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林清玄散文集》讀後感多篇

《林清玄散文集》讀後感多篇

《林清玄散文集》讀後感多篇

林清玄散文集讀後感1500字 篇一

《林清玄散文》收錄了林清玄先生兩個創作時期的優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壇,將自己的朝氣與激-情更多地傾注在鄉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鴛鴦香爐》等。隨後,他沒有拘泥於鄉土散文的創作,嘗試着將東方美學理念和佛教哲學情懷融為一體,開始了以“菩提系列”為代表的創作生涯的第二個時期,也進入了他個人創作的全盛時期,散文集收錄了超多該時期的優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書》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持續着温煦,在流動中體現着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寫道:“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曾被這行文字很久感動。我們正在一種叫做“征服”的驅使中日漸遺落了一種知足常樂的平和心境,於是,我們只能努力想象“高處不勝寒”的孤冷,卻對半山腰的迷人景緻視而不見,殊不知,沒有了自由的情緒與平靜的心態,再宏偉的目標終究是空想罷了。還記得林清玄向我們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輕人,當人們問他為何不到山外打工時,他的口吻不容置疑:“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裏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華燈萬盞,“從遠處看,每一個人的家只是一個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無際無邊在年輕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靈,都在冥冥中傳遞着廣博與自然,帶給他家的熟識氣息;不會忘記林先生筆下那位賣餛飩的老人,他總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魚,向老主顧傳達着生意的信號,卻不致中斷熟睡者的美夢,更在不經意間温暖了遲睡者的心靈。正是這平凡樂器奏出的平凡音響,委婉地傳達着這位老者的淡泊心態,使串串雲淡風清的聲音久久在心靈的上空迴繞……

這聲音與那“海拔五百”、“以林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歡”。那是一種歡愉後的平靜,無奈後的超脱,放逐後的回首,宣泄後的釋然。我們正在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裏,多了一份機智,少了一份閒適,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塵世中重温“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淡泊心境,在紅塵中傲對“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心靈叩問我唯有在一片佛

整個下午都在讀林清玄,聽着悦耳的絲竹聲,聲聲入耳,我喜歡在這樣的一個午後靜坐於屏幕前,衝上一杯綠茶,品着林的茶系列,度過一段悠閒的時光。

初次接觸林清玄的作品,是讀書時候,在我學習生涯最無奈最困頓的時候,《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讓我樹立了正確人生觀。此後斷斷續續找來他的一些作品閲讀,直至當今。百度一下林清玄,關於他的作品與讀後感,洋洋灑灑77頁,喜歡他的讀者羣每個年齡層都有,囊括所有職業者。喜歡林清玄的人都明白他開始學的是繪畫,之後才專注於文學創作,青年時期幾乎得遍了台灣的文學大獎,整日周旋與報刊紙媒,宣傳,燈光,讓他覺得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華中度過,所以在他事業走向巔峯之際,毅然辭去令人矚目的工作,離開喧譁的舞台,走向自由創作之路,從此,我們見到的是別樣的林清玄。

讀過林文章的人都明白他文章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抒發鄉土情懷,用心投身自然。他出身於高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勤勞,樸實,善良,農家的教養,父親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誠摯憨厚的氣質和虛懷若谷的胸襟。恬靜而與世無爭的鄉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氣,養成了他與大自然難以割捨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發現他善於觀察,善於從一些看似平靜,安寧的生活中領悟出內涵的哲理。他曾長時間在田間與農人一齊勞作,併到台灣各地體驗鄉間生活。新威山間伐竹,霧社收採水果,在平凡的勞動中體驗生活的充實與收穫的喜悦。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饒有情趣的自然風光圖與民俗畫都是源於生活的。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篇二

米黃色的封面,封面上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只有一簇簇飄飄灑灑的蒲公英。這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封面。簡潔清新,又不失意境,這或許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風格。

喜歡林清玄的文章,他總能以詩一樣的語言帶給人智慧和覺悟。他是一位胸懷寬廣的智者,恬淡安適,在細小的生活中發現真理,用他作家那雙細膩聰慧的眼眸,洞悉世間的一切,娓娓道來讓人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林清玄曾在他的散文集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他有一次到一個朋友家去。朋友家地處偏遠,所以大部分的青菜必須自己種植,朋友種下了四種最極端的青菜:

最酸的檸檬,最甜的甘蔗,最苦的苦瓜,最辣的辣椒。

一開始他的朋友把把這四種蔬菜種在一起,結果每種都長不好,後來他把四種蔬菜分開,鋪了不同的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不同時間的澆水,才使四種蔬菜都長好了,頗費了一番功夫。

看似簡單的種菜小故事,細思量,和我們教育孩子的觀念有着密切的關係。

單純的植物都要用不同的培植方法,更何況是複雜千萬倍的孩子呢?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獨立的個體應該得到最適合他的教育、培植和尊重。智慧的父母,睿智的老師,應該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也許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吃力,我們仔細關懷、體貼照顧,找出孩子的特質以彌補不足,讓孩子在擅長的領域用力生長。如果他是辣椒,我們就幫助他,促使他成為最辣的辣椒。

像這樣沒有華麗的語言的文章總是耐人尋味,沁人心脾。這些文字裏既有花的嬌美,風的温柔,又有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讓生活在芸芸眾生的我們的看到,在世界的某些地方,還存有純淨。他經歷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他書中的主人公就是你,我,他。初讀這些文章,如獲良友,再品時如逢故知。“挫折是為了讓你學習智慧;離散是為了讓你學習成長;忍苦耐艱,人生才能顯現真正的價值。"這樣的金玉良言不是每天都能看到,也許只有他一一林清玄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

閒暇時刻,一杯清茶,一張搖椅,幾縷陽光,幾朵白雲,捧着林清玄散文集,每天都是春天。

林清玄散文集讀後感600字 篇三

林清玄説:“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攝了,竹林像一片樂海,波濤洶湧,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音樂,竹林中也沒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樂器,風是指揮家,竹子和竹葉便是演奏者。”

讀了林清玄的隨風吹笛,彷彿也身臨其境,看到了滿眼翠綠的狂風不止的竹林波濤,陰雲密佈的風雨交加,再加上竹子生機勃勃的摩擦生籟,這一切,真是竹林大自然的宏大交響樂。風雨中的笛聲遙遠、高揚、廣闊、悠長。

真正聆聽了一堂林清玄老師上的音樂大課。

自己不懂音樂,更不會任何一種樂曲,十足的音樂門外漢。正因為這樣的無知才無畏,不自量力的一直想選擇一種樂器來學習。想學會了一種樂器,就可以寄託心靈的希望。

因為竹笛攜帶的便宜。無論是在高高的山崗上,無論是隨風盪漾的湖泊上,竹笛都可以迎風而立,盡興優雅的演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竹子的品格,而毫不猶疑的選擇了竹笛的學習。

竹子是高潔、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徵。竹子清幽,默默無聞,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更是我的喜愛。

雖然一直立志學習吹竹笛,但由於太忙,也由於不善安排日常計劃,吹笛學習計劃,多少年來一直被耽擱着。遺憾中的遺憾。人生不如意事常有七_,逃避現實時就這樣安慰着自己。有時,真是痛恨自己的妥協主義。

還是説點陽光的話題吧。

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是時刻變化的,大自然中的竹林宏大交響樂,更是震撼人心的。通過讀隨風竹笛,更要拋棄上面阿Q想法。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好好去感悟自然,融入自然,過好生活的每一天,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具有竹子高潔、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的高雅品格。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篇四

我想到,歲月就像那樣,我們眼睜睜地看自己的往事在面前一點一點淡去,而我們的前景反而在背後一滴一滴淡出,我們不知道下一站在何處落腳,甚至不知道後面的視野怎麼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林清玄

秋日午後,躺於自家陽台的搖椅上。陽台一側的梧桐葉被風吹過,“沙沙”作響。隨手拿起一本《林清玄散文精選》,風吹開了第一頁……

我邂逅了月光下的喇叭手,我眼前彷彿又出現了那一個冬夜寒涼的街心,月光下影子塞滿街道的老人,以及那支已落了光澤的喇叭……老人生在山東,在無垠的大豆田裏玩耍、捉田鼠、放風箏,以及聽老祖父講那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便是他的童年。哦,那是一段多麼快樂的時光啊!可就在廿四歲那年,一切都改變了。他被抓到了軍用卡車上,淚眼望着自己的故鄉消失在視野中,後來來到了海島。他失去了那講故事的老祖父,他的妻,他的大豆田,他的故鄉,他失去了他所擁有的一切。從此便輾轉於槍林彈雨之中,再沒有回到過故鄉。退伍後便靠吹喇叭給死人送行為生。直到在那個寒冷的街心與“我”相遇。

老人獨自走在冰冷的月光下,想起的'是那日夜思念的親人,想起的是那充滿歡聲笑語的童年,想起的是那擁有親人與童年的故鄉!這是多麼強烈的思念,多麼濃厚的故鄉情啊!老人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從這酒中,我飲出了老人那數不盡的鄉愁,那歸鄉的渴望,這愁緒在我心裏長久地迴盪着,我感到了寒涼的痛楚,也真正體會到了“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愁苦。

與喇叭手告別後,我把書平攤開,任憑風兒輕輕掠過,書頁停在了《兩隻松鼠》上。

兩隻野松鼠在每日清晨到“我”園子來吃木瓜,並與“我”在清晨作伴。陽光透過嫩綠的葉子,照在松鼠那順滑的毛上面,散發出柔和的光,微風撫摸着他們,兩隻松鼠愜意地享受着美味的木瓜,並不時來“我”搖椅旁嬉戲……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

可就在一個多月後,松鼠不來了,為什麼呢?後來作者發現並瞭解是守衞老張捉來了松鼠,居然還吃了一隻!讀到這兒,我的心裏充滿了陣陣惋惜與傷痛所帶來的灼燒感,我不禁大吃了一驚,老張居然把這麼可愛的松鼠捉來,而且還吃了其中一隻!我被老張蹂躪生命的行為深深震撼着。最終“我”買下那隻棕松鼠並將它放生,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相見過。

“因為生命的步伐已走過,冷然無情地走過,就像遠天的雲,它每一刻都在改變,可是永遠沒有一刻相同,沒有一刻是恆久的。”是啊,生命是一個過程,漫漫人生路沒有任何一刻會再次到來,而我們要做的是:“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此後,我又讀到了“舉杯邀明月”,温月光下酒,無物不可下酒的境界;體會到了“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的情無以逃、錦書難託……我感到“好像重活了一次”。

夕日的餘暉透過梧桐葉灑在書的扉頁上,微風吹來,梧桐葉發出“沙沙”的聲響。讀罷,我合上了書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mvv33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