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先進事蹟材料 >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多篇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多篇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多篇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1

他就是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辦公室主任張輝。9月7日,中宣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發佈2021年“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張輝名列其中。

1997年3月,19歲的張輝考入原郾城縣土地管理局,擔任監察大隊土地監察員。上班第一天,隊長對他説:“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飯碗,就是要守護好老百姓的口糧田。”

他白天和隊員騎着自行車下鄉巡查,走村串户宣講政策,晚上突擊檢查土地違法重點區域。因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參加工作第二年,他被破格提拔為縣局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1999年前後,原郾城縣萬金鄉破壞耕地非法挖砂現象嚴重。張輝巡查發現後,堅持每天到場,緊盯死守,制止違法行為。違法當事人改變策略,夜晚偷採偷挖,與執法人員打“游擊戰”。張輝和隊員們也以變應變,吃住在村裏,經常半夜開展“夜間伏擊戰”。經過3個多月的鬥智鬥勇,終於遏制了轄區非法採砂破壞耕地行為。他也因此被同事稱為“拼命三郎”。

2016年,張輝調入原漯河市召陵區國土分局任副局長,主動要求分管土地執法工作。他重新組建了50多人的土地執法隊伍,組織7次違法佔地專項整治行動。一年多的時間,召陵區拆除各類違法建築150多處,復墾土地2900多畝,扭轉了全區土地管理秩序混亂的局面。

在這期間,張輝經歷了最為驚險的一次執法。2018年7月,有一家廢紙加工廠佔用基本農田,需要拆除。但違法當事人情緒異常激動,抱着一個煤氣罐,舉着打火機,大聲叫嚷:“誰敢拆我的房,我炸誰。”面對這種危險局面,張輝隻身衝到當事人院內,大聲説:“你這樣既毀了自己和家人,也解決不了問題。”

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張輝耐心地與違法當事人談家庭和未來,談耕地保護和合法經營,並表示拆後會幫助找合法的地方辦廠。最終,當事人冷靜了下來,配合拆除了違法建築。當地政府也按照政策,給這個違法當事人規劃了新的用地。

張輝説,執法者與違法者之間不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在保持高壓震懾力度的同時,也要傾聽羣眾的合理訴求,幫助他們謀求出路、解決難題、增添“温度”。

2021年3月,張輝調任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辦公室主任。

如何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張輝認為,社會公眾認識水平的提高是改善執法環境的重要因素,好的輿論氛圍是實現耕地違法“未病先治”的一劑良方。因此,他積極配合當地主流媒體進行耕地保護新聞宣傳工作,組織開展了“耕地保護集中宣傳月”“耕地保護冬季宣傳”等活動,在全市形成了保護耕地、依法依規用地的濃厚氛圍。

工作中,張輝善於創新。對新增違法問題,他堅持既處理事又處理人的原則,先後對16名責任人上報移交有關部門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漯河市督查發現問題和歷年衞片整改率均居全省前列,成為連續20個月新增違法用地問題“清零”的唯一省轄市。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2

來自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高川鄉自然資源所的馬銀國,獲評中共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最美自然守護者”的稱號。參加工作42年,他始終堅持巡護在高川鄉的山山水水之間,護佑着一方百姓安居樂業,是當之無愧的“自然衞士”。

此次獲評首屆全國“最美自然守護者”的馬銀國,不僅在全國10位“最美自然守護者”評選中位列第一,他也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參選者。60歲的馬銀國是服務山區的“孺子牛”,是自然資源系統裏的“最美守護者”,他既有紮實牢固的業務技能,又有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還有心懷保護資源的神聖使命。

高川鄉是綿陽安州最遠的一個鄉鎮,這裏山高路陡、溝壑縱橫、地勢險象環生。“5·12”汶川地震後,轄區內形成了最大滑坡體“大光包”次生地質災害非常嚴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年平均發生15次。而馬銀國爬坡上坎、趟水過河現場勘察,逢雨必到,汛期24小時待命。四十多年來早出晚歸是常態,經常一個月內穿破3雙解放鞋,摩托車輪胎也要補換6、7次。高川鄉173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165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都鐫刻了他的足跡。馬銀國在高川鄉當了10多年廣播員,近30年國土員。

儘管40多年的人生經歷普普通通,但馬銀國在四川省國土資源系統乃至全國國土資源系統都小有名氣。許多人是從新聞報道中熟知馬銀國的——他是“馬國土”,是四川好人,是四川“最美地災防治衞士”是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先進工作者,而再成為現在的最美自然守護者, 馬銀國獲得的大大小小的榮譽稱號已經有40多個,而榮譽的背後是他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3000餘次連續實現地質災害11年“零傷亡”的光榮業績。是他帶領着一支深山共產黨員服務隊,數十年如一日上門幫扶6000餘名有需要的父老鄉親幹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忠誠擔當。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是馬銀國作為一名基層自然資源人的堅持,亦是我們對國土自然的堅守。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3

生產力的發展和工農業的現代化,保護和環境就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條件。發達的資本主義已走過的道路早就證明,清潔的環境也就現代化。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不注重環境保護工作,甚至了環境的嚴重污染和退化,則不只與發展生產力的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會危害現代化建設本身。這是因為:

(1)自然資源的退化和破壞將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2)生產的發展勞動對環境的要求愈來愈高,環境污染嚴重將會引起尖鋭的矛盾,人的生產性。

(3)現代化的生產裝備(設備、儀表等)需要清潔的環境(精密的產品如此)。

在某種意義上説,搞不好環境保護也就難於現代化生產,是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只是致癌,而且胎盤危及胎兒,引起遺傳變異,染色體畸變和遺傳基因退化。這不只是代、代的問題,嚴重時使人類的質量退化,貽害子孫後代,無可挽回的損失,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則難以逆轉。

如據近些年來記錄的統計,約有110多種獸類、130多種鳥類業已滅絕,有1/3是十九世紀以前滅絕的,1/3是十九世紀絕種的,1/3是近50年來被消滅掉的。全世界估計有25000種植物,1000多種脊椎動物,正滅絕的邊緣。人類正在許多局部性保護措施,但珍貴動植物還在走向滅絕,人類活動的全球性有害遠遠勝過局部保護性措施所產生的。

嚴重的,非解決不可。例如,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污染使冬季人的死亡率顯然(呼吸系統疾病)。據57個城市統計飄塵都超標,超標三倍的有28個;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已達1500萬噸。從水體來看,地下水硬度增高,水位下降已大城市性的。加之有些地方地表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緊張已生產發展的嚴重問題。

此外,噪聲污染和自然資源的破壞也很嚴重。如湖北江漢湖羣,素有千湖之稱,現在湖羣已由原來的1000多個到300多個。長江上游因植被受到破壞,引起嚴重的水土流失,每年衝入長江的泥沙達6億多噸。

是經濟建設中的戰略性問題。國民經濟各的比例關係失調,花幾年功夫可以。而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是難以的。來分析問題,才能更地認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迫切性。

一切環境保護工作者、生產的者和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既有生產觀點,又要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發展生產的過程中搞好環境保護。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4

對耕地保護,他無限熱愛;對違法佔地,他疾惡如仇;他25年如一日,始終奮戰在耕地保護第一線。

他就是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辦公室主任張輝。9月7日,中宣部和自然資源部聯合發佈2021年“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張輝名列其中。

1997年3月,19歲的張輝考入原郾城縣土地管理局,擔任監察大隊土地監察員。上班第一天,隊長對他説:“保護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飯碗,就是要守護好老百姓的口糧田。”

他白天和隊員騎着自行車下鄉巡查,走村串户宣講政策,晚上突擊檢查土地違法重點區域。因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參加工作第二年,他被破格提拔為縣局監察大隊副大隊長。

1999年前後,原郾城縣萬金鄉破壞耕地非法挖砂現象嚴重。張輝巡查發現後,堅持每天到場,緊盯死守,制止違法行為。違法當事人改變策略,夜晚偷採偷挖,與執法人員打“游擊戰”。張輝和隊員們也以變應變,吃住在村裏,經常半夜開展“夜間伏擊戰”。經過3個多月的鬥智鬥勇,終於遏制了轄區非法採砂破壞耕地行為。他也因此被同事稱為“拼命三郎”。

2016年,張輝調入原漯河市召陵區國土分局任副局長,主動要求分管土地執法工作。他重新組建了50多人的土地執法隊伍,組織7次違法佔地專項整治行動。一年多的時間,召陵區拆除各類違法建築150多處,復墾土地2900多畝,扭轉了全區土地管理秩序混亂的局面。

在這期間,張輝經歷了最為驚險的一次執法。2018年7月,有一家廢紙加工廠佔用基本農田,需要拆除。但違法當事人情緒異常激動,抱着一個煤氣罐,舉着打火機,大聲叫嚷:“誰敢拆我的房,我炸誰。”面對這種危險局面,張輝隻身衝到當事人院內,大聲説:“你這樣既毀了自己和家人,也解決不了問題。”

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張輝耐心地與違法當事人談家庭和未來,談耕地保護和合法經營,並表示拆後會幫助找合法的地方辦廠。最終,當事人冷靜了下來,配合拆除了違法建築。當地政府也按照政策,給這個違法當事人規劃了新的用地。

張輝説,執法者與違法者之間不是水火不容、不共戴天。在保持高壓震懾力度的同時,也要傾聽羣眾的合理訴求,幫助他們謀求出路、解決難題、增添“温度”。

2021年3月,張輝調任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辦公室主任。

如何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張輝認為,社會公眾認識水平的提高是改善執法環境的重要因素,好的輿論氛圍是實現耕地違法“未病先治”的一劑良方。因此,他積極配合當地主流媒體進行耕地保護新聞宣傳工作,組織開展了“耕地保護集中宣傳月”“耕地保護冬季宣傳”等活動,在全市形成了保護耕地、依法依規用地的濃厚氛圍。

工作中,張輝善於創新。對新增違法問題,他堅持既處理事又處理人的原則,先後對16名責任人上報移交有關部門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漯河市督查發現問題和歷年衞片整改率均居全省前列,成為連續20個月新增違法用地問題“清零”的唯一省轄市。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5

説到環境保護,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環保標語,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還有像珍愛生命,保護環境。這些標語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雖然這些標語都很簡短啊,我覺得它確非常清楚地闡釋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堅定地保護環境。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代又一代,接受着自然贈予我們的新鮮的空氣,温暖的陽光,還有澄清的水,在那之前我們往往都是和自然環境非常和諧的相處着。而之後隨着工業的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經濟也越來越好,人們過上了富裕,更為方便快捷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總是具有雙面性的。

工業的發展同時也對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森林裏不知有多少樹木,他們經受住多少風雨的考驗,經受住歲月的變遷,但是許多不法分子亂砍濫伐,讓這些樹木,乃至整片森林都漸漸趨近消失,還有河流污染,許多化工廠污水肆意排放,河流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許多水裏的魚類等生物大片死亡,如果有人因為飲用了這樣的水而發生意外難道他們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嗎,這真是一種非常可恥的行為。

保護自然環境,我覺得要從日常小事做起,首先應該大力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人們從小就養成不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踐踏花草,儘量不實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珍惜水資源的好習慣,這樣如果這些小細節都可以做的很好,那麼我想就不會犯下更大的錯誤,還有就是對於破壞壞境的違法者應當給予重罰,不然只會讓更多的人加入這樣的行列中。

希望人們可以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強烈的環保意識,也都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讓大家深刻的意識到破壞環境無異於作繭自縛。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6

5本手寫日誌見證40餘年堅守

馬銀國的辦公櫃有5本手寫日誌,上面記錄着他從1980年參加工作以來,每天的工作經歷。翻看日誌,每一頁都被他畫出整齊的小格,每一天做了什麼事,馬銀國都記錄在上面,一天一行,從未間斷。

作為一名基層自然資源工作者,馬銀國肩上擔子不輕,辦理土地使用證、徵地拆遷安置、地質災害點治理、礦產開採秩序等工作,他都要親力親為。“基本上‘地上’的事情,都與我的工作有關。”馬銀國説。

2020年7月25日,馬銀國在日誌裏提到:值班;與賀鬆、葉亮到泉水、二郎、新橋、甘溝、茅香村核查災情並轉移人員。

而在地質災害防災值班記錄表上,馬銀國記錄了當晚險情:因近日雨水較多,比較飽和,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請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特別是崩塌、滑坡等隱患點加強監測預警,做好雨前排查,雨後複查,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4個村18個災害點提前轉移人員90户、181人。

驚心動魄的連夜轉移羣眾,工作日誌裏表述不長,其中點題的只有兩個字──“轉移”。談及這些經歷,馬銀國卻很平淡,“泥石流、山洪是最容易遇到的地質災害,已數不清預警轉移多少次了。”

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篇7

他們有的長期工作在艱苦的野外測繪作業環境中毫不退縮;有的常年戍守孤島,默默從事基層海洋預報觀測工作;有的堅持半個多世紀的植樹造林,把荒山禿嶺治理成松濤草海……

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最美自然守護者”先進事蹟。馬銀國、任秀波、李大鵬、沈樂毅、鈕棟樑、姜文凱、殷躍平、董鴻儒、張輝等9人和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集體)被授予“最美自然守護者”稱號。

防災減災守護地質安全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首席科學家殷躍平是國內外著名的防災減災專家,多年來,他一直堅守在西南山區和青藏高原防災減災第一線。

殷躍平在貴州平塘中國天眼fast台址開挖建設期進行地質災害查勘。自然資源部供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殷躍平持續跟蹤研究三峽庫區地質安全問題,見證了三峽工程規劃論證、施工建設和蓄水運行的全過程,成長為三峽工程庫區地質安全問診把脈、保駕護航的著名專家。

殷躍平還把三峽庫區防災理論,成功運用於四川、雲南、西藏、甘肅等特大滑坡工程治理。針對滑坡預警預報這個世界級難題,他通過孕災條件、監測數據、成災機理研究,找到滑坡的共性,建立預警模型,開拓了地質災害普適性監測預警之路。

找礦突破攻克勘查難題

同樣投身地質工作的還有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中心主任李大鵬。

“找金子”是他的主要工作。李大鵬所在團隊通過創新成礦理論實現了魯西歸來莊礦田深部金礦資源量增加20餘噸的新突破;率先在膠東地區萊州焦家金礦帶開展35km深部探測工作,成功實施“中國巖金第一見礦深鑽”,在近3266米處發現了厚達25米的目前我國最深的金礦體,攻克了我國長期面臨的金礦深部資源勘查技術難題。

孤島“放哨”監測海洋異動

對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千里巖海洋環境監測站站長姜文凱來説,海島就是家鄉,他已經在海島上工作堅守了38年。

姜文凱幾十年如一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值班,每天4次固定發報時間,準時將監測到的潮汐、温度、濕度、風速、風向、海水鹽度等海洋與氣象相關的數據資料傳回陸地。

島上沒有淡水、沒有電,也沒有常住居民,這個孤島上的監測站是整個中國北方環境最艱苦的海洋監測站。姜文凱這樣的守島者就像是“放哨人”,他們為沿海地區人民時刻監視海洋異動——地震、海嘯都有先兆,海水水温、鹽度和潮位均會出現異常。觀測的數據看似乏味,但關係到億萬同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野外測繪兩次上珠峯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辦公室主任任秀波長期在野外一線從事自然資源測繪工作,從雪域高原到海洋岸線,從荒漠戈壁到繁華都市,他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

2005年,任秀波在海拔5800米營地測量測量後展示隊旗。自然資源部供圖

任秀波也兩次參加珠峯高程測量。2005年時,他在海拔6500米以上區域作業時長達43天;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風雪,他冒着雙手被截肢的危險摘下羽絨手套進行20多分鐘的測繪作業;成功將重力測量推進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

2020年,他多次前往海拔5400米的二本營、5700米的Ⅲ7點、5800米至6300米的登山路線,冒着危險、長途跋涉,和隊員們一起揹着測繪儀器前往交會點。

一生守護荒坡變林場

對今年83歲的董鴻儒來説,守護綠色就是一輩子的事。董鴻儒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蘇木山林場原場長,自他1958年工作以來,就紮根在了蘇木山。

董鴻儒講述造林往事。自然資源部供圖

經過42年的艱苦奮鬥,董鴻儒帶領林場職工,把蘇木山護林站從荒山禿嶺治理成松濤草海、花香鳥鳴、泉水叮咚的華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林場。

1987年他被任命為縣林業局局長,可他再三要求回到蘇木山工作;即便1994年當選為縣政協副主席,他也希望不去機關,留在林場。於是縣裏特批他在林場一直幹到退休。

嫉惡如仇守護沃土良田

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辦公室主任張輝20多年來始終奮戰在耕地保護第一線。

他嫉惡如仇,被同事稱為“拼命三郎”。張輝曾為了及時制止破壞耕地非法挖矽行為,不顧危險跳進10多米深的砂坑,摸黑爬到採砂船上,關閉機器,拆除設備,當場制止違法行為。他先後暗訪督導各縣區28次,核查整改違法用地1100多宗、8300多畝。

推動“田長制”堅守永久基本農田紅線

浙江省杭州市國土整治中心主任沈樂毅從2015年起,牽頭組織開展杭州市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他創新提出“多規融合、優化生態、集約用地、都市農業、農耕傳承”等模式,在杭州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54萬畝,被原國土資源部和原農業部評價為“杭州樣板”。

他還在杭州全市試點推廣“田長制”,以“河長制”的做法,實行耕地“田長制”的保護,將保護責任從村委會延伸到村民小組、從村民小組延伸到每一種糧大户。

搶險救災跑出“生命奇蹟”

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高川鄉自然資源所原負責人馬銀國有個更為當地民眾熟知的名字“馬國土”。工作41年來,他一直紮根在高川鄉基層自然資源工作一線。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馬銀國投身搶險救災,在廢墟里,他用雙手刨開碎磚瓦礫,先後救出22名被困羣眾。

2013年5月12日馬銀國在大光包地質災害巡查。自然資源部供圖

高川鄉次生地質災害頻發,馬銀國堅持值守,他爬坡上坎、蹚水過河,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多年來,馬銀國組織安全轉移羣眾達1900餘人次,實現69起成功避險,成功守護了全鄉600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實現連續13年地質災害防治“零傷亡”的成績。

不懼危險保護鳥類、保護濕地

上海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管理事務中心主任鈕棟樑總是身先士卒,不管是夜間灘塗執法伏擊,還是凌晨道口守候,都始終衝在最前面。

多年來,鈕棟樑先後組織了“夜鷹”“春隼”和清除地籠定置網等專項行動,破獲多起非法狩獵案,有9名涉案人員被法院判刑,其中,2011年的毒殺小天鵝案件就是他發現並組織抓捕的重大案件之一,案件的破獲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有力震懾了違法人員,有效保護了野生鳥類。

“蘇小登”打響不動產登記服務品牌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是此番唯一被授予“最美自然守護者”的集體。這個集體有工作人員7人,全部為中共黨員,均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蘇小登”也成為江蘇省不動產登記形象代言。

這個名字寓意江蘇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在不動產登記窗口和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現場高質量開展工作,當好服務民眾的“店小二”。

2021年10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啟動了首屆“最美自然守護者”評選活動,根據安排,今後將隔年舉辦一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xianjincailiao/wkor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