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

讀紅樓夢是一大樂事,可以反覆讀,因為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如進入一座寶山,絕不會讓你空手而歸,當然,有一些悲涼,但是,決不會消極,以至於不努力了、不奮發圖強了。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請您閲讀。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1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裏,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裏是她傷感的容顏,帶着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着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背後,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泄內心醖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鋭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裏,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脱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2

搖起一柄紙扇,簌簌扇起塵風,襲得鎦金紗裙;拾起一杆鋒筆,沙沙劃破紙背。留下千古夢魘。大觀園欠缺的美,便是庸俗。————題記

寒風瑟過,我掩緊衣懷獨自佇立在大觀園,看着人來人往,年華匆匆。這時旁人忽遞來一盞熱茶,待我準備欠身道謝時,人早已無蹤。我低頭默默看着手中的香茗,一點點被香氣籠罩。

我一個往來的塵客,讀出了《紅樓夢》的美

《紅樓夢》的美,美在它的暗香,絲絲縷縷,融進了玖玉中的白雲。初讀之時,猶如一場邂逅,遇見了過去,遇見了自己。賈寶玉的痴情,猶黛玉的花,一點點的在封建的寒風中葬去,破敗在了黑暗中,頗有幾分此事古難全的韻味。至此,我看透了紅塵,也看透了自己。便不再彷徨,放下思緒,停下腳步,思考着人生。

我悟出了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在別人匆匆趕路時,要讓自己學會停下腳步,靜靜地思考一會兒。

我一個多愁的文人,讀出了《紅樓夢》的美。

《紅樓夢》的美,美在它的筆墨,滴滴點點,塗抹在了火紅的脣印上。再品之時,猶如一對墨聯,夢見了過去,夢見了自己。王熙鳳的悲苦,猶臨摹的帖,一點點的在鄙夷的目光中化開,不留一絲痕跡,博不得半分同情的話語。至此,我硯下了瑰墨,執起了鋒筆。我不再退縮,用手中的筆墨,書寫下絢爛的一生。

我悟出了在人生的征程中,一昧的退縮並不是解決事情的良計。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你就必須像勇者般,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屬於你自己的路。

我一個淡雅的畫家,讀出了《紅樓夢》的美。

《紅樓夢》的美,美在它的紋理,條條道道,雕刻在單調的木箸上。又憶之時,猶如一幅淡畫,看見了過去,看見了自己。劉姥姥的思念,猶温情的文,一點點的在時間的俗流中逝去,還未曾有人讀完,就沒了蹤影。至此,我鋪了宣紙,捲了衣袖。我不再迷茫,用盤上的色調,開始渲染畫上的瑕疵。

我悟出了在人生的岔路口上,一任的躊躇會讓你永遠停留在原地。不要太過於拘泥小節,要學會抉擇和舍取,你才會一路走到底!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藴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温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説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説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歎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説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4

《紅樓夢》,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戲,《紅樓夢》所呈現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這是一個不朽的人生悲劇。

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琢磨着《紅樓夢》,雖然幾個月就把它給看完了,但我還有許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紅樓夢》主要以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述了賈家榮、寧國府之間,表現在婚姻、建築、文化、財產等各方面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其中最讓我羨慕的則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階層的人物形象。比如: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就連作者寥寥幾筆勾勒的晴雯、紫鵑、雪雁等丫鬟,都成為了我國文學畫廊中的著名藝術典型

《紅樓夢》所講述的,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大家庭,原本榮華富貴,後來因家庭成員獲罪以致被抄家,逐漸走向沒落,終於繁華成空的大悲劇。

因此,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作為主力呈現,也適度傳出了《紅樓夢》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寶玉的悲劇,肇始於封建社會中,婚姻大事向來由父母決定,子女本身並沒有資格決定。賈寶玉的父親命他娶薛寶釵,他就非娶不可,儘管實際上他心裏喜歡林黛玉。婚姻大事他無法自主,最終導致了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三個人的悲劇。

當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和《苦絳珠魂悲傷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時,聽着悲傷的音樂。我實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來,那不爭氣的眼淚始終還是把那頁給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為結局會是賈寶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與公主生活只是童話故事而已,然而,這麼悲慘的結局我卻怎麼也想不到。

當黛玉聽完傻大姐的話後,就直吐鮮血。不住地流淚。因為她接受不了這個事實,黛玉她恨寶玉,恨他為什麼不理解自己。她把寶玉送給她的那絹子往火上一撂,頓時化為灰燼。熬了一天,黛玉已經奄奄一息。突然,她高聲叫道:“寶玉、寶玉,你好……”狠心兩個字還沒來得及説,只見黛玉兩眼一翻,一縷芳魂就這樣隨風而逝。

黛玉死的時候,正是寶玉娶寶釵的同一個時辰。只因瀟湘館離新房很遠,聽不到瀟湘館這邊悲慟的哭聲。

這真的是個不朽的悲劇啊!

我為黛玉和寶玉感到悲哀,寶玉最後竟然出家當了和尚,因為他知道林妹妹是為自己而死的。便在靈柩前放聲大哭。

一個風光顯赫的大家族,就這麼沒落了!不知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是否都和我一樣,為他們感到悲哀、痛心?

中學生看紅樓夢的讀後感5

“枉自温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情。”

記得幾年前初讀《紅樓夢》時對於書中人物除了我們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襲人了。

這麼説來自己也覺得十分奇怪而此話叫大家聽了自不免更加稱奇了罷莫不都要問:讀罷“紅樓”不仔細記憶“十二釵”中的女子反而對一個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寶玉之染而犯了呆勁罷?然而當時我確實就是這樣只是“呆呆”地喜愛襲卿一個。

有些朋友聽説我如此總是要懷上一種同我辯駁的態度來對我説:“襲人那麼討厭你還喜歡她有毛病!”甚至有時還會因為這事同我爭個面紅耳赤總之是要我“放棄”襲人、要我同他們一般地去厭惡襲人。但我卻始終“固執己見”從不曾動搖過分毫鬧到最後此事在我與友人們之間也就不了了之。

其實説到朋友們嫌惡襲卿的根本原因我卻也知道並且理解——那全是由於“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們那時所讀到的還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紅樓夢》(其時我也尚還不知“石頭”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後面偽續四十回中“高兄”劣筆的“感染”。

説句實話當我將百廿回通讀過一遭之後也曾多少對我以前的想法產生了質疑覺得是否自己從前“看錯”這“丫頭”了?但由於我實在是愛喜她在先而且愛得深、喜得切所以念頭掙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會襲卿後來的“大轉型”了只還將她當作心中的最愛。之後的幾年這等念想一直不改無論旁人如何嗔謗於她。這或許就是我的“戀到痴處盡包容”罷。

直到後來我由於受了“紅潮”的影響也開始自行“鑽研”(不過也就是自娛自樂罷了)起《紅樓夢》這才逐漸對它有了略深一層的瞭解得知了它竟還有許多異本、曉得了“程高本”的偽劣之處。如此我便更加確定了自家先時對於襲卿的看法與“愛戀”我便更加不再“懼怕”於朋友們的爭駁了。

記得最開始喜歡上襲人還只是因為從書中看到她温柔賢惠、知事通理處處都從寶玉一面設想總覺同雙兒(金庸先生《鹿鼎記》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雙兒有過人的地方便是她對於寶玉的一些“不是”總不會像雙兒那樣過分地去遷就並非事事都大順其意而行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lvyd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