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多篇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多篇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多篇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百名孝善人物”推薦人蘇梅事蹟材料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十年如一日服侍患有胃癌的婆婆和嚴重胃病的公公,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邊羣眾,她的事蹟傳遍周邊村莊,她就是蕭縣楊樓鎮油坊自然村蘇梅同志。蘇梅於1970年出生在本鎮一個農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她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的女孩。1992年嫁到油坊村袁龍兵結為夫妻,公公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當時公公袁興奎43歲,性格開朗隨和,公媳關係融洽。婚後儘管家境貧寒,但是家庭關係很和睦。尤其是她孝順婆婆並精心照料身患重病的公公,自婆婆患病以來十年如一日體貼入微,從無半句怨言在孫莊村傳為佳話,是左鄰右舍公認的好媳婦。

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秋天一直體弱多病的婆婆李瑞芹明顯感到身體不適,於是去市二院診治,診斷的結果是:嚴重胃癌!這對於本身貧寒的家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婆婆李瑞芹準備放棄治療,覺得人總歸要死,不願去拖累兒女,婆婆李瑞芹想,兒子經濟條件差,不想拖累他們,但當蘇梅得知婆婆重病後,就和丈夫商定,決定湊錢給婆婆治病,親自陪婆婆去徐州市二院動手術治療。

自2014年婆婆胃癌手術後,蘇梅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然而蘇梅卻是久病牀前有孝媳。她每天天未亮就起牀,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白天忙農活,晚上收拾家務、每天忙到很晚才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蘇梅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台微型電視機放在婆婆牀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袁龍兵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衝撞了老孃,蘇梅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會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裏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雷鋒同志曾説: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蘇梅同志用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在蘇梅的精心照料下,李瑞芹活得有滋有味,雖然62歲了,仍然精神矍爍,容光煥發。她逢人就説:“蘇梅就是我的好女兒,她是好人,好人有好報呀!”左鄰右舍都説沒有蘇梅的孝敬之心,李瑞芹活不到今天呀!蘇梅孝敬公公婆婆的事蹟,深受周邊羣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蘇梅的事蹟在周邊村莊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昇華精神,在傳頌中學習榜樣。有力地踐行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蘇梅對長輩孝順對晚輩愛護更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讚譽,雖然還是有些人覺得她傻,但蘇梅卻説:“我知道有些人不認同我,覺得我不值得去做,但我只是個普通人,做的也只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份內事,只要能讓老人們歡心,公公婆婆早日康復,這就是我最大的滿足和希望!”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 篇二

奚小利,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是一個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多年以來,她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邊羣眾,她的事蹟傳遍周邊村,她就是韋曲街道局連村奚小利同志。

奚小利,1962年出生在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奚小利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薰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84年嫁入韋曲街道局連村,與本村的有志青年張永存結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公公婆婆性格開朗隨和,關係融洽。婚後儘管家境貧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也就其樂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來因年老公公年老卧牀不起,不僅家裏花費了大筆的醫藥費,而且公公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廢。公公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常耍性子,發脾氣。奚小利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生怕公公想不開,尋短見。於是日夜陪伴公公,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他説“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行走,我會服侍你。”在兒媳的鼓勵勸導下,公公慢慢擺脱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規。奚小利用博大的胸懷包容着家庭成員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長輩,用愛心呵護晚輩, 把一個清貧殘缺的家勉強經營得和和美美。

自公公婆婆年老後,奚小利一直待在二老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然而公公婆婆這兩位卻是久病牀前有孝媳。當初。奚小利既要服侍公公婆婆,又要參加集體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牀,做好飯菜送到公公婆婆手上,然後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公公80歲後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牆角,每天清洗一次;公公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幾十年來,奚小利雖然離孃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孃家。女兒成家嫁人,兒子日漸長成,家境日漸寬裕,奚小利為了讓公公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台微型電視機放在公公婆婆牀頭,替他們清寂解悶。

這些年,丈夫張永存由於家庭勞動力少,要忙農活,有時情緒不好語言衝撞了老孃,奚小利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裏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説: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奚小利同志用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着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純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在奚小利的精心照料下,婆婆雖然已經89歲了,仍然精神矍鑠,融貫煥發。她逢人就説:“奚小利就是我的好女兒,她是好人,好人有好報呀!”奚小利的兩個孩子,在她的感染下,他們都十分尊重孝敬爺爺奶奶。 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孝敬公公婆婆,敬重公公婆婆的舉動,深受周邊羣眾的好評,也深深感染了周邊村民,她的事蹟在周邊村廣為傳頌,大家在傳頌中受教育,在傳頌中受感動,在傳頌中昇華思想, 在傳頌中學習榜樣。 有力地倡導了尊老愛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美德,為創建和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榜樣。

好媳婦主要事蹟材料 篇三

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模範教師”領導,教師們公認的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係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係

事實上十幾年來,我將婆媳關係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説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他們逢人便説:“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並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祕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裏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隨着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説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後,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 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裏忙外的,由於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痠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飢腸轆轆的,心裏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説:“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讚: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裏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敬老愛幼睦裏鄰。

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

好媳婦先進事蹟材料 篇四

周曉霞是紅安縣國土資源局財務股副股長兼會計,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國土資源管理事業。23年來,她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係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她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周曉霞的丈夫是縣財政局幹部,事情多又雜,整天在外奔走。他是一個有極強事業心的人,對待工作精益求精,恪盡職守。他每天全心全意地工作,工作出色,但沒有時間照顧家庭,繁重的家務、孩子教育和照顧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周曉霞一個人肩上。為讓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兩點一線,上班時間忙完單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趕,回到家裏做家務。為了讓女兒有飯吃,每天清早起來,她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飯菜做好,用電飯煲煲着,以備她回家有飯吃。對此,女兒很不理解,非常委屈地説:“別的孩子放學回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香噴噴的飯菜,而我每天只一個人在家吃飯。”她回答説:“孩子,媽媽現在單位忙,等有空我一定陪你在家吃飯!”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曉霞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周曉霞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她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並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裏名列前矛,連年被評為優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祕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她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都由周曉霞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覺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權力的正確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職權和影響辦私事,搞特殊化。

別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調養精神,吃喝玩樂的一天。而周曉霞的星期天卻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儘管平時她也不着閒地幹,可一個星期全家的衣服,還有兩三個星期要給老人拆洗一次被褥,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對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給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時煩燥不安,哭鬧不休,吵罵不止。遇到這種情況,她丈夫不免也要發一通脾氣。這時,她總是安慰老人,同時勸丈夫:“我們要是老了,孩子們這樣對待我們,你心裏能好受嗎?”一句話,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鬧了。每個周未再忙,她都要隨夫攜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頓飯,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觸地説:“是媳子給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為家裏付出的實在太多了!”而周曉霞總是樂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總是説,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家作為一個主婦、長媳,家興、人旺、工作順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這次“十佳好媳婦”評選中,雖然全局幹部職工都推薦周曉霞參加全縣“十佳好媳婦”評選,但她*本站 *本人卻認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她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婦”,做一名“好國土幹部”。

好媳婦主要事蹟材料 篇五

家住周家鄉核桃峪村第一村民小組的周秀琴,現年46歲,全家現有四口人,母親、丈夫、兒子和她自己。周秀琴1981年9月經人介紹,嫁給核桃峪村小夥楊元。多年來,她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忙裏忙外、任勞任怨、默默履行着一個家庭主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愛心凝聚着整個家庭,為老人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為子女們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生活氛圍。瞭解她的人都稱讚她既是一位孝順的好媳婦,又是一個新時期的好媽媽,將來肯定還是一位好婆婆。她的平凡事蹟一直被村民們讚歎不已。2008年,她的家庭被評為“遵紀守法户”、“雙文明户”和“十星級家庭”。

一、孩子説她是好媽媽

周秀琴有兩女一男三個孩子,孩子上國小和國中時學習成績一直全鄉和全校前茅。當時國小生的功課重作業多,大量作業要拿回家完成,特別是晚上的家庭作業需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除寒暑假外,她堅持每天晚上手裏那個針線活,按時和孩子們“做功課”,孩子每遇到難題,她就深入淺出的幫助解題,直到完成作業後才和孩子們入睡。就這樣,她成為孩子們名符其實的家庭教師,鄰居們都誇她教育有方。

隨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孩子們的穿衣住行也隨之提高,甚至出現攀比心理,她經常教育孩子們:“不要和別人比吃穿,要和別人比學習,從小吃點苦,將來才能成為有用的人”。除了逢年過節給孩子們買些新衣裳,她一直親手把大人穿過的衣服裁剪做給孩子穿,衣服雖舊,但很合體,經常勤換洗,孩子們也非常樂意。而她也一直默默的履行着一個做母親的義務,深深的愛着她的孩子們。

二、丈夫説她是好妻子

婚後二十多年來,丈夫一直在外搞生意,每逢春節才能回家,家庭重擔自然落在她一個人肩上,伺候老人,照管孩子,洗衣做飯,種地收割等內內外外的活全靠她一個人挑着,一不叫苦,二不埋怨,結婚時買的幾件衣服穿了很多年,丈夫心裏實在過意不去,每當給她買件新衣服,她總要報怨好一陣,平時也捨不得穿,只有逢年過節或走親戚時才穿。多年來,她沒有逢集上街的習慣,説是上街就得花錢,平時對用水、用電也十分節儉。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除了照顧老人、教育子女,把家裏收拾的井井有條,還種植中藥材、烤煙等經濟作物,年收入2萬元以上。即使在緊張繁忙的烤煙季節,她也常勸丈夫不要回家,説她一人能行。就這樣,她成了丈夫的賢內助,減少了丈夫的後顧之憂,丈夫疼她,她更體貼丈夫。

三、老人和鄰居説她是好媳婦

周秀琴對“孝順”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兒女花錢為父母買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東西是“孝”,而不讓老人生氣、擔心則叫“順”。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講究吃穿什麼的,只要心氣好,比啥都重要。她剛結婚不久,婆婆就到縣城給幾個上學的弟弟、妹妹做飯去了,家裏留下個80多歲的爺爺,她一直照顧爺爺到下世,後來,公公因病去世了,她又和年邁多病的婆婆生活到現在,二十多年來,她沒有嫌棄過爺爺,更沒有同婆婆“紅過一次臉”,而是默默地贍養着老人,爺爺和婆婆逢人就誇她是個好媳婦,她聽到後卻説:“公公已去世,幾個弟弟妹妹都在外工作,我不養活誰養活呢,再説人人都會老的,我將來也要給我的兒子娶媳婦呀”。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二十八年的媳婦生活,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順”二字。不僅家裏的關係相處的和睦,鄰里關係相處的也很融洽,她對待老人以孝心,對待家庭以愛心,為鄰里熱心幫忙,贏得了家人的一致稱道,更贏得了村民們的廣泛讚譽,如今,在周家鄉核桃峪村説起周秀琴,人們都會翹起大拇指,誇她是“標兵媳婦”!

敬老好媳婦事蹟材料 篇六

俗話説“久病牀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兒媳婦!但在xx鄉xx村,卻有這樣一位兒媳,為照顧癱瘓在牀的公公,她捨棄在外的工作,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即使自己患有腰椎病,依然堅持敬奉孝道,無怨無悔、盡心盡責,精心照顧老人至離世。她用誠摯的愛心和質樸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感動了鄉鄰。xx這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鄉鄰眼裏成了“好媳婦”的代名詞。 公公xx在她沒有嫁過來之前就已癱瘓在牀,由於他們是自由戀愛,那時只沉浸在兩人戀愛的甜蜜中,但到談婚論嫁時遭到了父母親的反對,是啊,誰又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到這樣的家庭,以後面對的將是怎樣的生活。當愛情淡去時將要面對的是生活的瑣碎,但父母的勸説最終沒有抵得過她對愛情的嚮往,她想要一輩子的照顧自己的丈夫,照顧他的父母。出嫁前,親戚朋友還在勸她別“跳火坑”,但考慮再三,愛情的力量讓她義無反顧嫁進黃家。“我要來幫他減輕一些負擔,只要兩個人勤耕苦做,商商量量的,日子也一定會過得好。”

20xx年,xx嫁給了xx。

公婆育有1男4女,由於四個女兒都已遠嫁在外,照顧老人的重任全部壓在了小兒子和小兒媳xx的身上。公公中風後,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再加上婆婆身體不好和丈夫為全家生計不得不外出務工的狀況,服侍老人的重擔幾乎都壓在了xx一個女子柔弱的肩膀上。但她時刻守侯在公公病牀前,始終沒有任何怨言。“給公公端屎端尿,不時給他翻身,時刻給公公換尿布,清洗全家的衣服、被褥就要忙活半天,買菜做飯,和老人聊天,一天都停不了。”而且為了緩解老人身邊的寂寞,只要天氣好,她就把公公放在輪椅上推到到外面曬曬太陽,沿街溜溜,陪老人説説話,十餘年如一日。

人們常説,生病的人尤其難服侍,年邁的xx公公亦是如此。有時候,他也會在xx面前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每次公公發脾氣,xx總是報以微笑,她説她很明白公公的痛苦,也很理解他。所以,每天xx都更小心翼翼地照料着公公,用關心去軟化他,感化他。公公喜歡乾淨,所以每次吃飯,她都堅持背公公到餐廳吃,而不是讓公公躺在牀上任由湯水從口邊流下;公公大小便失禁,她也從不嫌髒嫌累,反而換洗得很勤快;公公喜歡吃新鮮菜,她就每天變着花樣去張羅飯菜;公公喜歡吃魚,她就細細地剔除魚骨頭,一口一口喂,就怕飯菜裏有一根魚骨頭;公公喜歡吃茄子,她就剔除茄子皮,把肉搗碎送到他嘴邊;公公喜歡吃湯圓,她怕外面買的不乾淨,就親自用糯米粉做來喂他吃……她是把公公當成自己的親爹在用心照顧,連她的丈夫也自歎不如。濃濃的親情孝意無時無刻不充斥着xx他們這個小家庭。三年前,在家人的愛與精心照料中,公公離世。xx婆婆回憶説:“他走的時候沒有遺憾。”老伴去世後,xx婆婆時常擔心起自己,“如果像你爸爸那樣……”每每聽到這些,xx都不斷安慰她,“我們會像爸爸一樣伺候您的”。

行孝是善心的體現、是愛心的寫照;行孝是至高的道德、是做人的風範。xx把贍養癱瘓的公公看成了自己的使命,10年多來如一日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她用自己質樸的行動和一腔誠摯的愛心,真情演繹了至純至孝的動人情節,詮釋了大愛無言的中華孝道,也譜寫了一曲新時期農村婦女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的時代讚歌,成為眾鄉鄰眼中“好媳婦”的典範。她的行為值得我們為她點贊,更值得我們去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59dd4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