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多篇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多篇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多篇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1

張海迪這個勇於與疾病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她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偶像,是當代的“保爾·柯察金”。

五歲的張海迪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癱瘓,無論做什麼事情她都只能在輪椅上進行。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揹着書包去上學,只能在家裏坐着輪椅,自學那些正常的孩子們在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 不久,她做了一次手術。這次手術之後,她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牀上了,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請媽媽在桌子上支一面鏡子,這樣她就可以從鏡子裏面看書了。

就這樣,張海迪系統地自學了國小、中學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一條規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背不全,忘了幾個就狠狠地咬幾下自己的手指。 因此她的英語進步得非常快,漸漸地,她開始替有關單位翻譯英語資料。有一次,她翻譯了一部長篇小説——《海邊診所》。當她捧着厚厚的翻譯稿來到出版社時,老編輯被深深地感動了,於是親自為她書寫了序,題目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作鬥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並始終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2

貝多芬是世界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 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藴藏着強烈而深沉的感情。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並領取工資 補貼家用。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徵,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 儘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對人間美好事物的追求、嚮往。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不盡的情懷。 説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的不幸,莫過於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夫的笛聲了。從此,他孤獨地過着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於和聾疾苦戰。 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裏,藉以感受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着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他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中創作的,是貝多芬最傑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題是反映人類和命運搏鬥,最終戰勝命運。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 這是第一樂章中連續出現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貝多芬説:“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頑強地戰鬥,通過鬥爭去取得勝利 。”這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 他卻為人類創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3

霍金,科學巨匠,他沒有正因生理的缺陷灰心喪氣,從而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更加頑強,全身心的投入科學事業中,人們往往會問,一個只有三根手指會動,和要用語音合成器來説話的,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毅力?正如霍金所説:“我的手指還能動,我還有愛我的親人和兄弟姐妹……”豁達、開朗、知足常樂,樂觀應對坎坷的他是人們心中的偶像。

霍金從小就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17歲就考上了劍橋大學,把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當做自己的信仰。可在他21歲時,被確診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這種病會使他的身體越來越不聽使喚,只剩下心臟、肺和大腦還能運轉,最後連心肺功能也會喪失,當時大夫預言他只能再活兩年。這個致命的打擊讓原本沉浸在考上大學喜悦中的霍金幾乎放棄了學業,但是,堅強樂觀的他最後還是克服了心理上的困難,重新“站了起來”。雖然患病後,霍金經常與病魔抗爭,好幾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但這些都無法撲滅霍金對自然科學的熱情探求之火。他並不認為疾病對他有什麼影響,每天都陶醉在自己想象的宇宙世界裏,努力不去思考身患的疾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霍金就坐在輪椅上,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撰寫了《時間簡史》,遨遊了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的身體情況日益嚴重,他卻還是力圖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他甚至是很活潑好動的,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霍金身體徹底沒辦法離開輪椅之後,他仍然堅持使用那唯一可以活動的三根手指,驅動着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衝直撞”。有一次,霍金與查爾斯王子見面時,旋轉輪椅來向查爾斯王子炫耀,結果軋到查爾斯王子的腳趾,被查爾斯王子臭罵一頓。當然,霍金也嚐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如霍金自己所説:“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所以,即使霍金終生都被“關”在“果殼”中,他也依然是受萬人景仰的無限空間之王!斯蒂芬·威廉·霍金,你是宇宙奧祕的主宰,人類歷史上的傳奇!

寶劍正因磨礪而鋒利,梅花正因苦寒而飄香,人也正因苦難而更堅強,而一隻斷翅的蝴蝶,在經歷滄桑後,同樣能夠飛過滄海。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4

十六載花謝花開的輪迴,十六載潮起潮落的體會,在這漫長的風雨歷程中,我們失去了很多,但唯獨留下一樣東西--堅強。生活中,我們要把堅強留在心裏。

生活就像一個冷酷得法西斯,它掠奪得我們的時間、成功、快樂……,還要吞噬我們僅剩的一絲希望。但無論它多麼殘暴,我們也要留住堅強。沒有堅強,我們的生命就到了盡頭;沒有堅強,我們完全沒有力氣搶回屬於我們的一切。把堅強留在心裏,我們才能戰勝生活這位法西斯。學習中,我們要把堅強留在心裏。學習就像一個高消費的機器。為了取悦它,我們不惜花費我們的青春、自信、時間,而它返還我們的,除了傷心、沮喪,還有什麼呢?我們幾乎是傾家蕩產,只有堅強在寂寞地支撐着。

但無論它出給我們怎樣的難題,我們也要把堅強留在心裏。沒有了堅強,我們的夢就會破滅;沒有了堅強,我們永遠不會成功。把堅強留在心中,遇到難題也不會退縮;把堅強留在心中,遇到不幸也不會流淚;把堅強留在心中,再苦的人生也會有甜意,活着就要把堅強留在心中。堅強是春天剛復甦的小草,為蒼茫的大地點綴一絲生機;堅強是初夏的知了,為炎熱的天氣帶來一絲涼意;堅強是秋風裏不倒的白楊,為滿地的金黃增添美麗的一筆;堅強是寒冬的垂柳,即使沒有綠意,也要獻出身軀。學會堅強吧,把堅強永遠留在心中。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5

在人們心目中,自己所崇拜的明星也許都是無可挑剔的,而貝多芬,一位簡單、樸實的音樂家,雖然患有耳聾,卻也創造了許多不朽的神話。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會像貝多芬那樣堅毅、執着,在生活中,不拋棄希望;在音樂事業中,一次又一次地默默寫着一直陪伴着他的音符,他從音樂中獲得了難以磨滅的幸福和超越生命的力量。他與病魔做着鬥爭,和命運頑強抗爭,一次又一次創造出奇蹟,他不向現實生活所屈服,不斷地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貝多芬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動着我們,不管過去多少年,他為音樂所熬白的頭髮和一張憔悴的臉龐就像烙鐵深深烙在了我們的心上,這輩子已經無法遺忘。

在以後的日子裏,象徵着貝多芬的生命的音樂從此會融入我的身體裏,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麼的長,我也會像貝多芬一樣永遠走下去,而他今生沒有走完的路,音樂會繼續替他走下去,因為他的靈魂早已經融入了音樂之中了。

在生活中人類又何嘗不是這樣。在5。12大地震中,我們失去了多少的兄弟姐妹,但在一片狼藉的廢墟之下,卻還有着一條條像貝多芬一樣的靈魂,一條條不肯向命運、困難所低頭的生命,他們仍對生活充滿着信心,沒有説過放棄,那麼我們的救援隊員更不能就這麼説放棄。生命之火會將光明重新帶回大地;命運之水會滋潤世間萬物;柔和之風會拂去人們滿心的疲勞和傷痛。人類不會被苦難所動容,只會將祖國發揚得更加繁榮富強,讓生活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相信吧,明天的生活會更美好,雨後的彩虹會更加美麗。就讓貝多芬成為我們的榜樣,永遠的走下去,帶着一顆不畏懼的心走下去……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6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温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温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説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説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蹟,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7

?身殘志堅的張海迪》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從中受到了許多教益。

文中描寫了張海迪這個勇於與疾頑強搏鬥的身殘志堅的女性,她是整整一個時代的偶像,是當代的“保爾。柯察金”。5歲的張海迪因患脊髓,胸部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便開始了她特殊的人生之路。她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揹着書包去上學,只能在家裏坐在輪椅自學。就這樣,她系統地自學了國小、國中的課本,後來又開始自學英語,並且能獨立翻譯英語資料,還翻譯了一部長篇小説《海邊診所》,連出版社的老編輯都深受感動,並親自為她寫序,題目是:路,在一個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作鬥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並始終對人生充滿了信心,一個殘疾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何等的令人驚訝,她以出色的人生態度,成為了一個知識廣博、令人尊敬的人。

張海迪的故事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悔恨,我們作為健康人,不能遲疑,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珍惜這幸福的生活。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績,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一個人只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

身殘志堅者的事蹟篇8

於美國亞拉巴馬州,父親亞瑟是位南方邦聯老兵。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高燒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着她的導師波土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老師安•沙利文 (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説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里夫學院,這對於一個失明和失聰的人而言,可説是教人難以置信。最後於1904年,海倫•凱勒成功取得文學學士學位,而且成績優異。而這麼多年來沙利文老師則一直留在海倫•凱勒身邊,並將教科書與上課內容寫在海倫•凱勒的手掌上,讓凱勒能瞭解其內容,可説是對海倫•凱勒不離不棄,因此海倫•凱勒一生均十分感激她。 從1902年4月開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在美國的一家雜誌上連載她的自傳《我的一生》(又譯《我生活的故事》)(the story of my life)。第二年結集出版後轟動了美國文壇,甚至被譽為1902年世界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之一。

海倫凱勒能夠不因缺廢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上進,所以最後才有卓絕的成就。我們平常人既聰明又健康,假如還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話,真是很對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蹟嗎?你相信既盲又聾又啞的人也能成為作家嗎?有的,這個人便是偉大的海倫凱勒女士。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從此眼睛看不見,並且又聾又啞了。由於這個原因,海倫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她家裏人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替她請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蘇麗文小姐。海倫在她的薰陶和教育下,逐漸改變了。她瞭解每個人都很愛她,所以她不能辜負他們對她的期望。她利用僅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來認識四周的環境,努力充實自己,後來更進一步學習寫作。

幾年以來,當她的第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時,立即轟動了全美國。海倫凱勒雖然五官殘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學教育。以後更致力於教育殘缺兒童的社會工作,這種努力上進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海倫凱勒真可算是個身殘志堅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41vd3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