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致良知讀後心得新版多篇

致良知讀後心得新版多篇

致良知讀後心得新版多篇

致良知讀後心得 篇一

作者是一個詩文英傑,文思敏捷獨特,述懷的同時往往包含着哲理,11歲時候便能夠即興作詩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簡樸,卻氣概非凡。少年喜愛象棋一事並未被董教授提及,別處記載先生少年曾痴迷於象棋,後被父親訓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詩一首,亦是別有韻意,不可多得。翻閲先生詩文,題材廣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圓,都留下他雋永的辭藻。

先生是一位軍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體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過於迅速平定寧王叛亂一事,從發起對南昌的進攻,到活捉寧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時間,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會認為寧王準備不足,勢力不強,包括當時朝中佞臣也是這樣看待,可事實並非如此,寧王準備謀反並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準備,通過對安慶的猛攻也能窺得一二。而作者在平叛之初,既沒有公文任命,又沒有一兵一卒,完全是憑藉智慧與其周旋,後續徵兵也是倉促而行,也沒有得到周鄰省份的支援,靠着臨時徵募的烏合之眾,卻將寧王生擒,不可謂不傳奇。

先生在受人壓迫排斥的忍耐中領悟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其實是有一個永遠知道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東西”在的。他把這個東西叫做“良知”。先生強調説,“良知”是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就具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我認為蒙學《三字經》開篇就告訴了人們“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認為,“良知”雖然是永遠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些外在的感覺器官是無時無刻不在與外界事物打交道的,並且它們在與事物打交道的過程中還往往自作主張、妄作分別,將偏見甚至是虛妄之見當做真理,這樣就會使人們的生活偏離“良知”的引導,或者説,“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偏見掩蓋和遮蔽起來。這是十分危險的,先生主張“致良知”,一個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矇蔽,第二個要將“良知”貫徹到生活實踐中,所謂“知行合一”。這的確是與當時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學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舊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對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違揹人的意願,禁錮人的身心。

從先生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志向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沒有生活目標的人,這樣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渾渾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夢死,當然也是很難實現生活的意義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標,付諸實踐,才是正途。

致良知讀後心得 篇二

讀完《致良知》之後,我覺得王守仁真的可以用神奇來形容,以一介書生先後平定多場叛亂,但創立王學才是他在歷史中輝煌的根本原因。王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內涵是知識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有它的意義,還一定要還願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它的價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時,王守仁創造了心學,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尋外面的聖人之道,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良知,這個良知是善的、純潔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個人的本心;應該好好地去發現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覺,良知學説的提出,是對儒家修身養性觀點的發展,其間明顯的有佛家的思想影響。事實上,一個人真正的要優秀,不管怎麼學,怎麼做,根本的還是內心。而且,良知還有一個擴大的問題,絕不僅僅是內心現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實踐能力愈強。後世的大人物們,無不是自我修煉和不斷擴大境界的典範。

王守仁對善惡的剖析,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善人也都有個惡人,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線。在工作當中,認真履職不辜負每位消費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責讓消費者不滿意就是惡。唯有此,我們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職責,提高服務質量。

陽明哲學歸納起來,即是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陽明哲學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雜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鍊靈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勞動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創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簡單地獲得生存所需糧食。獲取生存所需的糧食只不過是勞動的附屬功能而已。所以,專心致志、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尊貴的修行。

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即使只是一釐米。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裏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舉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積德,特別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沒有良知的人,猶如行屍走肉。雖然活着卻已死去。在喧器的當下,我們更應該頭上一片藍天,心中一方淨土,絕不能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出賣了靈魂,違逆了自己內心的準則。

致良知讀後心得 篇三

瞭解與接觸良知心學已有兩年餘,之前的學習僅僅是偶爾的閲讀與感悟,也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這120天與温州致良知學習小組的共同學習。將4個月的學習,是我出社會以來接受最系統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學習,因為文言文的難懂,因為每日讀書寫心得點評的費時,有些同修選擇了退出,能堅持下來的 同修從開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親身感受到120天的學習帶給一個人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讓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掩傳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點心得。

第一點:立志。

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28.3《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説懶得提及此一説。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致良知的學習之“立志”,如佛學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點:去傲。

在107.31《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點:至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羣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有同修責善砥礪。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之前120天的學習只是起點,致良知的修習沒有終點,終生學習,終生踐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rep8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