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最美教師張桂梅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最美教師張桂梅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最美教師張桂梅先進事蹟精品多篇

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蹟 篇一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作為一個基層黨員教師,將以張桂梅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幹好本職工作。

張桂梅是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師思想、行動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師德:愛崗如命,愛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樹,紮根在教育最基礎的崗位上,一去就是幾十年。二十多個榮譽,足以證明她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揮灑的汗水和心血,為社會培養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設者和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桂梅還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對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斷超越。

正因為有無數個張桂梅的奮鬥,才有力地撐起了國家的脊樑,不斷超越,在國際事務中居於舉足重輕的地位。作為黨員教師,我要以張桂梅為榜樣,學習她為了教育事業發展而捨去小我;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奇蹟,抒寫人生優美的華章;學習她在基層教育崗位上踐行一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張桂梅個人的主要事蹟 篇二

電影《白晝流星》裏的一對少年流浪兄弟,在遇到扶貧幹部李叔的時候,人生開始發生變化。兄弟倆見證了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着陸的歷史瞬間,見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晝流星”。

“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裏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其實對於兄弟倆的人生,李叔才是那顆改變命運的白晝流星,他在祖國北方邊疆點燃了希望之光,讓兄弟倆的人生髮生了改變。

在祖國西南的美麗古城麗江,我們也同樣看到了白晝流星的閃亮。她叫張桂梅,一個從祖國東北來到西南的普通教師,她憑一己之力撐起了一所學校,也撐起了無數失學女孩的希望。人們説:“有她,就有光。”

是啊,她就是白晝流星,她的光芒照亮白晝與黑夜,她已然成為傳奇。

因為被照亮,所以選擇照亮人

張桂梅老師的人生充滿坎坷,從小家庭子女多、生活並不富裕,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痛失相濡以沫的丈夫,後來張老師又不幸得了癌症。命運彷彿一直在捉弄着她,讓她遭受如此多的不公,但是“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張老師患病後,她不願給學校增加負擔就忍痛瞞着。但是她被病痛折磨得痛苦至極,走路艱難甚至難以起身,最後只能告訴學校。學生知道張老師生病後,為她上山採摘野核桃,家長們也採摘靈芝磨成粉為她補身體。這些小小的善意舉動,全部銘記在她的心中。

雲南華坪縣婦聯也發動全縣為她捐款,那些零零散散的毛毛錢也許就是農家攢了許久的收入,也許是進城來回的路費,也許是孩子的新衣,也許是全家一個月的口糧。正是這一點一滴的善心,救活了張桂梅,也讓她決心燃盡此生,照亮前方的道路。

張桂梅説,“我對自己説,活着吧,好好活下去,這座小城對我有恩,活着還可以還還人情債。”所以她以近乎瘋狂的方式,透支着自己孱弱的生命,把往後餘生奉獻給教育事業,只為給那些被忽視的生命提供更多的機會。

白晝裏的流星,不被定義的人生

這個世界對女孩充滿了所謂定義,譬如“女怕嫁錯郎”,譬如“女孩是潑出去的水”,譬如“女孩就是賠錢貨”。當女孩的人生被定義,選擇就成了錯誤的事情。女孩難道就該隨便嫁個人嗎,女孩就只該哺育後代嗎,女孩就不配受教育了嗎?

當一個女孩十三四歲就嫁了人,那她的人生也就困在大山之中;當一個女孩上完國中就輟學,那她就只能圍着自己的丈夫和小小的灶台。這大多是悲劇的開始與重複,很多女孩因為過早失學,只能從事最繁重的體力勞動,甚至對同性充滿歧視,等自己有了女寶寶,有的還會遺棄。

在張桂梅的心中,女孩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女孩應當和男孩一樣,能夠走出大山去見識世界,去了解生命的可能性。她們也可以和男孩一樣,擁有同樣的機會,從事喜歡的職業,享受生育的權利。這也是她辦免費女子高中的初心,讓每一個女孩能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白晝流星。

所謂貧困,更多時候並非物質資源的匱乏,而是知識的缺少和理性不足。背後的根本還是缺少了教育。當女孩失去教育的機會,那麼貧困就會一代代陷入惡性循環,而張桂梅憑着百折不回的信念打破了循環,她讓一個個渴望知識的眼睛放出光亮,讓她們成為大山開出的最美花朵。

奇蹟恰如白晝裏的流星,而她正是那顆劃破蒼穹的閃耀明星。

後來遇見她,陪我春秋冬夏

遇到張桂梅的孩子們無疑是幸運的,她是136個孤兒的“事實媽媽”,她把1600多名山區貧困女生免費送入了大學。是她陪伴孩子們,走過一個個春秋冬夏,讓這個世界充滿色彩與美好。

如果讓這些孩子寫一個和張老師的故事,那無疑這些故事會長到沒有盡頭,這些故事充滿了坎坷與磨難,但也有無數的幸福與榮耀,而對於孩子們自身的影響與改變卻是無窮無盡的。

在她們的故事裏,她是不顧自身健康、四處奔波的媽媽。她時常顫顫巍巍、時常氣喘吁吁,她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她依然堅持拖着病體忘我工作,將自己工資、所獲獎金和社會捐助診療費等100多萬元,全都給了學校、給了福利院,給了無數貧困的女孩子。她自己卻只穿着破洞的牛仔褲,坐着最廉價的摩的,她只願讓孩子們更好。

在她們的故事裏,她是剝奪她們玩耍時間的“周扒皮”,從5點30分起牀晨讀,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中午只有40分鐘的午休時間,吃飯、洗碗的時間限定在15分鐘。即便在大學聯考大省河南,這都是嚴苛至極的時間。而她想的是學生基礎差、學校條件差,那隻能用時間來拼。所以哪怕學生和社會多有怨言,但是她仍然堅持,因為她知道最終的成績是會説話的。

在她們的故事裏,她是永遠向前、從不滿意的老師。今年華坪女高有159人蔘加大學聯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線以上70人。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這樣的成績連某些省會城市的高中都愧歎不如,但她卻不滿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她想讓自己的孩子們去到更遠的地方、考上更好的大學。她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

這部故事書很長很厚,張桂梅還在用生命書寫,她也願陪着更多的孩子走過春秋冬夏。

要把發展教育扶貧作為治本之計,確保貧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具備就業創業能力,切斷貧困代際傳遞。張桂梅正是沿着教育扶貧這條路,播撒着希望的種子,讓這些希望的種子落地發芽,開出最美的花朵。感謝這朵劃破蒼穹的白晝流星,讓我們一次次見證着紅土地上的奇蹟!

張桂梅先進個人事蹟大全 篇三

10月17日上午,20__年全國脱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昆明市東川區烏龍鎮坪子村芭蕉箐小組的村民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榮獲全國脱貧攻堅獎奮進獎。多年來,他們憑藉“一隻手+兩條腿”相依為命、自強不息,在戰貧鬥困中奮發、奮鬥、奮進,書寫“無腳踏出脱貧路,無手撐起半邊天”的感人事蹟。

“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張順東、李國秀夫妻倆都是一級殘疾。丈夫右手和雙腳先後截肢,只剩下一隻左手;妻子生下來就沒有手,只有一雙腳。在常人眼裏,他們並不適合組建家庭。

“當初,我到她家提親時,她哥哥不同意,她本人也不同意,怕兩個殘疾人在一起無法生活。”張順東説,他並沒有放棄,最終以真誠打動了她,組建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結婚後,他們經歷了短暫的甜蜜,但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相繼而來。家裏貧窮、住房破舊,感覺“日子過得像爬大山一樣難,兩人想死的心都曾有過,覺得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隨着兩個孩子的出生,一家人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李國秀常常流着淚説:“我這一生最大的虧欠,就是不能給孩子一個擁抱。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用雙手抱大的,而我家的兩個孩子是用雙腳抱大的。”

“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

家中有小是個寶,兒女是全家人的希望。“決不能把貧困傳給下一代,再苦再難也要供孩子讀書。”

不論天陰還是下雨,常常是別人還沒有起牀,夫妻倆就上山找豬草,下地種莊稼。

“靠養牲口、種莊稼增加收入,是我們靠自己努力能夠做到的。”張順東説,妻子雖然沒有雙手,但她的腳像手一樣靈活、有力,煮飯、喂牲口、針線活等家務,她樣樣能幹;除草、收花生、種紅薯等農活,她樣樣在行。

夫妻同心,黃土也能變成金。面對困難,張順東總鼓勵妻子説:“我是你的手,你是我的腳,沒有什麼坎過不去。”夫妻倆就這樣相互扶持着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

張桂梅個人優秀事蹟 篇四

20__年10月17日,也就是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凱旋兩年零1天之後,費俊龍、聶海勝平安返航。與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相比,中國神舟實現了新的跨越。把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送入太空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與發射神舟五號飛船的那枚火箭相比,在運載質量、安全性能、舒適性以及圖像實時測量系統等諸多方面進行了75項技術改進。要把1公斤的東西送入軌道,火箭就得消耗62公斤。神六飛船比神五重了200多公斤,因此發射神六的火箭也重了許多。火箭的可靠性為0.97,安全性為0.997。第一次在點火通道里又加上了一道“保險門”。這樣,在出現誤點火信號的情況下,即使火工品爆炸了,也無法點燃發動機。科研人員還找到了改善振動環境的最佳途徑,減少了火箭在飛行過程中振動給航天員造成的損害。火箭第一次安裝了圖像實時測量系統,可以把火箭從起飛到船箭分離等動作的畫面實時傳回,以幫助地面更加準確地觀測和判斷火箭狀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如果楊利偉再次乘坐我們的火箭,肯定會覺得舒服多了。”

軌道艙和返回艙內有效空間不足10多立方米,卻安裝了600多台設備,僅光電纜線的總長度就有30公里左右。神舟六號飛船在保持原有技術特點的基礎上,根據兩人多天飛行任務的需要以及個別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四個方面110項技術改進,使費俊龍和聶海勝在太空中生活得更舒適。

準備了足量甚至餘量的航天員消耗品,提高了座艙的環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號提高了對水汽冷凝的能力,擴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線都貼上了吸水材料,確保飛船濕度控制在80%以下。放置了很多航天員生活的必需品,並首次使用了大小便收集裝置。返回艙中航天員的座椅擁有了着陸緩衝功能,飛船中安裝了艙門密閉快速自動檢測裝置,並花費了數月時間研製出一種專用抹布,這種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來清潔艙門。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説:“像前5次飛行一樣,神舟六號也具有考核各系統、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工程性能的作用,”5晝夜的太空之旅,費俊龍和聶海勝不僅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行程最遠的人,而且在太空中創造了一項又一項的記錄:第一次進行多人多天太空飛行試驗;第一次進入軌道艙;第一次實施對地觀測、海洋污染監測、大氣狀況監測、植被狀況監測以及生物科學和材料科學的研究;第一次在太空完成壓力服穿脱試驗、吃上熱食和覆水食品……航天員費俊龍:“我們互相選擇了對方。我們在一起很愉快。”航天員聶海勝:“信心來自彼此的默契。

最美教師張桂梅主要事蹟 篇五

這些女孩是學校老師通過滿大街和菜市場貼廣告、口耳相傳從大山裏招來的。

學生什麼也不用準備,只需帶着乾糧和衣服,坐上大山通往縣城的汽車,去女高尋找屬於自己的一方課桌。周雲麗是那個夏天的96個幸運兒之一。

報考女子高中時,周雲麗正苦於沒錢讀高中。媽媽早逝,父親養豬、種地、幫人鋤草,養活一家四口。在周雲麗的記憶裏,有些跛腳的父親總是一清早出門,用碗裝着冷飯上山勞作,傍晚才回家。

打從記事起,周雲麗就和姐姐去山上,替父親分擔農活。姐妹倆讀書的動力很直接——擺脱土地與貧窮。

但讀到高中,父親發了愁。兩個女兒都讀高中,一年花費上萬元,難以負擔。九年級還沒畢業,父親就開始為讀書湊錢。那時,父親總是坐在院壩邊、豬圈門口不停地抽煙。

在女高最初建立的兩年,來讀書的女孩幾乎都是因為貧困。周雲麗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很幸運。在她所在的村子,許多女孩十五六歲就已定親。山裏人覺得女孩讀書花錢,不如早早嫁人。

女高成為貧困女孩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當時,第一屆學生成績很多未達到會考分數線,且年齡偏大,有學生補習3年還未拿到國中畢業證。

女高接納了這些女孩,只要是農業户口,想讀書,就收。僅有的一棟5層教學樓成為全校師生吃、喝、睡的場所。學生們住在3樓3間教室裏,每間教室有女老師陪同,其餘女老師和男教師被分入4樓兩間大教室。男老師們輪流在一樓木板牀上守夜,夜晚,學生們要去隔壁中學上廁所,女老師陪同,男老師打手電筒護送。

張桂梅長了教訓。學校沒有圍牆,常有男孩來戲耍,張桂梅守在教學樓前,見到逗留等候的男孩就趕跑,大罵“小混蛋”。

學校沒有性教育課。有性知識輔導老師問需不需要支援,張桂梅讓他們“滾一邊去”,“手機上已經很過火了,還用教嗎?”

後來,教學樓一樓安裝了鐵柵欄。一向吝嗇的張桂梅在安全管理支出上毫不心疼,有宿舍門壞,她立即請師傅來修。每當大學聯考季來臨,張桂梅會請幾個人日夜看守教學樓,讓學生看到“樓前樓後都是人”,安心。

為了杜絕攀比,張桂梅規定,學生必須剪短髮,穿校服,女老師在校不能穿裙子和高跟鞋。

教學樓的一樓貼滿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數額,牆上的企業和個人幫助支撐起這所免費高中。每當有人來校捐款,她要求學生向捐款人集體敬禮,唱《不忘初心》。但她反對學生手舉捐贈牌被拍照的行為,有企業提出此類要求,張桂梅寧可錢打水漂也不同意。

有畢業生回母校捐款,但也不知道最終資助給了哪個學妹,張桂梅希望這種“背對背”的方式,讓學生沒有壓力地接受捐贈。

在張桂梅看來,貧困對女孩是一種隱私,對外,她稱呼自己的學生“山裏的女孩”。

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事蹟 篇六

我將無我,讓信仰的力量傳遞

9月5日,華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入學後的第一堂“校課”。每週“校課”,小到學習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張桂梅都親自授課。

如今,這堂課讓張桂梅愈發感覺吃力。63歲的她站在教學樓前,身形有些佝僂,手指、胳膊、頸背上貼滿了止痛膏藥。“早上起牀時,腳疼得不敢着地。有時我真想不幹了,可看着你們,我告訴自己必須堅持。”張桂梅對學生説。

看到有學生抽泣,張桂梅連忙説:“不哭不哭,我答應你們,我會好好的,陪你們讀完這三年……”話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張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統深入開展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活動。麗江市專門設立了“張桂梅教育基金”,所籌集資金將用於支持華坪女高發展、補助貧困學生。

讓張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接過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許多華坪女高的學生大學畢業後,放棄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選擇投身艱苦偏遠山區的教育事業。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從小窮苦的她,以前願望是“走出大山、賺大錢”,但女高改變了她的想法。20xx年大學畢業後,周雲麗考取了寧蒗縣城的中學教師崗位。聽説女高缺數學老師後,她毫不猶豫放棄了縣城工作、放棄了正式編制,來到女高做代課老師,一年後才轉正。

“老師老了,我們長大了。”周雲麗説,“我們要繼續她未竟的事業。”

張桂梅先進個人事蹟大全 篇七

正如感動中國裏所説的一樣,張校長是崖畔的桂,面對命運把她一次次置於困境,她毫不屈服,始終綻放着芬芳。當痛失攜手與共的愛人後,她在悲痛中站了起來,用無私的大愛照亮着一個個山區貧困孩子的人生,讓他們翱翔於藍天之上,去探尋更美更高更充滿希望的的未來。

張校長是雪中的梅,經歷着寒風苦雨的洗刷,衝破了風雪阻礙,始終倔強的站立着散發着芳香。當在辦女高的路上遭遇打擊冷眼時,她沒有選擇放棄,沒有選擇躺在自己的榮譽上安穩的過一生,而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充滿泥濘的路,她不顧自己的身體虛弱放棄了化療、丟掉了知識分子的清高、忍着委屈和尷尬,在大街上拉着一個個人化緣,拉着一個個人問能不能給她點錢辦個學校。終於,張桂梅創建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高,點亮了多少山村女孩的人生夢想。

張桂梅校長毫不屈服於命運給的苦果,她用自己的生命把這苦果變成一杯杯甘露。她改變了2000多山村貧困女孩的命運,正如她為女高所寫的誓詞一樣“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她讓這些女孩走出大山、走出貧困、走入更廣闊的的天地間。

張桂梅校長説過,她所做的一切是許多共產黨員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她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價值追求,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應有的無悔初心。我們從張桂梅校長身上能學到的東西太多了,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嘔心瀝血、無怨無悔……,正如張校長對女孩子的教育一樣:“做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希望我們也時刻謹記,做一名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mvlq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