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多篇600字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多篇600字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多篇600字

四十不惑的吳曉波象其他外國媒體記者一樣寫出了自己的史詩性大作《激盪三十年》,推薦研究中國企業管理和關注中國經濟的朋友們一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激盪三十年讀後感,希望你喜歡。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1

1.進步的肯定。

時代在進步。70年代的中國人,穿着破爛的衣服,帶着土鼈的雷鋒帽,家裏有個黑白電視機就算富貴人家了。到了80年代,起碼飯不愁吃衣不愁穿了,但對大部分人而言大家電洗衣機還是夢一般的存在。到了90年代,娶媳婦時新三大件——電視冰箱洗衣機成了基本要求,不論城市農村,大部分家庭有了至少一件大家電。然後是2000年以後,街上的私家車越來越多,大部分人的住房越來越寬敞。這三十年是進步巨大的三十年,放在古代,絕對是一朝的盛世。雖然偶有波折,雖然有人時運不濟,但總體而言,所有人都在向前走。

對這樣的進步,我們應該有所感謝心懷感恩,感謝身上的枷鎖越來越少,感謝公平公正越來越多,更應該感謝所有中國人的努力。

2.三十年的反覆、波折。

這三十年,雖然在前進,但難免曲折。為了保護國企,有幾次大的宏觀調控,打擊了不少新生的私營力量;為了穩定,中斷了對政1治改革的探索;為了税收,搞了分税制造成了房地產經紀的扭曲增長。三十年裏,大浪淘沙的同時也埋沒了多少英豪,褚時健、潘寧、李經緯、温州的八大王,皆在反反覆覆的**中折戟沉沙。有些人是幸運的,他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安全度過了摸石頭過河的漫漫長夜,熬到了曙光初現;有些人是不幸的,因為他們沒有乾爹親爹,企業被吞、個人流亡,從此杳無音訊。這三十年如同大海里的浪潮,進進退退,有的人被拋上了荒涼的岸邊,有的人找到了寺恣。

3.成功的人共同點。

成功失敗以何而論?是錢的多少,還是名的大小?沒有一個合適的尺子來度量。姑且以財富而論,看看這三十年裏湧出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吧。

第一是膽大。在改革開始之時,只有模糊的政策,沒有實際的細則。每邁出一步,都可能是錯,導致深陷圇圄之禍。那些在這黑夜中成功的人,都是膽量極大的。

讓我敬佩的希望的劉氏兄弟,先從辭去公職回到農村創業,得頂住多少鄉親的蜚短流長;去珠海創業的史玉柱,也是辭了公職,之身去到珠海,找個屋子吃着泡麪埋頭40多天開發軟件,何等痴狂;華西村的老書記,就冒着身家性命在村裏偷偷搞加工,改革開放時抓住機會把村子搞成了全國聞名的富裕村……

那是一個撐死膽大餓死膽小的時代。有的人膽大,因為他們本就赤貧再無可以輸的;有的人膽小,因為他們身在安逸穩定的國企,貪戀這美好的生活;還有的人膽大,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好爹、好叔叔伯伯。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2

讀完《激盪三十年》,豁然開朗。這樣一個巨大的國家,想要過河,談何容易?船是沒有的,因為沒有哪個國家願意讓我們崛起。游泳也是如此,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樣子貨比劃比劃還可以,核心技術是沒有的。抬起頭來趟水過河呢,河水中暗流洶湧,想要站直了別趴下,沒有個抓手做支撐,也是萬萬走不動的。剩下的就只有潛入河水,在水中找到一塊大石頭,死死抓住,站穩了腳跟就趕快尋找下一塊大石頭,中間還要抽空呼一口氣,有時候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塊大石頭,還是鬆動的,甚至有時候還非常兇險,稍有不慎,就會被河水沖走。

我們的國家就是這樣一步步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從淺灘走入河水,激流中奮鬥,如今我們來到了河水的中央,這裏看似平坦,實則暗流湧動,但是我們知道,目標就在前方,只要目標不變,艱苦奮鬥,終能到達。

1978年,當中國從一片泥濘中站立起來的時候,發現前方的路已經不見了,未來在哪裏?怎麼走?整個國家陷入了迷茫之中。但是中國人從來就沒有被困難打倒過,小崗村的手印按下了中國重啟的按鈕,中國這輛巨型機車發動起來了。隨之而來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方法開始嘗試進行經濟建設。國家也發動起來了,鄧訪日、訪新加坡,每到一地,必然問計於當政者、企業家,目的只有一個,如何才能搞好經濟建設。很快中國的經濟開始進入了快車道,外資從觀望到試探,從小規模投資到大規模進入,中國經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復甦了。

正當中國經濟大踏步前進之時,誰也不會想到,經濟過熱、通貨膨脹隨之而來,這些對於沒有經歷過市場經濟的中國而言,都是陌生甚至於可怕的東西,其危險性絲毫不亞於經濟停滯所帶來的崩潰。但是中國依然沒有在這樣巨大的危險面前低頭,我們知道無論多大的危險,社會依然要前進,困難依然要面對。經濟調控、打擊投機倒把、懲治經濟犯罪,一時間國家肅然,經濟活動戛然而止。今後的路如何走,姓社還是姓資,社會主義道路還能不能走下去。鄧同志高瞻遠矚,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問題,從中央的高度迅速調整認識,發展經濟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可以因噎廢食。由此中國經濟再次走入了快車道。

之後的中國經濟一直沿着經濟過熱、宏觀調控的路線在發展,但是我們也看到,通過逐漸的左右調和,中國慢慢走向了正確的道路。企業發展走上了正軌,國家經濟逐漸穩定,我們安全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全球性經濟事件,GDP常年保持在高增長的水平上,並最終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當然在隨後的十年,我們不出意料地成為了第二大經濟體)。

如今回頭看去,國家的發展沒有一帆風順,沒有既定路線,沒有可以參考借鑑的教科書,我們只能靠自己。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黨帶領國家,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摸着石頭過河,把我們這樣一個落後貧窮的國家逐步發展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大國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3

回到歷史本身,78年以後中國企業的發展説白了就是國營、民營、外資企業三股勢力的鬥爭史,至今依然。相比國營企業出身正統以及外資企業實力強大,民營企業家們除了敏鋭的嗅覺和頑強的鬥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麼與對手抗衡。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出身草莽,不無野蠻,性情漂移,堅忍而勇於博取”的羣體,令人難以置信地讓自己的企業在體制外壯大,在資源、市場、人才、政策、資金甚至地理區位都毫無優勢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速成長。這其中自然有機遇問題,也迴避不了原始積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營企業家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往無前的氣質,對我們年輕人的成長更具借鑑意義。我突然想到一個人——史玉柱。和大部分中國人一樣,我向來都把“史玉柱”三個字視作黃金搭檔、腦白金的代名詞,可如今讀了書中關於他的故事,看到一個“巨人”閃耀登場、迅速覆滅、然後頑強重生的過程,看到一個民營企業家絕不言敗的傳奇人生,心裏竟生出幾分敬佩。失敗、挫折是人生無可逃避的課題,對於成功、順利的嚮往甚至會加大解題的難度,那麼,在前途未知獨自前行的人生路上,又有幾個人能交出史玉柱那樣的答卷呢?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撇開中國企業的具體案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意志的變動軌跡對於個人的發展也是有所啟示的。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蘇南模式温州模式再到可持續發展,從無條件保護國營企業到大規模推廣國退民進再到國家堅決壟斷命脈行業,從開放沿海城市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到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一路走來,雖然政策設計常有反覆或者模糊不清的情況,政策效果也常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國家為完善體制機制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且改革的意志無可阻擋。反觀我們自己,從蹣跚學步對人生作出第一次嘗試那刻起,不也是踏上一條無可回頭的成長之路嗎,註定要不斷地接受考驗、不斷地走岔走彎,併為此不斷地調整自我、不斷地明確目標。其實我們的人生同樣是“摸着石頭過河”,就像國家的改革實踐那樣,經歷過諸多次激情嘗試後才能夠把準方向穩步前行。只不過個人對未來的預期無法與國家相比,所以我們還要懂得“三十歲之前做加法,三十歲之後做減法”的道理。當我們不再年少青春,不再敢説“大不了從頭再來”這句話時,我們就必須學會理性思考並慎重選擇,以對人生負責任的態度,將有限的精力投到自己認定的事業中去。

閲讀《激盪三十年》,無疑是一個百味雜陳的體驗過程:親切,因為和這段歷史有25年的交點;陌生,因為向來處身事外不問天下;激動,因為青春的躁動被企業家的故事挑弄起來;遺憾,因為匆匆走過一個充滿機遇的年代。所幸的是,作為一個小人物我至少沒有在改革的跌宕沉浮中成為犧牲品。90年代末的基金黑幕給大眾留下的教訓是慘痛的,它提醒小人物們千萬不要被財富左右理智,集體的瘋狂可以瞬間叩響天堂之門,但必將猛地跌進地獄之淵。在此我並沒有給出價值判斷的意思,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參與歷史的方式,每一種方式又都暗示着歷史的必然選擇,然而就像湖光千色,水波是冷的那樣,光陰百代,時間也是冷的。時間會冷卻所有的喧囂和躁動,只留下有秩序有理性有韌勁的力量,穩穩推動歷史前行。如果這麼講,曾經波瀾不驚的生活倒勉強可以算是有秩序有理性有韌勁的了。只希望下個三十年,我們這些小人物能多一份熱情和自信,以及對這個時代的擔當。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4

閲讀《激盪三十年》,是一個百味雜陳的過程,帶入感、激動、憤青乃至莫名的悲壯,直至最後一頁。帶入感,因為對這段歷史有交集或者説自己就是伴隨着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清晰地記得自己上大學時還需要帶糧票,那時學校食堂的饅頭也才3分一個,及至後來的中關村興起、2000年互聯網泡沫、股市狂熱,再到當下的移動互聯網,回憶沒有任何門檻;激動,主要是被企業家的故事挑弄起來的熱情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躁動;憤青乃至悲壯,則更多地是看到種種失敗以及背後無以言盡的曲折痛苦,特別是這種失敗背後的體制和時代原因,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無奈與無力感。

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目標是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艱難轉型。不可否認的是當市場的主體已經實現了從產品生產到商品生產再到資本運營的階段,對於經濟的管理卻還在計劃與市場的泥淖中拉鋸。為每一個改革的失敗者惋惜,為每一步歷史的跨越感動喟歎。這是令每一個瞭解、歷經這段過程的人心潮澎湃的三十年。空間跨度如此之廣,所述人物、事件如此豐富詳實,《激盪三十年》展示給我們的是中國改革進程中的成敗得失。當年那些曾轟動一時的爭論或者個案在今天的一代人看來,或許早已成了歷史的飯後談資,但當我們透過時光的長河以另一種方式觸摸曾經離我們很遠卻又分明很近的中國改革史,一種悲情油然而生。在時時因為好奇而掰開手指計算1978-2008那三十年裏每一個充斥着原始資本積累中不可避免的血腥和銅臭味道的故事時,這種震撼又遠遠超出聽故事所能得到的快感。這是從骨子裏流淌着中國人不屈躁動血液的三十年。

1978年以後中國企業的發展史就是國營、民營、外資企業三股勢力的鬥爭史,至今依然。三十年間市場主體的力量變換與博弈,是文中最為精彩的演繹。在時光的推進中,我們看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大地上縱橫捭闔、異彩紛呈。相比國營企業出身正統以及外資企業實力強大,民營企業家們除了敏鋭的嗅覺和頑強的鬥志之外真的拿不出什麼與對手抗衡。法律的壁壘、政策的障礙、民眾觀念的落後、媒體過猶不及的關注和利潤最大化的貪婪本性,更是常常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身敗名裂,成為後來者的墊腳石。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出身草莽,不無野蠻,性情漂移,堅忍而勇於博取”的羣體,令人難以置信地讓自己的企業在體制外壯大,在資源、市場、人才、政策、資金甚至地理區位都毫無優勢的前提下實現了高速成長。這其中自然有機遇問題,也迴避不了原始積累的灰色性,但毋庸置疑的是民營企業家在開創事業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往無前的氣質。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5

改革開放的這三十年分明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段歷史,然而我們卻對其知之甚少,彷彿無比遙遠。《激盪三十年》彷彿給我開闢了一條時光隧道,雖然無法親歷那個年代,但是通過另一種方式觸及了離我們感覺遙遠而實際最近的中國經濟改革史,仍舊感同身受。細細琢磨着1978—2008年中每一個充斥着“原罪”的商業故事,不知不覺的被時代氣息深深地感染與震撼。

在吳曉波筆下所有的改革風雲人物中,健力寶的李經緯贏得我深深的同情。這個悲情的南方漢子失敗後仰天含淚不發一語的照片很長時間裏縈繞在我的腦海。作為政商博弈的參與者,李經緯成為制度的犧牲品已成必然,但作為產權改革的實踐者,李經緯的失敗必將載入中國改革史。在當年那一輪“國退民進”的產權改革中,李經緯的“以身試法”某種意義彰顯了資本在政治攪局中的脆弱,而整個產權改革中暗箱操的大環境客觀造就了政府企業間產權分置時的互不信任,“寧與外客,不與家人”的策略使之倒下的不止是一個李經緯,正如吳曉波在最後略帶戲謔的寫到“地方政府表現出的易於輕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讓我們看到中國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這也讓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理解了張瑞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耐人尋味的八字箴言背後難以言盡的苦處。

改革開放的種種成就是政治家智慧與企業家智慧交織的結果。然而過去經濟還是由政府主導的,普通的人們在其中取得的種種成就,抓住的種種機遇都是由政府政策造就的,有的甚至可以稱作政治變革的副產品。民營的企業在政策面前更像是一葉扁舟,那一把握下一刻自己的命運。在未來,還是期待一個更完善的制度,一個系統更穩定的社會。中國經濟,至少在企業方面,應該有更多無關政治的商業智慧而創造。不過把握政府的脈搏,跟上時代的潮流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為在潮流、時代面前,人永遠是渺小的。

今天中國的雖然有點虛浮,但是你不能否認它的強盛,與1978年時落後而窮困的中國已經有着天翻地覆的變化。即使從1949年開始中國沒有走上發展的“最優道路”,但是如今的中國未必與所謂的“最優道路”差多少。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相似的,雖然這個過程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相互獨立的逐步進行,漸進的路徑與速度各不相同,但是我相信肯定會在一個時間點上匯成一股河流。

激盪三十年讀後感5篇600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krv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