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作家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一個生物學家無意間進入“鸚鵡螺”號的經歷。那我們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1

《海底兩萬裏》是法國的儒爾·凡爾納寫的小説。一本很有趣的書。跟着書本的主人公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我也好像在海底旅行了一次呢。從太平洋出發,經過了很多海洋,看到了許多稀罕的海生動植和深海魚,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水中的奇異景象,瞭解了很多海底世界的知識和海底祕密。看這本書實在太好玩了。

我在這本書裏看到了好多描寫海底動物的句子,比如“飛馳的礁石”這篇中就有一句:一個長長的梭狀物體,時而磷光閃爍,體積不知比鯨魚大多少,行動速度也大大超過鯨魚。寫得很形象,這個樣子一下就在我的腦海裏了。這本書中我最喜歡一段話是:水中的花朵、礁石、介殼、珊瑚等在陽光的折射下,他們的邊緣呈現出陽光的七彩……這段話寫出了美麗的景色,非常漂亮。

説實在的,這本海洋小説,目前對我來説,內容還有些深奧,我還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還有一些詞也是我沒有學過的。比如,“就是鸚鵡螺號跟他們一樣擱淺了”裏的“擱淺”是什麼意思,我不懂,查了字典才知道呢。以後啊這本書我還要多看幾次呢。因為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啊!

這本書以後,我對海底產生了興趣,總想看一看,8月4日星期六,舅舅答應了我的要求,帶我去參觀了上海海洋公園呢。海洋公園讓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實在太讓我驚訝了,舅舅説,真的海底比這個還美一百倍呢,你看看《海底兩萬裏》就知道了。啊,我多麼希望以後我能真的到海底去遊覽遊覽呢。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2

今天讀了凡爾賽的小説《海底兩萬裏》,我發現他的作品文筆和之前有所不相同,而且裏面有時會放進一些科學道理來説明,常常遇到列數字的説明方法。

全書講述了潛艇鸚鵡螺號在海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尼摩船長是一個反抗壓迫的英雄,這和凡爾賽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品質高尚、獻身科學、英勇頑強、不畏艱險。這些品質我們應該學習。

故事中阿龍納斯博士使我認識了許多海洋生物;阿龍納斯還把在海洋中見到的種種奇觀,娓娓道來,令我大開眼界。康塞爾是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生性沉穩,是個不易大驚小怪的人,同時作為一個分類狂也為故事增添了不少色彩。尼德·蘭是個捕鯨手。對他來説重要的是牛排,小酒館裏的`酒,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暴,總是計劃逃脱監禁,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康塞爾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在每一本書中的人物都是個性迥異,作家也要刻畫得十分辛苦。

故事中還有一些感人的場景。譬如,尼摩船長帶着送葬隊伍,把死者鄭重地埋在海底珊瑚森林。在水中永遠地和美麗的彩光睡在一起,這或許最好的歸宿了。

如果有機會的話,真希望到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潛艇上一探究竟,可惜沒有阿龍納斯博士那樣的好運氣,想必那一定是全世界最為奇妙的一次旅行了。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3

曾經的我對海底世界的認識幾乎為零,因為它絲毫引起不了我的興趣,直到讀了這本書。

《海底兩萬裏》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科幻、冒險小説家凡爾納。他獨具特色的幻想由於符合科學的原理,變成了在科學學研究的基礎上做出的推理和預言,他的許多科學幻想已經被後來的科學發現所證明。凡爾納被公認為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

1866年,有人認為在海上看見了一條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諾第留斯號的潛艇。隨後他帶着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手尼德·蘭,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做了兩萬裏的環球冒險旅行。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段五彩繽紛的海底美景的精彩描繪。

這一段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海底世界,還讓我們間接地瞭解了阿基米德定律、光在水中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識,以及形形色色的軟體動物和海藻、海帶等植物的生物知識。

原本這些知識在課本中顯得枯燥乏味,但在作者筆下卻顯得生動形象。

在作者的筆下,不僅情景使讀者如臨其境,而且人物都是具有高尚品格,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人。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形象,正是作者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讀完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到海底世界,還讓我懂得了,在生活中我們得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的幻想未來的遠景。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4

《海底兩萬裏》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了“鸚鵡螺號”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獨角鯨,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籲下,由美國派遣了亞伯拉罕·林肯號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並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一名捕鯨手尼德·蘭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後便被尼摩船長囚禁在這艘神祕的潛艇中,之後便開始了海底兩萬裏的環球旅行,並發現這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

尼摩船長是“鸚鵡螺號”的船長,駕駛着這艘潛水艇,是一個不明國籍的人。他友好的接待了從大陸上來的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這個人會多種語言,他不喜歡登上大陸,總是和一羣志同道合的夥伴呆在海底下面,並且也不和大陸上的人們來往。

這一部分介紹了整本書內所有的主要人物,比如尼摩船長,阿龍納斯教授和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等等。在小説的這一部分,就已經介紹了一部分海底的奇妙景象,給人以流連忘返的感受。

凡爾納塑造的尼摩船長是處在資本主義上升階段,有着人文主義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代表着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利益。

《海底兩萬裏》第一部分的後半部分寫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僕人康塞爾以及捕鯨手尼德·蘭在“鸚鵡螺號”上的一部分經歷。主要講了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的人。他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精心研究、設計、建造了這隻獨角鯨大怪物——潛水船——“鸚鵡螺號”,他與潛水船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好像這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唯一目的。在這孤獨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龍納斯並與他共同經歷了一幕幕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事件。

其中有幾處是我覺得比較引人入勝:上部第二十章托裏斯海峽:鸚鵡螺號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觸到海峽的礁石而被迫停下來。然而這對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卻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在旁邊的小島上逗留了兩天,這對一個原來生活在陸地上卻因為某種原因而留在海上3個月的人來説是上天何等的優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剛想享受戰利品時卻遇到了土人圍攻。最終以尼摩船長沉着冷靜去對付土人圍攻,以及在珊瑚墓地的故事而告一段落。

從一個方面講,就是經歷了一場壯美、勇敢的旅行。從自己陌生的地方——海洋,開始的一段充滿想象的旅行。如今自己已經擺脱了過往的稚氣,但是偶有時間,還是會回味一下這本充滿奇幻的小説。在回味的同時,依舊能感受到那種奇幻的美麗。

《海底兩萬裏》2021國小六年級暑假讀後感5

還記得儒勒。凡爾納寫的《八十天環遊地球》吧,裏面的福特先生就像神一般,只用了八十天就環遊了一次地球。而作者儒勒。凡爾納也不愧是寫科幻小説的好手,他的另一篇文章——《海底兩萬裏》,講述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我曾瞭解過這本書的寫作背景,那時沒有潛水艇,而作者儒勒。凡爾納通過自己的想象構造了一個奇幻的潛水艇。在閲讀了他的《海底兩萬裏》之後,研發人員開發出了第一代潛水艇。他的另一篇文章,描寫了一個航天的故事,他的小説中寫了離紐約州處有一個航天中心,20__年後,那裏果真出現了一座城市——休斯敦。

《海底兩萬裏》中,以第一人稱描寫了一個如夢如幻的潛艇——鸚鵡螺號,以及一個性格怪異的艇長——尼摩艇長。小説中是以一個生物學家的視角來看待整個問題——他們先是以為這個潛艇是一個巨型的鯨魚,然後他們帶着各種武器去捕捉這個“鯨魚”,包括捕鯨叉,可是後來,他們進入了這個“鯨魚”內部,原來這是一個潛水艇——鸚鵡螺號。

隨後,博士和捕鯨手跟隨着性格怪異的尼摩艇長環遊了海底,他們來到了“海底平原”,見識到了“海底森林”,以及數不勝數的美景。

合上書後,我時常想象,如果我是博士,我會幹些什麼呢?

如果我是我博士,我在進入鸚鵡螺號之後,我會自暴自棄嗎?我會被船長的種種誘惑打動而不想回到自己的祖國嗎?我會竭盡全力地逃走然後慘死大海嗎?這一切,都是個未知數,我不知道自己會怎麼做。

在文中,我最佩服的一個人物就是“尼摩船長”。在文中,儒勒。凡爾納對於他的描述是“他身材高大,前額開闊,鼻直口方,兩手纖細,用手相學術語來説,極富“通感",也就是説與他高傲而富於情感的心靈相輔相成。可以説,這個人恐怕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最為完美的一類人。尚有一個細微特徵,他的兩眼,隔得稍開了些,可將一方景色盡收眼底。這種功能——我後來得到了證實——使他的眼力比尼德蘭高出1倍。當這位陌生人眼頂住一件東西的時候,他總是雙眉緊蹙,寬大的眼皮微微閉攏,眼皮包裹着眼珠,因而縮小了視野。他注視着,多麼犀利的目光!”

在我的眼中,他自信。對於自己的鸚鵡螺號百般信任。把整個生命都託付給了自己研發的潛艇鸚鵡螺號。在我的眼中,他勇敢。在遇到敵艦襲擊鸚鵡螺號的時候,他展開了殲滅式的襲擊,最終擊沉了敵艦。

在我的眼中,他鎮定。即使是遇到冰山封路,即使是遇到章魚圍攻,即使是遇到敵艦偷襲,他也如往常一樣鎮定自若,沉着應對。

尼摩船長無論是在做人和做事方面,都值得我學習,這本《海底兩萬裏》,沒有白白地閲讀,從中,我懂得了許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r1jy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