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好媳婦好婆婆事蹟材料新版多篇

好媳婦好婆婆事蹟材料新版多篇

好媳婦好婆婆事蹟材料新版多篇

好媳婦好婆婆事蹟材料 篇一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現生活在賢昌鄉甲耳村鐵衝,在家務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着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特別是其丈夫劉光模擔任甲耳村主任、支書後,田如英支持丈夫工作,當好賢內助,解決了丈夫的後顧之憂,與兒媳和睦相處,帶領兒子、媳婦把家庭管理得緊緊有條,讓劉光模更好、更放心去開展工作。 人們常説,世上的關係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在田如英看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係是很和諧融洽的。

我們之間與其説是婆媳關係,不如説是母女關係,因為田如英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並不壓於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説:“劉增文啦,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負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裏,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係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01年12月,其丈夫劉光模當選上甲耳村主任後,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憂,喜的是得到鄉親的信任,推選為全村當家人;憂的是顧了大家就得捨棄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對,沒有家庭的支持什麼事也幹不了。考慮再三,決定召開家庭會討論,會上他説:“今天選舉,我被選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開會討論一下,去?(任職)還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職3年內就別希望我回家幫你們做什麼事”。大家沉默尋思,最後田如英表態:“既然鄉親們信任你,選你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幹,家裏由我負責,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幹就得幹好,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重託”。得到老伴及兒子、兒媳的理解和支持,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後地工作中,為聯繫工作方便,劉光模從2002年就佩帶了手機,但由於甲耳地處都勻市與麻江縣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勻信號,劉光模手機僅漫遊費一項每月就達150元左右,每月話費達200元以上,最高時達620元,他月報酬不過180元,可是他並未向村委或上級要求報銷過一分話費,全靠老伴田如英帶領兒子和兒媳在家發展大棚蔬菜來供養。 田如英有一個孫子和一個4 孫女,孫女劉淋從小得一場大病後,下肢殘疾,不能走路去上學。為了不讓丈夫及兒子和兒媳擔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發展生產,田如英主動與丈夫商量,自己從家搬到村委會居住,一方面,照顧丈夫起居和為村“兩委”其他成員搞後勤,卻不收取村裏任何費用,二是照顧其孫女劉淋上學,甲耳村委會距甲耳國小500米,每天孫女上學都由田如英背去揹回,給孫女洗衣煮飯,但田如英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 田如英與兒媳相敬如賓的關係及當好賢內助精神,在甲耳村成為了佳話,應不愧是一個好婆婆。

好婆婆事蹟材料 篇二

王XX,今年48歲,家住邵崗鄉邵崗街道,現從事婚娑攝影服務工作。她有兩個孩子,兒子已結婚,卻都還住在一起。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充滿着祥和氣氛。王XX是當地出了名的好媳婦好婆婆。問起王XX對於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麼竅門時,她説:“人和人之間哪會沒有什麼矛盾呢?更何況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觀念上又有着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儘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她們年輕人。”她兒媳婦補充説:“我婆婆不僅是好婆婆,還是好媳婦呢!我們奶奶在得病的時候,我婆婆很細心地照料她,給她洗澡,換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XX對“孝順”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花錢為父母、公婆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麼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

結婚時,由於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XX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彩禮一份不要,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鄉親們的好評。婚後她們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經濟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裏也樂滋滋的。工作之餘,王XX包攬了家裏的所有家務。公婆不識字,王XX和丈夫商量,給公婆買了個大收音機,並手把手的交給他們如何使用,把他們樂得跟孩子似的。

後來,她們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可在兒子三歲時,公公卻得了重病,經多方治療,病情有了好轉,可後遺症非常嚴重。她見婆婆一個人忙前忙後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關閉了婚娑攝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顧老人。為了給公公治病,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到過的大小醫院不下二十幾家,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們就不放棄,就這樣,終於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經衰落、腰痛病、心臟也不太好,為了讓婆婆身體健康,王XX帶她四處求醫,在飲食上,也是儘量調劑着吃,最近還特意為老太太買了“孟氏拔罐”,和專治腰痠腿疼得膏藥。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裏喜歡。

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就連喜歡吃紅薯、南瓜、和胡蘿蔔都一樣。婆婆常説“俺這個媳婦真是隨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們也爭着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也都要給奶奶買上點小禮物。今年春節,王XX建議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興,兒子爭着跟奶書包範文奶合影、媳婦也搶着跟奶奶和照、孫子孫女更是爭着、搶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王XX的丈夫一直在機關單位從事小車駕駛工作20多年,因工作經常外出,隨叫隨走。在家時間很少,且不固定,家裏家外全靠她一個人張羅。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分心,她沒有説過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臨行前都再三囑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XX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好婆婆事蹟材料 篇三

黃開珍,送橋鎮張公渡村涼月組村民,她有一個四代同堂之家,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鄰里和諧。黃開珍的家庭和其他家庭不一樣,兒子是她姐姐生的,姐姐生下三天後因大出血而死亡。為了照顧孩子,黃開珍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定和姐夫結婚,婚後他們又生了一個女兒,一家7口過得和和美美。兒子和兒媳長期在外打工,照顧孫子的工作就落在了她的身上。三個孫子都在上學,一日三餐她從不少一頓,洗衣做飯任勞任怨。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蹟廣為鄰里所稱道。

好媳婦好婆婆事蹟材料 篇四

單花是巴音鎮富山嘎查村民,今年已經57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着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

自兒子結婚以來,婆媳關係相處融洽,全家5口人,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單花操持。大家難當,儘管單花識不了幾個字,她的身上卻具有家庭農婦的純樸,她用自己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都説找個好婆婆難,找一個既善良又純樸的婆婆難上加難,但在單花的眼裏,做個好婆婆並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説,兒子、媳婦、孫子都是自己的親骨肉,都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在心上。

人們常説,婆婆和兒媳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鐺鐺響,不鬧動靜的。但是她覺的,這個事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咱真心實意待兒媳,當親閨女待,就沒有處不好的。比如象她家,兒子和兒媳婦在村裏可以算得上是全村的的種田大户,一到農忙時間有時候連飯都顧不得吃,婆婆單花總是做好了飯然後送到田間地頭,看着她吃完她才放心。單花經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她説,孩子們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乘現在自己還能自食其力,多幹一天是一天,多幹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要耽誤他們的日子。

2008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兒媳突患重感冒,發高燒,作為老人,她着實不放心,當時兒子剛好不在,她急急忙忙聯繫村裏的人,把兒媳送到醫院,並連夜輸上液。在兒媳生病的日子裏,雖説自己還患有關節炎,可她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婦身邊,按時給她餵飯、吃藥,換洗衣服,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很快康復了。每當提起這事,兒媳老覺的過意不去,説叫婆婆為自己操了這麼多心,受了這麼多累,就是自己的親孃,也很難做到。單花説,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麼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願。更何況兒媳也是她的孩子,有着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起碼的做人做長輩的道德標準。俗話説,人心都是肉長的,事實證明她的辛苦也得到了回報。兒媳婦對她們很孝順,通情達理,逢年過節,都給老人買點補品,送件服裝。特別是她有個頭痛感冒,不願動彈的時候,孩子們嚇的不得了催她去醫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想這些,心裏覺的挺踏實。

村裏的婦女們聚在一起常説,沒有單花,就沒有婆媳關係這麼融洽的好風氣。在兒媳的嘴裏卻是:沒有婆婆的以身示範和對我的影響,就沒有我們這麼和睦的一家子。

好婆婆事蹟材料 篇五

胡小林,58歲,蕪湖縣陶辛鎮保太村王村村民組村民。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孝敬老人、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婆媳關係相處融洽,成為村裏公認的好婆婆。她用傳統婦女的純樸、用自己全身心的愛讓這個家庭始終保持着一種祥和的氣氛。

人們常説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幹的婆婆難上加難,但胡小林認為做一個好婆婆並不難。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她覺得這種事只有兩好才能擱一好,媳婦邁進門,就是咱家的人,她看的比閨女還珍貴。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胡小林的話説,人這一輩子,少不了溝溝坎坎,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她什麼也不圖,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過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願。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有着割不斷的親緣,真心實意疼她們,是一個婆婆也是做長輩的基本道德標準。她對孩子們的付出也換來了兒子兒媳的孝心,特別是兒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當閨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關愛,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

胡小林不光持家有方,和鄰里的關係也都處得十分融洽。村裏的老人們説起胡小林,都豎大拇指:那真是個好人哪!老人説,這麼些年沒有見她和媳婦吵過一次架。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家裏下來新鮮蔬菜就送給鄰居嚐鮮,村裏有什麼活動,更是積極參加。就是她不能參加,她也會鼓勵孩子們參加,説參加集體活動不光是圖個熱鬧和高興,鄉親們聚在一起也是個交流的好機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4oqyk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