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夢的解析》有感【多篇】

讀《夢的解析》有感【多篇】

讀《夢的解析》有感【多篇】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一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個在心理學史上頗具盛名的心理學家。《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學奠基之作。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是一部改變歷史的書,它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經典作品”。作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學方法來分析研究“夢”的著作,它是現代人非讀不可的最具價值的傑作。

《夢的解析》的出版,像火炬一樣照亮了人類深層的心理活動,揭示了許多隱藏於心理深層的奧祕。該書不僅為人類潛意識的學説奠定了牢固的基礎,而且也建立了人類認識自己的新里程碑。有史以來,它第一次科學地告訴人們:人為什麼會做夢?人為什麼會做奇奇怪怪的夢?夢意味着什麼,訴説着什麼?夢將我們引向何方……

開篇第一章,作者簡述了1990年以前早期作家對夢的見解,並簡述了夢的問題在當代科學中的地位。隨即通過一個夢例的分析,轉入第二章對解夢方法的討論。在這章節裏,作者較詳細地分析了作者親身經歷的一個愛瑪打針夢,説明“夢可以加入到精神聯想中,這個聯想可以從病態觀念進入患者的記憶。第二步就是把夢本身當成一種症狀,並將解夢法應用其中,這些症狀就會解除”。並且,“一個人無法將整個夢作為注意的對象,只能注意其內容的各個部分”,提出“夢是願望滿足”的觀點。在第三章中,作者通過一些生活實例的夢以及自己的邏輯分析,得出“夢是願望滿足”的結論。作者由別人可能對其提出的質疑進入第四章的討論。作者在這個章節裏,收集了一些看似與其論斷相悖的夢的例子,對其進行了分析,最終證實“夢是願望滿足”的結論。只是,夢並不總像第三章的例子顯示的那樣,是不加偽裝的願望滿足的夢。這些看似不是願望滿足的夢,其實是通過產生其反面而對事情進行曲解,夢中顯現的那份情感因而達到了曲解的目地。即是:夢進行了偽裝,變形是一種有意而為的偽裝手段。“在願望滿足難以辨認和偽裝的地方,肯定是有自我防禦這種願望的一種傾向,由於這種防禦,願望無法自己表達,只好以一種變形的方式出現”。“作為夢構成的主要起因,每個人心裏都存在兩種精神力量(傾向或系統):一種形成願望,由夢表現出來;另一種對這個夢的願望行使審查制度,由此迫使它變形”。

前四章中,作者以一個交談者的口吻由一個個夢的分析,向我們展示了讓人捉摸不定、申奧玄妙的夢。夢,作為一種無法通過直觀的感覺而被科學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精神產物,作為一種尋常、普遍卻為廣大人羣所迷惑,感到離奇萬分、不可捕捉的精神活動,在弗洛伊德的層層剖析下,讓我們初步瞭解其本質,揭開其神祕面紗,就像層層包裹住的蠶蛹被抽絲剝繭那般。未曾涉獵此作品時,我感到夢是撲朔迷離的,根本無法進行解讀。那些在生活中被認為不可能的事物,那些在生活中似乎不曾見過的事物,那些潛藏在你腦海中、不曾被記起的年代久遠的事,那些你從不曾意識到的事,那些在生活中如雁過無痕般的事,在夢裏是那樣真實,那樣讓你感到不可思議。但是,它們在夢裏被組織起來,看似雜亂無章,卻讓你無可置疑,且滿含深意,揭露你內心或醜惡或善良的一面,把你壓抑已久的想法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得到一種大程度的宣泄滿足。不管你是怎樣地表現與人前,在夢裏卻再無法偽裝你的想法。我想,自身再怎樣高明的偽裝也敵不過夢的偽裝。在這四章,作者所引用的夢例,讓我瞭解到一點:夢中所出現的內容大都有跡可循。它們或許是最近發生過的一些事的某一片段,或者是由新近發生的一些事激起了潛意識裏與之相聯繫的一些片段記憶,它們作為夢發生的刺激物,激發了夢的產生。因此,當我們分析夢的時候,便可從這些零星的記憶碎片裏整合出有用的信息,作為夢的分析線索。當然,就如作者在第四章中所述,夢是會經過變形從而實現偽裝的。我們在分析夢的時候,應該切記不可被夢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進一步剖析其深層內涵。另外,我也認識到一點:要想解析一個夢,瞭解做夢人的生活背景很重要。在書中,作者經常都會通過做夢者的生活背景,瞭解做夢者的生活,從而找到夢中與現實生活中相契合的點,進而對夢的內容進行解析。

但是,我對弗洛伊德的“夢是願望的滿足”的這個觀點並不100%認同,最多就有80%的認可度。即是説,我認同夢很多時候是願望的滿足,但我不認同所有的夢都是願望的滿足。弗洛伊德説“肯定會有不加偽裝的願望滿足的夢”,那些偽裝的夢經過解析也是願望滿足的夢。既然夢如此善於改裝與變形,那麼,如果,把願望滿足的夢當成一個硬幣的正面,改裝的夢當成硬幣的反面,那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説那麼願望滿足的夢其實是已經被改裝的夢?我覺得有些改裝的夢可以被解析成願望滿足的夢,但是那些願望滿足的夢是不是經過更進一步的解析又可以解析成那些偽裝的夢?畢竟夢如此善於偽裝。另一方面,我覺得,不可能所有看起來不是願望滿足的夢最後都可以被解析成願望滿足的夢,肯定有些夢並不是願望滿足的夢,並且沒有加以變形。 接着,作者轉入到第五章《夢的材料與來源》的敍述。作者首先敍述了“夢中的最近印象和無關緊要的印象”,然後是“作為夢來源的幼兒期體驗”和“夢的身體方面的來源”,最後作者分析了一些典型夢。作者在這章提出:“引起夢的那種願望,以及願望的滿足,都來自兒童時期,因此會驚奇地發現,帶有所有衝動的那個孩子仍然留在夢中”。這是弗洛伊德的一個重要觀點。他認為,童年對每個人而言是一個最重要的階段,絕大部分夢的材料都來自於自己的童年經歷。有時我們會夢到一些陌生的環境以及陌生的事物,他認為這些所謂的“陌生”只不過是被我們的意識所遺忘的童年經歷,是我們忽略的結果。但是,它們卻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裏,在夢裏被髮掘出來。“我們對夢的分析越深入,常常會發現童年的體驗越多,因為這種體驗會在夢的隱意中發揮夢來源的作用”我相信,童年的經歷會被我們遺忘,從而潛藏在潛意識裏,被我們當成陌生的事物對待。當做夢者的經歷與其相聯繫時,做夢者白天的經歷便會成為一種刺激,作為潛意識裏童年經歷的提取物,進而把童年經歷提取出來進入夢中。我想,童年經歷作為夢的來源這在那些童年受過傷害或留下童年陰影的人的身上體現得會比較明顯。那些受傷的經歷會較其他人頻繁地出現在他們的夢裏,還會經常引起他們的驚醒。作者在這章節裏也引用及分析了許多與童年經歷相關的夢的例子。這些夢,經過解析之後,都源於童年經歷的體驗,從而出現在夢裏,勾起做夢者的記憶。另外,作者還闡述了自己來自肉體刺激的夢的觀點。他認為,肉體的刺激只是充當一種感覺的滿足。精神生活中常常會遭遇到需要壓抑的願望,這些願望得以實現的機制存在狀態和工作秩序,當睡眠期間出現肉體的不快事,夢的活動便會利用這種感覺來獲得滿足,“因為另一種受壓抑的願望或多或少還保持有審查作用”。

在第六章中,作者闡述的是“夢的工作”。本章中,作者通過介紹夢有怎樣的運作方式以及夢是怎樣通過這些方式進行夢的偽裝來闡述夢是如何運作的。我覺得夢的濃縮作用、夢的移植工作、夢的表現手段和潤飾作用作為夢進行偽裝的方式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這也是解夢的意義所在。揭開了夢進行偽裝的這些手段,夢所要表達的意義也就基本清晰了。但是,對於“通過夢中出現的那些數字和計算,夢的工作存在及其不拘形式處理其材料(夢念)的方式很有啟發性”“迷信常常認為,夢中的數字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這一點,我覺得帶有一種很大的玄妙感,但解開它的謎底卻是整個夢的意義的關鍵。正如文中所説,夢中的數字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那麼,解答了這種意義,就可以確定夢要表達的意義的方向。作者在其中舉的一個男人的夢中所包含的數字——1882年和28歲,正好是解答這個夢的關鍵。作者對於荒謬夢的解析讓我覺得很有意思,這也讓我覺得解答這類夢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作者對於象徵夢的解析,我並不太敢認同,特別是作者總是用性的觀點去進行解析,特別是對於兒童的夢所隱含的性的成分。我不是對性這一話題有偏見,只是覺得有些夢不一定就是包含性的成分所在,即便它包含可以作為性的象徵的內容。那些可以作為性的象徵的內容不是必須要被翻譯成性的語言。

我覺得弗洛伊德在解析《夢的運作》和第七章《夢過程的心理學》這部分是很詳盡的,而且對夢的解析也很到位,涵蓋了夢的許多方面,是值得我們推崇和借鑑的。弗洛伊德在這部分對夢的解析很容易就讓人產生共鳴。關於夢中的感情的解釋,關於夢中荒謬夢的解釋,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過切身感受,甚至有一拍即合的感覺。在這部分裏,作者所闡述的觀點,都很符合夢的特點,是對夢的運作的一種很合理的解釋。例如,在第六章第六節中作者提到:“夢中體驗的一種感情絕不亞於清醒生活中體驗到的感情強度”。即是説,夢中的你感到害怕抑或開心,夢中讓你害怕或開心的事物或許是假的,但這些自然流露的感情卻是真實的。

通讀全書,我對弗洛伊德“夢是願望達成”的觀點並不是十分贊同,但也不是認為這個觀點沒有可取之處。弗洛伊德在全書中論述的觀點大部分我也是贊同的,但是部分觀點我覺得還是有待論證的。全書中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大多是基於自身的體驗以及他的病人、朋友的夢而進行的感性總結,必然會有自身的侷限性。就如我們所知的,弗洛伊德是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大多數人是不接受的。另外,由於夢的特性,就像是玄妙、不可捉摸似的,對夢的研究很難進行實驗研究,進而得到科學論證,使得弗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沒有科學的旗幟的支持,缺少了科學的精神領導。除此之外,對於弗洛伊德闡述的夢中隱含的性的成分,我並不是十分贊同。

既然夢所代表的是過去而不是未來,而人們所關心的是對未來有何影響,那麼,對夢進行解析又什麼意義呢?我覺得,通過對夢進行解析,一方面可以讓人瞭解自己的精神狀態,另一方面是可以把握自己,緩和壓力。

並不是所有的夢都可以被解釋的。但是,通過對一些夢的解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因此,弗洛伊德的這本著作對我們現今的學術研究仍有很大的價值與參考力。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二

雖説本人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夢的解析》的讀後感,但只是將該書的大致內容加以概括,並進行議論,並沒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所以我想借這篇讀後感,單獨的談談書中弗洛伊德所提到的關於人格結構的觀點。

《三字經》中説道:“人之初,性本善。”而據我的理解,弗洛伊德的觀點恰恰與其相反。他認為人在幼年時期的思想、本性是邪惡的。而我比較贊同後者的觀點。

首先,需要了解弗洛伊德所認為的人格結構。人格結構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慾望、衝動和生命力。本我按快樂原則行事,它不理會社會道德、外在的行為規範,它唯一的要求是獲得快樂,避免痛苦。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執行思考、感覺、判斷或記憶的部分,自我的機能是從本我那兒得到滿足,並且手段必須合理合法,它遵循的是“現實原則”,為本我服務。超我,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內化道德規範等形成的,其機能主要是監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為,它追求完美,所以它是非現實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滿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則”。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這三個部分必須始終是和諧的。

人在剛出生時,超我可以説是不存在的,因為嬰兒沒有受過任何教育,所以調節本我和超我的自我也沒多大用處。所謂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本我便是如此佔據了大部分位子。嬰兒在渴、餓、不舒服時會嚎啕大哭,這便是本我的表現。那為什麼説嬰兒的本性是邪惡的呢?因為嬰兒“想要什麼就要什麼的”思想是不被社會所認可和接納的,這種思想與強盜無異,只不過嬰兒沒有成人的行動能力罷了。

當人逐漸成長後,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道德規範,這些無形的束縛在被超我吸收後,超我漸漸強大起來。此時,自我便成了“和事佬”,為了滿足本我的基本需求,又要遵守道德規範,自我就需要在兩者間進行調節,所以人成年之後本性是否善良取決於超我是否強大。簡而言之,本性是靠教育得來的。

中國為何要普及九年制教育,我想其一大原因就是人類是需要不斷地接受教育的,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地發展下去。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三

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是我很早就知道的一部作品,我很早就想讀,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完成,最近剛好空閒,拜讀了一下大師的作品。

作為一部很久之前的書,在那個時候科學並不發達。能夠創造這樣的作品非常難得。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做夢,那麼夢究竟是什麼?在醫學實踐中夢的重要性顯得並不明晰,但是作為一種範例,它具備相當大的理論價值,在心理學來來,研究一切變態精神現象最主要的不分,就是研究夢。夢包含着來自精神數十年甘的各種疾病,比如強迫臆想症、妄想症、癔症性恐懼症等,夢也因此成為醫學多加關注的對象。若是醫生連產生這些疾病的根源——夢,也無法説清,無法解釋它的來源,那恐怕根本不具備解決這些疾病的能力了。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種精神活動;“其動機常常是一個尋求滿足的願望”。夢是因願望而起,它的資料是“願望的達成”。夢不僅僅使思想有表現的機會,而且借幻覺經驗的方式,以表示願望的滿足。關於夢是“願望的達成”,作者舉了許多實例。其中一個是他的5歲的小兒子的夢。有一次,他們全家到達赫山腳下去遊玩。小兒子由於常用望遠鏡能夠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並不滿足於在山下玩。但父母並沒有帶他上山,他當時不很高興。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飛揚地跑過來告訴我;‘昨晚我夢見我們走廟到了西蒙尼小屋。’我此刻才明白,當初我説要去達赫山時,他就滿心地以為他必須能夠由荷爾斯塔特翻山越嶺走到他天天用望遠鏡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獲知他只能以山腳下的瀑布為終點時,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滿足了。但夢卻使他得到了補償。”

《夢的解析》指出夢是潛意識的自我表現,潛意識被壓在人的心靈的最深處,但它很活躍,於方百計要突破前意識的領域冒出來。當“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體息,即自我“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而放鬆了戒備的時候,潛意識使開始活動,於是出現了夢。由於做夢的人有不少願望是違反道德的,於是潛意識使以改頭換面的形式冒出來。夢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於夢的化裝造成的。夢既經過多次化裝就務必透過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釋。

《夢的解析》指出夢和精神病有相似之處,他認為”夢包含着簡要的神經質病的心理學“。因為他在聞釋夢和神經病時都是以關於潛意識的理論為依據的。他總結夢和精神病都貼合潛意識的活動規律,得出的結論是:”潛意識比較喜歡和前意識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視或剛被打入冷宮(受排擠)的概念攀上關係。“透過這種手法,狡猾的潛意識能夠偷偷溜到意識領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過去人們所説的夢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啟示,強調夢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部分,是來自潛意識。夢既不是靈魂的顯現也不是上帝的啟示,而是人類早年實踐活動的濃縮品和沉澱物。

我很驚奇這本寫於1900年的書能夠將這些問題説的那麼清楚,當然,一會説那個都是我的個人看法。通過《夢的解析》我知道了科學需要嚴謹的態度。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一樣重用。感謝弗洛伊德。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四

《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敍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

通觀全書,弗洛伊德的理論論證可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一、對兒童的夢的研究;二、探討夢的檢查作用;三、探討夢的象徵作用;四、分析夢的運作;五、舉例分析幾個真實夢境;六、夢的作用在於滿足願望。弗洛伊德從沒有偽裝或偽裝較少的兒童的夢開始講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夢境,其解夢的最關鍵因素就是揭開夢的偽裝。

和弗洛伊德一貫的觀點保持一致,我們不難在他對夢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論”和“本能理論”。他認為夢的作用便是滿足人的意識層面上的以及或者説更多的是滿足人的潛意識中的願望。而這些願望(許多出於本能,即可看為本我的體現)由於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禦機制、自我)進行調節,經過一系列粉飾,轉化成不易被察覺的'形式通過夢境釋放出來。正由於這些粉飾,將夢偽裝,從而造成了解讀的困難。因此,在進行夢的解析時,首要任務就是破除偽裝,探索人的那些淹沒在“深海”處的願望。

為了破除夢的偽裝,弗洛伊德從夢的檢查入手,先是談到幾個較為普遍的象徵形象,進而談到夢的運作,説明夢進行偽裝的四種方法,即凝縮作用、轉移作用、將思想轉化為視覺和二度潤飾。完全破除偽裝後,夢的真實意義便浮出水面,即可達到解夢的意圖。在精神分析治療時,通過解夢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瞭解病患,達到對症下藥的目的。

《夢的解析》一出,在當時是不被人們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於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通過感性經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數據的支持。另一方面,當時的心理學家對於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這本書剛出版時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責難。雖然今天,人們發現這本書有着它偉大的價值,而且弗洛伊德偉大心理學家的地位逐漸被認可,但是,我們對於他的觀點並不能全盤接受。《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缺憾。

首先,《夢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總結,沒有經過任何科學的論證,雖然其中的解釋不乏合理可信之處,但對於講求有科學依據地研究心理學現象的現實情況不符。另外的一點,上文也有提過。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人無法接受了。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

弗洛伊德認為在人們心目中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於“性”的這個禁區,人們既想闖入,又迫於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願望,使自身得到滿足。基於這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慾望的滿足(如飢渴、排泄等)的夢外,大多數夢在他的眼裏都與對性的渴望脱不了干係。這樣的説法不但難於被人接受而且過於絕對,並不能涵蓋所有夢的意義。

第三,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可以保護睡眠。這樣的説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裏,除了滿足願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

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並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於多的解釋,因為這對於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對於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説,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於精神分析治療時,我們不應該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

最後,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必須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瞭解才行。這一點,我們認為是應該肯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我們就必須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向瞭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我們仍要承認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學發展,我們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們就不能不關注這本《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五

另外的一點,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學家,他對於人類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將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廣到普通人身上,就讓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了。在《夢的解析》中,這一點也有體現。弗洛伊德認為在人們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對於“性”的這個禁區,人們既想闖入,又迫於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夢中釋放自己的願望,使自身得到滿足。基於這樣的理論,弗洛伊德在其對夢的解釋中,除了個別十分明顯的是對普通慾望的滿足(如飢渴、排泄等)的夢外,大多數夢在他的眼裏都與對性的渴望脱不了干係。這樣的説法不但難於被人理解而且過於絕對,並不能涵蓋所有夢的好處。

第三,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能夠保護睡眠。這樣的説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裏,除了滿足願望的夢之外,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單純地受到白天未解決的事務影響而做的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在弗洛伊德看來,縱使夢本身的含義並不單一,他也不能給出過於多的解釋,因為這對於一個理論的誕生是不利的。對於精神分析學這個理論學問來説,弗洛伊德不能兼顧夢的含義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對於精神分析治療時,我們不就應以偏概全,忽視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後,弗洛伊德提出進行夢的解剖分析時務必對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瞭解才行。這一點,我們認為是就應肯定的。也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不應妄自對他人的夢加以揣析。要想正確地解夢,我們就務必對做夢者有一個長期的縱向瞭解,因而解析夢這個過程,也是十分費時費力的。

雖然《夢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問題,但是瑕不掩瑜,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從一個其他人從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學發展,我們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們就不能不關注這本《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讀後感 篇六

在一位學心理學專業的同學介紹下,暑假的時候決定讀一下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在這之前自己也在想:人為什麼會做夢?夢真的會預言一些事情嗎?……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家和心理學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其著作《夢的解析》被譽為精神分析學第一名著,其中敍述了弗洛伊德對於夢的看法以及在進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輔導時解夢的方法,它從一個其他人沒探索過的領域對人們的心理、夢境進行了分析,並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備的系統。對於這樣一本理論著作,我個人認為只讀一兩遍是不足以領悟到其中更深層次的奧妙的,所以,我所感悟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這本書中採用超多的材料來論證其觀點,而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的夢。在科學研究中,佔據超多的第一手材料對得出正確的結論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並且,在獲取材料的過程中,又是一個艱苦曲折的經歷,需要的是耐心和恆心。而對於所獲得的沒有邏輯繁瑣的材料,又要對其進行整理、分析,直至最後歸納得出結論。但是有的時候,結論是很難得出來的。

以前,我總是認為,精神病家自己也很有可能有點精神病。可反觀弗洛伊德卻好像沒有精神病的跡象。但是,能夠肯定的是研究心理的人自身務必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承受着巨大心理壓力的弗洛伊德卻依然總結寫出了這樣一本名著,不得不説他真的很有潛力。

在其著作中,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慾望的表達,也就是説,夢是滿足自己內心的某種渴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沒有被滿足的渴求。夢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因由的,是由先存在的現象引發的,“夢是一種被壓抑的、被抑制的願望經過偽裝的滿足。”而一些科學的解釋認為,夢是人在睡眠時部分的大腦皮層尚未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表象。夢到底是什麼?誰又有一個確定的回答呢?

在當今,人們如發現梵高的畫的價值一樣,也最後發現這本書有着它偉大的價值,並且弗洛伊德偉大心理學家的地位逐漸被認可,但是,他的有些觀點還是存在一些疑惑。《夢的解析》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透過感性經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數據的支持。另一方面,當時的心理學家對於弗洛伊德將個別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結論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弗洛伊德認為夢的作用就在於滿足人的願望,能夠保護睡眠。這樣的説法過於絕對。事實上,在我們的夢裏,也不乏一些焦慮的夢,有些夢甚至會影響到人的睡眠,例如噩夢。雖然,弗洛伊德認為人民們的驚醒並非是夢導致的,而是由防禦機制造成的,但他仍沒有對於噩夢本身的產生給出合理的解釋。

不管怎樣,瑕不掩瑜,我們仍要承認這本書在心理學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要自己的夢自己努力去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413nk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