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彩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彩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彩多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一

看到書籍列表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看過幾次,還是在高三那樣緊張的時候。靜靜的午休時刻,室友們都已入睡,我就小心翼翼的翻閲着這本書。高三是我讀課外書讀的最多的一段時間,而這本書正是改變我三觀的書之一。所以我選擇了它,所以我又從自己的一堆書籍中找到了它,所以我又在時隔一年之後翻開了它。我依舊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如此形容它,對他來説,它是久未歸家的浪子,被外人指指點點、惡意重傷,但是終究迴歸,成為了他的驕傲;對我來説,它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人生迷茫時的一座靜立的路燈。

《文化苦旅》中有對大家的追憶與推崇,巴金一生的酸甜苦辣,年少成名的風光,壯年收穫愛情的美滿,中年受文革迫害的苦楚與酸澀,老年致力於建設文革博物館與對自身的反思。世紀老人一別,不知何時再遇如此敦厚之人。謝晉導演,在導演界無人不知,他導演出的電影可令人啼笑皆非,可發人深思。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兒子英年早逝,二兒子痴痴傻傻。可無論自身的處境多艱難,依舊一心為大家帶來好的影視作品。這是人格的崇高,是對自己職業的尊重,對大眾的負責,亦是對生活崎嶇的不屈與樂觀。既是文化之旅,必然少不了各類文化景觀,威尼斯水城美雖美,卻又如帶刺的玫瑰,犯罪率也居高不下。山西的領導人曾萬分感謝餘秋雨先生,且為其樹立了一塊碑。為什麼?因為他旅居於此,倡導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當地的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他也曾去過濕冷的北歐,漂浮與北海之上,遙想當年航海家的魄力與勇氣,感受蔚藍深海遼闊無垠的神祕與魅力;去過小國荷蘭,觀賞國花鬱金香,一簇簇的花朵叢生,張揚一個國家的活力,但是花期很短,但荷蘭人為了留住鬱金香,將其製成枯花。我留不住你的青春,留住你的芬芳。一次文化之旅,榮為苦旅,只因不為享樂。

對於文化,我只能感受,難以感悟。底藴不足,不敢妄下斷語。我更感興趣的是對人物事蹟的敍述,對文革的批判。歷史書上的文革記錄,為國家留足了顏面,為人民留足了顏面。但是,事實就是事實難以掩蓋。一人之惡為惡,眾人之惡不為惡?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二

敦煌,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上下5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壯觀異常。她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她的名字讓中國人不得不抬頭挺胸去訴説。是啊,中國的歷史都書寫在敦煌莫高窟中,又怎能不讓人嘖嘖讚歎呢?

可她這顆明珠也關聯了一個令人厭惡的名字——王圓籙,他甚至淪落到做了一個不得不以化緣為生的道士。20世紀初,洞窟裏那些精美壁畫和中座雕塑那婀娜動人的體態都因為他的無知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陰影,洞中成了一片淨白,與此同時被淨白的更多的是唐宋歷史的結晶!

雖然莫高窟部分文物被如此踐踏,但在那之後,莫高窟享有極高的地位。

20世紀40年代,中國成立了莫高窟學術研究和保護機構;60年代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加固;80年代的時候開始,莫高窟進入了現代科學保護時期。由此可見,中國就是以怎樣的速度向前發展着。現在進入莫高窟,看到的不是滿地塵土,而是保存完整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

兩萬多尊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更多的是精妙絕倫,內容豐富多彩。藏經洞面積不大,曾藏有我國古代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

回首過去,的確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但那都已經過去了。擁有今天的精彩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光芒。當日本學者聽完中國敦煌學的報告會後,用沉重的語氣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聽到這句話後,那些學者們應該感到無比的欣慰吧!的確,世人見證了中國的成功。

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第一名宇航員楊利偉飛上太空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帶着翟志剛等三名宇航員上天也只過了五年。現在,我國正在籌備火星探測器的發射,可見中國飛黃騰達之迅速。

北京時間2001年7月13日22時08分,一個令中國振奮的消息——申奧成功瞬時間傳遍了整個中國。中國沸騰了,一片歡呼雀躍的景象。在之後的七年裏,中國羣眾體育工作加快了步伐,不斷加強,蓬勃開展。在2008年我國舉辦的奧運會上,中國以51枚金牌,21枚銀牌,28枚銅牌,共100枚獎牌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第一,這就是一個多麼令人激動的消息!

1932年,我國的奧運第一人劉長春還未挺進決賽;1960年,台北選手楊傳廣奪取十項全能銀牌,他是中國第一位獲得獎牌的運動員;1968年,紀政獲100米欄銅牌,她就是中國第一位獲奧運獎牌的女運動員;1984年,許海峯在男子慢射中獲得金牌,這一洗了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想起中國的奧運史,再看看今日中國的成功,足以見得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中國人不是別人口中的“東亞病夫”,而就是一條龍,一條蓬勃發展着的巨龍!

中國還在不斷向前發展,在奧運路上,在藝術路上,在經濟路上,在科技路上,中國將會越來越強悍!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三

某種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詩意似乎註定要與艱難相伴隨。

——餘秋雨《文化苦旅》

我像平時一樣大步流星又輕快地走着,突然被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絆倒。在這平坦的道路上怎麼會有這樣一塊礙事的石頭呢?我回望一眼這打亂我腳步的傢伙,天哪!竟一眼看進了心裏,“咯噔”一下滾進了心的空隙——再也揮之不去了。

一眼萬年

這明明就是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為什麼我卻看見它出現在王道士發現的洞窟中,出現在刻有“陽關古址”的碑旁,出現在圓明園的廢墟里,出現在無數人曾被血與淚衝破的堤壩間,出現在文化苦旅那必經的道上?

粗糙的表面爬滿了無數條裂縫,似乎在訴説着一段歷經滄桑的過去。每一道斷痕都是內心翻江倒海後被撕裂的傷口吧。為那些愚昧的人們無知的踐踏;為原本的完整卻強行決裂後的零落;為中國文化曾經的衰落與悲涼在淌血吧。只是,血跡已經風乾,早已被歲月烙下陰霾,那斑駁的色澤便是每一次被恨與痛覆蓋過後留下的見證。那些稜角又代表什麼呢?是一段段傷痕累累的歷史所刻畫下的缺口?是一次次逝去的輝煌留下的刺痛的印記?還是每個中國文人內心斬釘截鐵鑽研的突顯?亦或是中國文化在時間的打磨下愈顯堅韌的造化呢?

究竟是怎樣的石頭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

一觸震魂

忍不住用手去觸碰這塊顛簸了太久的石頭,不願只是停留在其直觀的表面。心疼地欲撫平這縫隙,更想真切地去感受每一塊凹凸的起伏以及每一處粗糙的摩擦。

我竟心甘情願地把心交給這石頭,任憑自己捲入感情的漩渦:為敦煌國寶大量流失這頁悲劇而遺恨;為範欽及其後人可貴的文化良知而動容;為清幽靜謐的江南小鎮而傾倒;為長江三峽這幅山水畫卷的瑰麗而自豪……我正和每一段中國文化探索的心路歷程一起跋涉,和每一座用人格與良知築起的文化長廊共同堅守。

我的手還很細嫩,為什麼觸摸到的只能是粗略的大體?反觀那些長滿繭子的手卻更能敏感地體味隱埋在肌理間的深邃。

我的手力量不大,為什麼如此飽含命運與情感的石頭似乎依舊扛得起?反而那些粗壯的手臂卻更艱難地承載着這份重量。

——十指連心!

我的心還需更多地去觸碰,去受震撼。

一聽穿心

一直在用童心品讀着這些古老的事物,但是每當面對印象中的那一片碎瓦、一角殘磚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深沉起來。看過那些斑駁,身臨那些蒼涼。頓時,耳畔激盪起幽歎。在流轉的時空裏,似乎用耳朵才能把那一杯滿溢的滄海品得更細膩。

聽一聲聲滾落在字裏行間的啼哭;聽一排排詩人、學者放達的腳步聲;聽一漾漾噴湧的深入骨髓的摯情;聽一片片被蝕的歷史的自解。石頭的每一次撞擊是火光燦爛前鏗鏘的號角;石頭的每一回落地是隕落時最單薄的歎惋;石頭的每一個雕琢又都是殘存後最悸動的感慨。

脱離了石頭的本身去融入這道道皺摺和夾縫,我除了聽見那遠古的迴音與呼喚,更聆聽到了心的聲音——這是我自己的聲音。當憬悟穿透心靈,自破一片黑暗時,刺眼的亮光讓久眠于思想、精神內核的意識甦醒,令久等的小宇宙爆發。

讓每一眼看得更深;讓每一觸辨得更細;讓每一聲聽得更貼近於心。

我慶幸因為這塊石頭我駐足停留,於是重新調整了步伐和看風景的心情。它代表的不是這本書,而是文字之後曾經陌生的文化和潛藏的感情。它就像是一塊撞,但蹣跚下卻也抖落了詩意。因為身上流淌的血液,讓痛苦更苦,讓辛酸更酸,讓豪情更豪,讓堅強更強。在那個世界的入口旁,毅然刻有中華的魂,民族的根,文化的精髓也早已站成一列堅毅,刻入中國人的血脈。

現在的我究竟走向了哪兒?

一半的我走向深邃的心。一半的我走向博大的情。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四

文化之旅苦在哪裏?帶着這樣的疑問我開始閲讀了本書的文字,希冀書中給予我清晰的解答,跟着作者餘秋雨的文字,我隨着他來了一場關於歷史、關於文化、關於靈魂的豐富旅行。從道士塔、莫高窟、陽關、洞庭湖、廬山、都江堰、三峽、柳侯祠等多處名勝中,領略了許多神奇的自然山川風光,也與中國文化來了一場邂逅。

夕陽下朔風凜冽的塔羣,它藏着無言的悲憤,源於一個時期愚弄的人們對文化瑰寶的`忽視因而造成的遺憾,王圓籙“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歎息一聲,走到放大機前。”

沙漠深處神祕安詳的莫高窟,那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容納了一代又一代藝術家無量度的才情。初看陽關,凹凸的土地、繁星的沙堆,初思會覺普通無趣,後細想恍然大悟,那是温厚詩人贈臨別友人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的情懷陽關,它藏着某一時期人們綿綿壯美的情懷。“要末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的白蓮洞,遠在四川平原穩穩當當造福人民千年、那比長城歷史還要悠久的都江堰,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供奉一代文豪柳宗元的柳侯祠,它的存在,讓無數文人得以仰望、也激勵着柳州的歷代官員。這些我從未涉足過的地方,在作者的文筆中,通過一段段或優美或冷肅的描述我切實地感受到了它們,可以窺探它們的面貌以及被時間沖刷的些許痕跡,一堆平凡塵土、木材的堆砌,本該是平淡的存在,卻因文化靈魂的注入,可以跨越時間、空間成為許多人嚮往的遠方,令人驚歎,這大概就是作者所説的“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看了多處古蹟後,作者還帶我觀看了他自己的文化世界,來到他的故鄉,看了他老屋前的窗口,聽他述説了兒時老師的故事、夜航船、牌坊的記憶以及信客這份滿載希望卻步履艱辛的職業。

粗略看完後,我頓感疲憊,因為閲讀時不斷衝入腦中書中的大悲憤大喜悦,讀完後感覺他們一下子又抽離了出去,這種情感的體驗確是讓人心累。關於“苦”的答案,起初還是難得《文化苦旅》“苦”的奧妙,旅途中奔波勞累、美好的記憶容易消失這些就是作者所説的苦嗎?思慮過後還是覺得不對,是我眼界過於小了,細想書中的內容,再看中國文化走過的路,才發現他説的不是個體、也不盡是一種情緒,而是一種悠久又龐大的文化——中國文化,在外漂泊、被埋於地下、易被摧毀難以保存這些都是它走過的艱辛,被歷史“苦澀”的承載着,被無數人艱苦的傳承着,像一個苦命的老者,經歷風雨,苦行至今。

雖然書中文字多少是有些悲情哀調,但也有帶着振奮人、激勵人的力量,旅途很苦,對前行目標迷惘時,他説:“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所以未來的道路,我將如此話一般:爬,只管爬。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五

淡青色的封面,模糊了村莊淡淡的剪影,輕煙隨風而去。翻開略略泛黃的書頁,有一雙足跡,踏遍山水,穿越千年時空,走進歷史風塵的深處。我亦隨行,追尋一場文化的苦旅。

《陽關雪》人文之旅: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拌和着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後的寒風中抖動。”陽關古址便坐落在這裏,在它身前,沙墳如潮;在它身後,寒峯如浪。

陽關本是一個小小的關卡,可王維的到來,還有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温醇詩句,讓它也添了幾分長安的文氣。詩中的告別,也不曾是執袂勸阻,取而代之的是放達的步履和豪邁的勸勉。的確,盛唐自有其博大的氣象,它是包容,是自信,更是藝術,情懷的弘廣。然而,宮殿只為藝術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彈指一瞬間,隨着繁盛的消弭,那一份壯美,那一種開闊的氣度與胸襟,也在歷史的風雪中銷聲匿跡,只剩下一個坍塌了的陽關,和荒原上的沙堆一座座。

跟隨着紙上的文字穿越千年,人文情懷的沉浮興衰令人感慨萬千。我也漸漸明瞭,文化,絕不能因封建專制而遭禁錮。只有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方能使它充滿生機,再現文化盛世。

品陽關興衰,我懂得了變遷的滋味。

《山莊背影》民族之旅:

“月亮升起來了,眼前的山壁顯得更加巍然。”波瀾不驚的文字中,我讀出的卻是波瀾壯闊的歷史。

遠居華夏邊隅的避暑山莊,莽莽蒼蒼的山嶺間,一座座宮殿以一種獨特姿態凝視着周遭的世界。揭開其遮蓋已久的面紗,便是大半部清代史。從康熙帝的勵精圖治,機敏絕人,木蘭圍場上,身影縱橫馳聘,到乾隆帝的好大喜功,洋洋自得,封禁西學,閉關鎖國;再到咸豐、慈禧時的內憂外患。時光洪流中,山莊的背影愈見悽迷。它終成荒園,漸漸被世人所遺忘。

放下書,凝思,腦海中,是一幅清王朝由盛轉衰的畫面。是啊,山莊的背影,便是一個王朝的背影。在時代變遷的路口,也許學習他人,謙恭自己,才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屹立於世界的道路。

望山莊背影,我品得了滄桑的滋味。

《寧古塔》生命之旅:

狂風舞動着沉寂的黑土沙礫,星星點點的白楊點綴着一條亙古踏就,無人問津的驛道。“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這便是寧古塔,古時多少文人賢士流放離家的終點站。

然而,書頁上一個個厚重的文字,卻在向我緩緩訴説,那些慘遭陷害的名士,並未如人們想象的那般脆弱無力,屈服於命運的打擊。方拱乾、吳兆騫和一大批苦厄的文人,在華夏大地的另一端點,尋找到了生命起始的單純。褪去千斤重壓的烏紗帽,他們跳出了功名利祿的捆縛。在艱難中,從前在政見上彼此的偏見渙然冰釋,他們生死莫逆,築成心之長城,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讓文化煥發新生。

思緒隨文字遊走,我醒悟,苦難只是生命中一場修行。而那些真正高貴的靈魂,總是在經受磨難之時,仍能有淡然自若。吟詩作賦的勇氣和信念。

遙望寧古塔,我悟出了生命的況味。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文化苦旅》引我穿越千年,走遍山水,漫溯人生。那聲聲喟歎中的文化情懷和人間百態,便是苦旅路上的清泉,滋潤着我的內心。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六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學生時代,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我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對這本書十分推崇,但是不知為何,我一直沒有機會讀到這本書。今年,女兒五年級了,她的語文老師推薦孩子們讀這本書,女兒讀完後跟我説這本書真的很好看,強烈建議我讀一讀。終於,我翻開了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終於享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給我們提供的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國之旅。從莫高窟到道士塔,從荒無人煙的西域到人間天堂蘇杭,作者的足跡遍佈了大半個中國。餘先生喜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體現出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歷史感和滄桑感,因而飽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憂患意識。作者在開篇寫自己遊白帝城、黃鶴樓、寒山寺的經歷,由己及人,寫出了當今人們骨子裏對“詩”的追尋,歸根溯源,便是人們的歷史文化情結。

作者將旅行時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藴含着作者對中華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尋與思考。作者筆下每個地方都隱藏着千年來中華文化的印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書中寫了有“天府之國”稱號都江堰,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天一閣。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地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正如作者在本書序言中所説: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裏,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温暖方式。興許我一輩子也做不到行萬里路,但我願意在時間的荒野裏,靜靜閲讀此書。於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嘗不是一場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 篇七

人生步履匆匆,總説要慢下來細品人生,可又有幾人能真的做到呢?

從第一次翻看《文化苦旅到今天已經有些年頭了,可當我再一次打開書時 ,那撲面而來的書香氣息和餘秋雨先生那躍然紙上的文字便很快讓我深陷其中。

第一次囫圇吞棗般讀下這本書時年齡尚小,對於餘秋雨先生的苦也只是淺嘗輒止的閲讀,許是年齡尚淺總是不明白苦從何來,為何而苦。可當到了這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時代卻彷彿一切都撥雲見日一般。

人生長河慢慢,人生的旅途又何嘗不是一次苦旅呢?試問這匆匆人生中有多少人能像餘秋雨先生-般毅然辭去一切的官職,不顧功名利祿隻身一人去探尋中華民族那被時間封存已久的歷史古蹟呢?我想大家一定會説不吧?可餘秋雨先生卻做到了。

有一句話説得好,“一個忘記了歷史的民族是可悲的”,可人們殊不知,中國燦爛輝煌的文明正在被時光-點一點的磨滅,直到最後可能會消失殆盡。

你是否也曾想過,如果古時中國的官員不那麼腐敗,曾經的制度也不那麼封建,如果王道士能夠再勇敢一點, 哪怕只是一點 點,也許那些曾經輝煌的文化典籍也不會淪落他鄉吧!

人生慢長,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每來到一處古蹟,總會不自覺地問一問自己,“她”的前身究竟是如何的呢?當你驟然醒悟過來時,也定會歎一口氣吧,原來我們也早已經忘卻了。

總喜歡在清晨時分捧起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故事裏的情節似是化不開的一杯清茶,總是有濃烈的苦,也有回味後的甘甜。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旅行的步伐,帶我們重温了中華民族不可忘卻的歷史。

如今的我們再一次走過先輩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每一個亭台樓閣都在煙雨朦朧中訴説着那些難以開口的往事,跋山涉水來-場説走就走的長途旅行何嘗不是一場苦旅?靜靜聆聽歷史的可歌可泣又何嘗不是一場苦旅呢?

有時在讀到怒氣四起時,我也曾想,如果我能夠早一些出生 ,是不是就能攔住那一批運送着中華文物的車輛呢?王道士是不是也就能成為那千古罪人?也許,當今的考古學家也就不用一次又-次卑躬屈膝地像外國博物館討要研究那些本該屬於我們的燦爛的敦煌文物呢?

有時當我實在困惑時,我也會問究竟是什麼讓範欽死守着天一閣那麼多年 ?明明僅僅只是一個藏書閣,卻被他注入了畢生的心血?還傳給了後世的一代又一代,我想也許是因為熱愛,也是因為初心,正是他的一份堅守,給後人留下了一片小小的精神休憩之處。

可歷史卻總是不能逆轉,留給我們的也總是隻剩下無法彌補的遺憾。讀《文化苦旅》便是-種精神上的享受,一次心靈洗禮。

在匆忙人生中,捧一杯茶, 讀《文化苦旅》在薄霧將歇的清晨,感受着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現實也是笑對人生。失意時總會想起範欽先生堅守初心;驕傲時又想起一個又一個歷史人物盛衰興敗的歷史。

餘秋雨先生筆下的一字-句,皆是他所走過的每一步路程;一情一感, 皆是百年來滄桑的路程,蜿蜒綿長。

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我們在山水中解讀歷史,在歷史中重視文化,在文化中再識山水,讓自己的林混感受文化的薰陶、隨心所欲品《文化苦旅》與塵世的喧囂隔絕,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所謂的歷史。960萬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而輝煌的華夏文明。

總在想,究竟是什麼,支撐中國文化,一路走過了那麼多年?一個名族的強大,來源於他文化的傳承,在時間的流逝後,是否那些曾經被埋沒的歷史也在等待着被人重新拾起,輕輕撣去那一層厚厚的灰塵,巧笑嫣然地對他説:“原來你一直都在。.。.。.

書總是有結尾,可歷史仍在繼續,走!歷遍人間大好河山;品,品百態歷史,笑看人生!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八

我拿到的《文化苦旅》是牛皮紙的封面,書內的紙張泛着青黃。我不知這樣安排是否刻意,只是當我翻開它的時候,不禁莞爾:它,與餘秋雨先生自命的“漂泊旅程”倒真是十分相襯。

讀它的時候,我也正在旅途中,同樣懷了一份“旅”的心境,只可是,我的這段旅程要舒適安逸得多。合上它的時候,我仍在旅途。坐在一輛稍有些顛簸的大巴車上,輕輕撫過牛皮封面上四個工整卻厚重的黑色大字,心中久久無法平靜。我想,我和先生一同,作了一次漂泊,只可是,我,漂泊在墨跡裏。

先生寫過的山很多,我卻偏偏記住了一座沙山。那座依傍着月牙泉的,鳴沙山。閉眼,是大漠一望無際的黃沙。可當我睜開雙眼,看到的卻是那幾座連綿的沙山。鬆軟,緩緩滑動的細沙,時而隨風高旋,時而沉默於腳下。血色殘陽,金黃戈壁,美不勝收。

這一路,雖然我僅將手指覆於書頁上的墨跡,卻分明感到自我和先生一齊爬了這沙山。我彷彿能夠感受到腳下所踩的沙地的起伏和柔軟,感覺到下陷的沙粒流動的觸感。我心中的那份急躁,竟是由“不能迅速登頂”而生。所生一雙健康善於爬山的腿,卻奈何不了這眼前的鳴沙山,換了誰,都難免有些急躁。但先生教會了我怎樣心平氣和怎樣忍耐與堅持。慢慢地,一點一點向沙山的山頂靠近。站在山頂俯瞰月牙泉的那刻,我只想抬頭與先生相視一笑。

那明晃晃的月牙泉對我的誘惑不比先生小,於是“哧溜、哧溜”的幾步,又一次來到山底。順順當當地,沒有前僕,沒有後仰。

突然被自我的會心一笑驚醒,回想腦海中的那座沙山,金燦燦,明晃晃,熠熠生輝。

人們説,這是一個普通的溶洞;先生説,此洞要麼不進,進去便是半個詩人。

踏着先生的足印,我也同樣跌跌撞撞地往裏面走。這是一個漆黑的洞。伸手可觸到凹凸不平的石壁,抬頭就是無數尖鋭的鐘乳石。頭頂蝙蝠橫飛盤旋,腳底盲魚遊竄,或許,這就是闡述歷史應有的氣氛?

有水聲,或許是千百年前的水?有叫聲,或許是千百年前古老生物的後代?我不明白。只是我明白,當我的手撫過一行行墨跡的時候,我彷彿正撫過一扇石幔,那上邊嵌着海螺貝殼,還有古老的珊瑚,在我心底重重一擊。那一瞬,滄海變桑田。

我是追隨先生的腳步進入這個洞的。這個洞,在我眼前是那麼神祕,卻又那麼滄桑。人類的祖先曾出此刻那裏,他們舉着明明滅滅的火把,如電影片段快速在我的眼前回放閃過。歷史磕磕絆絆,最終走到了今日,這個洞似乎就是它的眼,漆黑深邃,卻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親切感,靜靜地看着如今的人們,給這沉寂了千年的洞穴,再一次帶來人的生氣與新鮮的腳印。

它的名字,是白蓮洞。

西湖,是一個太老太老的話題。世人皆寵的西湖,總一次又一次被提起。儘管已去過多次,岸邊的石板石磚,細小的土粒,以至柳樹幹上有個特殊的紋路我都記得清晰。但再次看到先生寫這個題目,一時竟有了初次邂逅時的心動感覺。西湖很厚重,的確,就像先生説的,它積澱了太多的朝代。跟着先生,從未觸碰過西湖水的我,最終觸到了。它細細地從我的指縫間穿過。我跟着先生,從宋代勝蹟游到清代遺宅,恍惚着穿越了四個朝代,誰能在此刻告訴我歷史的真諦?怕是,誰都道不清吧。

在這西湖畔,我看到一位位文豪、詩人、才女、隱士從那裏經過,還有兩段神話般唯美的感情故事。猛然抬頭,我看到先生定定在湖岸迎風而立,若有所思。

眼前那被薄紗蒙了許久的西湖最終除去了迷茫,斷橋無言,荷羣無言,碧水無言,可我,卻什麼都聽見了。

一次又一次,細心翼翼地觸碰着青黃紙張上的墨跡,我想,我是作了一次漂泊的。在墨跡中,跟着先生從荒涼大漠,行至温婉華中,再到精緻的江南。一路顛簸,一場苦旅。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篇九

讀完《文化苦旅》,從《道士塔》的漫漫黃沙開篇,和着異鄉漂泊者的腳步聲結束,從兩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讀到兩千年後非常時代的吳江船,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讓一顆不堪負重的心靈,只能用沉默的眼淚來回答歷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與太多的無可奈何。

原來散文,真的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餘秋雨先生的文采當然是好的,華彩明麗的辭藻,工整通暢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透過詞句背後穿透歷史迷霧的畫面,越平凡質樸越令人動容。王道士遠望外國學者拉着滿載敦煌文物大車的背影,天一閣門口及膝深的積水與樓閣上滿地的棗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靦腆年輕女老師們,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紋上,送孩子們遠去而揮動的小手絹,那兩個為開了一冬的臘梅花瓣撐着紫綢傘的小護士畫面在一個人物身上定格,停頓一下,又跳到另一個場景上,再停頓。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麼浩大深奧的中國文化歷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氣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讓忍辱負重有了發泄的具體出口。

就我個人來説,最動人的一定是那篇《風雨天一閣》: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麼?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就這一句問話,竟然讓深夜讀書的我感慨到泣不成聲。對於一個在22歲就離開了故土的漂泊者來説,我從來沒有對歷史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過多麼深厚的興趣,書生這個詞實在離我的個人旅程太遠。我捫心自問,究竟是什麼觸動了一個甚至對歷史具有抗拒心理的異鄉人的神經,讓那種心痛與感觸都尖鋭到幾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淚來與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心靈共鳴?而《文化苦旅》整本書我仔細讀了兩遍,仍然不敢動筆寫,直到再讀完了《山居筆記》才終於決定下筆整理自己的思緒,這些文字下面究竟藴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力量,讓我的筆為之躑躅,讓我的心靈為之震盪而深感敬畏?

讀《文化苦旅》第一遍時,對這本書的感覺是複雜的,除了感慨,對有些篇章某種語氣的厭煩也是強烈的。這種厭煩主要出現在作者時不時站到歷史代言人的角度上發表感懷之刻,更在《狼山腳下》一篇中到達了頂峯。那些大而空的言論、呼籲、名詞、慷慨陳詞,那些對中國文化進行總結式陳詞的語氣與對古今文人命運的對比推斷讓人心裏總不自覺的產生某種不服,不耐煩:這究竟是何許人也,敢這樣張狂的把整個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來龍去脈都籠絡進自己的思想體系之下一一解説!可在厭煩的同時,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鋭,他的精確。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盡了上海人的尖刻與斤斤計較,又通過謙讓與不謙讓的比較深入到單元與多元世界觀的差異中去,怎麼不是以小見大?剛剛為《五城記》中構建召喚後代這樣的詞彙而反感,再翻幾頁,蘇杭與星羅棋佈的江南小鎮們又温柔的用吳儂軟語煙波暮靄把剛才的對立情緒抹去,可在舒暢的同時,人格方位與地理方位又跳出來讓我不得不撇撇嘴,把書放下,歎口氣,再讀。

這樣複雜的情緒一直伴隨我讀完最後一頁。既然説不清,理不順,那就必須再讀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緒平復下來,所有的感想沉澱出來,才深深體會到,張狂也好,空泛也罷,每一個字背後卻都是深切而誠懇的情感與傾訴,就如同那句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一樣,揹負了太多的重壓與積蓄到不得不爆發的深切悲憤,題目本身太大,平實的由淺入深由小見大是多麼得不易!

這份真摯,在《廢墟》中表現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變成一種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聲長歎。我一邊在為那些因為心境過於急切而突兀出來的大詞彙們所皺眉,一邊又為這樣摯誠的一種迫切而由衷的慨歎。是的,如果他不站出來揮手,呼喊,不管語氣是否不夠謙卑,不管調門是否過於鼓譟,我們的時代究竟又有誰更有資格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重量呢?或者説,難道真要具備某種資格某種背景才能站出來呼喊呼籲嗎?在這樣的時代,難道文化還只是精英們的特權?

文字上的完美儘管艱難,但畢竟是一種技,可修煉,可學習,可提高,還可炫耀,可虛張聲勢;文字背後的真實社會責任感、緊迫感,一種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煉,一種願意負重敢於吃苦的力量,這些,更是《文化苦旅》區別於其他散文的核心,這些,才讓我這樣對歷史本來並不幹興趣的讀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篤篤聲與船槳劃破江面的水濤聲,才讓我數次在夢中拜倒在天一閣硃紅大門前虔誠的膜拜,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

文化,不管在哪個時代哪種文明下,都是一種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與社會習慣真正為一個人的本源與根基寫下定義的力量。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十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閲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説,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ezv9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