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多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多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多篇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

在我的眼中,書就像是一罈陳年的老酒,越釀越香,讓人越讀越有滋味。從小到大,我讀了很多很多精彩的書籍,而我最愛的那本書、最喜歡的那一罈酒就是J·K·羅琳的鉅作《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最後一部。作為一名資深的哈迷,我早已經把整個系列上上下下地啃了十幾遍,可我最喜歡的還是《死亡聖器》。我深切地感受到書中那種頑強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在前面的六部書中,哈利一次一次地死裏逃生,漸漸變得成熟穩重。我見證了他的成長之路,那是常人想象不到的艱辛。在他身邊發生的事件,幾乎件件都暗藏殺機,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生來的命運。他想過逃避,想過放棄,可是命運已經開始。最終,哈利堅強地扛起命運,與伏地魔展開了一次次的生死決鬥。他曾經歷過最好朋友的拋棄,經歷了莫名的謾罵,遭受了死亡的威脅,可他卻堅持下來了!現在,他成功地活到了現在,靠的,不僅僅是幸運和機智,更多的是他那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危急關頭,他哈利為了霍格沃茨的所有人,以及所有巫師的未來,獨自一人,去對抗邪惡而又強大的伏地魔。他坦然地面對死亡,甚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沒有想過後悔。如果我是哈利,我是絕對不會在朋友與生命面前選擇前者,絕對不會在最後時刻,還能毫不猶豫的選擇犧牲自己,更不會為了和平,放棄已經唾手可得的永生。

這些也許就是哈利與我們之間的差距吧,他也曾被困難擊倒,但他卻站起來了,他帶着所有人的希望和愛,站起來了!他那種完全不懼怕死亡的理智和冷靜令人佩服。哈利·波特能夠打敗伏地魔,不只是因為他是哈利·波特,更因為有鳳凰社社員,他們為了未來的光明,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就像盧平和唐克斯,他們的孩子才剛剛出生啊!他們的精神值得讚揚,值得延續下去。只要有這麼一羣人,他們有着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只要這些人存在,黑暗遲早會被消滅。

書裏有這麼一句話:“不管前面會怎樣,但至少比拋在後面好。”這一句話,它和哈利一樣,有強大的魔法,給了我無限温暖,無限力量。它告訴我,不管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你都要勇敢地迎上去,不管結果如何,總是比停在原地好。只要你去面對它,你就會發現,其實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哈利·波特》帶給我許多深刻的感受,它能夠帶來一種奇妙的魔法,增強你的勇氣,温暖你的心,讓一切變得更加美好。

這,就是《哈利·波特》的魅力。《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魔法無限,想象無窮。這一罈酒讓我脣齒留香、回味無窮。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2

滿懷着期待的心情,我一口氣看完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不是因為學校的行政命令,而是因為自己早就想一睹為快。

令我十分興奮的是,我的猜測是正確的,我自始至終認為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果然這部哈利波特系列的結局沒有讓我失望,畢竟,伏地魔死了,而哈利還活着。看來,羅琳女士還是深諳讀者心理的。

那麼,這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如果有人試圖在接受這本書前瞭解故事而發問。有各種各樣的回答:是一個扣人心絃的魔幻故事;關於一個特別的魔法男孩的故事;一羣魔法世界裏的少年英雄打敗大魔頭的故事,我覺得,在看完完結篇後,我的回答是: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故事的第一部講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用生命咒語護衞兒子長達十七年;第二部講了同學之間的愛,還有一個小姑娘對一個小男孩的朦朧的愛;第三部講了父子之間的愛,無論是生父還是教父;第四部説的是小男孩對小女孩的愛,當然,這只是表象;第五部説的是眾人之愛,一羣勇敢的人為了一個勇敢的目的團結起來,赤膽忠心咒,還記得麼?第六部體現的就更多了;但是遠沒有第七部多,第七部是前六部的總結,是真相的曝光,是懸念的掉落,也是愛的大爆發,斯內普教授因為對莉莉的愛戀擔起了最危險的護衞與卧底工作,挽救了哈利,也挽救了他自己;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直以“嘮叨”見長的羅恩母親,最後大發雌威,竟把伏地魔手下第一女魔頭給幹掉了,其“護犢”的執着令人咂舌不已;另外還有馬爾福夫人,為了探視兒子的安危,竟不惜欺騙近在咫尺的伏地魔。

但是最令我欽佩的是主人公哈利在得知自己必死時毅然選擇受死的勇氣以及為消滅伏地魔所作出的巨大犧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多麼地令人感動。他明白,人生中有許多比死亡更糟糕的事,所以,他不怕死,他的遺憾,也許只是對真摯的感情的留戀。當然,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哈利征服了死亡命運,成為了生命的主人。

手指輕輕地翻過最後一頁,帶着一絲留戀和淡淡悵惘,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終於到了與哈利波特説再見的時候了。也許,有人只是把哈利波特系列看成是兒童小説或魔幻小説,僅供人娛樂而已,但對我來説,哈利波特系列帶給我的決不僅僅是這些,它讓我領略到了愛的真諦和愛的魔力,讓我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希望。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3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哈利·波特》全套後,我就徹底成了一個“哈迷”,一遍、兩遍,百讀不厭!每一次的閲讀,我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就拿《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來説,在我看到它的一瞬間,我就已經產生了個疑問:為什麼這本書是寫死亡聖器的?這本不應該是哈利·波特和黑魔王伏地魔之間的決鬥嗎?於是,我帶着這一個疑問,開始在書中尋找起答案來。

書中,哈利因為聽了魔法三兄弟的故事,迷上了死亡聖器,再也沒心思去想該如何尋找魂器。但他最終還是醒悟過來了,冒着生命危險,全力以赴地尋找並摧毀魂器。他告訴了我,什麼是勇氣?勇氣就是無畏地去面對、挑戰困難。

到了最後一個時刻,他在魔藥老師斯內普里的夢境裏偶然發現,原來他自己就是一個魂器,而且是被伏地魔不經意間製造出來的。更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居然一點兒都沒有猶豫,徑直向伏地魔走去,向死亡走去,他震撼了我,什麼是勇氣的力量?勇氣的力量就是一種信念,一種執着。

當我再次咀嚼,細細品味時,我突然發現,這本書向我們展示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那無堅不摧的友誼!赫敏和羅恩是與哈利並肩作戰的好朋友,平時赫敏和羅恩在一起,經常打打鬧鬧,但是當他們三人遇到危險時,總是團結在一起。當在得知哈利·波特的死訊後,赫敏和羅恩傷心地尖叫道:“不,哈利!”那情景彷彿赫敏和羅恩失去最珍貴的東西,這足以見證他們的友誼是多麼深厚!

哈利·波特、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身處險境不離不棄,靠着彼此的鼓勵奮力反抗,勇敢面對。原來,友誼也能激發出如此強大的勇氣!而我呢?別看我在武術比賽中像個“武林高手”,在大隊部裏我“性格潑辣”,身邊常常有三五成羣的好朋友,可是要談到勇氣,唉,真不好意思説出口,我,很膽小!

或許,你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會吃驚,但這卻是事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次我去鬼屋的經歷。

剛剛來到鬼屋時,我十分地興奮,腳一抬便上去了,頗有大將風範。等到全員坐好之後,我們便開始了鬼屋之旅。車開入了第一扇門,門“嘎吱”一聲,在我們身後自動關閉了,我被嚇得渾身一震。突然,一陣冷風“嗖”地吹過,一位美少女站在了我們的眼前,一步一步地微笑着朝我們走來。唉,原來是虛驚一場!隨着車子的移動,我們離美少女越來越近,我正想細細端詳,只見她的頭髮瞬間變成了一條條毒蛇,嘴裏不停地吐着血淋淋的舌頭,牙齒如白骨,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一道道陰森森的光。天哪,那兩顆尖牙居然還滴着毒液。“美少女”眼中充斥着冷酷與邪惡,面容猙獰。她哈哈大笑着,近了,近了,朝我們猛撲過來了,我只感覺眼前一片黑暗,雙手緊緊地蒙着眼睛,那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在屋內久久迴盪。接下來的旅程,我只知道自己始終在黑暗中,斷斷續續聽見其他人刺耳的尖叫聲。直到媽媽拽着我的手,一絲温暖讓我有了依靠,我方才慢慢睜開眼睛。我努力剋制自己的恐懼,有一種重生的感覺!現在,你們知道我有多麼膽小了吧!

當我再次拿起《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時,猛然間,我獲得了勇氣。我想象着,如果我再次面對鬼屋,我一定會憑藉自己的信念和朋友的支持,積極地面對,向它發起挑戰。勇氣,釋放無窮的智慧,讓人走出種種困境。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4

今天,我把《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給讀完了。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哈利·波特。

這本書講了主人公哈利·波特因受追逐而逃亡在外,他的同伴赫敏與羅恩也跟隨哈利·波特逃亡在外,哈利·波特與他的同伴四處逃亡並尋找如何打敗伏地魔的方法,最後從燈塔上才知道只有死亡聖器才能幹掉伏地魔、幫哈利·波特的父母報仇。死亡聖器只有三件:一個是老魔杖,另一個是復活石,還有一個就是哈利·波特所擁有的,隱身衣。

於是他們就去他們原來的學校,霍格頭茨魔法學校。但誰知伏地魔已經奪得了老魔杖與復活石,並把哈利·波特擊倒獲取了隱身衣。當哈利·波特醒過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火車站裏,而且看到了鄧布利多校長,通過與校長的談話,哈利·波特才知道原來自己才是聖器的主人,是第7個魂器。等他真正睜開眼睛時已經在學校了,哈利·波特與伏地魔最後一次對峙中,他最經典的語句是:“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最終伏地魔因用被自己所奪的老魔杖所施展的法術反彈回自己身上而死。

我喜歡哈利·波特,是因為哈利·波特很敏感,在被食死徒追逐逃亡時,他看不到伏地魔,竟然能感知到伏地魔。他還有一件隱身衣,在逃亡過程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因為這件事隱身衣幫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逃過了許多劫難與困境。他還很懂人情世故,在看到赫敏打羅恩時竟然把他們倆隔開,要不羅恩的情況可能不堪設想,他很聰明的提前把老魔杖的下一任主人給幹掉了,雖然伏地魔得到了老魔杖,但是伏地魔還是死掉了。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不能因為利益而不顧一切,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有可能自己的生命也會賠在上面。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5

“人總是會死的。但哈利並沒有真正的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納威·隆巴頓——題記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大結局。它主要講述了十七勻的只得本應在霍格沃茨學校完成最後一年的學業,可為了完成已故校長鄧布利多給的殺死伏地魔的任務,四處尋找伏地魔的魂器,並一一把它們銷燬。但到最後關頭,只得才知道最後一件魂器竟是他自己!也就是説,欲殺死伏地魔,要先殺死自己!在去給伏地魔送送死的路上,他用復活石為他而死去的人:“死,快嗎?”

“噢,那比睡着還快。”

哈利來到伏地魔跟前。“阿瓦達索命!”一陣綠光閃爍,哈利“死”了,但死去的只是伏地魔的魂器,當海格抱着哈利來到大家面前時,納威説出了題記中的那段極其富有哲理的話。

哈利又活了。他殺死了力量更加微弱的伏地魔。

輕輕合上書頁,我在思考。

為什麼哈利要選擇自己去送死來削弱伏地魔的力量,而不是怎麼的活着,逃亡天涯,在伏地魔的統治下與一片唾罵聲中度過餘生呢?為什麼要選擇“好死”而不選擇“賴活”着呢?我認為哈利的行為與那些愛國就義者們如出一轍,而不像汪精衞或袁世凱那樣做叛徒。雖然哈利的行為談不上愛國,但也是為了那些無辜的無魔法的麻瓜們着想,愛民如子。這樣大義凜然的行為為“好死不如賴活着”做了一個全新的改變,“賴活着不如好死。”

讀了這本書,我對生與死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賴活着,可怕的是無恥地活着。

“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認為,哈利的那“死”,重於泰山;伏地魔的死,輕於鴻毛。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6

“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命運註定他們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在《死亡聖器》中,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在一次次尋找魂器中,一點一點成長。

在最後,哈利與伏地魔的決鬥點,哈利可以丟下其它人,獨自逃走。可是他留了下來,與那個令眾人聞風喪膽的魔鬼決一死戰。這是一種擔當,他身上有着伏地魔的靈魂,註定的使命。哈利沒有如赫敏那樣的聰慧頭腦,其實他在這之前,也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卻要拯救所有人。

那一年,哈利懷着好奇進入霍格沃茨,六年後,他肩負了整個巫師界的命運,因為母親,更因為預言,他被捲入一次次危險旅程,他畏懼過,膽怯過,卻沒有退縮。魔杖射出魔咒,此起彼伏的慘叫聲。在眾人的熱切目光下,哈利終於真實意義上直面伏地魔。沒有了魂器。伏地魔只是一個殘魂,他一直都是錯的,老魔杖的主人是,哈利·波特。在那一剎間,勝負已決,邪惡終敵不過正義,那個世人中的邪惡真的死了。

可伏地魔就一定是邪惡嗎?不,沒有人天性如此,湯姆·裏德爾是一個孤兒,他很聰明,可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對他三觀的迫害,不才是邪惡嗎?正如斯內普教授一樣,對哈利母親的愛讓他成為一個食死徒,又因為愛,他一直保護着哈利,表面上卻是一個惡人。

所謂邪惡與正義的觀念,事實上是可以轉換的,哈利·波特的正義,食死徒的邪惡,不過是一個拯救,一個毀滅罷了。不同的觀念產生正負。在麻瓜的眼裏,那些穿着稀奇古怪的人是惡,麻瓜本身是正;在巫師眼裏,食死徒是惡;在食死徒眼中,而麻爪又是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念。正負之別的際線是思想。

書中一幕幕,為所有人展現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也讓我受益匪淺。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7

你是否相信,死亡與重生是相互關聯的?

在讀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後,我相信了。這種似乎不可能的微妙的關係,其實存在於《哈利·波特》一書裏的每個角落,而且影響着書裏的主人公與書外的讀者。

當哈利躺在校長辦公室的地板上,看到了西弗勒斯,斯內普的思想,哈利想要冷靜地去被伏地魔殺死時,他似乎是走向了死亡。“死會疼嗎?他對活的願望總是比對死的恐懼要強烈得多。”羅琳女士把人們對死亡的想法表現得淋漓盡致。但其實哈利是走向了重生。他差點就被伏地魔打死了,然而恰好是伏地魔將哈利心中的伏地魔靈魂碎片消滅了。伏地魔幫助哈利走向了重生,重生後的哈利是屬於自己的,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

難道這種關係只存在於哈利身上嗎?不是的,像伏地魔,他渴望得到永生,誰不渴望永生呢?但是伏地魔太敏感,太殘酷了,他可以為了得到老權杖的認可,殺死他的手下。因為伏地魔的盲目,不擇手段,對永生的過分追求,他才在“不死的男孩”哈利的魔杖下走向他所恐懼的死亡。

在《哈利》裏,更神奇的還有希望。在伏地魔打傷了哈利使他昏迷時,人們以為哈利死了時,鳳凰社的納威·隆巴碩衝出人羣攻擊伏地魔。雖然他打不過伏地魔,但這表現了鳳凰社對戰勝黑暗的不懈努力。伏地魔以為戰勝了哈利他便勝利了,打消了鳳凰社的一切希望,可他恰恰錯了。鳳凰社的希望與熱情是打不倒,哪裏有黑暗,哪裏就有鳳凰社所發射出來的光芒。希望會死亡嗎?我想大概會吧。可是希望更會重生,而且更耀眼。

讀完這書,我想,羅琳女士一定相信死亡與重生的存在,不然她怎麼會寫出這樣成功的作品。死亡與重生,本來就在一念之中。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8

哈利波特所有系列講述的是主人公哈利,克服重重困難,躲過種種危機,靠着愛的力量,打敗了伏地魔。其中,我最愛看的,就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那一本。比較厚,但內容曲折,深受讀者喜愛(包括我)。

死亡神器講的是哈利。波特、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這三個好朋友在比爾。韋斯萊的婚禮上,遭到食死徒的襲擊,帶上他們的東西(有隱形衣等),來到了哈利的教父的房子裏。哈利的教父已經死去了,但哈利還是十分想念他。讀到這裏,我想起了鳳凰社裏,小天狼星布萊克(哈利的教父)被殺死的一瞬接,我眼睛有點濕濕的。。。。。。好了,接着講。但他們還是被食死徒跟蹤着。在闖入魔法部後,赫敏竟然把魔法部裏的一個伏地魔的手下給帶到了那所房子裏。他們又沒了固定的據點,又只能逃亡在外,羅恩還受了重傷……讓我更沒想到的是,羅恩和哈利竟為了一點小事(那個掛墜盒)吵得不可開交。一怒之下,羅恩獨自離開了哈利和赫敏。之後,哈利、赫敏還去了格里戈維奇山谷(好像是這個名字),被伏地魔襲擊,哈利的魔杖斷掉,已經不能再用。羅恩就在那不久之後,遇見了哈利,把要拿上格蘭芬多寶劍的哈利,救了上來。三人又和好如初。他們被狼人抓走,又藉助小精靈波比的幫助救出了盧娜、拉壞、安迪等。他們回到了學校裏,最終,將魂器統統消滅。哈利和伏地魔的最終對決終於來到了!哈利用“愛”的力量,將伏地魔“打敗了”……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歎道:哈利太勇敢了!羅恩的確是一位忠實的朋友。赫敏永遠那麼聰明。還有了不起的納威,他在平常雖然經常被馬爾福欺負,但在關鍵時刻,絕不掉鏈子。盧娜,雖然看上去瘋瘋癲癲的,但她絕對是一位讓人感到舒心的朋友。最讓我感歎的就是他們的友誼、親情,以及愛的力量。鄧布利多當之無愧為最偉大的巫師。如果沒有他的一手輔導,哈利怎麼能打敗伏地魔呢?

哈利波特真的很好看,我建議你也去看看哦!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9

這幾天,我迷上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這本書,是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的第七部。這本書情節驚險且扣人心絃,讓我讀起來感覺津津有味。

故事主要講了:哈利波特正是應當上魔法學校的七年級的時候,卻因已故校長鄧不利多囑託給自我的的任務―

―找到魂器,消滅伏地魔,而和好友羅恩、赫敏逃亡在外

。他們經歷了一系列的歷險旅程:騎火龍離開精靈閣,在荒野中尋寶劍,變模樣到魔法部刺探。最終,在一系列冒險後,他們找到了七件魂器之中的五件魂器且消滅了它們。在這過程中,他們得知了死亡聖器的故事。死亡聖器分別為復活石、老魔杖、隱形衣這三件,只要全部擁有,便能夠控制死神。可伏地魔也一向在尋找死亡聖器。為了消滅伏地魔,哈利與伏地魔展開了生死殊博,最終哈利純正的靈魂戰勝了伏地魔已經四分五裂的靈魂,贏得了這場生死殊搏的勝利。

合上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是因為愛。在生活中,“愛”也無處不在,從各個方面顯現出來:親情、友情、感情、……把我們包圍着。常常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又一個在別人看來十分明顯的愛,我們,就每一天生活在這種偉大、無私、美麗之中:

母親的一個囑咐,兄妹的一個祝福,教師的一句教誨,朋友的一個鼓勵,對手的一句讚美,隊友的一個擊掌,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包含着關心、友好、信任、熱情,這就是愛!最普通卻最強大:書中,它能讓哈利死裏逃生,戰勝伏地魔,現實中,它能讓我們感悟幸福,戰勝任何困難。

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羅恩、赫敏讓我明白了:在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也能像哈利那樣,永不言棄,艱難前行至成功。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0

《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共7本,《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七部書中的最後一部。在作者J。K。羅琳的筆下,主人公哈利·波特是一個戴着黑邊眼鏡,額頭上長着閃電疤痕,身披魔法斗篷的小巫師。

他,是一個大難不死的男孩;他,是一個有着特殊身世的巫師;他,是人們心中的救世之星。他的命是由他父母的命換來的,他的肩上揹負着消滅伏地魔的重擔。他機智勇敢,有愛心,敢於向命運挑戰。他不服於伏地魔的統治,向伏地魔宣戰,為了那些死去的靈魂而戰……

整部書的主題是——親情、友情、師生情和愛情。而所謂的邪惡勢力,則是冷漠、殘酷、為了奪取權力而不惜拋棄自己身邊的愛,甚至以他人生命為代價的人。在這部書中,我們會感受到愛的力量、愛的無私、愛的偉大——多比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哈利的平安;斯內普冒着生命危險保護自己心上人的`兒子;羅恩在伴隨哈利逃亡途中仍惦念着家人的安全……

在伏地魔要求大家交出哈利·波特時:一個身影爬上了斯萊特林的桌子,哈利認出了那是潘西,她拼命搖動着手臂,尖叫,“他在那兒!波特在那兒!來人捉住他啊!”還沒等哈利開口,大批人羣開始移動。他面前的格蘭芬多的學生起身護住哈利,與斯萊特林的人對峙着。然後,赫奇帕奇的人都站了起來,幾乎在同時拉文克勞的人也是如此,所有人都背對着哈利,所有人都轉身衝着潘西,魔杖從四面八方伸出來,從長袍和袖子下伸出來……是同學情保護了他。

在哈利·波特危難時:他們周圍的空氣冷了下來,哈利吸進去的空氣在胸腔裏凝結了。黑暗中出現了幾個影子,漆黑的身形旋轉着,成羣結隊地向城堡方向飄去,它們的臉上罩着兜帽,呼吸聲格格作響……羅恩和赫敏站在他附近,他們身後的戰鬥聲突然變弱,完全消失了,因為一種只有攝魂怪才能帶來的寂靜降臨了,厚厚地包圍了整個夜空……“快,哈利!”是赫敏的聲音,好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守護神咒,哈利,快!”他舉起魔杖,然而一種充滿陰暗的絕望在他的身上散播開來:弗雷德走了,海格也確實奄奄一息或者已經死了,還有更多他不知道的人在垂死掙扎,他感到他的靈魂似乎也已有一半離開了身體……“哈利,快!”赫敏尖叫道。一百多個攝魂怪在前進,向他們這裏滑行,一路吸收着快樂接近哈利,把絕望帶給他,就像答應帶他赴一場盛宴……

他看見羅恩銀色的獵狗在空中突然出現,微弱地閃了閃,然後消失不見;他看見赫敏銀色的水獺在半空中扭動,變淡了,還有他自己的魔杖在手中顫抖,他幾乎要迎接這即將到來的湮沒,什麼都不必承諾,什麼都感覺不到……接着,一隻銀色的野兔、一隻野豬、一隻狐狸從哈利、羅恩和赫敏的腦袋旁飛過,攝魂怪在這些動物逼近前退卻了。又有三個人從黑暗中出現站到他們身邊,他們伸出魔杖,繼續發出他們的守護神,是盧娜、厄尼和西莫。是友情保護了他。

因為愛的力量,哈利才得以生存,也是因為愛的力量,哈利才得以取勝。多少人為愛而走在了這條抵擋的路上,他們反對冷漠和邪惡,他們讚揚純潔的愛與思戀。哈利和那些為他而死的人一樣,為了那些愛,早已準備為此放棄生命都在所不惜,他有勇氣和足夠的膽識。從哈利身上,我明白了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願意為自己身邊的人付出,那麼我們就有機會把冷漠和邪惡真真正正得消滅。用膽識、氣魄、智慧和耐力,再加上我們周圍的美好記憶和我們無所取的奉獻,才能真正的讓愛溢滿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周圍從此沒有冷漠。讓所有的人都團結起來吧,讓世界灑滿愛的陽光!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1

這個寒假,我又讀了一遍《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哈利在七年級就讀霍格沃茨時,由於三年前伏地魔的捲土重來,此時伏地魔的手下已是兵多將廣,而且擁有了魔法部,染指了霍格沃茨,控制了半個魔法世界,形勢十萬火急。哈利準備消滅伏地魔,在好朋友羅恩和赫敏的幫助下,摧毀了伏地魔的命根子——7個魂器,並和伏地魔展開最重要一戰。哈利打贏了,他拯救了整個魔法世界。

我覺得哈利是個勇敢的人。否則他怎麼會和恐怖而強大的伏地魔大戰?怎麼敢和那些食死徒、巨人、巨蜘蛛等這麼多讓人聽了就聞風喪膽的對手對戰?這些只能證明一點,哈利不是一般的勇敢,而是智勇過人。

這本書還大讚了要有愛,因為鄧布利多在生前一直教導哈利要有愛,不要像伏地魔一般冷血,而且還告訴哈利,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法,之所以哈利17年前能擊敗伏地魔,這17年來又為什麼不怕伏地魔的攻擊,是因為他的母親用自己的愛給哈利做的保護符一直保護着他。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的:有愛就有正義,無愛便是邪惡。邪戰正,豈有勝之理?不可能!所以為什麼邪惡的人總是失敗,而勝利卻緊緊地跟着正義,怎麼甩都甩不掉。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這本書不光文字優美,而且還藴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真是一本好書!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讀後感12

我讀了史詩般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受益匪淺,我感到“友誼”這個詞受到了昇華。

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的封面描述了哈利·波特在右靈閣與好朋友赫敏·格蘭傑,羅恩·韋斯萊一起騎在龍上逃跑的情況。再翻列書的背面,描述的就是哈利與伏地魔的最終對決的情節,這還有一句話“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這句話是一句預言,也正是這句話,伏地魔才要和哈利·波特作對,因為只有殺死哈利·波特,伏地魔才會活下來,可是邪不勝正,伏地魔最後還是死了。

在《哈利·波特》的全書中,有個“黃金三人組”他們分別是:哈利,赫敏與羅恩。他們在一起,並肩作戰了好多年,他們也有鬧過不和,如在《死亡聖器》中,羅恩與赫敏也有鬧過不和,但最後仍然是在一起,這就是友誼,即使有分手過,但過還能和好如初,彷彿沒有過不和,這才是真正的友誼。

當然,有這點也不夠,還需要在關鍵時刻,在生死關頭,在千鈞一髮之際,也不會背叛好友,會冒着生命危險與你一起戰鬥,與你一起堅持到最後,還願意與朋友一起死,小天狼星也有説過,死了總比背叛朋友強,我們也會為你這樣做的,正是做到了這些條件,“黃金三人組”才會恆久成立,變得堅不可摧地,最終才能打敗伏地魔。

友誼讓一些人變得團結,變得強大,當有人有真正意義上的友誼,那他的團隊將會無堅不摧地,永不分裂。阿不思·鄧不利多説過,我們只有團結才會強大,如果分裂,更不堪一擊。生活中,明明處處有友誼,但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友誼,卻十分難得。

友誼珍可貴,要抓準機時,保住友誼,讓友誼之花永駐人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9l7d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