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多篇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多篇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多篇

《百年孤獨》這一本書主要講述了阿爾卡迪奧家族的興衰史的故事,那麼關於《百年孤獨》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7篇_讀《百年孤獨》有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一)

在拉美文學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過許多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都深深的改變了世界文壇。而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則以其對現實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訴説,開創了魔幻現實主義這一文學流派,而作者也因之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剛剛開始閲讀《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説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餘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爾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里亞諾,而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爾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着。聯繫到作者的創作年代和生活環境,我們不難發現這象徵了什麼。

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敍述了創業的艱辛,文明的出現,繁衍與生存,愛情與背叛,光榮與夢想,資本主義的產生,內戰的爆發,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讓他們集中發生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爾孔多的鄉村中。把布萊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都深深的牽扯了進去。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閲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説:“這裏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是令人費解。當你讀完他,掩卷長思,你卻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複。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並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二)

剛剛開始閲讀《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奇怪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説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因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

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

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餘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爾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里亞諾,而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爾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着。聯繫到作者的創作年代和生活環境,我們不難發現這象徵了什麼。

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敍述了創業的艱辛,文明的出現,繁衍與生存,愛情與背叛,光榮與夢想,資本主義的產生,內戰的爆發,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讓他們集中發生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爾孔多的鄉村中。

把布萊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都深深的牽扯了進去。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閲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説:“這裏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經看到過,也早已知道!”

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三)

這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作品,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它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風風雨雨,同時也敍寫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歷史興衰,字裏行間你是否也看到了那美洲發展的滄桑?那百年的風雨變幻?克林頓曾贊馬爾克斯是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作家,正因為在這裏他創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喧囂紛亂的世界,我們都知道它是虛擬的宇宙,可卻又那麼生動可信,不禁惹人深思,是否在世界的某個角落真的存在這麼一個家園。

“有的人想睡覺,但不是因為睏倦,而是出於對睡覺的懷念。”看到這句話,帶我進入了沉思。或許我並沒有真的讀懂它,但卻真真實實的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一個無人問津的話題,在這裏卻吸引了眾人的眼球。人們都説,閉上眼睛,你就可以不再煩憂,在夢的世界裏沒有那麼多的愁苦。那些年,我們都是在睏倦中入睡,而如今,真的應該重新考慮一下它的意義究竟在何處。“她明知驛站的騾子每隔十五天來一次,但卻天天要等候,她相信總有一天他們會搞錯日期,提前送信來。但事情很不順心,有一次,預定的日子到了,騾子卻沒有來。她絕望得發瘋,半夜起來到院子裏一把一把吞吃泥土,貪婪之狀像不要命似的。她哭着,痛苦得發狂,她拼命嚼小蚯蚓和蝸牛殼,嚼得牙齒都快要碎了,然後一直嘔吐到天明,發燒、虛脱,沒有知覺。”這是一段不可或缺的看點,看到這裏,打了個寒顫。彷彿看透了人性的悲哀和藏在人們內心深處枉為人知的祕密。那些們不忍直視的東西在這裏全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不必厭惡,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人性。‘你在等什麼呢?”烏蘇拉歎了口氣,“時間都過去了。”’我們都在成長的路途中被時間追趕着,偶爾停下腳步回頭看看,那些曾經的美好都在一點點的散盡。如果説時間就是生命,那你是否珍惜了呢?無論多久,你都等不來逝去的青春。

我不知道孤獨象徵着何物,也許是精神,也許是肉體。人類生而孤獨,死後靈魂也無法倖免。孤獨就烙印在我們的靈魂深處,你的態度決定它被印的時間。因此,知者無畏,勇敢生活!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四)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族羣的亡滅!這就是《百年孤獨》的結尾。而這種結局,在書中開頭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100年前為布恩迪亞家族寫的羊皮紙裏早已預言。

從第一代家族創始者對原先生活的狹隘世界之外的空間的探索與發現,再到與世隔絕的馬孔多一點點成為人口聚集地發展現代文明,最後整個家族在一陣颶風之後一切歸零。就像繞了一個圈,最後還是歸到了原點。

看罷令人悲歎,心情像滾燙的池水一樣波盪不已,家族七代人一遍遍重複的姓名如同解不開的魔咒縈繞盤旋,給人一種迴環往復的沉重感,百年之間,看似人丁興旺的家族,每個人一出生就被禁錮在時空的鐵殼裏,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宿命裏掙扎,卻逃不過命運與時間的衝擊。

最睿智的人晚年被當成瘋子綁在樹上;最勇武的人從沒打贏過正義戰爭又悲情絕後;最美麗的人似上帝恩賜而來卻又荒謬地飛回天堂;最明理的人成為了政治犧牲品消失在歷史之中;最開朗的人死於連自己都不知道的不倫之戀裏;最後一人用智慧與閲歷得知一切後,成就了家族的百年孤獨……

沒有什麼可以永垂不朽,沒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獨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態,快樂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來回味的。你從迷茫中掙扎着走出來,奮鬥一生,發現這世上竟然什麼都不值得留戀,所有的偉大與渺小,所有的偏激與冷漠,如一個輪迴般在無聲地反覆,最後留下的是抓不着的孤獨。

在書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或是參加革命,或是讀書翻譯,或是出逃遠航,或是暴飲暴食揮霍無度,或是一生沉溺於情慾……這些條列式的方法,雖是布恩蒂亞家族的特性表現,卻也是極端真實的人性展現。

有文藝評論説,馬爾克斯藉助布恩蒂亞家族一百年的家史影射拉丁美洲社會。不過,我感到,馬爾克斯影射的還不止生養他的那一片大陸,甚至包括了整個人類。讀後感.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雖然有血緣關係,但在靈魂層面,彼此孤獨,他們並非息息相通的一體。這或許暗示人類,如果每一個人都以自我為單位,在靈魂的層面互為溝壑,而非結為一體,相親相愛,那麼,他們的結局是種羣的灰飛煙滅。

小説的結尾,馬爾克斯似在表達:只有當一個人行將死亡時,他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迪亞一樣,看清自己的命運與歸宿;那麼,當整個人類行將滅亡時,人類全體才會像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一樣,徹底瞭然人類的謎底——人類是怎樣一個物種?它到底從哪裏來?它走過了怎樣的歷程?……但是,這時,一切都已來不及,毀滅的時刻已到,人人在劫難逃!

《百年孤獨》冷酷地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類一次次試圖超越自身侷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時,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虛無和無力感之外,別無所有。我們在無謂的糾結之中掙扎,卻愈加深地墮入了無限的深淵之中,在孤獨中掙扎,卻終將被孤獨吞噬。尼采説“當你在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人類一切超越性的嘗試與對終極命題的追尋最終卻歸於空虛。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五)

《百年孤獨》是一部包容萬象、精彩繽紛的史詩級小説。一部悠長的家族恩怨史,隱隱約約中映襯着拉美社會近一個世紀的的波譎雲湧。於刀光劍影、戰火紛飛和兒女情長的期期艾艾與冤冤孽孽中,更是折射出一幅地道的拉美文化及社會人倫道德的畫卷。真可謂是一本奇書。而正本“奇書”正是圍繞着布恩迪亞家族與馬孔多一百年的興衰榮辱而展開的。

正如全書結尾處寫的那樣:這個註定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作為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代表作,書中充斥着大量作者運用誇張修辭手法後的痕跡(尤其是那場一連下了四年的雨和一掛就十年的豔陽,還有那兩百多節運送屍體的火車。浪漫主義的氣息隨處可見。),伴以各種或鮮明乖張,或沉鬱頓挫,又或是幽默詼諧的文字,於潛移默化中就牢牢吸引了讀者的眼球——一旦開卷,就讓人慾罷不能,恨不得一口氣就將整本書讀完,絲毫不顧忌那些枯燥晦澀的人名。

隨着情節的推移流動,作者巧妙地運用多種修辭和表現手法,尤其是寓情於景——作者通過時不時對景物的細緻描寫,不知不覺中調動了讀者的所有感官,使讀者擁有身臨其境之感,為烏爾蘇拉的勤勞勇敢而心生敬意;為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沉浮的人生與戰爭宿命而唏噓不已;為麗貝卡的食土情懷與孤獨終老而深深震撼;為費爾南達的保守虛偽而啼笑皆非;為梅梅激情卻無果的愛情而久久留戀……馬孔多前的小溪從原先的清澈見底到香蕉公司時的“色彩繽紛”再到奧雷里亞諾·巴比倫眼中的渾濁蕭瑟,馬孔多一百年來的風雨瀟瀟,即是無情的輪迴,也是自得其理的發展。

象徵手法的運用也為本書的表達效果增色不少。印象最深的就是馬孔多的居民集體患上失眠症這一段——馬孔多的居民為防止失眠症帶來的記憶力衰退,將每日所行之事、所言之語紛紛寫於小標籤上,貼滿整個居室。我認為,一字一句皆象徵着作者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過去的種.種回憶——儘管人們通過失眠症而變得精力充沛,但一直向前走的你是否還記得昨日的星輝斑斕?人生固然需要進步,但在疲累之時,欲休息之際,會不會因為已忘記回家、迴心裏的路而懊惱萬分,捶胸頓足呢?

在閲讀時,我也曾深深沉浸於那些精彩絕倫的神話典故中。到底是魔幻現實主義,吉普賽人的飛毯、日夜纏繞布恩迪亞的鬼魂、蕾梅黛絲的昇天、與死神對話的阿瑪蘭妲和那場如史前洪水般的大雨……為整部作品平添了引人入勝的神祕感。只可惜自己對拉美和西班牙的相關文化典故不甚瞭解,加之初讀此書,未能完全領略其中的奧義,甚是可惜。

其實,正如很多評論家所言,馬爾克斯似乎使用了一個巨大的哈哈鏡和一個不斷變換焦距的照相機,虛虛實實,拍出了一張張或誇張怪誕,或深情動人,或發人省醒的人間百態圖。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六)

時間在故事裏看着總是快的,但是轉眼百年多的滄海桑田,從初代的辛勤耕耘到末代的荒涼頹敗,真讓人有種難以言明的感慨。發散一下,覺得兒女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要的。像烏蘇娜瞎了之後想起來的那些,她眼中真正勇敢的人其實是雷貝卡,而她自己心愛的子孫們沒有一個擁有她所希望他們擁有的勇敢勤奮的美德。連小説前期的視點主角、前期我最喜歡的奧雷連諾上校也木有。

這個故事通篇看下來除了感慨家族的沒落之外並沒有特別深的感觸——關於商人對當地人民造成的傷害除外,作為東半球的人,對西半球南邊那個太過遙遠的拉丁美洲真是知之甚少,真如小説後面附錄裏所説具有如此深的歷史意義的話,也許布恩蒂亞家族就代表了最原始、最蓬勃、簡單又有開拓精神的拉丁原住民?然後後來的ZF和香蕉公司就像侵略者,侵略了這塊土地,在得不到利益的時候就果斷抽身而去只剩下破敗的小鎮了。

而最後馬孔多整個的消失,大概就是要改掉原始的社會風氣?

故事裏印象最深的3個人:梅爾加德斯、烏蘇娜和菲蘭達。雖然最後一個我對她實在十分討厭,但是依然覺得這個人的個性塑造得合情合理且十分鮮明。烏蘇娜代表了這個家族的興,也代表了這個小鎮的興,她的勤奮和樸實為這個家庭創造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菲蘭達代表了亡,扼殺了人性,拒絕接受新事物,迷信又保守,即使布恩蒂亞家因為歷史的原因早已積累下衰敗的因子,她卻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梅爾加德斯則是代表了局外人,似乎是一個“先知”的角色,他帶來了新的科技,知道故事的一切發展,他更像是一種力量而非真實的存在。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七)

到此刻為止,算是從頭到尾讀了一遍,不過依舊做不到很清楚,好歹是個大眾評價極其高的名著,總該需要留給自己一點此刻的感受方好。

也是因為機緣吧,前幾天看德川家康的空隙間隨意翻找,找到這本書,不是有人説什麼一輩子只讀一本書還是書架上只放一本書,不管他是怎麼説的吧,我也懶得去查,不就是一個人説的話嘛,沒必要讓我如此執着!就是這本百年孤獨了。既然有緣,我也接受,這本書起初其實並不令我喜歡,沒什麼感覺,人名字老長,感覺遠古開荒一樣,直到快到中程時方進入狀態,才知道他寫了個啥,這老馬也怪有意思的啊!

總體感受是這個人真的如同哪個書友説的,真的是被閃電劈到了才能如此文思如泉湧,不,不是泉湧,是洪流奔湧!他的形容詞用法,比喻,比擬,通感等等大量描述方法,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酣暢淋漓!他通過這種方式把普通人難以描述的東西給你描述得真實立體,栩栩如生,似乎我感覺這個世上沒有什麼事物,感覺是他不能給你描述出來的,當然我可能我讀書少!也有別的比這牛逼的?

對於什麼百年,孤獨啥的評價,書友們一針見血,長篇大論的多了去了,我沒那個才能,也就懶得説這個了!説點別的感覺,讀這本書,在這裏讀,的就是有這麼多書友,大家都相互幫助,扶持,解惑,真的蠻有意思!大家都在讀,有讀得快的,信手寫下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後來讀者看到了去回答,討論,他們又會看見了反過來回答,討論!這是我自己的實體書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進益收穫良多,在此感謝書友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e15jv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