,擷取了兩朵,回到辦公室,給音看。

音如我一樣的驚訝於楊花的墜落,卻笑我要學黛玉做了葬花人。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是啊,楊花雖無才思,卻作雪為春增添一景,楊花雖則少香乏色,卻為春而舞,為自己的生命而舞。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揚子江頭的渡口,楊柳青青,晚風中,柳絲輕拂,楊花飄蕩。岸邊停泊着待發的小船,友人即將渡江南去。依依裊裊的柳絲,牽曳着彼此依依惜別的深情,喚起一種柳絲長,玉驄難系的傷離意緒;濛濛飄蕩的楊花,惹動着雙方繚亂不寧的離緒,勾起天涯羈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頭柳色,宜人春光,在這裏恰恰成了離情別緒的觸媒。

罷了,罷了。如果楊花能度人,我願乘度大唐去,哪怕做了詩人的書童,也是情願。音糾正我説,古人所寫的楊花並不是這種楊樹上長的象蟲子一樣的花,而是指柳絮。音引用隋代無名氏《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這裏就用了楊柳、楊花、柳條几個詞,顯然,這裏的樹是柳樹,楊柳是柳樹,楊花是柳絮。在古代詩文中,楊、柳、楊柳,均是指柳樹,而且多指垂柳,並非什麼楊樹。既然古代詩文中的楊其實是柳樹,那麼詩詞意象中的楊花當然也是指柳絮。叫不同名字,可能和出於押韻平仄有關。

我同意音關於楊花的闡釋,但我還是要把白楊樹上的這種毛毛蟲一樣的花稱作楊花。其實我真的見過楊花。還小的時候,村裏滿是一種毛白楊,長得高高大大的,晚春時節的吧,樹上就長出了一種如棉絮的東西,風吹來,濛濛亂撲行人面,是真的。

我繼續看書,是安意如的《世有桃花》,年年的《收納空白》被音拿了過去。

窗外的風在楊樹的枝頭上颳着。春日的陽光透過玻璃暖暖地照進來,灑在了音的肩頭,灑在一行行的鉛字上。窗台上有旱蓮怒放着,香雪蘭清香依然&&

歲月在眼前靜好安然。歲月如此靜好!真好。

雪小禪散文選 篇三

春節期間從表姐那借回六本書,放置牀頭,晚上哄兒子睡後,想認真讀一會,可一天的勞累很快就讓我進入夢鄉,空留書香瀰漫。那晚和兒子打完嘴官司,當兒子在我的暴力和恐嚇聲中不情願進入夢鄉,我也哈欠連天,看看放置牀頭的書,快要到了還書的時間,就順手抽了一本精裝的,素雅的封面,美麗的字體,《她依舊》,翻開一看,竟愛不釋手,從作者的文字中找到了那些曾經帶給我們幸福與激動的許多記憶,比如第一雙白球鞋,小時候為了逃兩角錢的票翻牆去看戲,青春期狂熱迷戀瓊瑤和三毛,外婆的菊花頭,以及離我們漸去漸遠的露天電影……這些事情和文字讓我感到幸福和激動,我一下子像覓到了知音,看累了才去看作者,才知道我拿的《她依舊》是一個叫雪小禪的女作家所著。於是就不可思議地迷戀上了雪小禪,這幾天抽一切可抽的時間來看這本書,在晚飯後暴走的時候,還和我的朋友們談起雪小禪的《白球鞋》,我們三個人就我們當時穿第一雙白球鞋的感受又説又笑,還説現在穿再好的鞋也穿不出那時的激動與幸福,雪小禪的文字讓我們的暴走也在瞬間幸福起來。

這幾天一直沉浸在雪小禪的文字裏,享受着人生那散淡的幸福,我們都是七十年代人,雪小禪從農村走入城市,寫出那麼多懷舊的美文,我一直就生活在農村,對雪小禪唯美的回憶司空見慣,麻木了,沒了靈感,沒了那些空靈妖嬈的文字。從雪小禪的文字裏,我才發現自己一直過着很多城市人渴望的生活,才意識到自己也活在幸福之中,這些美麗的文字悄無聲息地滋潤着我乾枯的靈魂,讓我看到生活中那麼多美好的東西。

滾滾紅塵,每個人都是匆匆的過客,喜歡文字的人註定要忍受孤獨與寂寞。但也只有文字,才能給她們真正的心靈安慰,雪小禪的文字裏有太多自己生活的影子,比如在家散頭,赤腳,只不過雪小禪赤腳踩在家裏乾淨考究的木地板上,我有時披頭散髮,赤腳從屋裏跑到院子裏,或赤腳站在大門外,會引來鄰人不解的目光(不會是又在家捱打了吧),有時去村外鍛鍊,赤腳走乾淨的水泥路,提着兩隻鞋子,對別人投來不解的目光毫不理會,也會心血來潮赤腳走土路,小心翼翼,唯恐被什麼東西紮了腳。

今天和百合騎車子帶孩子去趕廟會看唱戲,走到嶺上,看着剛被春雪滋潤過的墨綠的麥苗,看着路邊還沒發芽的楊樹,樹上大大的鳥窩,水泥路上一羣羣趕廟會的鄉親,我們騎着車子穿行在山水畫中,我忽然對百合説:“也許咱現在的日子好多人羨慕呢,咱除了缺錢,其他還真不缺啥。”百合大笑:“是啊,心情好比啥都強。”我們兩個騎着車子,車子後面的孩子笑成快樂的春風,心裏的冰一點點在這春風中消融。忽然就想到雪小禪的《種春風》,我們是卑微的,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人性中本真的善良也會讓我們活出自己的尊嚴和幸福,想到生活也不容易的百合讓兩歲的兒子給街上的那個殘疾人送五元錢的事情,真的為有這樣的朋友感到自豪。

多少年了,讀書對我是一種需要,可很少再有青春時迷戀瓊瑤和三毛的狂熱,因為早被生活的瑣碎和無奈磨去了激情和稜角。在我人到四十的時候,會因為偶得雪小禪的《她依舊》,而迷戀上雪小禪,我在早上鍛鍊時幾次對朋友提到“你們不知道,讀那些文字真是一種幸福,那些文字裏滿是咱們歲月的痕跡,那經歷、那心情咱全都有過。”

《她依舊》裏沒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全是生活瑣碎,因為雪小禪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才把常人平淡的。生活寫的如詩如畫《優雅的老去》《情調這個東西》都讓人看了如醐醍灌頂,瞬間明白人應該怎樣活着,怎樣去獲得幸福。

這幾天過得幸福,全是雪小禪的《她依舊》的功勞。迷戀雪小禪,她讓我明白了喜歡文字的女人應該怎樣生活,其實生活是最好的靈感之源,沒有了真實的生活和感受,再嬌媚的文字也沒有生命和穿射力。想到了畢淑敏的《提醒幸福》,我就迷戀雪小禪,因為迷戀也是一種幸福。

戀上雪小禪,雖沒時間沒條件博覽羣書,但至少要愛好讀書,雖沒雪小禪空靈妖嬈的文筆,但一定要勤奮,筆耕不輟,熱愛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率真和個性。最後拿雪小禪的話自勉:我喜歡這光陰裏的人或者事,滾滾紅塵,人講人緣,物講物緣,我已經知道,那屬於我的,都將是好光陰,即使悲喜交集,我亦會珍惜。

雪小禪散文選 篇四

瘦與金,彷彿貧窮與富貴,湊在一起,居然有一種別緻的味道和氣息。

是一個皇帝創造的一種書法體。

但凡這種皇上,一定做不好皇上。果然,創造瘦金體的宋徽宗對書法和繪畫的偏愛,讓他淪為金兵俘虜。但正是心中這些對於書畫的熱愛,才使他在淪為俘虜時不至於落難到不堪的地步——人的愛好,在生死關頭總會拯救他。因為漫長的時光是無法打發的,這些愛好,可以與時間為敵。

喜歡瘦金體,是因為喜歡它的個色。

就因這叫法,分外有幾分落寞的荒意。

像秋天長水。是寂寂的天空,有幾聲遠走高飛的大雁,其實是含着人世間最飽滿的情意的。遠的東西總是充滿了想象,而這瘦裏,就有了山的寒水的瘦。這金裏,又有了人世間最真實的沉重和亮色。

第一次讀到這三個字,就被吸引了。三個字裏,跌宕出一種極為細膩的光滑與個色感。只這兩個字聯繫起來,衍生出多麼孤零的一種情懷啊。

再看字。真是瘦。絕非牡丹的肥膩,而是一枝清梅的瘦。枯而不甘。我喜歡那支稜出來的樣子,一撇一捺都彰顯出不同凡響的意味。看着一點也不洋氣,甚至有些鄉土,可是,一腔子裏的血全是清傲的。

那份濃烈,那份傲岸,分外扎眼。

也像宋徽宗這個人。偏偏不喜歡做皇帝,偏偏把心染在了琴棋書畫裏。

另一個皇帝李煜,南唐後主。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詩詞,一切如命,當然也會一江春水向東流。

總覺得喜歡上文字或者繪畫書法的男子或女子會徒增一種莫名的傷感。於他的審美上或許是一種趣味的提升,於人生而言,並無多少益處。因為那樣會使心靈過早地進入陡峭地帶,過上一種看似平靜實則顛簸的生活。雖然人生會因此厚了,肯定了,更值得揉搓和拿捏了。可是,它們帶來的荒涼和皺摺也一樣多。——這些人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對時間的交待和對生活惘然的品味。

就像瘦金體,看似鋒芒畢露,實則是人生的無奈全在裏面。

能在哪裏張狂呢?除了在文字中。在日子中,不得不收斂,不得從春到秋,從夏到冬。日復一日重複和交待的,其實是差不多的內容。

那彷彿是經歷過時光淬礪的女子,逆境讓她一夜之間成長。被時光或打擊過的石頭、鐵或人,往往更加光彩奪目。很多時候,順境讓人慢慢就沉下去了,而逆境,一經時間打磨,卻可以散發出更加綺麗之光。即使是變得凜然了,突兀了,但那味道卻是格外不同了。

人們很難記得歷史上那麼多皇帝。但卻容易記得宋徽宗。金戈鐵馬是留給歲月塵煙的,一個書法體的誕生卻是永遠永遠的留下來了。儘管想起時恍如隔世,可是,如果看起來、寫起來,卻彷彿昨天。

看過一個朋友臨摹的瘦金體,分外古意。

卻覺得並不遠,彷彿可親可近的人。貼在臉上,有温熱感,放在懷裏,是那親愛的人。遠遠地看她寫,那中式的長衫,那手中的毛筆,彷彿都帶着一種闊綠千紅的誘惑。在少年,我是如何牴觸着中國文化,那麼現在,我就有多麼熱愛着它——你曾經反感的,或者隔閡的,在多年之後,也許會成為最親近的。這恰恰是歲月所賜。心老了以後,往往會喜歡一些沉靜下來的東西,比如書法、繪畫,比如戲曲。

因為不再有生活的節奏和韻律了,也漸漸失去爭先恐後去要什麼的意味。人生到後來,是做減法了。一步步減去那豐碩的氣息,像瘦金體,只留下些風骨和枝椏就夠了,那風骨,卻更吸引人。因為隔着八百多年的煙塵與風雨,我仍然能感覺瘦金體的凜凜風骨。

那是一個男人的心聲。

他更願意臣服於書畫之間的時間。那是屬於他個人的時間。沒有年代,沒有界限……他似乎早就料定了。其實,他一定會比別的皇帝更多的出現在後代的書中或者文人們的嘴中。因為文化,從來是穿破了時間這層膜,而且,年代越久,味道會越醇厚,越有氣象。什麼東西一旦有了氣象,便離成大器很近了。

因了宋微宗,我偏愛着寥薄清瘦的瘦金體。又因為瘦金體,我更高看這潦倒的皇上。有的時候,恰恰因為不堪和潦倒,才創造出一個個文字或書畫裏的奇蹟,那些畫牡丹的人,永遠不會體味畫竹或畫梅的心境。潦倒,往往賜予人更高的靈魂品味和耀眼的光彩奪目,比如凡高,比如宋微宗。

破掉了富貴之氣的瘦金體,就這樣支支愣愣地入了我的眼——異數,從來就有着別樣的動人大美。無論是書畫、文字,還是人。

雪小禪散文選 篇五

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想起蓮花。那是我的內心風暴,穿過很多綺麗的風景,翩然來到我眼前。

也是我的名字。

小小的一朵蓮。很孤潔的樣子。輕而飄逸。彷彿氣定神閒。其實內心裏萬千端倪。

家裏有一朵小小的白蓮。浮在水上。可以長時間保持盛開——因為是假的蓮。真的蓮花,總有枯萎的時候。是害怕枯萎的。

所以,基本上不養花。

以綠色的蕨類植物為多。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許是歲數稍長,越來越喜歡乾淨的單一的東西的。飲食簡明扼要,生活刪繁就簡。

蓮自然有它的一種風骨。聽齊豫的《蓮花處處開》,聽出誦經的味道。蓮花婷婷,超然於許多絕美的寂美之外。而賞花人,一定懂得蓮的驕傲,了卻俗念的清淨。

所求所尋的,不過是人世間最乾淨的飽滿。那蓮花淨,是一種對時間和生活的敬畏和體貼。

《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裏去?》這是高更油畫的一個名字。我的女友曾經特別偏愛這個跑到大溪地的男人。因為他拋棄了熱鬧的巴黎生活而跑到原始社會中去了。

那也是叛逆的少年時想要做的一切。但萬轉千回之後,我更迷戀人間情意——把生活過成一朵蓮花。雖然聽起來是一件迷茫而遙遠的事情。

因為多數時候,我們的日子,斷壁殘垣。

在揚州的何園,曾經看過中國唯一一個建在水上的戲台,那時曾經多麼蘩華熱鬧。何家最鼎盛時期,怕是每天都有戲要唱嗎?

如今那戲台孤芳自賞的停在時間之外!

是的,時間之外!

如一朵脆弱而凋零的蓮花,又無奈又惆悵。空落冷清之外,自有一種讓人覺得寂然的東西涌上來。

站在上面唱了一段戲。

也總是記得那涉目煙視的黃昏。讀到沈從文。他寫道:我全是沉悶,靜寂,排列在空間之隙。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有另一個自己。

那是誰呢?

與自己格格不入。

與自己貌合神離。

也記得去看凋敗的荷塘。

是白洋澱。秋天。一望無跡的殘荷,大片大片的凋了,偶有蓮花,也是清冷孤寂的樣子。

到更冷的深冬,全是枝枝蔓蔓的殘荷。我從前是歡喜殘荷的。現在不了。殘的東西,總有一種悽悽然。到底是凋寂之物。

喜歡那小小的一朵蓮,安靜的開着。不惹人注意。有些自憐吧。如果遇到另一朵蓮,就是蓮相伴。

浮動的光影裏,我坐在小蓮花旁邊。讀着一本線裝書。日子過得極快,飛刀似的,割着時間的機頭。拚了一生,所得所求不過是這平淡素日嗎?那繁華富麗,是讓我驚怯東西。

衣櫃裏,白和藍,居然佔了多半。

苧麻白褲子上也印了一朵水墨蓮,後來沾了紅酒的印跡。怎麼洗都不掉。十分厭煩。所性棄之。

而聽《出水蓮》的下午,那些壎是讓人蕭索的——山高水遠,萬轉千回,萬籟在心中,俱已蕭蕭。我看到一朵蓮花自心底裏慢慢嶄放。看到有另一個自己,獨坐深山古寺,彈琴與焚詩。

那個剎那,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即使月亮,也是一朵白蓮花。

就那樣。開呀開。開呀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6q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