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我是貓》讀後感(精彩多篇)

《我是貓》讀後感(精彩多篇)

《我是貓》讀後感(精彩多篇)

我是貓讀後感700字 篇一

讀漱石的《我是貓》,使我對日本文學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讀青少納言的《枕草子》,川端康成的《雪國》和村上村樹的《挪威的森林》,都是因為《我是貓》的影響。可以説,夏目漱石,是我對於日本文學認識的開始。而《我是貓》一書,則是我對漱石認識的開始。

夏目漱石,我不想説這個人在日本文壇的名氣之高,聲譽之重;也不想説他的作品之多,篇篇精彩;單憑日本貨幣的一千元上印的都是他的畫像這一點,就足以見得他的文學地位頗重。《我是貓》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使其贏得不朽聲名的作品之一。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笑,而笑必然帶有各式各樣的感情。而《我是貓》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那種。種含有複雜意義的笑。如果説《雪國》是憂傷的、迷離的,《枕草子》是淡雅的、閒適的,那麼,《我是貓》就是嘲諷的、調笑的。

這部作品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漱石筆下那羣知識分子的談話與事情。而漱石換種方法,以貓的視角與看法去看待形形色色的人。而另一個巧妙的地方就在於,貓除了擔當敍述者、評論者以外,漱石還刻畫了貓自身演出的很多事情。

當然,在這部作品中,我還看到了漱石的另外一種描寫。漱石通過另外一種似褒實貶的方式,體現了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念。

“問題就在這嘛,説什麼不對金錢磕頭,實業家算老幾,説的全是這種傲慢不遜的話!所以我想,你不服氣就讓你嚐嚐實業家的厲害。這一陣子我已經稍微懲治了他一下,不過,他是硬挺着呢,真是一個頑固透頂的東西,哎,真想不到啊!”金田説。

這些話語可以從側面表示出來漱石對於金錢與地位的不屑。從反面可以看出,在當時那個社會裏,有錢就是萬能的,這一點,也從反面可以襯托出漱石對於當時社會的不滿與不屑。

而《我是貓》除了構思新奇以外,還巧妙的運用了誇張與對話的技術,而它的文風也是飄逸而又輕快的。漱石採用漫畫式的誇張手法,以敏鋭的觀察力,成就了《我是貓》這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給後世以深刻的啟示。

時至今日,這部作品讀來,依舊是藴含深意,令人深省。

我是貓讀後感 篇二

按照中國人的認識,明治維新是把日本從一個具有東方文化傳統的國家,分化出去,為亞洲第一個近代工業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

一度,中國文人所期待的就是,也在中國複製一次維新運動。事實上,中國歷史上真有一個“百日維新”。

我們對於日本的明治維新,給予了正面的積極評價。可是本身在這個歷史時期生活的夏目漱石,他以《我是貓》,表達了與我們的一貫認識不同的意見。

在社會鉅變時期,人們的思想與認識需要有一個從不適應到緩慢順應,同時實現新文化構建的發展過程,讀後感《我是貓讀後感100字》。而且,最初社會輿論會嚴重對抗,以為這種演變是不為本國文化相容的;説重話的人,以為這是離棄祖宗文化。

夏目漱石,曾經在英國留學,他對於發生在歐洲與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兩者的不同有所認識。他以為,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是內化的產物;而日本引進來這個資本主義,是外來的,自然與原有的文化根底有所衝突。

這個判斷,不簡單。大家閲讀《我是貓》,以為這是名著,作者極有才華,卻不能看到那隻貓的智慧,都是作者賦予的。它是作者的代言而已。

《我是貓》讀後感 篇三

在下,貓也,名字嘛,尚無。今,魂已西歸。

可笑

我的主人——苦沙彌,懶惰、愚昧、情緒陰晴不定。牡蠣一般把自我藏在殼裏。“文人清高”的特質深深注入了他的血液,嘴裏吐出的都是聖賢之道,心裏想的卻卑微不堪,猶如市井之徒的雞肚腸子。

再觀其友人,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脱;寒月妄想娶實業家的女兒,最終失敗;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精髓,卻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心靈。

這些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對外來文化的排斥又迷愛,對古老文化崇拜且拋棄,對現實的無奈及不解,對人的刻薄與冷漠,對自我價值的渴望卻不可及。

面對明治維新後新的思潮,既順應,又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的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

可感

我確實傻乎乎的,但是幹傻事的過程,總會得到一些教訓。啊!這隻偷來的年糕黏住了牙。怎麼辦?拔也拔不掉。只好站起來,前爪把碗往外拽,後腳蹬了起來。兩個小姑娘看見了不禁開懷大笑。可惡,我的臉不要的嗎?最後,母親讓女僕幫助我拔了下來。

智慧隨處散發,於教訓中反思現實,請看這四條真理。它們,同樣適於人。一、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於幹出他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是在説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二、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測到吉凶禍福,是説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三、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説危險可以激發人的本能,發揮超出平時的能量。四、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在説人不經歷苦難,不會感到什麼是幸福。這個世界森羅萬象,而真理隨處可感。

可期

那兩瓶啤酒模糊了我的意志,清醒被醉感侵蝕。那水缸裏裝得是什麼呢?是酒嗎?太好了。縱身一躍……啊!是水……草率了,如真理一所述,我沉淪誘惑。起先的掙扎,轉化為漸漸的放棄。因為舒服,遠離了世界的喧囂,進入了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這竟是我的最後思想,可見世界多麼讓我失望。

嚐遍人間甘辛味,言外冷暖我自知。桃樹夾着溪流兩岸,長達幾百走,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香草鮮豔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夾雜。我,來到了心怡已久的桃花源。希望這社會拜金主義風氣早些結束

我知道,我是村上春樹先生筆下一隻虛擬的貓。他借貓的“智眼”看“人生”,諷刺了當時社會的小資分子。鞭辟入裏的剖析與辛辣,入木三分的譏刺,是否會讓你掩卷長思,感悟甚多?

來看看我吧,朋友!

我是貓讀後感 篇四

“我是隻貓兒。要説名字嘛,至今還沒有。”這樣親切的一句話為我打開了一隻貓的心靈大門。

這隻貓,生活在教師苦沙彌的家中,看似是一支普通的貓,卻有着人一樣的思維,夏目漱石把他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這隻貓很富有哲理,語言精闢。夏目漱石在描寫貓偷吃年糕年住嘴巴的場面時,一方面誇張地刻畫了貓兒拼死掙扎的各種滑稽動作,一方面又述説貓兒在這過程中三次發現的真理。“真理嘛,倒是發現了兩個之多,可年糕依然年在嘴巴上。”如此詼諧的語句讀來讓我忍俊不禁。這隻貓甚至還能搬出牛頓第一運動律和第二運動律,真不愧是生活在教師家中的貓!

在它的眼中,人類是怎樣的呢?主人苦沙彌現實、遇事不爽快、心情陰晴不定。他像牡蠣一般把自己藏在殼裏,真有點像契訶夫筆下的“裝在套子裏的人”。這隻貓嘲笑了主人的虛榮心、自負心、及知識分子的種種怪僻。另外一位常來住人家做客的迷亭君,他是個玩世不恭的人。每次來都要大大地吹噓一番,自以為是多博學的人,常常咬文嚼字。還有寒月,講究情趣,卻不善於處事,研究些無聊的“知識”。但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重視知識,厭惡小市民所追求的榮利。因此,他們在一起聊天時往往以詼諧的語言表達所愛所憎,從中反映出知識分子的種種複雜心態。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負的人一直以為自己了不起,我們擁有最發達、最聰明的腦袋,可殊不知,在那些小貓小狗看來,人也不過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只知自命清高,有時甚至連它們都不如。但我們又能説什麼呢?

在書的結尾,貓因為饞嘴喝啤酒而誤入水缸。起先它還在掙扎,可漸漸地就放棄了,因為它覺得這樣很舒服,遠離了世界的喧囂,進入了奇妙的、寧靜的世界之中。“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感謝呀感謝。”這竟是那隻貓的最後思想,可見它有多厭惡這個醜陋的世界了。

貓是夏目靈魂、思想的體現,他厭煩了這社會,在詼諧中帶着消極,帶着諷刺。好一個日本“魯迅”!

轉到文學上來,説起日本的作品。在很多的風格上很像中國的。

但近代,像村上春樹、巖井俊二的作品當中不免帶着些“性”之類的東西,看了感覺自己很不能適應。當然,當代日本本來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的國家,觀念與亞洲的其他國家都有很大差別。如果要看日本作家寫的作品,就必須接受他們的文化背景。不過《我是貓》這部早期作品還好……

我是貓讀後感 篇五

夏目漱石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雖然有點散,隨便從某單獨一個章節開始看也不會感覺缺少鋪墊,但是也不缺故事性和哲理性。特別在折射日本明治時期的一些迂腐文化和人性的涼薄、自我意識等方面,沒有太過濃墨重彩,但是又用貓咪的視角一針見血地指出,然後再輕而易舉地帶過,彷彿只是在敍述一個眾人都知道的道理一般,引發讀者對某些現象現況的進一步思考與認知,饒有興味。就像我們小時候聽童話故事的時候,家人友好地表達和告誡,意圖使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內涵和寓意更加地深刻,從而更能夠看清楚自身目前所處的環境與際遇,對人生和人性也都能有所瞭解。

《我是貓》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貓眼觀望主人和外界的生活與周邊,也觀望自己的角色與待遇,一連串平淡中又有許多生趣的事情,使我們瞭解人世的風情、日本的文化,以及作者本身。夏目漱石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作家,在小説裏看似永遠都不乏信手拈來的俳句、漢詩、典故、軼事,和各種心理學和哲學家的名字名言等等,集合了各國文人的文化精薈,光是看註釋都覺得見識有所增長了。魯迅曾經評價説:“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辭精美見稱,諸篇輕快灑脱,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户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比起我的拙贊,我想魯迅先生的評價絕對更有力,更加到位真實。

小貓雖然沒有名字,但是思考起道理來特別有深度。它掉進水缸的時候還能理智地自述:抓不住水缸邊緣的話,就算再着急,就算花上一百年的時間,就算累得粉身碎骨,都出不去。如果明知出不去,再努力掙扎,就是強求。所有痛苦都來自於強求。強求無意義。自討苦吃、自我責問都很愚蠢。最後它選擇順應天命,停止掙扎,“愜意”地進入了太平世界。

從貓的身上,我又更加確切自己所接觸的這隻貓,是實實在在被深厚的日本文化薰陶出來的可愛的貓呀。日本文明區別於西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不靠外界的環境去滿足自己,不奮力移山開路,遇水搭橋,而視乎如何在不會動搖的環境下取得心安。對待夫妻關係、君臣之間的關係是如此,對待大自然亦是如此。“如果有山阻擋,不能順利去往鄰國,那就考慮如何不去鄰國也能開開心心,而不是把山摧毀。這就關乎如何不翻山越嶺依然能夠達成滿足樂觀的心態。”也呼應了培根的那句“只有先遵從了自然,才能夠改造自然。”這種順應變化、不多強求的心態放在貓的日常表現當中,絕對是最恰當不過了。不選擇狗、老虎,或者喜鵲,是因為貓是有自己主意、甚至被認為是超越了人類情商的生物,它捉摸不透和超然物外的神情,更容易使人類感受到被輕蔑和發現自己“愚蠢”的地方。於是在貓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下,造就了這麼一個看似只在主人家裏這個狹窄的環境中發生,但實際上話題延伸到足夠寬遠的歷史和未來,而且總是冷不提防便能觸及到許多關於深度和意義的出彩故事。

它是一隻普通的貓。配不上有名字,被烏鴉欺負,被女僕提出門口或踢開,被忽略留下糧食,也會在主人的大腿上歇腳的時候被重重摔倒地上。把睡覺當成必需品,有自己的娛樂節目,也很擅長觀察事物。比如放在櫥櫃裏的魚乾,桌面上剩餘的酒,主人和朋友從動作和眼神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等等。

這隻貓真的不簡單,妄想一下,不知道人世的下一次輪轉,會不會就是貓的世界。看完了我是貓,好像更願意肯定地認為貓的確是比我們人類更高級的動物呢。

我是貓讀後感 篇六

一個或是一羣慘笑的,平庸但扭曲,穩妥又掙扎的“知識分子”的靈魂,因不能享受而謾罵,因不能玩味而嘲諷。其中高尚的部分又好比沙河裏的黃金,廖若晨星。

直面真相令人顫抖,觸及本質令人有切膚之痛。而人生的好處就在於精神的病入膏肓往往相伴於實體生命的終結。敍述別個靈魂的病例不亞於解剖自己,結局要麼冷酷要麼歇斯底里。不如退讓為貓,以玩味的目光為靈魂做最後的審判。而審判對象們的差別,也許僅僅在視死如歸和引頸受刑之間。對貓來説,都過於容易了。

貓在偷吃人的年糕之過程中悟出了三條真理:一、機緣難得,一定要抓住;二、一定要直覺地判斷吉凶禍福;三、臨危之時,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可能的。想一想,還就是這麼回事。

機會太少了,80後上國小時,大學不要錢,上大學時,國小不要錢;該工作了國家不分配了,機會錯過了;機會沒有趕上,所以,現在自己找工作,難免辛苦點兒。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抓住機會。

標籤: 讀後感 多篇 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o769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