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多篇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多篇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多篇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這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試句一直被古往今來的獨孤人士吟唱至今,這句詩出自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着《紅樓夢》這部小説的悲涼結局和它之中藴涵着的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和無奈。

記得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紅樓夢了》,懷着一種壓抑的心情,小時候素來不愛讀書,那印象中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似乎就是兒時對《紅樓夢》的理解。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寶釵的大方,劉姥姥的和善,鳳姐的小家子氣,其他人物各自的輕佻,刻薄,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户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是這麼理解的。

可再仔細品讀之後,隨着見解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着一個純粹的俗氣的故事,它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寶玉曾説:”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純潔,而在婚後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渾濁了。”寶玉為何有此感?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顧的現象覺得無比反感與憤憤不平麼?黛玉為何生性鬱鬱寡歡,喜散卻不喜聚?因為作者正是借這個悽慘美人兒所表達自己內心和對封建社會文人沒有自由所以心中悲傷,憂鬱的心境。而其他的像鳳姐之類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個年代猥褻小人的真實寫照。也有善良的主兒,如襲人,也如像前面所説到的尖酸小人,也有樂於助人,熱心,善良的一面,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發的片刻。然而,悲劇的色彩仍籠罩着這個美麗切極具諷刺意味的故事,那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與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內心對社會的極度失望和那看破紅塵的一分灑脱與傷感,令讀者不覺為之一顫。

雖説這本書字裏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着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歎,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讀者在閲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脱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着。我們也理當為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內涵;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2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題記

一首葬花吟,是詩,也為歌,頓將我的思緒牽絆入那紅樓的夢縈中。

只記得剛讀罷紅樓,心裏不免添了幾多濃愁,不知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還是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或許都不是,我曾為黛玉和寶玉對自由愛情的嚮往而感歎,卻悲憤那終究是落了空。

在紅樓中,我頗為鍾愛的是黛玉,黛玉性格里獨有一種叛逆和孤僻,儘管她對於世俗不屑一顧,但她卻尤其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這樣的女子,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是如此地可遇不可求。可是就是這樣超脱於世俗之外的女子,還是收穫不了純潔的愛情,終究是落了個苦的結局。而歸根結底,是源於她淒涼的身世、她骨子裏透出的多愁善感與懦弱,以至於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因此徹底扼殺了她與寶玉之間的情誼。

我覺得黛玉在賈府中的地位並不高,所以縱使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卻找不出她可依靠的親人;她生性寥落憂傷,更找不到傾述的知己,滿腹愁腸道不盡,哪怕是寶玉,也總是讓她患得患失。黛玉是悽慘的,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鍾情的是那薛家的寶釵,讓她與寶玉的姻緣成了空。

但是後來細想,死對於黛玉又無非是最好的解脱,至少讓她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了,否則若真讓她活了下去,以她的脆弱,是受不了如此大的打擊的,再説寶玉無非是個紈絝子弟,身在富貴中,從小被一羣女人包圍着,生性也早已偏向了柔弱的性格,現如今賈府塌了,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自然也給不了黛玉幸福。

我一直不喜歡薛寶釵,認為她是帶着虛榮的面具過了一輩子。就如她和黛玉間的“假”情誼,愣是別人拿她當了談心的知己,卻還是上演了一出在撲蝶誤聽小紅與墜兒的談話時,扯出與黛玉捉迷藏之謊之戲。其實看完整本書,才覺得寶釵這號人物的結局也是落魄的,她是當上了寶二奶奶,可是她失去了丈夫的關愛,她只能孤獨生,孤獨死,鎖在這寂寞的紅樓中,老死去,她的最終或許比黛玉更悽慘。

至少黛玉愛過了,追求了一份真摯的感情,是帶着回憶死去的。而她,什麼都沒有,即使有了寶二奶奶的頭銜,但是賈府是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所以都無用了。

賈府有復興的可能嗎,還是真正的徹底敗落,高鶚沒有續寫到,但夠了,我知道我會一直讀下去,每一新誦或許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但《紅樓夢》是讀不盡的,已經傳了二百多年,今後卻還要傳下去。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一抹憂愁冷處濃!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3

“我們太年輕,年輕到整天鬧着自由,卻不知道自己一直很自由。”可是既然我們還“鬧”自由,證明我們確實不夠自由,或許在某些方面我們是“不乖”的。偶然的一次問同桌:“林黛玉為什麼葬花?”同桌回答:“因為她無聊。”從今天這個時代想那肯定是無聊透頂才會去葬花。

在國中就聽説《紅樓夢》是本百科全書,學生必讀物。由於是古文,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真不知道它哪裏好,只知道有一個不務事的賈寶玉,還有一個知書達理的林黛玉。

第二次都是因為我在書店買到一本白話文的《紅樓夢》,但無論是古文的還是白話文的,都沒有介紹為何書名叫《紅樓夢》而作者眼中的《紅樓夢》又是怎樣的?通過讀書中的內容我只能把題目理解為:年少無知,勝似夢一場。這裏我只是從主人的角度理解,要是從當時的時代背景則可以理解為:物是人非,千變萬化。

有人説《紅樓夢》是本醫術,書中記載的藥方及治病的方法都是奏效的;有人説《紅樓夢》是本教科書,書中有許多教人處世之道;有人説《紅樓夢》是本愛情小説,記載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悽美的愛情故事。

而我認為《紅樓夢》是本反封建之書,在書中林黛玉廣讀詩書,可在賈府她只説自己略懂;而賈寶玉身為官仕子弟不好官場,只喜歡玩樂;地位高人一等的賈寶玉和出身於小官吏之家林黛玉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一個是批判女子無才便是德;一個是批判官場折人才;還有一個是批判封建等級制度。

我認為林黛玉的葬花不是因為無聊,而是失落。這是一種對當時封建禮教的強烈不滿又不能反抗的憤怒無奈的表現。《紅樓夢》的結局是悲慘的,他們都放棄“不乖”去遵循制度。當我們放棄反抗,結果只能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依舊會過得很好,只不過已經失去了本色。

當今的世界不也這樣嗎?條條框框的規定製約着我們的生活,稍有越界就被認為“不乖”,我們的思想就這樣乖乖的去思考着人生。曾經有多少人放棄“不乖”?現在又有多少人堅持“不乖”?

當人生走到盡頭,我們會不會感歎,這又是一場《紅樓夢》?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4

總喜歡在午夜之後,夜深人靜。在幽暗的燈光下,捧一杯香茗,拿一本古典書籍,沉醉這被茶香與書香氤氲了的夜色裏。和它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哀歎。燈盞裏飄逸出的是風乾了的桂花沉香,縈繞在幽藍昏紫的光邊,就這樣,呷咂着一本叫做《紅樓夢》的書,整晚,整晚……

輕叩紅樓之門,逐那樁百年來漫遠輕悠的夢。《紅樓夢》中鍾靈秀麗的女兒如此之多,但從來都是重口難調,亦從來都是雅俗共賞。

林黛玉,如月光下的小湖,幽靜、明澈。她嬌柔清麗,總是憂鬱哀婉,孤標傲世,同時她又有着十分敏感、細膩的感情世界。由於父母早亡,她隻身一人投靠到賈府中,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使她養成了強烈的自尊意識。她得到了賈寶玉的傾心愛戀。不過,這也促使她悲慘命運的釀成。由於寶玉祖母和母親為了家族利益和寶玉的前途,便促成了寶玉和寶釵的成親。這一切的一切,黛玉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到了最後,痴情的黛玉無奈在憂傷中死去。只留下那“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賈寶玉,如月光下的叢林,他追求隨心所欲的率性生活。雖然幼稚,卻有很執着的清高脱俗。正因如此,他傾心憐愛才情洋溢,孤標傲世的黛玉,他們的思想情趣想通,相互引為知己。但在賈母的周密安排和不知底細的情況下,寶玉與寶釵成了親。於是,寶玉和黛玉也從此相斷天涯。終於,寶玉也在悲與恨中選擇了離家出走……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這是何等的悲痛啊!

薛寶釵,如月光下的山川,她冰雪聰明,善解人意,在與周圍姊妹的相處中體現了長者風度。她能從一片歡聲笑語的背後,看出湘雲和岫煙的艱辛;在酒令中察覺出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失語,“蘭言解疑癖”,讓黛玉免受了謗議,那一番“識禮守分”的説教,更是讓黛玉以下歎服;面對惡嫂金桂的尋釁滋事,寶釵隨其母前往勸解。雖説是絲絲入情,句句在理,可是,她的一腔善意反倒遭來金桂的羞辱譏諷。雖是羞憤難當,卻因心痛其母而忍氣吞聲,大事化小,這般氣度,也只有大家閨秀才得如此罷!

身臨其境之時,我漫步於賈府之中,思緒隨月光一同傾瀉:為什麼是拆離而不是成全呢?為什麼是屈服而不是抗爭呢?為什麼是殘忍而不是博愛呢?……太多太多為什麼了,才會釀成如此悲劇,讓你心無寧日!正是這不完美的情節和結構安排,才會凸顯出它的鮮明個性,讓它成為了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

倦倚紅樓,入睡……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5

悠悠紅樓,已逝千年。最美紅顏,隱匿在亙古不變的大觀園。

——題記

行如流水的文字,鐫刻我心,如同一道道彩虹,綻放在蔚藍的天空。打開書卷,一股墨香撲鼻而來。

才華橫溢,靈動俊秀的林黛玉。

書生之氣,情之所鐘的賈寶玉。

温柔嫵媚,暗藏心機的賈寶釵。

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史湘雲。

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真正存在過。他們身上所散發出的不同氣息,交織成一朵碩大的玫瑰,令人温暖而寧靜。儘管他們在書中演繹着一種別樣的世界,可我確信,他們曾經來過。

《紅樓夢》裏所展現的,並不只是寶玉與黛玉之間美好的情感。更多的是對人世滄桑的另一種感悟。在作者的筆下,披露了社會醜惡的一面。榮華富貴並沒有什麼不好,不過,如果任其揮霍,那麼,最終的結局想必與榮國府遭遇相同吧。

榮國府的衰敗,確實讓人感到悲傷。原本家世顯赫,呼風喚雨,可轉眼之間,已經淪落到家破人亡。不管台上多麼輝煌,台下,依舊平凡。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許有些人會驚異,她的多愁善感是從何而來。我覺得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父母雙亡,寄住在榮國府。可偏偏大家都覺得黛玉清高孤傲,與人相處不融洽。更喜歡寶釵的樸素大方。可誰又知道寶釵富於心計。想必很多人都不喜歡富於心計。如果黛玉能做到寶釵一張為人圓滑,那麼她還是我們所認識的林黛玉嗎?這樣活着反而更累。

寶玉與黛玉最後沒有走到一起,雖然很讓人遺憾。但是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完美的結局。自古紅顏多薄命,這些多才多藝的紅樓女子最終都銷香玉隕了。真是“金簪雪裏埋”啊。

合上書卷,眼前彷彿浮現出榮國府奢華的輪廓。撫摸着那些跳動的文字,心中感慨萬千。那些如詩如畫的夢,輕輕地飄着,帶走我對紅樓的愛慕……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

《紅樓夢》書寫了多少書中人的悲劇?曹雪芹不僅體現出了一個封建權貴家庭走向衰敗和榮枯,而且從側面彰顯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一邊是功名成就,一邊是金玉良緣。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讓我們看到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與林黛玉兩人無比淒涼憂傷的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有時似乎至於千里煙霧之中,琢磨不透這裏面的一切,書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讓我能為其流下辛酸淚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紅樓夢》中有一段,講“黛玉葬花”,我閲盡《紅樓夢》,卻唯獨對這一章情有獨鍾,令我魂牽夢繞。這一段將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憐展現無遺,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詞》:“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着這首詩,我的心彷彿震動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夢寐、生活的苦澀,全都埋入土中,卻埋不掉孤獨,如影隨形的孤獨,與生俱來的孤獨……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7

《紅樓夢》這部作品,我是在國小五年級認識的,當時我們學了它裏面的一篇短文後,我就情定《紅樓夢》了。起初是因為在-處簡介上得知曹雪芹是個大人物,而且把他介紹得很偉大,我才被吸引住的,不過當我慢慢投身《紅樓夢》的內容時,我才發現我已戀上閲讀,戀上了這部影響我未來的驚世之作。作家曹雪芹嘔心瀝血,用了十年時間,寫成了這部長篇小説。

書中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現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由於那時真的很喜歡這部小説,我每天幾乎都會瘋地閲讀,如飢似渴地感受裏邊的每一處精彩,有時為了知道里邊人物的命運走向,工課都給丟一旁,有幾次都給老師抓去問話了,之前的好形象都大打折扣,好像已經脱離了之前的學習狀態,回想那時,覺得自己真的很有個人主義思想,就猶如書中的王熙鳳一樣,充滿着不被束縛的信念和個性。

尤其是林黛玉初進賈府,與眾人相見時的情景,先是一開始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頭上戴着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繫着綠豆官絛雙魚比目玫瑰佩,身穿着縷金百蝶穿花紅洋緞窄”王熙鳳那口齒伶俐的嘴巴真的讓我直呼叫好,還有那善於阿諛奉承、見風使舵的本領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觸使它能在賈府中鶴立雞羣,在賈府中得寵。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8

我是覺得曹雪芹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喜歡,他對林薛兩人的塑造都花了大力氣,我也是兩個都喜歡。玫瑰和蓮花只要看,不需比較。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種極其不同的性格。他們的性格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卻很真實,是立體的人物。

象有人説,林妹妹只會傷春悲秋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記得當初黛玉一個人進賈府的時候,小心謹慎生怕行差踏錯一分,還有仔細觀察眾人行為調整自己習慣來融入賈府。後來,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女性,在賈府這種深宅大院生活(周圍都是些捧高踩低勢利嘴碎的人),除了賈母能偶爾照顧到她,沒有人做她的依靠。身為一個女子,寄人籬下,沒有任何經濟基礎,除了有尖刻的保護色,我想不到她還能做什麼。

薛寶釵,父親早早就死了,哥哥是個不中用的,母親耳根子又軟,她又怎能不小小年紀就有城府。但是我記得,她細心幫史湘雲張羅詩會;她以自身事例耐心勸導黛玉不要看那些雜書;寶玉為黛玉起的字‘顰顰’唯有她叫過;黛玉的病需要燕窩(還是人蔘?),她得知後就從家裏帶去給她(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以往),還有一次冒雨送過去。她的城府能讓她成為那個時代合格的媳婦人選,能讓她進後宮。她這樣才能在那個時代站住腳,還提攜家裏。她是商人之女,務實才最重要,不是嗎?

寶釵需要一個知冷熱的人,我覺得很對。在原著中,寶玉不正是一個知冷熱的人嗎,所以寶釵喜歡他是很自然的事。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9

《紅樓夢》這本書以林黛玉和賈寶玉悽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賈、史、王、薛四個家族從興旺到衰敗的過程。

放下這本名著,我沉思許久,我隨着主人公的喜而喜,隨着主人公的悲而悲,下面就讓我來説説讀後的感受吧!

走進熙熙攘攘的大觀園,一個個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現在我的眼前:有慈祥的賈母;刀子嘴豆腐心的鳳姐;直性率真地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其中讓我記憶最深刻、最難忘的,就要屬林黛玉、史湘雲、惜春和晴雯了。下面讓我一一介紹一下吧!

“天下掉下個林妹妹”,這個“心比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女孩總是讓我悄然淚下。她多愁善感,無論是悲歡離合還是草木枯榮,都會讓她淚如雨下。她同時也是一個情感豐富的女孩。她不願看花兒隨風飄零,就給它們建造了一個花冢,讓它們有了自己的家。

史湘雲卻恰恰和林黛玉相反。她是一個心直口快、樂觀大方的女孩。雖然她只是賈母的遠堂親戚,很少來賈府,卻和大家玩得那麼開心,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不僅僅如此,她還在詩社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她的詩也是非常樂觀的。

惜春是賈府的第四個姑娘。她性格温柔、隨和。有一次,賈母要惜春將整個大觀園給劉姥姥。要知道畫整個龐大的觀園要畫差不多一年。可惜春還是微笑着點頭答應下來,經過她的不懈努力,終於將整個大觀園畫了下來。我想:要是我,早就不耐煩了!沒錯,惜春不僅有着温柔的性格,還有着驚人的毅力。

一提起晴雯,很多人讀後不理解地問:“這個不值一提的小丫頭你為什麼喜歡她呀?”我覺得晴雯是最有反抗能力的丫頭。她敢愛敢恨。在抄撿大觀園中其它的丫頭都逆來順受,只有她站起來反抗。雖然晴雯被趕了出去最後灑淚告別,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她使我明白了:做一天獅子也比做一輩子的綿羊強這個道理。晴雯你雖然是個丫頭,但是在我心中是最勇敢的姑娘!

《紅樓夢》真不愧是我國古典小説的頂峯。那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徵,引人入神的情節,我相信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像我一樣陶醉其中,愛不釋手!

關於曹雪芹紅樓夢讀後感範文10

這本奇書看一遍甚難懂得,只有仔細琢磨,才能懂得其中的含義。那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靈魂,佭珠仙草為了報答神瑛侍者——賈寶玉對他的灌溉,化作林黛玉淚灑紅塵。前面一段的太虛幻境,別有一番韻味。説是紅樓夢,其實本意就是石頭記,那塊女媧補天留下的通靈石,造成了一場未完待續,永遠無法結束的夢境。

最然我憎恨而又同情的便是王熙鳳,他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地逼迫了多少無辜的人。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性格潑辣,十分惡毒的人,但是我認為,在這樣昏庸無能的社會,她無心無力,為了生存,為了自我利益,他不得不這樣做,這一切,都是自找的。

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就像一盤碎渣,賈母覺得林黛玉身子弱,又看到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不覺同意了寶釵做寶二的奶奶的位置。而林黛玉,則因疑心和嫉妒身亡。一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一個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兒。如何攀比?黛玉對寶玉來説,只有憐愛。透過寶玉的眼睛,這位“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千金小姐美中有自然,她那雪白一般的酥臂,肌膚潤澤,彷彿“一池出芙蓉”,不覺動了羨慕之心。林黛玉,這朵病態的紅玫瑰,如果在一起,紅玫瑰就會凋謝。薛寶釵,則是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的是白玫瑰,在賈寶玉心中永遠取代了這個位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oqgq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