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鄉村醫生先進個人事蹟(新版多篇)

鄉村醫生先進個人事蹟(新版多篇)

鄉村醫生先進個人事蹟(新版多篇)

最美醫生先進事蹟材料 篇一

__,x年x月x出生。年畢業於市衞生學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年畢業於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職業:主治醫師。年至今,她一直從事農村基層衞生工作,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崗位上默默的奉獻自己,心繫患者,任勞任怨,從未出現醫療事故、醫患糾紛,贏得了廣大羣眾的信賴和讚譽,多次受到市、縣、鎮主管部門的表彰。

一、思想進步,不忘初心

_,身為中共黨員,不忘入黨初心,心懷赤子之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加凡河鎮及鎮鄉鎮衞生院組織的學雷鋒志願者服務活動。在日常工作中,面對來看病的全鎮各村屯和社區羣眾,她總是熱情接診,耐心細緻的詢問和查看病情。

二、忘我工作,抗疫履職

在日常的工作中,她總是忘我工作,一個又一個患者,不變的是那份耐心和執着。每天下班前,她總先把需要注意的事情和其他同事交代好,有時候會主動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這是我的電話,來看病不明白了就找我”,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有的只有對工作的熱愛,還有那份“醫者仁心”。

鄉村醫生不僅是救死扶傷的天使,同時也站在防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和預防疾病的最前沿。年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此時恰逢春運開始,外出務工返鄉潮及學生放假流重疊,防疫形勢非常嚴峻。“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鄉村黨員醫生,她不計個人安危,也顧不得與家人一起共度鼠年春節,始終戰鬥在防控新冠病毒的第一線。面對疫情,凡河鎮鄉鎮衞生院成立了發熱預診,她主動請戰,在醫院一樓門口對疫情期間來看病的羣眾進行發熱預檢,雖然預檢條件撿漏,沒有防護目鏡和醫用N95口罩,面臨着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她仍毫不畏懼,盡最大努力、最大限度的阻斷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傳播,保護全鎮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她每日輪班在鐵嶺新區高速出入口卡點排查歸鄉人員,做好歸鄉人員特別是途徑武漢返鄉人員的登記工作,按時給他們測量體温,並及時將信息反饋給縣疾控中心和地方防控指揮部。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17年前的“SARS”肆虐時,面對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湧回,她主動請纓,勇挑重擔,全面排查發熱返鄉人員,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羣眾生命安全,被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在面對手足口病疫情時,她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危險,每天堅持在第一線,最終圓滿完成了全鎮轄區內兒童手足口病的檢查與防控工作。為了防控H1N1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她認真篩查轄區內歸國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H1N1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三、鑽研業務,精益求精

“業精於勤荒於嬉”,在臨牀醫療工作中,她堅持精益求精,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耐下心裏鑽研各項業務,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她始終認為,農村基層衞生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選擇了這個職業,就選擇了奉獻。“醫者仁心”,從醫30年來,不論寒暑風雨,她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盡心治療,精心護理,備受患者信賴。

作為一名鄉鎮醫務工作者,她始終以樂觀的心態紮根基層,恪守本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她希望能用自己的青春譜寫出一曲為人民服務的動人樂章,用她的實際行動為大家做好服務。她樹立起醫護人員良好的形象,用愛書寫着生命的感動,用奉獻丈量着生命的長度。

鄉村醫生先進個人事蹟 篇二

王森鑫,男,33歲,漢族,是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苗莊村一名鄉村醫生。十幾年來,王森鑫在行醫生涯中,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愛為老百姓服務,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鄉村好醫生的頌歌。

紮根農村,矢志鄉醫終不悔。

“我是農民,我離不開生我養我的農村,離不開我的鄉鄰,我要一輩子紮根鄉村,盡我的力,盡我的心,為村民看好病,守護村民的健康”。 王森鑫常説這句話,也是他熱愛本職工作,不畏條件艱苦,紮根農村,為家鄉人民羣眾的健康服務的無悔追求。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在城裏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一名最基層的鄉村醫生,為村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長年累月,救死扶傷,無怨無悔。為了改善治病條件,他千方百計建設村衞生室.在條件十分艱苦,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衞生室,面積達到了400多平方米,成為周口市示範村衞生室,實現了“村民小傷小病不出村”的目標,一些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基本實現了就地治療。

愛崗敬業,心繫患者顯真情。

王森鑫醫生愛崗敬業,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業以來,他一直堅持邊理論學習,邊臨牀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順利地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證書。醫療技術日益提高,受到鄉親的信賴,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診。尤其是情牽患者、心繫病人,傾盡全力服務村民的感人事蹟,在王森鑫的行醫生涯中多次發生,被人們津津樂道。大家都誇王森鑫是個“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王森鑫心裏時刻裝着村民的疾苦,無論風霜雨雪,無論白天黑夜,無論老幼貧富,總是隨喊隨到,不講價錢、不提條件,有錢看病,無錢也看病。2005年3月的一天,彭莊村57歲的村民張某頭疼難忍,神智不清。王森鑫火速來到患者家中,初步診斷為腦出血,由於患者家庭經濟困難,當時患者血壓太高,鄉村道路不好,長途轉送顛簸對病人有一定危險。患者家屬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去市醫院確診。經過精心治療,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狀有所改善,神智稍顯清醒,説話也能聽清一些。應患者及其家屬的請求,王醫生一同將病人護送到項城市中心醫院做了CT檢查,被確診為腦出血,證實了王森鑫的最初診斷是十分準確的。後因住院費昂貴,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回家請王醫生治療。經過王醫生一個多月的細心診治,患者開始下牀走動,半年後就可做一些家務活了。張某一家人逢人就説是王醫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們一家。

熱心公益,一腔熱血寫大愛。

他把醫生的博大的愛心融入到公益事業中去,把公益事業作為自已的社會責任,贏得了社會的稱讚。王森鑫在行醫中有一個死規定,凡是前來就診的殘疾人都減半收費,對困難殘疾人實行免費治療,多年來,僅此一項就為殘疾人減免藥費達3萬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森鑫醫生時刻惦記着他們,每到週末都會到敬老院免費義診,免費送藥,幾年來為敬老院免費送藥5多萬元,受到社會的`稱讚。

在公益事業中,王森鑫率先垂範,事事處處都走在前面。村裏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濘,村民苦不堪言。王森鑫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率先捐款3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民紛紛捐款修路。此後,他又跑前跑後,指揮大家修路。不到一個月,村裏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們高興地説,“今後下雨再也不怕了,多虧了王醫生。”

村裏的學校該修了,他又拿出2萬元對學校進行了修繕,村裏的孩子再也不為上學發愁了。

一件件實事感動着村民,也體現了王森鑫的`拳拳之情。

為讓更多的村民脱貧致富,王森鑫把困難羣眾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幾年前,他身患腦血管病而落下殘疾,生活極其困難,屬典型的貧困户。王森鑫把王仲敏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拿出2000元幫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樹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學,王森鑫立即又拿出2000元,讓他順利上了大學。幾年來,王森鑫視王仲敏一家為親人,把他們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真心關懷,真心幫助,使王仲敏逐漸擺脱了貧困。

家住苗莊村67歲的肢殘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難。2009年5月18日,王森鑫到老人家中瞭解生活情況後,給她送去了大米,麪條,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從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森鑫擔心老人家的房屋經受不住風雨,就去看個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鐘。當他滿身泥水出現在老人家門前時,苗珍香激動的説:“我躺在牀上都不敢睡,你來,我心裏就踏實多了,你真是比親人還親啊!”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南方旱災等,王森鑫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王森鑫助殘、救災捐款達20多次,計8000多元,捐贈衣物100餘件,便民義診服務150多次,免費義診羣眾2萬多人次,幫扶困難村民6户,幫助貧困大學生11名,資助資金6萬元。

十幾年來,從未出現過重大差錯和醫療事故。給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和實惠。村民們給衞生室送來一個個錦旗,這是發自羣眾內心的感慨,更是對王森鑫的無聲讚譽。他先後榮獲了周口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面對未來,王森鑫以“為了村民的健康”為己任,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為農村衞生事業作出更大的新的貢獻。

鄉村醫生先進事蹟材料 篇三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春佳節的喜慶氣氛。1月24日10點44分,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燕凌主任接到區疾控中心電話,被通知所在街域內有新冠疑似密切接觸者,要求對其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燕主任立即聯繫街道社區,對其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監測體温並下達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通知書。第一次承擔居家醫學觀察工作任務,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好的工作方法可以借鑑,只能憑藉多年在全科門診和家庭醫生工作中與患者溝通的經驗,不厭其煩地和密接者反覆溝通,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讓他們積極配合我們的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任務。

從管理第一例疑似密接人員的生疏,隨着管理經驗的積累,到後來可以熟練地管理鐵路、寶坻、確診病例密接等各類密接人員。每天與密接人員電話溝通,問詢體温及健康狀況,同時兼顧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思想工作,下發隔離人員的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通知書、解除隔離通知書,實時與區疾控部門、街道辦事處溝通協調密接人員轉運事宜,把關轉運單填報,每日向區疾控部門填報居家隔離醫學人員健康情況彙總報表。每一項工作都有時限性,每一項工作都容不得半點馬虎,每天工作到夜裏11-12點是“常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疫情之初,作為全科門診科主任、農工黨員的燕凌主任就戰鬥在抗“疫”之路上,除了承擔街域內的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任務以外,作為科主任的他還要同時兼顧全科門診的工作。但是她從沒有一句怨言,因為她知道,比起戰鬥在援鄂一線的醫務人員,她的工作微不足道,是必須承擔的責任。

抗疫期間共核實各類人員信息54人,管理各類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37人。她默默無聞地奮戰在抗“疫”之路上,為社區居民健康保駕護航,用無言的身影書寫着抗疫必勝的答卷!

優秀醫師個人先進事蹟 篇四

李,男,漢族,民權縣人,19xx年10月生,中專文化,全科醫師合格證,19xx年至今擔任xx鄉xx村衞生員,30年來,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衞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和奉獻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憑着崇高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事故,贏得了廣大羣眾的信賴和讚譽,多次受到鄉主管部門的表彰。其主要事蹟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義無反顧,立志農村衞生事業。

19xx年剛畢業,李廣歆就在雙樓村衞生室工作,由於工作認真出色,不計個人得失,任勞任怨,深得同事和羣眾好評。當時經濟較為落後,農村缺醫少藥現象十分嚴重。雙樓村人口一千餘人,雙樓村地廣人稀,卻沒有一名鄉村醫生,羣眾就醫十分不便,李廣歆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他就報名到商丘衞校學習,畢業後他回家幹起了鄉村醫生工作,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艱鉅的工作崗位上,李廣歆日診臨牀夜讀書,刻苦學習,勤奮鑽研,儘可能多地學習和掌握醫學知識,在專業上力求精益求精,對一知半解的經常到衞生院、縣醫院虛心請教。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衞生任務。

2003年正當“非典”無情的肆虐祖國大地,外出返鄉人員如潮水般湧回,李廣歆作為一名村級衞生工作人員,義無反顧,不計個人安危,每日要給五十多名返鄉人員上門監測體温,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衞生院,並自費數百元打印“非典”預防宣傳手冊和黑板報,發送到家家户户。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裏,累計行程數千公里,不計個人得失,鄉黨委和衞生院領導給予高度讚揚。

三、情繫農村,關心廣大羣眾疾苦。

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不但每天上門就診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診現象也很普遍。還記得在19xx年9月的一個夜晚,時間已是十二點多,勞累了一天的李廣歆剛剛睡覺。突然間,鄰村的兩個村民在門外大聲敲門,説他們村有人服了農藥,李廣歆急忙起牀,向他們簡單瞭解一下情況後,背起藥箱,不顧一天的疲倦,立刻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搶救,終於,病人得以脱險了。像這樣半夜出診的事對於李廣歆來説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來,李廣歆共接診病人四餘萬人次,出診近萬人次,卻從沒有收取羣眾的一分出診費,給當地村民直接減少診療費用數十萬元。這三十年來,李廣歆跑遍本村和周邊幾個村每一條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在他心裏一清二楚。由於工作繁忙,他從沒睡一個安穩覺,從沒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由於技術過硬,口碑極好,周邊村甚至外鄉村的病人都慕名而來。得到過他精心醫治的人,都誇他是個“學歷不高水平高,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四、與時俱進,積極支持醫改工作

20xx年,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在我縣進行試點,在標準化村衞生室建設的基礎上,超標準完成了規範化村衞生室建設,實現四室分開,寬敞明亮,佈局合理,制度齊全。,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衞生室門診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得到廣大羣眾支持擁護和交口稱讚。在我縣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對於鄉村醫生來講,這是個全新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確宣傳醫改政策,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廉潔自律,嚴格要求自己。相信黨和政府,困難是暫時的,也會得到妥善解決的。嚴格執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認真開展公共衞生項目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崇高的醫德、良好的醫術、踏實的作風使姜榮顯在鄉村醫療事業中做出了紮實的成績,他贏得了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也贏得了組織和政府的信任,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他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衞生事業,儘自己所能為村民們解除病痛。他擁有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他解羣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為開發扶貧保駕護航,為我國經濟建設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無私奉獻青春熱血,不愧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

優秀醫師個人先進事蹟 篇五

王森鑫,男,33歲,漢族,是河南項城王明口鎮苗莊村一名鄉村醫生。十幾年來,王森鑫同志在行醫生涯中,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愛為老百姓服務,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鄉村好醫生的頌歌。

紮根農村,矢志鄉醫終不悔。

“我是農民,我離不開生我養我的農村,離不開我的鄉鄰,我要一輩子紮根鄉村,盡我的力,盡我的心,為村民看好病,守護村民的健康”。王森鑫常説這句話,也是他熱愛本職工作,不畏條件艱苦,紮根農村,為家鄉人民羣眾的健康服務的無悔追求。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在城裏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一名最基層的鄉村醫生,為村民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衞生服務,長年累月,救死扶傷,無怨無悔。為了改善治病條件,他千方百計建設村衞生室.在條件十分艱苦,資金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衞生室,面積達到了400多平方米,成為周口市示範村衞生室,實現了“村民小傷小病不出村”的目標,一些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基本實現了就地治療。

愛崗敬業,心繫患者顯真情。

王森鑫醫生愛崗敬業,有着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業以來,他一直堅持邊理論學習,邊臨牀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順利地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證書。醫療技術日益提高,受到鄉親的信賴,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診。尤其是情牽患者、心繫病人,傾盡全力服務村民的感人事蹟,在王森鑫的行醫生涯中多次發生,被人們津津樂道。大家都誇王森鑫是個“年齡不大學問大,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醫生。

王森鑫心裏時刻裝着村民的疾苦,無論風霜雨雪,無論白天黑夜,無論老幼貧富,總是隨喊隨到,不講價錢、不提條件,有錢看病,無錢也看病。2005年3月的一天,彭莊村57歲的村民張某頭疼難忍,神智不清。王森鑫火速來到患者家中,初步診斷為腦出血,由於患者家庭經濟困難,當時患者血壓太高,鄉村道路不好,長途轉送顛簸對病人有一定危險。患者家屬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去市醫院確診。經過精心治療,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狀有所改善,神智稍顯清醒,説話也能聽清一些。應患者及其家屬的請求,王醫生一同將病人護送到項城市中心醫院做了CT檢查,被確診為腦出血,證實了王森鑫的最初診斷是十分準確的。後因住院費昂貴,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回家請王醫生治療。經過王醫生一個多月的細心診治,患者開始下牀走動,半年後就可做一些家務活了。張某一家人逢人就説是王醫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們一家。

熱心公益,一腔熱血寫大愛。

他把醫生的博大的愛心融入到公益事業中去,把公益事業作為自已的社會責任,贏得了社會的稱讚。王森鑫在行醫中有一個死規定,凡是前來就診的殘疾人都減半收費,對困難殘疾人實行免費治療,多年來,僅此一項就為殘疾人減免藥費達3萬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森鑫醫生時刻惦記着他們,每到週末都會到敬老院免費義診,免費送藥,幾年來為敬老院免費送藥5多萬元,受到社會的稱讚。

在公益事業中,王森鑫率先垂範,事事處處都走在前面。村裏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濘,村民苦不堪言。王森鑫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率先捐款3萬元,在他的帶動下,村民紛紛捐款修路。此後,他又跑前跑後,指揮大家修路。不到一個月,村裏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們高興地説,“今後下雨再也不怕了,多虧了王醫生。”

村裏的學校該修了,他又拿出2萬元對學校進行了修繕,村裏的孩子再也不為上學發愁了。

一件件實事感動着村民,也體現了王森鑫的拳拳之情。

為讓更多的村民脱貧致富,王森鑫把困難羣眾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來維持生計,幾年前,他身患腦血管病而落下殘疾,生活極其困難,屬典型的貧困户。王森鑫把王仲敏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拿出2000元幫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樹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學,王森鑫立即又拿出2000元,讓他順利上了大學。幾年來,王森鑫視王仲敏一家為親人,把他們的困難當做自己的困難,真心關懷,真心幫助,使王仲敏逐漸擺脱了貧困。

家住苗莊村67歲的肢殘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難。2009年5月18日,王森鑫到老人家中瞭解生活情況後,給她送去了大米,麪條,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從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森鑫擔心老人家的房屋經受不住風雨,就去看個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鐘。當他滿身泥水出現在老人家門前時,苗珍香激動的説:“我躺在牀上都不敢睡,你來,我心裏就踏實多了,你真是比親人還親啊!”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南方旱災等,王森鑫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王森鑫助殘、救災捐款達20多次,計8000多元,捐贈衣物100餘件,便民義診服務150多次,免費義診羣眾2萬多人次,幫扶困難村民6户,幫助貧困大學生11名,資助資金66萬元。

十幾年來,從未出現過重大差錯和醫療事故。給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和實惠。村民們給衞生室送來一個個錦旗,這是發自羣眾內心的感慨,更是對王森鑫的無聲讚譽。他先後榮獲了周口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先進鄉村醫生、項城市扶殘助殘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面對未來,王森鑫以“為了村民的健康”為己任,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為農村衞生事業作出更大的新的貢獻。

鄉村醫生先進事蹟材料 篇六

諶如惠,男,1977年3月出生,田莊鄉高馬二溪村鄉村醫生。

10多年來紮根農村基層,用愛和堅守呵護全村百姓健康,身殘志堅傳遞醫者大愛,贏得了羣眾的讚譽。

身殘志堅,創新建立了“流動村醫室”。高馬二溪村是一個遍僻的小山村,全村人口1890多人,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年輕人多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居多,村民缺醫少藥是常事。面對現實困境加之自己腿腳不便,諶如惠特別理解病人的痛苦。千方百計自籌資金幾萬元配備了一輛新車,將村民常用藥和醫療器械裝入車內,專門用於日常巡診和上門治療,隨叫隨到,實實在在方便了村民,村民樂哈哈的稱為家門口的村醫室。"流動村醫室"還免費為村民取送快遞,郵件,順路時常常搭乘村民,全方位便民服務。

不服輸,能做事,任勞任怨。作為村醫,他心裏有一本民情日記。一是為全村1600餘人參加醫保建檔立卡。二是對全村100多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了隨訪制度。三是對124名貧困户實行重點走訪,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送醫送藥上門。全村誰患病,誰需要定期上門檢查瞭如指掌。雙休日基本無休,堅宇村衞生室,流動村醫室,農户家三點一線巡診治療,把黨的温暖送入農户。

優秀醫師個人先進事蹟 篇七

星期六,時鐘走過11:50,已過了午餐時間。

神經內科專家門診依然忙碌着。不少病人依然在等候就診。女醫生依然笑容可掬,耐心細緻,或詢問病人的情況,或查看病人的症狀,或解答病人的疑問。一切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她就是,1976年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在縣人民醫院內科崗位上一干就是36年。她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業務精益求精,對待病人勝似親人;她先後被評為金華市“名醫”,金華市“十佳巾幗建功標兵”,縣第四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在醫院的“三好”評選中四次被評為“好醫生”,她還是鄰里親朋公認的“好媳婦”。多年來,她先後有6篇學術論文在《中華醫學》等國家級刊物發表,7篇在省級刊物發表。

走進神經內科病房,一條標語暖人心扉:“把你的煩惱痛苦留下,把我的微笑快樂帶走”。這是一種心願,一種祝福,鞭策全體醫務人員上下一心,精誠團結,服務患者;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動力,激勵神經內科團隊獲得了“文明科室”、“先進科室”的光榮稱號。

從1990年至今,擔任了22年的內科副主任、主任,培養和帶動了一批又一批年輕醫生。方護士長言辭懇切地説:“石主任待我們就像大姐姐一樣。”青年醫生小路飽含深情地説:“石主任不僅在工作中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在生活中也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專科、專家門診,一坐就是27年。她鑽研內科疑難雜症、神經內科業務,擅長治療中風、癲癇、頭痛、失眠、焦慮、抑鬱等病症。很多病人大老遠趕來就為了找石醫師看病,有的記錯了日子寧願多跑一趟,有的沒趕上石醫師坐診就第二天再來。因為工作需要,到了退休年齡還在繼續坐診,有一個常年在這裏就診的慢性病患者不無擔憂地説:“石醫師,你要是退休了,我到哪裏去看病呀?”笑着説:“在醫院一天我就會做好一天的工作。”

以前,醫院還沒有“重症病房”。內科如有重症病人需要會診,打電話給,無論是休息日還是深更半夜,她都隨叫隨到。

那天,夜深了,雨很大,接到醫院打來的急診電話。象往常一樣,她趕緊披衣下牀,騎上自行車趕往醫院。天黑雨急,救人心切,連人帶車重重地跌倒在馬路上,顧不上擦臉上的雨水,顧不上看看身上的傷痛,她爬起來繼續趕路,在第一時間趕到病人身旁組織搶救。直到病人轉危為安,她才感到腿部陣陣作痛,低頭一看,鮮血已浸染了褲腿。

30多年來,究竟治癒了多少病人,醫院記不清了,同事記不清了,連她自己也記不清了。

那是雨後初晴的一天,上班路上,被一段積水的坑窪路面攔住了。這時,一箇中年男子突然站到她面前,誠懇地説:“石醫師,我揹你過去吧!”驚訝地望着他,有些眼熟卻想不起來是誰。中年男子激動地説:“那年,我農藥中毒,是你救了我。你救了我的命,我揹你一次還不行嗎?”説:“搶救病人是我們醫生的責任,你不用記在心上的。”中年男子見她執意不肯,就飛快地跑到橋下抱來了一堆磚頭,一塊塊鋪在積水坑裏。看着中年男子乾乾淨淨的衣服沾滿了污泥,被深深地感動了。

有個農村老太太來看病,身上只帶了30元錢。掛號用掉了10元,留下回去的路費,所剩無幾了。再三斟酌,給老太太開了最有針對性的藥,但藥費仍然不夠。於是,掏出了10元錢給老太太支付藥費。老太太感激地説:“石醫師,我下次來還你!”像往常一樣,笑着説:“不用還,不用還。”這種事情,對來説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每每遇到病人錢不夠又急需用藥時,她就會幫病人墊付藥費。可是,令她沒想到的是,老太太果真來還錢了,一次,兩次沒有碰到,第三次終於找到了。為了還這10元錢,老太太來回三趟花了24元路費。

與其説是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讓病人記住了她,不如説是病人的“回報”之舉,讓更覺得一個醫生的責任重大。她常説:對待病人要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只要把病人當作親人,病人才能把你當成知心人。

醫院的常規工作之餘,每年都要到縣五保中心,到鄉鎮、社區、老年大學義診,進行科普、健康教育講座。每次去山區義診,她都會專程去一位癱瘓的老病號家中,探望病情,更換胃管,幾年如一日,讓老病號的家屬感激不已。作為一名高年資的主任醫師,除了病房值班,仍然堅持每週兩天出門診,有時出差在外,為了不耽誤出診,她也會千方百計連夜趕回。她説:“很多病人都是從老遠趕來看病的,如果我們沒有按時出診,他們就白跑了一趟。”

樸樸實實的語言,實實在的做事,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贏得了病人和家屬的信賴。她不厭其煩地對憂鬱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她耐心細緻地為焦慮症病人開方治療,她和風細雨般的言行讓脾氣急躁的病人變得心平氣和,她真摯誠懇的勸導讓顧慮重重的病人敞開心扉。從醫三十五年,獲得過很多的榮譽,她説:“一個醫生最大的榮譽就是得到病人的信任;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治好了病人,給他們減輕了痛苦。”

是的,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四鄰八鄉父老鄉親們的心裏,石醫師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縷陽光,照亮了他們健康、幸福之路。

都説“忠孝難以兩全”,但卻是遠近皆知的“好媳婦”。的公公患心臟病多年,像親生女兒一樣悉心照料他,給他精神上的安慰。為了能在公公發病時及時搶救,專門為公公準備了一個“急救箱”,一有情況,提箱就走。公公常在夜間發病,無論白天工作多麼勞累,深夜天氣多麼惡劣,都會毫不猶豫地趕往公婆的住處。穩定病情之後,她就躺在公公牀邊的沙發上伺候着,直到天亮才帶着一身疲憊去上班。整整,沒有厭煩,沒有怨言。公公臨終前心滿意足地對妻子説:“有這樣的媳婦是我們朱家的福分,如果沒有愛萍,我早就走了。”

那年,的女兒出嫁,整條街的街坊鄰居都不約而同地來“送嫁”,有的送喜糕,有的送紅雞蛋,有的送臉盆。鄰居們説:“愛萍人好,她女兒出嫁,我們都要表表心意的。”是啊,送嫁的禮物很小很小,送嫁的心意很重很重,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這,就是,一個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普通醫生,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白衣天使!

最美醫生先進事蹟材料 篇八

__X,男,_歲,漢族,_年畢業於川北醫學院臨牀醫學系,大學本科,學士,從事骨科工作22年,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為廣元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20_年通過人才引進本院擔任骨科主任。

從醫近23年,他信守從醫誓言,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深受患者愛戴;他孜孜不倦,不斷學習,技術精湛,救死扶傷無數;他刻苦鑽研,攻克一個個醫學難題;他言傳身教,培養出一批批優秀學生;他以身作則,帶出了一個團結協作的優秀團隊。他數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着“懸壺濟世”的醫者之心。他用良好的道德素質、敬業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醫術譜寫了黨性的輝煌,真正體現了一位醫生“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他視工作為生命,待患者如親人,沒有豐功偉績,只是用平凡的事蹟詮釋着一名骨科醫生、一名共產黨員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天職。

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掌握本專業高難精細操作要領,更好地服務於患者,他先後在成都軍區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骨科、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進修學習。在平凡的崗位上,他以真誠、樸實、嚴謹、穩重的作風贏得了患者的普遍信賴和同行們的一致讚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醫術,展示了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的品格與風采。

他在醫生這個崗位上摸爬滾打二十二年,積累了豐富的臨牀實踐經驗,在理解了醫學的博大精深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自己知識的有限,在業餘時間他都積極汲取新的專業知識,探索新的科研項目。先後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新方法,截止目前在各類核心醫學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脊柱融合術後繼發鄰近節段退變的原因分析及治療策略》、《經雙側椎間孔入路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不穩症》、《Z-plate早期內固定治療胸腰段椎骨折》、課題《礦山醫療救護體系在汶川地震傷員救治的應用》獲中國煤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部級),《Z-plate早期內固定治療胸腰段椎骨折》獲廣元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市科技論文二等獎2項,國家專利1項。

在平時的工作中,他要求骨科的醫護人員對病人要有三顆心:一是責任心,二是耐心,三是愛心。作為主任他率先帶好頭,檢查病人認真仔細,解釋病情透徹,並帶領所在科室的醫護人員堅持“以人為本”和“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用真情為患者解除病痛,在醫患之間架起了心的橋樑,給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找他做手術的人越來越多,可他知道一個人的強大不算強,大家強才是真的強,如何能讓科內的每一個人強起來,這是作為青年學科帶頭人的他經常考慮的問題。擔任科主任的他在精心做好其它工作的同時,每天查房,他都準備一些業務學術方面的新知識、新觀點,講給科室的其他同志;手術枱上,對每一個要點,他都一一指點給年輕同志,希望他們能儘快掌握、取得進步。他經常鼓勵身邊的同事們刻苦鑽研專業知識,探索新的方法,在技術上做到精益求精。醫學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了瞭解最新醫學動態,他為科室訂閲《中華骨科雜誌》、《中國脊柱脊髓雜誌》、《中國骨與關節雜誌》等臨牀專用書籍供科室同志學習。在他的帶動下,我院骨科很快成為了專業強、技術過硬的團隊,在羣眾當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

生命,因他而一次次感動。數以萬計的亞健康人羣患有頸、腰椎退變性疾病,四川的患者慕名而來,一是因為他醫術高明,二是因為他熱情誠懇,凡接受他幫助、治療過的貧困百姓,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一旦遇上了,都會被他的醫技和真誠所打動。去年冬天,120送來一位全身多處損傷的車禍患者,大小便失禁,沒有家屬陪同,在一旁的實習護生都不願靠近,賀主任接診後,絲毫不顧這些,一面積極搶救,一面親自幫患者拭去臉上的血跡,初步診斷:失血性休克、雙下肢毀損傷、血管神經斷裂,需要立即手術,賀主任立即通知手術室組織人員參加搶救,通過爭分奪秒的手術,患者的生命得救了、雙下肢保住了。患者出院那天,家屬懷着感激的心情悄悄地遞給他紅包,被他婉言謝絕了,患者一家人熱淚盈眶,竟向賀主任下跪表示謝意。

這樣感人的事例在賀主任身上屢見不鮮。一位遂寧患者因膝關節骨結核並竇道形成,在遂寧市多家醫院治療,一直不見好轉,最後經人介紹找到了賀主任,賀主任對其病情進行認真分析、細緻診斷,精心制定了治療方案並組織實施,他的病很快被治好了。為了表達感激之情,患者一家帶着禮物致謝,説什麼也要其收下。看着患者一家真誠淳樸的樣子,他深有感觸地對他們説:“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我不能收這‘紅包’,把手術做好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並通過特殊方式退還給病人。今年3月5日,一位經過手術治療好轉患者將1000元現金偷偷塞進賀主任抽屜,被賀主任發現後立即將現金交到結賬處作為患者醫療費用,多年來,賀主任碗絕了多少紅包和禮物,他自己已記不清了,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的,就是他從未收過患者的任何一次“紅包”。

時刻為患者着想,這是賀主任的一貫作風。他總是千方百計讓百姓花最少的錢治好病,能用最普通的檢查絕不用貴重檢查,曾多少次有病人找他開CT檢查,他在認真瞭解患者的病情後,根據實際情況建議病人改做拍片檢查,並詳細説明理由,使患者愉快接受,最終達到了“少花錢,看好病的”目的,事後患者對他説“你不糊弄患者,是真的為我們着想呀,心裏裝的是我們病患呀”。

“作為一名科室負責人、一名骨幹醫生,僅僅幹好日常工作還不夠,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經得起考驗”。5.12汶川地震,他所在地廣元是地震的極重災區,他接診救治地震傷員近400名,連續3天3夜基本未休息,手術近300台,累了就在手術室休息一會兒,渴了就喝點礦泉水,因工作出色,被四川省總工會授予“四川省5.1勞動獎章”,被四川省衞生廳授予“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去年全院“二甲複評三甲創建”期間,作為學科帶頭人,賀主任每天堅持帶領團隊加班奮戰:學標準、講制度、擬方案、抓落實、促整改,每天第一個到科室查看手術患者病情、坐門診、開醫囑、上手術,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晚上集體加班時間結束了,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病房,因為他放不下所有的患者……

來到本院近兩年的時間,賀主任帶領骨科團隊開展各類新技術、新項目,骨科的影響力迅速遍及江北區及周邊區縣,現骨科病人量迅速提升,牀位使用率長期維持在150%左右,20_年9月,骨科正式成為重慶市臨牀重點專科,同年8月,骨科成為區級醫學重點學科。門診病人、手術病人數量成倍增加,骨科在賀主任的帶領下,在江北衞生界正閃着熠熠光芒。

“讓人生的價值在事業中得到昇華,讓生命在奉獻中閃爍光芒”。這是心的聲音,更是面對人民羣眾,從內心深處發出的莊嚴的承諾!他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一位醫務工作者的風采。這就是我們的骨科主任、我們身邊的基層好醫生__X。

鄉村醫生先進事蹟材料 篇九

蔣頂星,男,1965年10月出生,安化縣樂安鎮官溪村鄉村醫生。

身殘志不殘,鄉村醫生三十載。蔣頂星脊柱嚴重側彎壓迫右肺不張,稍微勞作便喘息,是一名患先天性二級肢體殘疾的鄉村醫生。因殘國中畢業後失學,失學期間自身疾病十磨九難,家中姐弟兩次患病險些喪生。因此,習醫救人成其心中定志,歎當時家中困難,讀衞校只能望洋興歎,只好在地方師承學習中醫內科,遂成為一名鄉村醫生。

本職崗位上,力爭刻苦鑽研,勤學苦練。1999年參加全國首批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一次性合格,業餘時間醫書常讀,醫案常翻,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症,有羣眾贊其“手捧醫經心懷大眾者”、“百里來求緣有術,三更出診樂無眠”。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在村幹部的帶領下,大年三十未息,年頭七年級上崗,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天氣寒冷奮鬥在抗疫一線,官溪村涉漢返鄉人員較多,二十多天沒睡一個安穩覺,沒吃一餐放心飯,拖着殘疾之軀,為疫情零發生盡綿薄之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e8k5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