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多篇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多篇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多篇

讀書像上網一樣,容易上癮,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我喜愛讀書,更熱愛讀課外書。課外時間我總是愛抱着一本書慢慢看,在這通俗易懂的文字中,發現一條連通現實和幻想的祕密通道。她用夢想温暖了我的童年,用智慧點亮了我的童心。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請您閲讀。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1

在這一次的寒假讀書計劃書單中,我選擇了《簡愛》這本書。打開書架,取出爸爸送給我的那本《簡愛》翻了起來。在朦朦朧朧的迷霧中,出現了一個弱小的身影,慢慢地走近了。

簡愛的第一個身份是裏德太太的侄女。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愛她並領養她的舅舅又過早地棄她而逝。她從小受盡兩個表姐和表哥的欺負,總是待人受過。而且“無論怎麼討別人的歡心,都有人從早到晚地罵我淘氣、陰暗、討厭、鬼頭鬼腦”。這種強烈的不公終於在簡的心中激起了她的反抗。她鼓起勇氣教訓了約翰,並且衝破了長期以來一直束縛着她的那個服從長輩的觀念。她勇敢的站起來,訴説心中的不公平,控訴以恩人自居的舅媽的罪行。她一針見血地罵她是偽善的女人,把她斥責得抬不起頭。面對強權,她開始反抗,也開始走向成熟。她學會了獨立。

當走出舅媽的家時,簡愛的心情是陰暗的。因為她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已經領悟到第二個住所——勞渥德慈善學校對她不可能會輕鬆。果然,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傷害了她的自尊心。但她並沒有下決心與全世界作戰。她對譚波爾小姐和好朋友海倫彭斯都有極大的熱心和熱愛。在勞渥德,她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區別對待。這給她的反抗蒙上了一層是非和正義。她以別人對待她的方式對待別人,她成熟了。隨着成長,簡愛的反抗精神真正的散發出光芒。

簡愛一生的轉折發生之處便是桑菲爾德府。她來到這裏,做了一名家庭女教師。而18歲的她,漸漸地與主人羅切斯特產生了愛情。羅切斯特家召開宴會,簡愛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與貴族的小姐太太們相處,為自己贏得了尊嚴。她對羅切斯特的愛情是炙熱的,也是強烈的。但她決不會因此失去原則。當她誤認為主人要娶一位貴族小姐,又要同時把她留在身邊,使她成為無足輕重的人時,她憤怒地反駁了羅切斯特。在這個時候,她的憤怒的斥責,正是使我們感到敬佩的。

而命運似乎還要考驗簡。在她與羅切斯特的婚禮上,她才發現羅切斯特早已娶妻。她不顧內心的反抗,情感的痛苦毅然出走。她用法律的條款約束自己,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光明的天堂。她是自立而獨立的。她為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華彩的樂章!

命運是公正的。簡最後與羅切斯特獲得了幸福的結局。而她的精神也如經久不衰的珍寶,永不褪色。

最後,倫敦的迷霧又加深了。那個瘦小但堅強的身影遠去了。我合上書。19世紀的英國漸漸如一艘航船從思緒的海洋中退去。

簡愛的一生,從幼稚到成熟;從柔弱到堅強;從懵懂到智慧,她改變了許多,成長了許多。而我們,也在成長,也在從幼稚變成熟,從懵懂變智慧。

簡愛的一生,不變的是她的反抗,她的精神。而我們,讓我們保留一點不變的精神,總有一天,它會像金子一般發出光芒。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2

名著,可以讓讀者的心靈受到深刻的洗滌。而我讀過很多名著,有中國的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還有外國的《伊索寓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魯濱遜河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我最喜歡並且讓我深有感受,這本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記得我第一次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時候,就被書中的主人公深深地吸引了,她就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只活了88個春秋,87個沒有光明而孤獨的歲月,在馬克?吐温的名言中曾經説過:“十九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在這本書中,海倫?凱勒説:“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説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她才能夠如此地幸福”。在海倫?凱勒出生19個月就已經失去了聽覺和視覺,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所有的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弱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到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中,教會了她認字,才讓她張開了心靈的翅膀,慢慢地去和其他人溝通。她一接觸到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夠鋪就一條通向光明的路。當海倫?凱勒感悟到她認識的第一個字“水”之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迫不及待地認字,開始閲讀書籍,源源不斷地汲取豐富的知識。

對知識的渴求,使海倫?凱勒在平常人難以想象的枯燥的環境下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這一點讓我對她很敬佩,如果是我,也不可能學那麼多的語言,也沒有這種毅力。把學習知識比做攀登高山險峯,跌倒了再爬起來,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可以去遙望廣闊的世界。我認為知識點亮了海倫?凱勒心中那盞明亮的燈,照亮她內心黑暗的世界,就像黑暗的火焰,讓她不再害怕外面的世界。知識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學,但是知識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了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有活着的時候把對知識的渴望看成對人生的追求,那麼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是多姿多彩的。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人類留下了一曲永遠難忘的故事。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已經擁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然而海倫?凱勒想擁有三天的光明完全是奢望。讓我們好好反省一下,沒有失明的我們應該用天賦的五官和四肢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假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3

《稻草人》中有許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種子”、“祥哥的胡琴”、“將來做什麼”、“月娘孃的親事”……令人沉醉。其中,我印象深刻的有“一粒種子”和“稻草人”。

“一粒種子”講的是世界有一粒核桃大的種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非常珍貴。國王得到了,非常開心,把它當成寶貝似的供養,等待奇蹟的出現,但最終失敗了,只好不耐煩地扔掉了;富翁得到了,非常驕傲,也精心地照料它,可是幾個月過去了,沒有創造出他所期待的奇蹟,只好無奈地拋到別的地方;商人看到了,就把種子種起來,用最好的肥料照顧它,盼呀盼呀,最後又沒戲了,就往街上一丟;又被一位軍人拿到了,同樣也用以上幾位的方式供養,等呀盼呀,一等就是一年多,最終還是沒能養成,於是,他馬上用力一扔,種子坐了快速飛機,直往麥田;最後,被一位年輕的農夫拿起來,農夫種下種子,任其自然成長,終於,種子長成了參天大樹,大樹發出的濃郁香味,讓人們臉上綻放出和平的微笑。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其實,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律,要是違背了這種規律,就會產生相反的效應。就好比種子,種子的成長也需要適合它的環境和適合它的人選。文中的國王、富翁、商人、軍人就因為不懂得這種規律,所以沒有把種子養大。同時,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現在許多溺愛子女的父母,他們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一樣供養,不愁吃,不愁穿,不需勞動……我想:温室裏長大的花朵都不會強大,何況是人呢?他們不正像那一次次被拋棄的種子,永遠也長不大。就像那最後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只有經歷過風雨,才會茁壯的成長。

“稻草人”是用稻草紮成的一個草人。插在莊稼地裏,用來驅趕叼稻子的麻雀。他雖然不能動,也不能説話,但是心腸很好,一心想幫助那些受苦受難的人。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稻草人親眼目睹了三件令人十分傷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只能看見五步只內的事物,靠種稻田養活自己。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了個精光。稻草人非常着急,怕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傷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撲上去趕走蟲子,但是卻一動也不能動。

一名漁婦坐着一艘小船,帶着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捕魚,想給生病的孩子熬魚粥喝。孩子口渴了,漁婦就用碗從河裏舀起一碗河水灌進孩子嘴裏。孩子咳嗽得更厲害,只剩下喘氣,後來就沒聲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漁婦也沒有空閒和時間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腸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看到這一幕。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給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心裏雖然很悲痛,但是他沒法動,就只能一面歎氣一面哭,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裏,連半步也不能動。

另一位婦女更傷心。因為孩子死了,丈夫賭錢把家產全都給敗光了,就連她也要被丈夫賣掉。心裏別提有多難過了。她來到這河岸要投河自盡。稻草人可着急死了,想救她,拉住這位婦女,阻止她尋死。但是它辦不到,因為它連半步也不能動。它恨自己,認為見死不救是自己這一生最大的罪孽!

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和人差不多。它非常同情受害者,為了撲滅主人的仇敵——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傷心極了;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寧可自己燒為灰燼;為了挽救那名悲傷婦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間。

從這本書中,我確實收穫了許多,有做人的道理,有學習生活的態度,有生活的常識……是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讀書學習的機會!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4

從小,我就喜愛讀書,也是因為這個愛好,我與名著留下了不解的淵源。一提到名著,我就來勁。名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理想觀念。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並不是因為它是誰寫的,而是因為它能教育讀者。

我接觸的第一部名著是《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原名《一名意大利國小生的日記》,是通過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以一個四年級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親人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

讀《愛的教育》時還是一個小小孩,當時,自己雖然是一個小女孩,但是性格卻非常叛逆、固執。總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聽別人的勸説,也不聽父母的話,總是隨心所欲。現在回想起來怪不好意思的。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就像是讀天書一樣只經過嘴不經過大腦的思考但是漸漸的就讀出味道來啦!的確,《愛的教育》名不虛傳!

這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醫院的天使”。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叫齊啟祿的小男孩,由於他的父親到法國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有一個兒子正在病着,還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兒,不能分身,不得叫大兒子到往看望父親。孩子在醫院卻一直照顧着一個外人,最後不但不和真正的父親回家,卻要堅持照顧着那陌生人。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再請回過頭看看現實,這世界上並非充滿着愛,窮人對富人,許多都是將真正的愛看作是一種奢侈品,而將金錢、利益至上的人。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這讓我想到了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心連心,共同抗災的場面。偉大人民教師——譚千秋,他詮釋了什麼是愛!還有個9歲救災英雄——林浩,他那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幾乎每一箇中國人。等等,這些美麗的身影,時時出現在我的眼前,讓我們銘記災難無情,人有情!!!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真正知道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才會享受愛。書中人與人之間流露出的真摯情感,讓我感動不已。

國中生讀名著讀後感大全5

《駱駝祥子》是老舍著名的作品,但是我一直都沒有讀它。因為我知道那講述的是一個車伕悲慘的經歷,我不忍心本來高高興興的心情突然的看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一個悲劇。看了,心裏難受半天,多不好。但是真正的看了之後我才發現,《駱駝祥子》並沒有那種特別叫人淚下的感人情節,它從頭到尾都是用的平平的語調敍述,但是卻讓人忍不住要為祥子扼腕歎息。説是找本厚書可這確實是一本較薄的小説,只有15.7萬字,幾天就可以看完了,看完後的第一感覺:不過癮!實在太短了!但是意味深長,回味無窮。論書了《駱駝祥子》大家也都十分熟悉了,講述的是一箇舊北平城裏普通的人力車伕在三十年代謀生的悲慘故事。這個車伕名叫祥子,之所以書名要在祥子前加了個“駱駝”兩字,想必是因為是駱駝救了祥子他的命,所以使他拉上了人力車,因此得名,可見原來起名也要有個技巧呀!也不能隨意的瞎起——如果此書定名《祥子的悲慘生活》則會顯得過於直白,毫無生趣了。可見老舍先生起名也費了一番工夫——真是不容易啊——老舍先生寫文章—向都是平易近人,使人感到親切、自然,不像有的作家寫車伕是以知識分子來面對車伕,而老舍先生他是以平民對平民,把所有的架子放下了,去仔細的描寫人物的形象就寫得真實,生動了也就更容易感動人了。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後,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所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着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脱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迎着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願望“象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於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

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伕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中也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揚宅的發怒辭職,對車廠主人劉四的報復心情,都可以説明這一點;他一貫要強和奮鬥,也正是不安於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他不願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不願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都説明他所認為的“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並不是想借此往上爬,買車當車主剝削別人;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的生活願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138pp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