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雲南旅遊的注意事項【通用多篇】

雲南旅遊的注意事項【通用多篇】

雲南旅遊的注意事項【通用多篇】

一個人去雲南旅行,是怎樣的體驗? 篇一

查地圖,定路線

基於人文風光、舒適度、安全性和時間的考慮,我初步確定去昆明、大理、麗江。

攤開百度地圖,查看三地位置,查看出行期間各地的天氣情況,再查查往返的機票、高鐵票、火車票價格,從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上考慮,確定路線為【昆明→大理→麗江】。

做攻略、物品清單

路線確定後,開始寫攻略。我的攻略還挺詳細的:大到每天去的地方,每個地方有哪些景點和美食,小到坐哪路公交,所需時長和車票價,景點票原價及攜程/美團價,相關注意事項。.。.。.

朋友看完我的攻略,開玩笑説我可以去雲南檢驗攻略的可行性,回來直接把攻略掛到網上兜售。

額,以下是攻略圖,自己感受,實際行程和攻略略有出入。

做完攻略,我還給自己列了一張物品清單,把需要帶的衣物、旅行用品一一寫上,對着清單準備,以防自己落下東西。

對我來説,看他人的攻略,並不意味着跟着別人的路線走,更多是透過別人的旅行,瞭解注意事項,讓自己做好十足的準備,比如:不要隨便和陌生人搭訕;雲南晝夜温差大,要帶厚衣服;紫外線強,要塗防曬;氣候乾燥,要帶保濕乳液。.。.。.這都是我透過攻略獲取的信息。

訂票、訂房間

定好路線和攻略,需要提前在網上購買機票、高鐵票、火車票、酒店住宿、景點門票。

由於當時是旅遊淡季,我只是提前購買了去廣州→昆明的高鐵票、麗江→廣州的飛機票、昆明的青旅住宿,其他都是邊玩邊訂。

提前在手機上下載幾款app也是必要的,如攜程、百度地圖。如果不想安裝,現在微信也有相關的小程序,使用很方便。(Oh~不小心打了廣告~)

準備好自己

做足了準備後,心裏還是有些忐忑,一切都是未知,不知道自己路上會遇到什麼人,會發生什麼事。

但既然已經決定了,就走吧。反正我這麼生存能力這麼出色,能識路,有耐心,懂禮貌,心靈手巧,心地善良,花見花開,人見人愛

第一站:昆明(2 天)

從廣州南站坐高鐵到昆明南站,大約6h。高鐵沿途風景不錯,隧道有點多,手機信號不停斷。如果不想睡覺,可以帶本書在高鐵上看,或提前下載電影/電視劇在手機上看都行。

在昆明,我停留時間不多,扣除坐高鐵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1天,逛了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的舊址)、翠湖。本計劃去滇池,但天氣不好,就臨時放棄了。

雲南大學(五華校區)

會澤百家,至公天下。雲大是中國西部最早建立的大學之一,毗鄰翠湖公園,清幽古樸,建築風格獨樹一幟,中式歐式風格交相輝映。漫步其中,彷彿行走於民國時期。

會澤院、映秋院、貢院、至公堂、映秋樓、鐘樓。.。.。.這些都值得一賞,每 個建築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比如,從南門到會澤院,有95個台階,暗含“九五之尊”之意。

映秋樓是樑思成和林徽因設計建造,中西合璧,昭示了當年樑林二人探尋中國建築的思路。

雲大的樹上,有到處亂串亂蹦的小松鼠。只要遞上吃的,它就乖乖朝你跑來。(吃貨果然容易哄呀)

在這裏,我遇到了旅程中的第一個朋友——桃子。

桃子來自廈門,也是獨自旅行。無論走到哪,我們倆都能不約而同地遇上。相遇四五次之後,我們相視一笑,開始打破隔閡,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了起來。人世間的相遇,多麼美妙和神奇,我肯定是自帶好人緣體質。(得意臉)

雲南師大(西南聯大舊址)

師大比雲大還小巧,這裏保留了西南聯大的舊址、紀念館、烈士墓、紀念碑,獨特的歷史意義吸引了很多遊客參觀。

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寫的西南聯大紀念碑,記載了聯大創辦的始末,值得一看。

翠湖公園

翠湖公園比較幽靜,翠湖水光瀲灩,綠樹成蔭,樓現波心,是個散心的好地方。

據説每年都有紅嘴鷗來這裏過冬,非常壯觀。可惜,我來的不是時候。

關於美食

傣味手抓飯、泡魯達、豆花米線、涼粉、粑粑。.。.。.凡是在廣東沒見過的,都吃了個遍。走到哪,吃到哪。

在昆明工作的師妹帶我吃了傣味,味道很獨特。傣味是傣族飲食文化的特色,以酸、辛見長,泛着清香。手抓飯、泡魯達都很好吃,不挑食的友友有機會可以嘗試。

關於住宿

由於行程裏有逛雲南大學、翠湖的計劃,我在雲大附近一家叫“某天”的青旅預訂了房間——榻榻米單人間。

“某天”青旅位於圓西路,佈置非常別緻文藝,環境特別乾淨舒服,深得我歡心。剛好淡季,昆明又在下雨,整個青旅就只有我一個人。就這樣,我用98塊錢承包了整個青旅一晚,哈哈哈~

友友們去昆明,想住這裏,可找我要老闆娘的微信,她非常漂亮,超級nice。

第二站:大理(3 天)

在昆明第2天晚上,我乘坐火車到大理。到達大理火車站,將近上午7點。嗯,對,我在火車上睡了一晚卧鋪,省時又省了一晚住宿費。

一下火車,大理人民格外熱情,不停問你要不要坐車,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去蒼山洱海。.。.。.我都只是微笑着搖搖頭,拉着行李箱坐公車到大理古城。

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就這樣,我開啟了在大理的風花雪月之旅,漫步大理古城,騎行洱海,爬蒼山,逛天龍八部影視城,遊大理大學。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古樸幽靜。

清澈的溪水,隨處可見古樸雅緻的白族傳統民居,大理白族不論貧富,庭院內都會養花種草。因此,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養花”之説。

城中有各種專賣扎染、草編的店鋪,也有白族飲食店、客棧,多少有些商業氣息,但相比麗江,倒也還好。

文獻樓、五華樓、南城樓、洋人街。.。.。.都可以逛逛。晚上清吧開唱,步行街人流湧動,更是熱鬧。

到大理的第一天,我遇到了旅程中的第2個朋友——龔清,來自湖南的妹紙。我們倆同時給青旅的老闆打電話,結果我先通了,她打過去是正在通話中。等我拖着行李箱走到青旅門口時,我遇到龔清,她正在打電話。

世界所有的相遇都是如此奇妙,就這樣,我們一起寄存行李,一起相約玩大理。

洱海

洱海其實不是海,而是雲南第二大淡水湖。因外觀形似耳朵,取名“洱海”。

洱海環湖一圈有150多公里,開着電動摩托,走走停停至少要1天。剛好遇到大理馬拉松,加上洱海整修,所以我們只騎行了一小段。2個人一部電動摩托,騎行一天只要50元,很划算,不會像踩單車那麼累。

第一天,我和龔清一起踩摩拜去環湖。路途遙遠,也比較累,但回來路上,卻非常享受,至今難忘。

大理天黑得特別晚,晚上8點天還亮着。我們8點多回來,天慢慢變暗。路很空曠很長,一路特別安靜,偶爾傳來蟲鳴聲,手機裏播着《去大理》,淺唱低吟,身體和神經前所未有地放鬆下來。

蒼山

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蒼山景觀中的一絕。來大理,必須去蒼山。

在青旅,我臨時和其他幾個獨自旅行的小夥伴組團,一起去蒼山。帶隊的男生尹立國來大理跑馬拉松,沾他的光,我們的蒼山門票半價。(哈哈哈,又省了一點,請誇我勤儉持家(^-^)V)

蒼山海拔4000多米,對於我們這些來遊玩的人來説,赤手空拳爬上去是不大可能的,我們坐~索~道~纜~車~從蒼山腳下坐大索道(洗馬潭索道)到海拔3000M左右處,再往上爬。

到了山上,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有些遊客拿着氧氣瓶死命吸。我沒啥反應,爬山時不要爬太猛,慢慢走,偶爾停下來吃塊玫瑰花糖,緩一緩,再繼續走就好了。

山上温度較低,有點積雪,冷氣瀰漫,彷彿走進了冷氣櫃一樣,纜車處有羽絨服出租,我帶了防風衣,穿上基本不冷。還有小夥伴大膽脱衣,直接短袖拍照,勇氣可嘉。(此處應有掌聲)

走了1個多小時,慢慢爬到洗馬潭海拔3966m的觀景台了。克服很多小困難,爬到這裏時,心裏多少有些成就感。哈哈哈,好想大笑三聲~~

坐纜車下山時,同行的妹紙恐高,特別緊張。我打開手機,播着周董的《告白氣球》,緩和她們的緊張,纜車裏的氣氛也變得輕鬆、快樂。

現在,每每我聽到這首歌,我都會想起去蒼山的情景。

天龍八部影視城

一陽指、六脈神劍。.。.。.《天龍八部》給了世人一個武俠夢,每每提及,依然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天龍八部影視城就在蒼山腳下,爬完蒼山,順道可以去逛逛,感受當年大理國和段王爺生活,幻想一下風度翩翩的段公子。

大理大學

去大理,必去大理大學。

大理大學背靠蒼山,面朝洱海,海拔就有2000多米,視野開闊,恢弘大氣。在那裏,有種“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感覺。實地的感覺,比照片上強1萬倍。

雲南旅遊注意事項 雲南旅遊須知的25個民族風俗習慣 篇二

在25個少數民族中,有15個是雲南所獨有的,她們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獨龍族。

白族

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飾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為尊貴。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待客交友的基本禮儀。擅長製作的美食有乳扇、生皮、雕梅等。最盛大的民族節日是“三月街”。

哈尼族

主要分佈在元江和瀾滄江之間,服飾以黑為美,各地區有差異。哈尼族是一個與音樂歌舞為伴的民族,擅長各類樂器、舞蹈、民歌。比較有特色的民居是“蘑菇房”,另外哈尼族非常善於利用梯田種植水稻,他們的精神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千年不變的辛苦勞作,改造者大地山川的面貌,可以説有哈尼族的地方就有梯田。

傣族

很多學者常將傣族分為水傣、旱(漢)傣、花(腰)傣,其實這是錯誤的,傣族只有一個種族,只是因居住地不同,服飾和生活習慣稍有差異而已。

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因此為成年的男童都要到出家受沙彌戒,三、五年後可還俗,未出家者將會被視為未成年或者沒教養。

傣族最盛大的節日為浴佛節,也就是俗稱的潑水節。

傣族的舞蹈以女性的孔雀舞和男性的象腳鼓舞而聞名。

傈僳(lisu)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一帶,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説。

傈僳族還是一個非常重恩情的民族,傳統節日“刀杆節”相傳是為了紀念一位對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漢族英雄,傈僳族人把這位英雄獻身的忌日定位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並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徵儀式,表達願赴湯蹈火相報的感情。

(這才是真正的女漢子)

拉祜(lahu)族

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得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拉祜族人喜歡黑色,因此衣服大多以黑布為底,鑲秀各種色彩豔麗的花紋圖案,民族美食有竹筒燒飯、烤肉。

佤族

佤族各地區普遍流傳着“司崗裏”的傳説,“司崗”意為洞穴,“裏”為出來,它是佤族對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著名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就是解放軍駐雲南西盟佤山部隊戰士楊正仁,根據佤族民歌創作的。

佤族男性木鼓舞,木鼓對於佤族非常神聖,被視為通天的神器,佤族有“生命源於水,靈魂求於鼓”的格言,因此佤族最為盛大的節日就是“拉木鼓”。

佤族女性甩髮舞

納西族

納西族主要居住在雲南麗江地區,雖然30多萬的人口算不上一個大民族,但卻是一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也就是納西族的古文化。東巴文化馳名中外,吸引着世人的興趣和關注。

納西族另外一個受人關注的焦點就是“殉情”,由於各種因素以及東巴文化的影響,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納西青年男女常常選擇殉情,納西人的殉情無疑在向世人宣誓,他們對於愛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麗江也因此被稱為“殉情之都”。

納西族老東巴

景頗族

景頗族的80%的人口其實是住在緬甸克欽邦撣邦,雲南省境內約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德宏地區,最盛大的傳統節目是“目瑙縱歌”,景頗語意為“大夥跳舞”。

景頗族目瑙縱歌節

景頗族綠葉餐

布朗族

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等地區,由於居住地區氣候較為温和,善種植茶樹,著名的普洱茶大多產自布朗族居住地區。

普米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麗江、迪慶等地區,雖然居住地較為分散,但語言差別不大,互相能通話。據記載是青藏高原遊牧民族,後經青海、甘肅、四川遷居至現在的雲南,是中國遷徙最遠的民族之一。

阿昌族

主要居住在德宏、潞西地區,盈江、瑞麗、大理、保山等地也有部分居住,阿昌族製造的鐵器極負盛名,以“户撒刀”著稱於世。

户撒刀又稱“阿昌刀”,因多產於阿昌族聚居的隴川縣户撒、臘撒地區而得名,這種刀制煉極精純,柔可繞指,剁鐵如泥,用木、皮、銀等原料配製的刀鞘也極為精美,深受附近各族人民所喜愛,如今“户撒刀”還走出雲南,遠銷全國,甚至為外國友人收藏。

怒族

主要居住在怒江州、迪慶等地區,他們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古老居民,由於地理條件原因,怒族人的生活非常艱苦。由於分居在兩江沿岸,而兩江之間以前沒有橋樑,只要少數水流緩慢地區才有渡船,因此怒族人發明和使用了竹篾溜索,利用溜索飛渡於大江之上。

溜索對於很多人來説只是一種娛樂設施,可對於怒江兩岸的怒族人,它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交通設施,並且每個怒族人都是滑溜索的好手。

基諾族

基諾族自稱為“基諾”,意思為“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西雙版納州,是1979年才被國家確定為祖國少數民族大家庭裏的單一民族。善於種植茶樹,聚居地基諾山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

德昂族

德昂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地區,原名叫“崩龍族”,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德昂族也擅長種茶,竹筍是德昂族一年四季不斷的蔬菜,有各類幹筍和酸筍特產。

獨龍族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總人口僅6000餘人,唯一的居住地在高黎貢山下,獨龍江畔的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族有着較為古老的獨特紋面習俗。

獨龍族女孩長到十二三歲,由會紋面的女性長者在臉部紋上圖案,也代表着女孩已經成年,1967年獨龍族紋面習俗被徹底廢除,目前紋面女只有不到40人在世,隨着時間的推移,古老而神祕的紋面女將消失在歷史長河裏。

其他在雲南省居住,人數5000人以上,但非雲南特有的民族還有九個,分別是:苗族、壯族、回族、藏族、彝族、瑤族、滿族、蒙古族、水族。

苗族

苗族主要人口集中在貴州、湖南,在雲南各地都有分佈,文山、紅河地區居住人口相對集中。澳大利亞民族學者曾感歎,“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族和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由此可見,苗族是一個歷經苦難且不斷遷徙的民族。

壯族

壯族是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87%的人口在廣西省,在雲南也有100多萬,主要分佈在文山地區。

回族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散居全國,分佈最廣的民族。在雲南省約有70萬人口,雲南最著名的古代“回族”(當時還沒有劃分民族)人應該就是鄭和了,祖籍晉寧,由於祖父和父親都曾航海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去朝過聖,他從小受影響也夢想能出海遠航,這就為他能帶領大明船隊七下西洋奠定很好的基礎。

藏族

藏族大部分聚居在西藏、青海省,雲南的主要居住地在迪慶藏族自治州,另外麗江、洱源、貢山、寧範、大理等地也有分佈。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説《消失的地平線》中,描繪的一個遠在東方羣山峻嶺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里拉”,就是迪慶自治區的一個縣。

彝族

彝族原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謂時,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華夷相對),毛澤東主席倡議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主要分佈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其中60%居住在雲南,在雲南各地都有分佈,服飾各有不同,最為大眾所熟悉的彝族形象代言人應當是石林彝族自治區的阿詩瑪。

瑤族

瑤族主要聚居地在廣西、湖南、廣東、貴州省。有6.6%的居住在雲南省,主要分佈在文山、紅河、西雙版納、普洱等地區。因為歷史原因,一些歐美國家也有瑤族人,但鮮為人知,被稱為“東方吉普賽人”。

滿族

滿族的主要聚居地在東三省,另外一些北方和大城市也有分佈,在雲南滿族有1.2萬人,主要分佈於昆明、保山、思茅、德宏、曲靖、臨滄、紅河、楚雄等地州市。雲南滿族主要是清朝初年,隨吳三桂來滇清兵,後吳三桂叛亂,康熙派清兵鎮壓,叛亂平定後也有部分清兵留在雲南。

蒙古族

雲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隨軍至滇後落籍通海的。雲南蒙古人又稱喀卓人又譯卡卓人,是玉溪通海的一支蒙古民族支系,人口約1.3萬人,主要集中在興濛濛古鄉,雲南多年的生活使得這支蒙古族的文化風俗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獨特的卡卓文化。

水族

水族的組要聚居在貴州省,雲南的水族有1.2萬人,主要居住在富源縣古敢水族鄉和黃泥河鎮。

雲南旅遊温馨提示: 篇三

出門前檢查

①有效身份證原件,入住酒店時有時需要臨檢;

②相機及充電器或電池、內存卡;

③手機及充電器或電池、話費是否有足夠餘額;

④錢包,帶足夠現金,但不宜太多;有些購物商店可刷卡消費,可帶一到二張銀行卡和信用卡備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l5p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