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第1篇:《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體局五月份為校長們購置的必讀書籍之——《為什麼是撫松一一中國鄉村教育再造》一書把我帶入了一個學校管理的全新視角,真有相見恨晚之感。書中共十個章節,概括了學校特色管理及校長應備素質的方方面面。清新雋永的文筆使人愛讀、樂讀,更重要的是生動詳實的案例令人耳目一新,猶如春風拂面,讀之令人震撼,一幅幅鄉村教育、生命教育的美好畫面展現在眼前,讓我們領略到了鄉村教育應有的模樣,為之受益匪淺。

一、做一個愛讀書、智慧型校長

撫松縣楊洪毅校長在東北師範大學脱產學習一年,對閲讀如飢似渴,其中《人生為一大事來》一書他就看了三遍,從此讓他養成了愛閲讀、愛思考的習慣,並讓他脱胎換骨由聽話校長變成了有自己想法的校長。另外,撫松縣校長每年至少精讀三本教育專著並做好讀書筆記,正因為有了校長的海量閲讀,才讓撫松教育局要求每天必須思考的一個教育問題才反思的更獨特、更有深度。也為成為智慧型校長奠定了基礎。例如:彭長泓校長,學生僅有31人,因為有了主動閲讀、主動思考,把學校經營得頗有特色,被稱讚為“國小校也能做大文章”,還有研究課堂的行家王敬明校長、用心去做的孫立功校長……。如今,我們在縣教體局的指導關愛下,鼓勵我們閲讀,為我們校長購置了書籍,要求記筆記、寫體會,督促我們成長。我們理應沉下心來學習,用心閲讀,主動思考,為做一個智慧型校長而努力。

二、做一個愛學習、專家型校長

學習可以打開眼界和思路。撫松校長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密度、投入學習,幾年下來,他們的眼界之開闊,甚至是不少大中城市的`校長所不及的。例如:叢國欣校長化蛹成蝶(事務型轉向專家型校長),劉修勤校長借別人的種子開自己的花(讓“學習與生命同行”),王延勝校長的“七彩閲讀”,仲偉祥校長的“古詩集體舞”……,這些案例有血有肉,生動鮮活,都很有借鑑意義。而今,我們在教體局領導的關心下,各種培訓也多了起來,豐富起來。我們要珍惜好每次學習機會,做好筆記,寫好體會,回校後結合校情、研究思考是否直接為我所用,還是需進行本土化改造。

另外,撫松校長每學期校內聽課務必達到100節(後勤人員),需深入一個教研組或年級組全過程參與教研活動,同時進行全方位教學改革。特別是陸局長引用威廉的這句話:“平庸的教師在説教,好的教師在解惑,更好的教師在示範,卓越的教師在啟迪。”令我深受啟發。

正是因為撫松校長們外出取經及深入課堂、主題沙龍一系列等活動或要求為校長鋪就了專業化成長之路。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多學、善思,經常性深入課堂,在高效課堂構建上多學習、明思路,形成適合本校的高效課堂模式,構建好學校的特色課堂(例如:書中“讀書派對”、“新三百千工程”、“單親課程”)。

三、做一個重儀式,文化型校長

看了撫松學校的校訓,眼前為之一亮,例如:興隆學校“練好每一招”,撫松十中“用心去做”,外國語學校“把握今天,精彩明天”,的確令人佩服。想想自己學校的校訓,表達單一,典型八字句(尚德、博學、勵志、篤行),學生不易記,不能很好地體現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顯得俗套。

還有撫松的開學儀式、退休儀式、畢業儀式、出征儀式,都很具儀式感,做得很細,考慮周全。例如退休儀式程序:精彩回顧一一獻花一一贈送師生留言冊一一紀念牌匾一一退休教師感言一一校外輔導員聘書一一參觀榮譽室。退休本為安慰老師設計,但它卻在年青教師中引起觸動,因為如果沒有業績,沒幾個證書,到退休時會顯尷尬。而想想自己,我們學校舉行的儀式簡單,沒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甚至有的只是為了走形式。因此,我想:以後可要像書中校長一樣,用心去做,做個有心人,注重儀式的內涵性,讓學校彰顯特有的文化底藴。

《為什麼是撫松》一書我整整讀了兩遍,書中的案例是那麼靈動,很有借鑑價值。同時,也被撫松校長們那種對教育飽含執着之愛的情懷深深感動。靜下心來想想,我校與之差距還很大,自己的觀念、思想、能力都遠不及文中校長的水準。但是,在教體局不斷地指導培訓下,學習,學習,再學習,努力把握好每一個今天,離做一個智慧型、專業型、文化型校長的目標定會越來越近。

第2篇:《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

這是一個互助平台,為您提供大量《為什麼是撫松》讀後感範文,送一篇給你。

為什麼是撫松

景揚國小朱國樑

曾經我們也是孩子,曾經我們也受過教育。以前天真地以為離開學校,就擺脱了受教育,現在我突然發現,真正地受教育才剛剛開始。

踏上教師崗位,我慢慢覺得“教育”一詞藴含了太多語言難以描述的內容。有時候我只有唏噓感慨卻説不出一句話。剛開始工作,我只是在“細”這個字上有一點感悟,但是真正的圍繞學生全面發展的去有效實踐還沒有太多。

假期讀了《為什麼是撫松》之後,心裏又是一陣唏噓…..有時候讀着讀着,我就一下子在腦海中閃現出許多設想,可以把校長們對一所學校的管理,對一所學校學生的教育根據自己班裏的實際情況改一改,活學活用啊。因為撫松的微班化農村教育很適合我們現在的班級情況。比如制定班訓,識字樹,經典誦讀,讀書晉級制,等等。

對於孩子的教育,將心比心,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希望有什麼樣子的教育,現在的孩子不是也需要嗎?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更需要我們對孩子的理解,需要我們與家庭的協調一致。在撫松,家長學校辦得有聲有色,我為什麼不能把家長會好好利用呢?為什麼不多多家訪,讓孩子在家裏的表現也能與在學校保持一致?任何習慣的養成就在於一個堅持,孩子在學校我們努力培養的好習慣為什麼沒養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因為他沒有一個那麼好的家庭環境。所以在家校聯繫方面,是我面臨的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撫松是一個奇蹟,奇蹟也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個願意用心,願意付出的地方…..可能現在,有一個奇蹟正在孕育…..

標籤: 讀後感 撫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d5q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