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黨員心得體會 >

黨員林州之行學習心得體會

黨員林州之行學習心得體會

從江蘇常州到河南林州,從紅旗渠到郭亮洞,從楊貴到谷文昌,5天的時間裏走了很多,看了很多,聽了很多,學了很多,想了很多,懂了很多……紅旗渠精神、扁擔精神、谷文昌精神,林州這三大精神文化,讓我深受教育,充實、尊敬、佩服、激動這些詞不足以表達我內心的全部情感,確實是收穫頗多,受用一生。

黨員林州之行學習心得體會

“一渠繞羣山,精神動天下。”在林州,我們參觀了工程艱鉅、耗時費力、極具人工美學、獨一無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認識了一心為羣眾謀幸福、排除萬難、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黨員幹部;見識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勇敢無畏的林州百姓。高級講師李春芳老師生動詳細地介紹了新時代林州優美的地理風貌,講述了90年代修建紅旗渠的歷史背景,歌頌了黨的好乾部林州縣委書記楊貴、“鐵姑娘”李改雲、“凌空除險英雄”任羊成等,傳達了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最讓我動容的是縣委書記楊貴。在觀看楊貴紀錄片的過程中,我幾度哽咽,感慨萬千。是什麼賦予他帶領林州人民改造自然、戰勝自然的決心和魄力;是什麼讓他不畏自然、不畏困難、不畏前程,為了林州百姓勇往直前、無私奉獻。在紀錄片的最後,他説了一句話“相信黨,相信羣眾,相信歷史”,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一根扁擔創家業。 扁擔精神誕生於太行山中的河南省林縣(現林州市)石板巖基層供銷合作社。由於地處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間,石板巖一帶方圓幾十裏,連一個小賣部都沒有,人們出山趕集需要九轉十八彎,常常是起早上路,日落才能歸山。為了擺脱這種困境,方便山裏人買賣,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農民自發辦起了合作社,白手起家,靠一根扁擔進行艱苦創業。石板巖供銷社人正是憑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僅靠一根木扁擔、一副鐵肩膀,一雙鐵腳板,不畏艱難困苦,不計名利報酬,挑起了連接黨羣、溝通城鄉的重擔,在實踐中形成了“艱苦創業、勤儉辦社、一心為民、開拓創新”的扁擔精神。我欽佩林縣人民勇於與困境作鬥爭、敢於創新的膽量和智慧,敬仰供銷社人克勤克儉、一心一意服務羣眾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他們所代表的扁擔精神是一面旗幟,是一座豐碑,將歷久彌新,代代相承。

“先祭谷公,後拜祖宗”。這是福建省東山縣百姓逢年過節的習俗。“谷公”指的是谷文昌,河南林縣人,從1950年開始便在福建東山縣工作,擔任了十多年的縣委書記,帶領羣眾艱苦奮鬥,遍植木麻黃,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改變了東山的面貌,受到廣大羣眾的敬仰。聽聞谷文昌事蹟後,我特別感動,對這位始終牢記自己黨員幹部身份,時刻心繫羣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畏艱難困苦,全力為人民謀幸福的老黨員幹部懷有崇高敬意。谷文昌完美地詮釋了黨羣關係,就是要心裏裝着羣眾,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困,與羣眾心連心,肩並肩,共同奮鬥,共創美好。

林州之行確實不虛此行。紅旗渠、青年洞、郭亮洞、扁擔精神紀念館、谷文昌故居,它們所展現的精神令人震撼,深受鼓舞。作為黨員同志,作為機關工作人員,我應該對標找差,以楊貴、谷文昌為榜樣,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堅定信念,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眾,拉近幹羣關係;及時調整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的工作現狀,時刻保持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積極改變怕困難、怕改變、怕風險、怕吃苦、怕吃虧的消極思想,努力鍛造艱苦奮鬥、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的高尚品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zz5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