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精品多篇】

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精品多篇】

關於《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精品多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一

魯迅一直是我所敬佩的作家,他是一名手握着筆作戰的勇士,他希望用文字來改變國民精神。

我記得我學過一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在前面一部分花大量的筆墨描寫百草園樂趣橫生的景象,油蛉在這裏低吟淺唱,蟋蟀也在彈琴奏樂,一派自然美好且輕鬆自在的景象,可見他的童年並不乏味,很天真爛漫熱愛自然。而這一切在三味書屋戛然而止。枯燥,嚴肅,無味,與百草園形成鮮明對比,為此魯迅不得不自己找樂子,偷偷跑到花園玩,當先生讀書入神時,便在地下畫畫。隱藏在這之中的,是對教育制度的不滿,對扼殺兒童天性的批判。相比之下,我們如今的課程是如此豐富。

《父親的病》這一篇讓我印象尤為深刻。文中提到了幾位“名醫”,而我對他們的行為很是鄙夷。魯迅的父親患水腫,請兩位名“神醫”來看病,診金出奇的高,開了許多昂貴的藥,而他們看病時卻草草了事,甚至有些不屑一顧,就這樣,魯迅的父親最終走向了死亡。

醫生,是最神聖的職業,應該對人類起到的貢獻,而“神醫”在聽聞父親死之後,還天天坐着轎子,悠閒至極。我有些憤怒,這些永貴,拐騙別人錢財,卻沒有盡到職責,實在可惡,而在知道因為自己的昏庸導致一個生命終結時,還在貪圖享樂,四號不感到慚愧羞恥。

如此的社會,引發我們一些深思。魯迅用他的筆,拆穿假面,使生活在迷霧中的人們恍然大悟。

童年,本是美好的,而在那個腐朽的社會,卻是黑灰。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二

今年寒假我看了魯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裏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魯迅的作品能夠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着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本站】果,然後與玩伴一齊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十分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但是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我十分喜歡魯迅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三

腰束草繩,腳穿草鞋,項掛紙錠;手握破芭蕉扇,鐵索,算盤;肩膀聳起,長長的頭髮直披下來,眉眼“八字”;二尺方帽,長舌頭,這便是魯迅所崇拜的無常了。

無常,地位平庸,身着樸素,打扮得嚇人,卻是鬼裏最善良的了。我小時候聽人講過無常這一説,光是相貌,腦海裏便出現了一個妖魔鬼怪,長頭髮、長舌頭,不嚇人才怪。而魯迅筆下的無常,恰恰與我之前的想象相反,原來世界上真有像無常這類的人呢!

妖魔鬼怪通常認為是沒有心,惡毒,可偏偏千萬別把無常跟他們混為一談,倘若把這個世界比作陰間,像無常的能有多少?傳説無常在勾魂時,要勾隔壁患傷寒快要一命嗚呼的人,而那人的母親因快要失子的哭聲撕心裂肺,倘若是你,你會怎麼做?選擇狠心,還是放棄?你錯了,你會因為怕大王打你而必須狠心奪去生命。“可憐天下父母心”,你曉,無常也曉,他的心腸軟了,放那可憐人還陽半刻,而受傷的將是自己!後果當然知道,被大王抽了四十四輥……

世界除了千山萬水,還有愛,倘若沒有愛的盪漾,即使景物再美,人間黑暗,誰會欣賞道路美景呢?愛如陽光,在你無助之下温暖身軀;愛如明燈,在你迷路時尋找正確方向……愛就是這樣,如同人生最亮麗的風景。而世界像無常的人很多,如地震救人的英雄們、抗日戰爭的戰士們、在醫院搶救病人的白衣天使等,這些人正不如無常一般正直、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嗎?

愛是彼此的心願,同大家共創美好藍天。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四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本回憶性散文,它不同於回憶錄那樣按順序寫,而是從生活中選取一些片段進行創作。

説起魯迅,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魯迅生活在一個動盪的年代,表面上的他是嚴肅、莊重的,但是翻開他的童年篇章,卻發現偉人的童年也是有趣的。《朝花夕拾》就是通過對童年的回憶,表達了對那個年代多種束縛的不滿,批判和嘲諷了封建社會制度。

長媽媽、父親、範愛農、藤野先生,都是魯迅描寫的對象,通過刻畫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抒發了作者對親朋師友的懷念,也包含了對當時社會的評價。在回憶中,時常夾雜着作者悲愴的描述,並且要“得到一種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來詛咒一切反對白話、妨害白話者。”可以説,魯迅代表的正是當時中國蓬勃興起的新文化。

新文化一開始並不被一些人接受,魯迅受到了他們的反對和嘲諷,但魯迅並不因此而放棄推廣新文化,反而更加努力的去揭示舊文化的缺點,積極參加革命文藝運動。

讀完了《朝花夕拾》,我深受感動,我們偉大的祖國,有着太多屈辱的歷史,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樑的我們,怎能不為了中國的未來而去努力呢?我要學習魯迅勇敢的精神和正直的品質,不墨守陳規,大膽創新,做一個對家庭和社會都有貢獻的人。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五

我讀了《朝花夕拾》這本書,使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受益匪淺。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這本書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在《狗·貓·鼠》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非常非常討厭貓,因為貓總是吃掉比自己弱小的動物,這就要説起魯迅先生養的隱鼠了;那次,他回到家,問長媽媽:“我的小白鼠呢?”長媽媽説:“被那隻貓給吃了。”從此魯迅就非常討厭貓,憎恨它吃掉了自己養的小隱鼠。實際上魯迅是討厭那些當時欺壓老百姓,做壞事的人,也就諷刺了那些令人討厭的人。

魯迅又寫了平時與長媽媽朝夕相處的日子,又突出了長媽媽的善良,但是她非常迷信,嘮叨等。魯迅非常喜歡長媽媽。《阿長與尋海經》寫出了魯迅對長媽媽的懷念之情。

魯迅經常看一本書,關於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這本書主要是宣揚二十四孝子的孝道。這篇文章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五猖會時。是魯迅心中盼望的一個節日,但是那一天他卻被父親強迫讀書,這是封建教育對兒童的壓制。無常是一個有人情味的鬼,為了一位母親能夠見兒子一面而捱了打。無常給魯迅悲涼的心添了些安慰。

魯迅兒時在百草園的樂趣,表達了應該讓兒童快樂生活。父親被庸醫治死,説明了當時草菅人命的實質,後面寫了他探求真理的慾望和他對範愛農的同情。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心地善良,富有愛心。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六

清晨,花香拂過,花瓣迎着晨風輕輕展開。凝脂形的心形花瓣上,閃爍着點點晃動的露水。花朵是如此嬌小,遠看頗有一種“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的意境。只可歎此時已不再是蘇軾筆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時令,而是輕愁細淚的暮秋了。

“雖是早已無花可摘,但如果有,我還是願意在黃昏中將她摘下。雖無那冰涼露珠的滋潤,可看見殘花映着夕陽,試問,此般不是更有意義了嗎?”

寫這段話的紙片一直夾在發黃的書裏。朝花夕拾,雖然沒有晨曦裏的那份豐滿,可落花卻有種古老、素雅的美,就像浣紗的西子。花開是生命的開始,花落卻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又一次延續。

黃昏時,眾香調零,我如同李易安那樣“東籬把酒黃昏後”,雖無“暗香盈袖”,卻依然能感覺似乎有陣隱隱的香風,如同那陣風中夾雜着片片的花瓣,“拂了一身還滿”

朝花夕拾,拾來的是安謐,是無心,是如水般平靜的傳説。花總開在早晨嗎?不。想當年武則天酒後發令:“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那林苑的羣芳竟一夜之間現身於枝頭,渲染出滿園春色,而那正是“欲披鳳氅食鹿肉”的冬季啊。

花的榮與枯,在一天中顯現。它揮動着雙翅,靜靜地從枝頭落下,暗香殘留。我在夕陽下拾起了花瓣,鄭重地夾進書中。

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七

《朝花夕拾》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最初以《舊事重提》為總題目陸續發表於《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魯迅在廣州重新加以編訂,並添寫《小引》和《後記》,改名《朝花夕拾》,於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書局重排出版。

在《朝花夕拾》這篇散文集中刻畫了許多人物形象。如魯迅的童年玩伴閏土長大後受當時社會的壓迫變成了一個神情麻木,少言寡語的人。以及他的父親,衍太太,範愛農的人物。這是這些性格異樣的人物。使魯迅理性的批判了當時社會的不合法制度,他很諷刺社會,魯迅也在書中對從小帶她的女工長媽媽阿長進行了許多人物刻畫,她也因為社會的影響保留了許多習俗,像在早晨吃福橘,還要魯迅對她説:“阿媽恭喜恭喜。”等等。有一次,她踩死了我最喜歡的小白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她雖然粗魯,但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他知道魯迅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買來了《山海經》。因為阿長對魯迅所做的一切魯迅也很感動,最後表述了對長媽媽的深深的愛,至於那隻魯迅最愛的老鼠,魯迅也將它放下了。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朝花夕拾》讀後感500字 篇八

我手捧着《朝花夕拾》,獨自坐在窗前,感受這陣陣書香,品味從字裏行間透露出魯迅年幼時的童真。

這本書介紹了魯迅在童年的生活與求學經歷,與對往年的親人、同學、朋友和師長濃濃的懷念之情。作者生動形象的描寫出了在舊社會時生活的場景,創作出了這經典之作。

在《朝花夕拾》,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此文開頭,作者便連續使用了兩個“不必説”。用這兩個“不必説”概括地寫出了百草園中的各種風景,緊接着的“單是”細緻的描寫出了百草園中的一下景觀。連百草園中的一角都趣味無窮,讓人如此回味,那麼整個百草園就更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這種詳略得當的寫法更加突出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特點。

魯迅在幼年是膽子非常小,對於那些“牛鬼蛇神”總是保持着敬畏的心態。因為害怕傳説中的赤鏈蛇——“美女蛇”,看見較長的草就敬而遠之。他對美女蛇的害怕,不只有在聽完故事後的一點時間,而且還特別希望擁有一隻傳説中能夠殺死美女蛇的“飛蜈蚣”,把裝有它的匣子放在枕邊,以求保衞自己的平安。

魯迅先生所撰寫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早晨盛開的野花,傍晚拾起。”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時,回味了自己童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抒發了自己懷念過去的情懷。

朝花夕拾讀後感想500字 篇九

魯迅的名字,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讀到他第一次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也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我很少去搜索關於他的文章,並不是我不喜歡他的文字,而是我怕自己庸俗的目光看不出他寫的哲學。但他的文筆,總讓人感覺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爺爺,樸實,真誠,平易近人。

當我第一次看《朝花夕拾》,我總是很多感慨。它真實的記錄了魯迅的童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跟那曲折的經歷。回憶那些清末的生活習慣。

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

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有很多人説,寫文章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他在現實世界受到的種種坎坷跟曲折,還要在自己的文字裏,創建一個世界。《朝花夕拾》在世人的眼裏它是無價的,在我心裏,它就是一個曲折老人記錄童年的回憶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vykp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