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道德模範人物感人事蹟

道德模範人物感人事蹟

第一篇:道德模範人物感人事蹟

道德模範人物感人事蹟

敬老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時代在發展,孝子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但孝子身上彰顯的美德卻是恆古不變的,東峽煤礦機電隊職工劉佩德,幾年如一日照顧偏癱卧牀的父母如一日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劉佩德也身患殘疾,雙髖股骨頭壞死,行動困難,卻是這樣一個不良於行的人,卻把大孝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段"久病牀前無孝子"的佳話。

劉佩德,男,今年48歲,現為華煤集團東峽煤礦機電隊的職工,在他得病前,劉佩德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父母身體健康,妻子勤勞温柔,兒子上中學,劉佩德為人勤勞肯幹,擁有一顆熱心腸,不僅通過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對同事鄰居也是有啥忙能幫就幫,在礦區擁有良好的口碑,隨着礦區重組合並,效益越來越好,這個和美的家庭更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濃濃親情。

對於當時的生活劉佩德已經很滿足了,他最大的 心願就是能讓兩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為了讓兩位老人過 的舒心,在平時生活中,劉佩德確實做到了百善孝為先,侍 奉父母體貼入微,精心照顧父親母親的飲食起居,並每天抽 時間陪老人聊天、散步。礦區裏有什麼活動,只要老人願意 去看,劉佩德就會想方設法滿足老人的心願。劉佩德知道二 老喜愛戲曲,只要有買的他都會買回家,早些年用的錄音機,家裏的戲曲磁帶放了一抽屜,現在是隨身聽,dvd播放機給父母欣賞解悶。閒暇時,一家人會聚在老人的身旁拉家常、 聊天,聽老人嘮叨,逗老人開心。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2014年 正月 -- 這個本來喜慶 的日子, 劉佩德 73歲的老母親卻半夜 突發腦梗塞,連夜緊急送往了縣醫院。在他母親住院的 20多天裏,他是夜以繼日地守在老人的病牀前,為老人喂藥、餵飯、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無怨言。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劉佩德的母親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 遺症,半邊身體無法移動,大小便無知覺,癱瘓在牀。劉佩德的父親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緊接着也病倒了。 兩位身體本來還算硬朗的老人,現在是一個偏癱在牀, 一個住院接受治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劉佩德硬是忍 住淚水,挺起臂膀,義不容辭地扛起侍候兩位老人的重擔。 自從把母親接回家後, 劉佩德就開始了兩頭奔走的日子。 他白天照顧住院的父親, 老婆照顧母親; 晚上聯繫家門親戚幫忙看護父親,又馬不停蹄的趕回家陪護母親。這樣的來回奔波,短短時間內,劉佩德瘦了十幾斤,大腿根也越來越疼,每天奔走讓他腿部的疼痛越來越嚴重,有時走路都困難,劉佩德以為是最近太勞累的緣故,也就沒往心去, 父親看着日漸消瘦的兒子,想起自己和老伴給家庭帶來這麼多不便,情緒低落,總是自我埋怨:"老了,給你們添麻煩了……怎麼不早點死呢?"。劉佩德聽了這話,心裏難受極了,一邊忍受着疼痛的身體,卻還要耐心地安慰老人,説"爸,沒事,等你和媽的病好了以後,咱家會和以前一樣,到時候我帶着您二老去**山逛逛。" 為了給兩位老人治病,劉佩德瞞着老人買了昂貴的藥品,怕老人心疼錢,總説藥便宜,説是打折買的。劉佩德父母和他自己的鉅額藥費常常讓他們入不敷出,劉佩德的愛人甚至把她結婚時買的金項鍊和金戒指賣了支付藥費,並安慰劉佩德:"只要我們都好,讓老人在有生之年幸福快樂的度過有生之年。"劉佩德每每説起眼中都有泛着淚花,暗暗下定決心,就算花完他所有的積蓄哪怕借款、貸款,也要治好父母的病。

2014年,劉佩德的父親前後住了三次醫院,為了方便照顧,劉佩德晚上直接睡在父母家,這樣父母有什麼事,也好叫醒自己。早上起牀後,劉佩德給母親翻身、穿衣、餵飯、喂藥,待安排好老人後,他又趕去上班。天熱了,他給老人勤擦身;天冷了,他就給老人加衣服,晴天時還抱母親到外邊曬太陽。劉佩德本身也患有疾病,坐股骨頭壞死讓他行動也不方便,寒冷的冬夜起來抱母親解大小便很 艱難,但無論多冷,只要母親叫喚,他都會起牀。老人因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經常拉撒在牀上或衣服上,但他不嫌髒、不怕累,替老人擦洗身體,重新給 老人更換牀單和乾淨的衣服。為了使老人始終保持乾淨無異味,有時一天要洗換好幾次。最難的是冬天,老人晚上尿濕 的小褥子和尿布每天早上就泡兩盆子,因為經常清洗衣物, 劉佩德的兩隻手都是皴裂的口子。 老人因長時間不活動及年齡大等原因,經常出現便祕現象,這時劉佩德也不嫌棄,他直接用手指幫老人掏出大便,然後再用温水清洗乾淨。由於對老人照顧得好,老人雖然長 期癱瘓在牀,但老人的牀鋪總是乾乾淨淨,房間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從來沒有生過褥瘡,周圍的街坊鄰居無不誇獎,稱劉佩德的確是個孝子。"我病了這麼久,佩德從來都不嫌棄,叫他幹啥就幹啥,從不惹我生氣,伺候我不嫌髒、不叫累,我是真有福氣啊!,老母親在談起自己的兒子時也是一臉的 "幸福和驕傲。

人常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劉佩德的母親從2014年癱瘓在牀至今已 8年多了,他每天提早起來,很晚休息。周圍的鄰居有了閒時間不是去休閒廣場活動,就是圍成一堆下棋、打牌,而劉佩德一年四季總要陪在父母親身邊照顧。有人對他説:"你日夜侍候老人,難道不累不煩嗎?"他説: "我應該 感到慶幸,我們子女幾個都是吃高價糧長大的,父母親為了供養打我們吃了不少苦,現在生活剛好寫了,雖然他們有病了,至少我還可以去孝順父母!我父母親都已年過 七旬,還有多長時間,現在才是 報答他們恩情的時候,不能讓自己以後感到遺憾。"這些質樸感人的話歷歷在耳,筆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知道劉佩德母親因病久治無效,不幸逝世。

劉佩德十年如一日的將兩位重病老人的起居飲食安排得井井有條。現在母親走了,父親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劉佩德還經常把父親推出來和人聊聊天,掀一會"牛角"。劉佩德説:"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很慶幸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苦也是甜。"

第二篇:道德模範人物感人事蹟

久病牀前有孝子

----"感動華煤十大道德模範人物"劉佩德感人事蹟

敬老養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時代在發展,孝子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但孝子身上彰顯的美德卻是恆古不變的,東峽煤礦機電隊職工劉佩德,幾年如一日照顧偏癱卧牀的父母如一日的事蹟感動了很多人。劉佩德也身患殘疾,雙髖股骨頭壞死,行動困難,卻是這樣一個不良於行的人,卻把大孝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一段"久病牀前無孝子"的佳話。

劉佩德,男,今年48歲,現為華煤集團東峽煤礦機電隊的職工,在他得病前,劉佩德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家庭:父母身體健康,妻子勤勞温柔,兒子上中學,劉佩德為人勤勞肯幹,擁有一顆熱心腸,不僅通過自己的雙手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對同事鄰居也是有啥忙能幫就幫,在礦區擁有良好的口碑,隨着礦區重組合並,效益越來越好,這個和美的家庭更是充滿了歡聲笑語,濃濃親情。

對於當時的生活劉佩德已經很滿足了,他最大的 心願就是能讓兩位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為了讓兩位老人過 的舒心,在平時生活中,劉佩德確實做到了百善孝為先,侍 奉父母體貼入微,精心照顧父親母親的飲食起居,並每天抽 時間陪老人聊天、散步。礦區裏有什麼活動,只要老人願意 去看,劉佩德就會想方設法滿足老人的心願。劉佩德知道二 老喜愛戲曲,只要有買的他都會買回家,早些年用的錄音機,家裏的戲曲磁帶放了一抽屜,現在是隨身聽,dvd播放機給父母欣賞解悶。閒暇時,一家人會聚在老人的身旁拉家常、 聊天,聽老人嘮叨,逗老人開心。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2014年 正月 -- 這個本來喜慶 的日子, 劉佩德 73歲的老母親卻半夜 突發腦梗塞,連夜緊急送往了縣醫院。在他母親住院的 20多天裏,他是夜以繼日地守在老人的病牀前,為老人喂藥、餵飯、洗衣擦身、接屎倒尿,毫無怨言。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劉佩德的母親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 遺症,半邊身體無法移動,大小便無知覺,癱瘓在牀。劉佩德的父親因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緊接着也病倒了。 兩位身體本來還算硬朗的老人,現在是一個偏癱在牀, 一個住院接受治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劉佩德硬是忍 住淚水,挺起臂膀,義不容辭地扛起侍候兩位老人的重擔。 自從把母親接回家後, 劉佩德就開始了兩頭奔走的日子。 他白天照顧住院的父親, 老婆照顧母親; 晚上聯繫家門親戚幫忙看護父親,又馬不停蹄的趕回家陪護母親。這樣的來回奔波,短短時間內,劉佩德瘦了十幾斤,大腿根也越來越疼,每天奔走讓他腿部的疼痛越來越嚴重,有時走路都困難,劉佩德以為是最近太勞累的緣故,也就沒往心去, 父親看着日漸消瘦的兒子,想起自己和老伴給家庭帶來這麼多不便,情緒低落,總是自我埋怨:"老了,給你們添麻煩了……怎麼不早點死呢?"。劉佩德聽了這話,心裏難受極了,一邊忍受着疼痛的身體,卻還要耐心地安慰老人,説"爸,沒事,等你和媽的病好了以後,咱家會和以前一樣,到時候我帶着您二老去**山逛逛。" 為了給兩位老人治病,劉佩德瞞着老人買了昂貴的藥品,怕老人心疼錢,總説藥便宜,説是打折買的。劉佩德父母和他自己的鉅額藥費常常讓他們入不敷出,劉佩德的愛人甚至把她結婚時買的金項鍊和金戒指賣了支付藥費,並安慰劉佩德:"只要我們都好,讓老人在有生之年幸福快樂的度過有生之年。"劉佩德每每説起眼中都有泛着淚花,暗暗下定決心,就算花完他所有的積蓄哪怕借款、貸款,也要治好父母的病。

2014年,劉佩德的父親前後住了三次醫院,為了方便照顧,劉佩德晚上直接睡在父母家,這樣父母有什麼事,也好叫醒自己。早上起牀後,劉佩德給母親翻身、穿衣、餵飯、喂藥,待安排好老人後,他又趕去上班。天熱了,他給老人勤擦身;天冷了,他就給老人加衣服,晴天時還抱母親到外邊曬太陽。劉佩德本身也患有疾病,坐股骨頭壞死讓他行動也不方便,寒冷的冬夜起來抱母親解大小便很 艱難,但無論多冷,只要母親叫喚,他都會起牀。老人因為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經常拉撒在牀上或衣服上,但他不嫌髒、不怕累,替老人擦洗身體,重新給 老人更換牀單和乾淨的衣服。為了使老人始終保持乾淨無異味,有時一天要洗換好幾次。最難的是冬天,老人晚上尿濕 的小褥子和尿布每天早上就泡兩盆子,因為經常清洗衣物, 劉佩德的兩隻手都是皴裂的口子。 老人因長時間不活動及年齡大等原因,經常出現便祕現象,這時劉佩德也不嫌棄,他直接用手指幫老人掏出大便,然後再用温水清洗乾淨。由於對老人照顧得好,老人雖然長 期癱瘓在牀,但老人的牀鋪總是乾乾淨淨,房間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從來沒有生過褥瘡,周圍的街坊鄰居無不誇獎,稱劉佩德的確是個孝子。"我病了這麼久,佩德從來都不嫌棄,叫他幹啥就幹啥,從不惹我生氣,伺候我不嫌髒、不叫累,我是真有福氣啊!,老母親在談起自己的兒子時也是一臉的 "幸福和驕傲。

人常説,"久病牀前無孝子",劉佩德的母親從2014年癱瘓在牀至今已 8年多了,他每天提早起來,很晚休息。周圍的鄰居有了閒時間不是去休閒廣場活動,就是圍成一堆下棋、打牌,而劉佩德一年四季總要陪在父母親身邊照顧。有人對他説:"你日夜侍候老人,難道不累不煩嗎?"他説: "我應該 感到慶幸,我們子女幾個都是吃高價糧長大的,父母親為了供養打我們吃了不少苦,現在生活剛好寫了,雖然他們有病了,至少我還可以去孝順父母!我父母親都已年過 七旬,還有多長時間,現在才是 報答他們恩情的時候,不能讓自己以後感到遺憾。"這些質樸感人的話歷歷在耳,筆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知道劉佩德母親因病久治無效,不幸逝世。

劉佩德十年如一日的將兩位重病老人的起居飲食安排得井井有條。現在母親走了,父親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劉佩德還經常把父親推出來和人聊聊天,掀一會"牛角"。劉佩德説:"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遺憾。我很慶幸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苦也是甜。"

第三篇:道德模範先進人物的事蹟材料

王維的事蹟材料

王維,女,中共黨員,43歲,增城區國家税務局人事教育科科。

王維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堅持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生活中一直把救人於難、解人之困當做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在從税二十餘年的歷程中,她先後數十次為災區同胞、貧困學生、孤寡老人、殘疾兒童等弱勢羣體捐款贈物獻愛心,累計金額達數萬元。

2014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該縣綿虒國小的365名學生於當年8月集體來增城三中異地復課,她感到這些災後倖存的孩子心靈創傷未愈,現在又遠離親人,無疑是最需要親情呵護、熱忱救助的幼苗。於是,她主動與在四年級(更多請搜索)一班復課的董鄧燕、汪婷和王其雪等3名羌族女童結成親情對子,做了災區孩子的“愛心媽媽”。為幫助孩子們擺脱地動山搖、駭人聽聞的地震陰影,重樹奔向未來的人生信念,她不僅在衣食住行與激勵學習等方面用盡了親生母親般的關愛與呵護,而且利用多個節假日把幾個孩子接到家中一起生活。就這樣,孩子們在“愛心媽媽”的關心下順利的完成了一年時間的異地學習生活。現在,這些孩子都已回到了自己的故鄉,但是王維“愛心媽媽”的使命並沒有總結,還時常為孩子們送去購買學習用品的助學金,打電話關心這些孩子的成長情況,並表示:她永遠是孩子們的“愛心媽媽”,直

到她們長大成人,大學畢業。王維精心呵護和傾力救助災區兒童的典型事蹟,不僅在遼闊的羌寨及增城各界傳為佳話,而且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國婦女報》、《中國税務報》、《中國民族報》等50多家新聞媒體上廣為傳播,成為2014年度全國聞名的新聞人物。

2014年12月7日晚,四川省增城市增城區代市鎮流杯村一組村民蔣長春、唐小英夫婦在浙江台州打工時,因煤氣中毒雙雙而亡,留下9歲的女兒蔣啟玲、7歲的兒子蔣啟峯和71歲的老母。年幼的姐弟倆與年邁力衰的奶奶相依為命,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得知蔣家婆孫三人的境遇後,富有愛心的王維主動與姐弟倆結成親情對子,這次她當起了孤兒的“愛心媽媽”。王維均表示,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儘快走出失去雙親的陰影,讓姐弟倆充分感受到博大母愛和社會大家庭的温暖,在無微不至的親情關愛中快樂地生活、安心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每逢節假日,她都會專程到流杯村去看望這對特殊的兒女,為姐弟倆送去學習和生活用品,並輔導他們學習,幫助孩子梳洗,讓姐弟倆切身感受到了“愛心媽媽”母親般的親情關愛。

2014年6月給王維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寫信人是一名在押犯,叫陳志強。信中陳志強告訴王維,他正在南充高坪監獄第七監室服刑,其妻離去,留下一僅1歲女兒,由其體弱多病母親和年邁養父照顧。在《法制日報》上看到王維的

“愛心”事蹟後,一直放心不下自己女兒的他報着求助的心理於請求王維幫助照料年幼的女兒。本着救助社會失足青年,王維主動回信,要求他安心服刑,認真改過自新,爭取重新做人,併到其家裏瞭解了相關情況。後來,王維多次到其父母和女兒現居住地南充探望,帶去家庭生活用品,並明確表示,在陳志強服刑的八年時間裏,將會一如既往的關心照料其女兒的學習生活。還多方為其年邁的養父聯繫工作,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這個家庭,幫助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

無私奉獻擔道義,樂於助人美名揚,王維的事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先後被四川省婦聯、四川省國税局聯合授予“全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增城區委表彰為“優秀婦女工作者”,增城日報社評選為“2014年度感動增城的十大百姓人物”,增城區婦聯授予“愛心行動優秀志願者”稱號。

第四篇:學習英雄人物的道德模範事蹟的心得

通過認真學習英雄人物的道德模範事蹟之後,我的“榜樣”詞典裏又多了很多閃光的名字!從而有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湧動、翻騰。我十分感動於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業績;感動於他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的助人為樂的精神;感動於他們對工作一絲不苟,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感動於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和標兵。

通過學習,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刻苦鑽研精神,並將這種精神應用到日後的學習生活中去,堅信定能逐步走向成功。

模範的事蹟告訴我,無論在什麼崗位上,都要有刻苦鑽研的精神,和爭創一流的幹勁。劉國紅是貴陽市公交出租汽車公司四車隊三班班長,一名的普通的士司機。多次在營運中做好事、見義勇為。李遠紅帶着許士強改嫁,和現任丈夫蔡德全開始共同撫養幼女,照顧癱瘓前夫,演繹了一段感人的真情故事。 “保姆媽媽”李澤英帶着卓遵琴拋下的卓欣和卓歡(雙胞胎棄嬰),艱辛地走過了十多個春秋。如今卓欣和卓歡慢慢長大了。現在,她帶着姐妹倆和自己的孩子,用汗水和勞累兑現自己的承諾。李志勇是一名貴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村民。他平常就樂意幫助和關心別人,他始終認為幫助別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見義勇為是人間正氣。近六年以來,李志勇先後抓獲搶竊手機、項鍊、耳環的犯罪分子就達9起。他總是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精神去和一切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的感人故事等等。

二,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工作細緻認真,一絲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細節不容忽視,唯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業務精湛,兢兢業業,他參加工作後,在基層工作,刻苦鑽研業務,虛心向老同志請教,學習老同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對工作細緻認真,一絲不苟,受到大家一致讚揚。他們除正常工作時間外,常常中午不休息,夜晚加班,由於長期過度勞累,積勞成疾,他終於病倒了,在領導、同事和朋友的關懷鼓勵下,最終轉危為安,完全康復,創造了生命奇蹟。

三,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堅守忠誠的品質。

堅守忠誠是一種習慣,是忘我的投入,是創新的前奏,是一種道德信念,他們對待工作一直是堅守忠誠的態度,他的工作環境艱苦,辦公條件差,生活清貧、枯燥、寂寞但這些都沒有讓他退怯。他每天在完成本職工作後,都堅持學習水文業務知識和專業理論,記錄大量的讀書筆記。長期的勤奮學習、刻苦練兵,他做出了自己的成績,曾兩次在全國大賽上大顯身手。他勤奮敬業,不懈追求,平凡的崗位見證了水文工作者的奉獻和忠誠。

四,向道德模範學習,要學習他們持之以恆的品質。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然而張宗良的事蹟告訴我們,一輩子做好事再難,他也要做!張宗良多少年如一日地照顧一個非親非故的老人回保才,回保才老人是一名受過傷的殘疾軍人,在解放戰爭中失去了左臂。張宗良從小就崇拜英雄,崇拜那些在戰爭時期扛過槍、立過功的抗戰英雄。瞭解到回保才不幸的經歷,他真正的走進了他的家,冬季

為回保才老人買煤取暖,夏季為老人做足防暑防雨工作,每次去老人住的地方他都要把所有生活垃圾都清理乾淨,每一個節日都提前為老人準備好過節的東西,數年如一日,成了老人家裏的義務維修工和服務員。

我作為一名大一學生,在經歷這次精神教育和學習後,像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洗禮,為我今後的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明確瞭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實現自己的夢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我人生的又一新開始增光添彩!

第五篇:2014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蹟(4)-敬業奉獻模範[1]1

2014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蹟(4)-敬業奉獻模範

文花枝,女,中共黨員,25歲,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導遊員,現湘潭大學學生。“我是導遊,先救遊客!”中國女孩文花枝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遊客,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後己的行動,兑現了誠實守信、服務遊客的諾言。2014年8月28日,陝西洛川,一場旅遊途中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車廂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旅遊大巴車被撞得嚴重變形,車內血肉模糊,亂作一團。危急時刻,車廂裏傳來導遊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勵聲。這個聲音雖然微弱,卻透着一股沉穩、堅定,像黑暗中的一線光束,讓受傷、受驚的遊客從死亡的噩夢裏看到生的希望。事後許多親歷者都説,正是這個很有穿透力的聲音,給了大家支撐下去的勇氣。其實,在這起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傷得最重的一個,但重傷的她一直牢記着自己的神聖職責。當施救人員一次次向她走過來,她總是吃力地搖搖頭説:我是導遊,我沒事,請先救遊客!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救援時間裏,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過來,就不停地為大家鼓勁、加油。文花枝是最後一個被救出來的。她左腿9處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髖骨3處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由於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醫生不得不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術。她才20多歲,正是一個女孩最寶貴燦爛的青春年華。半個多月後,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條腿的殘酷事實,出事之後一直沒有流淚的花枝流淚了。但幾分鐘後,再抬起頭的她眼裏已沒有了淚水。也就是從這天起,花枝還是像從前那樣,總是用微笑面對一切。文花枝一直是一個用真誠和微笑對待遊客的陽光女孩。她常説:作為導遊就是要把遊客當成朋友和親人。每帶一個團,她都按事先的承諾服務;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提醒遊客購物要謹慎;每到吃飯的時候,她都先安排好遊客,自己最後才吃。遊客稱讚,她是我們人品上的“導遊”,是我們職業道德的“導遊”。2014年,文花枝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

曹道雲,男,56歲,中共黨員,上海市普陀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我是一名公務員,把老百姓捧在手上,把老百姓舉過頭頂是我的信念,是我的承諾。”曹道雲堅守這種信念與承諾,幾十年如一日,為民政事業默默奉獻。曹道云為實現諾言,在全區率先提出了“應保盡保,應幫盡幫,應業盡業”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救助與就業雙向聯動機制,使8000多名申請低保但有勞動能力的人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在全市率先提出了“政府推動、民間運作、社會參與、百姓受益”的發展社區慈善事業的思路。在全區建立了18個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點和13家社區慈善超市,並幫助華東師範大學建立了全國高校第一家經常性捐助接收點和慈善愛心屋。慈善幫困達到了10萬餘人次,募集善款2260萬元。曹道雲率先探索建立了“政府購買式”、“家庭自助式”、“鄰里互助式”、“功能輸出式”等多種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建立了“十分鐘為老服務圈”,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醫、助潔、助樂、助託”等服務,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實施獨居老人“守望工程”,為獨居老人提供全方位的關愛服務。率先開展“扶手工程”,解決老年人上下樓梯難問題。他還率先在公務員中建立以“助困、助老、助殘、助醫、助學”為主要內容的義工服務隊伍,並實行公務員義工服

務“一冊通”,即公務員憑義工服務手冊可以到本區57個義工服務點進行義工服務。義工服務手冊被老百姓稱為“羣眾滿意記錄冊”。曹道雲推出了“醫療擁軍”措施,方便部隊官兵就近看病,解決了軍人子女讀書難和軍嫂安置難的問題。他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婚姻家庭健康諮詢室”,免費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婚前體檢、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諮詢服務,還建立了“離婚勸和”機制,接受勸和諮詢的當事人,勸和率達到52%。在為民政服務對象提供優質服務中,他在機關幹部中實施了“五心工程”,即對最可愛的人要熱心,對最困難的人要關心,對老年人要孝心,對年青人要育心,對民間組織的法人要誠心,提出了全面建設“百姓民政”的目標。2014年普陀區民政局被評為上海市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普陀區被民政部命名為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曹道雲2014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員,2014年獲得上海市民政系統第三屆孺子牛獎金獎,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武秀君,女,46歲,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滴塔村村民。武秀君夫婦從事建築施工生意多年,憑藉誠信經營,樹立了良好的商業信譽。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趙勇因車禍去世,留下個人名義的外債270多萬元、債權300多萬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時,仍然沒有忘記誠信,頂着家庭和債務雙重壓力,走上了代夫還債之路。武秀君一一打電話告訴債權人自己的電話號碼,並將丈夫的欠款簽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賬目不清,她打電話重新核對;沒有找她要賬的人,她主動打電話承諾一定要把欠款還上。她領着工程隊繼續承攬工程,用掙來的錢、要來的欠款還債……就這樣,5年裏,她還清了數百筆欠款。別人欠她的錢,有的是折價償還,有的始終拖欠,但都沒有影響她主動還債。武秀君第一個想到還錢的是一家銀行的貸款。當武秀君克服困難把50萬元全部還給銀行的時候,這家銀行的領導眼圈紅了。為了幫助母親還債,武秀君的家庭也行動起來,她大兒子出門儘量不坐車,節省下車票錢還債;上中學的小兒子一天只花1.5元,省下伙食費替母親還債。當小兒子把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380元錢存摺遞給媽媽時,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在武秀君還債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雙方熱淚盈眶的場面。有些債權人不好意思收,對她説人心都是肉長的,這樣的處境就不要還了,但她仍然堅持還給人家。在武秀君看來,大家是因為對丈夫信任才賒賬,這份誠信的建立不容易,做人要講誠信!2014年,丈夫去世3週年祭日那天,眾多曾經和武秀君有過經濟往來的合作伙伴、個體老闆、銀行領導等近千人自發趕去看望。在大家眼裏,武秀君的行為正是對誠信最好的詮釋。武秀君的事蹟先後被中央電視台以及遼寧電視台的多個頻道報道。2014年,本溪市將武秀君評為文明市民,頒獎典禮的頒獎詞這樣寫道:“她誠重如山,一諾千金,詮釋着這個流金溢彩的時代最讚賞的誠信。人世滄桑,含淚堅強,最真最誠武秀君!”

王樂義,男,66歲,中共黨員,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始終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他認為,無論什麼職業,都要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用誠實勞動獲取財富。他常説,“我是黨支部書記,在三元朱村,我説出來的話、辦出的事就代表黨的形象,我誠實做事,羣眾就相信,黨的

一級組織就有威信,就有凝聚力!”為了兑現自己上任時讓羣眾致富的諾言,他先到農業大學拜師學藝,帶上乾糧三下關東取經,經過數百次試驗,帶領鄉親們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生產技術。1992年,又帶領羣眾開發成功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取得了國家質檢局發放的無公害農產品標誌證書,被農業部授予國內首批“無農藥殘毒放心菜生產基地”。2014年,他組織村民開展誠信創建活動,引導羣眾爭創信用蔬菜基地、信用菜農、信用企業、信用經營業户,打造了“樂義蔬菜、實實在在”的三元朱村蔬菜品牌,給羣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現在,三元朱村的蔬菜暢銷全國,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該村集體收入達35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00元。王樂義常説,“天下農民是一家,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大棚蔬菜搞成功後,到三元朱村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他從不藏私,以誠待人,並和全體村民約定:“對前來參觀的人要熱情相待,毫無保留地把技術教給前來學習的農民兄弟。”17年間,三元朱村無償接待前來參觀學習的農民超過120萬人次,4000多名農民技術員在王樂義的帶領下,把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傳遍了全國26個省區市。王樂義本人也拖着患了癌症的身體,先後到全國11個省、區、市無償傳授大棚蔬菜技術,行程達幾十萬公里。2014年8月,他冒着酷暑到新疆、青海、陝西等地指導蔬菜生產,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行程3000多公里,幫助那裏的農民兄弟解決了大量的蔬菜生產技術難題。同時,他在西北5省建立了培訓基地,聘請專家授課,為當地5000多名農民送去了致富鑰匙。王樂義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十佳優秀人才、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全國農村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層幹部標兵,被確定為“三個代表”在基層重大典型和全國保持###員先進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典型。先後當選為黨的第十五、十六、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2014年王樂義作為全國“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作了巡迴報告。2014年2月,“王樂義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中央新聞媒體對他的先進事蹟進行了深入報道,引起了良好社會反響。

範玉恕,男,55歲,中共黨員,天津建工集團三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副總工程師。“老老實實做人,結結實實蓋房”是範玉恕始終堅持的職業信條,他許諾:絕不向人民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的工程。為兑現諾言,範玉恕把全部心血都用在了提高工程質量上。在每項工程施工中,他都堅持制定一個高於國家要求的質量標準,拿出一套質量創優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備的質量保證體系,作出每道工序的質量樣板。通過多年實踐,他創造出保證工程質量的“8,1,15”工作法。1999年,範玉恕負責的所有工程質量全部優良,創造出天津建築史上的“四個第一”,兩次獲得全國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被譽為“羣眾信得過的建房人”。為兑現諾言,範玉恕始終堅持“四個一樣”:大事和小事一個樣,外露工程和隱蔽工程一個樣,分內事和分外事一個樣,有要求和沒要求一個樣。工程無論大小,為確保所有工序都能達到一次全優,他每天死盯現場,嚴把質量關。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公休日和節假日,把自己負責的幾十個工地轉個遍。為兑現諾言,範玉恕堅守一線陣地,堅持嚴細管理。2014年6月,範玉恕擔任北京奧運工程——奧體中心運動員公

寓工程項目經理,他向建設單位承諾,“奧運會運動健兒要奪金牌,奧運工程我們更要爭第一”。當時正值酷暑,地面温度達到50攝氏度,他一天也沒離開過施工現場,做到制訂施工方案一盯到底,關鍵部位一盯到底,工藝難關一盯到底,交叉作業一盯到底,質量驗收一盯到底,帶領員工從一張圖紙、一根鋼筋、一塊磚、一車混凝土抓起,嚴嚴實實地把住了每一道質量關,最終該工程被評為北京市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長城杯金獎。30多年來,範玉恕先後組織完成了26項、近40萬平方米的施工任務,工程質量項項優良。範玉恕以實際行動兑現了“不向社會交付一平方米不合格工程”的承諾。範玉恕先後被授予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建設系統風雲人物等榮譽稱號,2014年當選為黨的十六大代表。

尚金鎖,男,55歲,中共黨員,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誠信經營,創立企業名牌,贏得市場信任,使柏鄉糧庫實現連續20年盈利上台階,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3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0年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個基層糧站發展成為全國同級庫中最大的糧庫,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對國家講誠信。他帶領員工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用一流的工作狀態管理中央儲備糧,用最完好的設施儲存中央儲備糧,用最先進的技術保管中央儲備糧,用最優質的糧食輪換中央儲備糧,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出、用得上。對農民講誠信。他組織起近2014人的農村糧食經紀人誠信隊伍,通過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信息服務和業務培訓,幫助農民種好糧、管好糧、賣好糧,把誠信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户。柏鄉周邊幾個縣的農民,寧可捨近求遠,也把糧食賣到柏鄉糧庫,圖的就是尚金鎖領導的柏鄉糧庫服務好,信譽好,不壓級壓價。對客户講誠信。不欺、不瞞、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產品質量,講究貨真價實;規規矩矩經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鄉糧庫的貿易伙伴由幾年前4個省市的十幾家增加到25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家。對銀行講誠信。柏鄉糧庫連續16年被評為全省金融信貸aaa企業,是全省唯一一家連續16年獲此殊榮的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榮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首批黃金客户稱號的縣級糧庫。尚金鎖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擔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糧油學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河北日報、河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報道過他誠信經營的事蹟。2014年7月,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提出,把柏鄉糧庫作為“全國中儲糧系統的黨校”,並請尚金鎖任校長。

徐輝,男,51歲,中共黨員,安徽省合肥市燃氣集團蜀山區服務所副所長。從事燃氣服務工作18年來,徐輝始終實踐着自己對用户“不管有多難,只要你肯説”的諾言,將用户的事當成自己的頭等大事,實現了服務及時率、處結率、滿意率三個100%。2014年冬天,省測繪局大院劉先生報修煤氣管道堵塞故障,並告訴徐輝他本人生意忙,愛人上班請不了假。徐輝詳細瞭解情況後,許諾當天下班後去他家修好。下班後,

當徐輝冒雨趕到劉家時,卻吃了個“閉門羹”。徐輝在黑暗寒冷的樓道里等了近兩個小時,故障排除後,已是晚上10點。“徐輝假日小分隊”活動是2014年4月徐輝向用户的又一承諾。他帶領小分隊成員,無論寒冬炎夏,主動深入社區、學校,義務為用户服務。7年來,小分隊共開展活動608次,出動人員3667人次,義務為21486户進行了維修,上門安檢不計其數。2014年3月,“徐輝假日小分隊志願為民服務”名列合肥市“羣眾最滿意的10件事”榜首。14年來,徐輝還實踐着自己“定期上門為10位孤寡老人服務”的不變諾言。2014年大年初四,徐輝難得有一個休息日,可他惦記他的10位老人。像這樣的特殊用户,在合肥燃氣集團蜀山服務所就專門登記了厚厚的三大本。當初只為解決幾位行動不便的老人開展的“為孤老用户獻愛心”活動,如今已發展到200多位“特殊用户”。徐輝和他的工友們每人選擇10位孤老用户作為定向服務對象,定期主動到他們家中進行燃氣檢修、指導,宣傳安全用氣,有時還代行動不便的老人交煤氣費,如果知道哪位老人生病了,還像親人一樣捧着鮮花上門看望。2014年,徐輝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先後多次採訪、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蹟。

單增,男,藏族,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加查縣人。1961年出生,1987年加入中國###,大專文化。現任山南地區建工總公司總經理、黨總支副書記,山南地區政協委員。單增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建築工程建材工業總公司工作28年來,先後擔任瓦工、班組長、副隊長、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不管工作職務怎麼變化,單增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堅決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始終如一。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誠實做人,誠信興業,為企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堅持誠信從業。作為總經理,做到誠字當頭,在班子成員中做到“四個互相四個不”,即:互相支持不爭權,互相信任不懷疑,互相尊重不刁難,互相配合不推諉。他嚴格按照企業各項規章制度要求自己,從不為自己謀取私利。他堅持實事求是,做任何事情都“公正、公平、公開”。從山南地區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着力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不斷開拓企業發展的空間。他不説空話,深入第一線抓生產。他堅持誠信興業。在全體員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把誠實守信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信守合同,嚴把產品質量,嚴格遵守法律和行業標準,遠離假冒偽劣和欺詐,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促進了企業發展。2014年,完成綜合產值

1.5億元,上繳税金1006萬元,實現利潤1082萬元,職工月平均工資達2100元。他堅持誠信待人。盡心竭力為員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他處處率先垂範,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他經常跋山涉水,奔赴施工現場慰問和看望一線員工,帶去生活慰問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拿出資金捐助給企業特困職工家庭。單增多次被評選為先進工作者、民族團結積極分子、優秀###員等。

王一碩,男,27歲,中共黨員,河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2014年,王一碩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面對每年6000元的學費,父母愁眉不展。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也為了不使兩個妹妹失學,他決定放棄上

學,去西安打工。學校瞭解到情況後,迅速為他爭取了國家助學貸款,他帶着萬分的感激邁入大學校門,並順利完成了學業。當學校號召動員大學畢業生積極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時,他當即就下定了決心:“是國家的助學貸款和學校領導老師的幫助圓了我的大學夢,在國家西部建設急需人才的時候,自己不能無動於衷”。在即將奔赴西部之際,王一碩帶着一封感謝信來到給他貸款的銀行行長的辦公室,向支持他完成學業的銀行表示感謝,並告訴行長,“母校不僅教給我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已被批准為一名西部志願者,請你們記下我的聯繫方式,我保證儘早還清貸款”。在西部期間,他充分發揮所學專長,服務於當地經濟建設,積極帶領當地羣眾發展中藥材種植,自費為種植農户印發資料,幫助三家制藥企業通過了gsp認證,高票當選陝西省傑出青年志願者,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服務期滿後,為了早日還清貸款,他決定一邊打工一邊複習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憑藉自身的知識和在西部做認證時積累的經驗,王一碩順利地在一家企業找到了工作。他的誠實守信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許多企業邀請他幫助做認證工作。隨着收入不斷增加,王一碩歸還國家貸款的能力也日漸增強。他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以誠信為本,以守信為榮。2014年底,雖然離還貸期限還有10個多月,但他決定提前還貸。學校為他舉行了還貸儀式,當他把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26770元錢交還到發貸銀行負責人手裏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2014年,王一碩被團中央評為第六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當選教育部2014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

徐麗珍,女,20歲,共青團員,福建省壽寧縣鳳陽鄉基德村村民。2014年4月6日下午,在温州市區大南門名歐咖啡店當服務員的徐麗珍收拾座台時發現了一個路易·威登的大皮包,立即上交給辦公室。按店裏的規定,服務員撿到顧客的東西要交給辦公室,並由大堂經理負責登記。徐麗珍主動將皮包上交後,當大堂經理打開皮包登記時,眼前的一切把他嚇“壞”了——護照、身份證、120歐元現金、16.3萬元的現匯現取匯票、十幾個存摺,其中一個存款餘額寫着1200萬元……隨後,咖啡店一邊報警,讓警方幫助尋找失主,一邊通過包內名片聯繫失主本人,最後終於將所有的財物 “完璧歸趙”。當失主法國法華工商聯合會副會長王先生拿出1萬元現金酬謝徐麗珍時,徐麗珍婉言謝絕:“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樸實的一句話,折射出這位打工妹誠實純樸的可貴品質。撿包事件發生後,徐麗珍成了温州的新聞人物。許多市民打電話給她,讚揚她拾金不昧的精神;外地媒體的記者紛紛趕來,採訪報道她的事蹟。4月12日,一名温州小姑娘和她的父母、奶奶來到了徐麗珍打工的名歐咖啡店,他們不是來休閒消費的,而是特意來找徐麗珍合影留念。2014年,國中畢業的徐麗珍外出打工。她打工的第一站是泉州。她在一家包裝廠做工。進廠不久,她被小偷光顧,存摺、錢包都被偷了。2014年初夏,徐麗珍到温州蒼南縣龍港鎮做工。在龍港鎮待了半年後,徐麗珍轉到温州打工,沒想到第一天就丟了包。當時,她在車站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後來包就忘記拿了。或許,只有丟過東西的人,才能理解別人丟失東西的焦急心情。2014年3月7日,在2014感動温州十大人物評選揭曉暨頒獎晚會上,仍在温州打工的徐麗珍一出場,觀眾席上爆發出陣陣雷鳴般的掌聲。評選活

動組委會這樣評價徐麗珍:鉅款是一道考題,來自貧困農家的女兒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案;一位新温州人,用一顆金子般的心,詮釋着誠信的真諦;一個在她自己看來最平常不過的舉動,見證了一個不染塵埃的靈魂。

李靜娜,女,41歲,海南興旅導遊服務有限公司導遊員。李靜娜自1998年考取了全國導遊證書以來,一直從事導遊工作。10年間,她從未有過違規、從未被遊客投訴。“遊客就是我的家人和親戚,真誠地對待他們,才能贏得認可。”李靜娜説,9年來得到遊客認同的制勝法寶就是誠信。李靜娜曾接待一個來自西安的老人團。由於公司財務人員不在,暫時不能給客人開具發票,李靜娜告訴遊客自己隨後會將發票寄往西安,遊客們將信將疑地離開了海口。他們回到西安沒幾天,果然就收到了李靜娜用特快專遞寄來的發票。“如果全國的導遊都像你這樣就好了!”遊客在電話中這樣誇獎李靜娜。很多遊客經過和李靜娜短短几天的相處,他們購買水晶珠寶時都請李靜娜幫忙挑選,很多遊客回去後還寫來感謝信,讚揚她熱情周到的服務和恪守誠信的品格。李靜娜覺得最自豪的事情,是她去年3月份帶的一個福建“娘子軍團”。這個4天團的客人是特意來海南過“三八”婦女節的,臨行前她們購買了一些海南的珍珠和珍珠粉。客人走後不久,李靜娜就接到了她們的電話。不是來投訴的,而是要李靜娜幫忙給她們再購買一批寄去。今年3月份,她接待了中國人民銀行內蒙古分行呼和浩特支行離休幹部“開心果”藝術隊旅遊團。這個團隊18個人,年齡最大的72歲,最小的58歲。李靜娜考慮到這個團隊的特點,把8天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細緻。她先是送給老人們每人一幅“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書法字畫,然後帶着老人們去了黎族苗族村寨,與那裏的少數民族聯歡。考慮到如果行程過於緊張,老人們身體會吃不消,在徵得遊客的同意後,她把海南所有景點製成光盤,送給每一位老人,老人們收到禮物都愛不釋手,老人們紛紛感歎:“我們真是遇到了好導遊!”導遊的職業就是為遊客服務,而李靜娜卻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在帶團中,首先以樹立中國形象,樹立海南形象為主題,真誠、熱心地為遊客介紹祖國的資源、文化、環境,引導遊客充分認識中國。在海南7000多名導遊中,她收到僑胞的感謝信、表揚信最多,他們稱李靜娜為“民間使者”,稱讚她架起了溝通和友誼的橋樑。李靜娜被遊客譽為“陽光導遊”,2014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對她的事蹟進行了報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oqpvg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