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精彩多篇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精彩多篇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精彩多篇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一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叫《巴黎聖母院》這一本書。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19世紀着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小説描寫了15世紀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一羣性格鮮明生動、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以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剖析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

雨果在其代表作中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一羣 性格鮮明生動、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如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的愛斯梅拉達,外貌奇醜無比卻有一顆美麗的心靈的卡西莫多,道貌岸然的副主教費羅洛等等,這些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扣人心絃。

這本書中有很多恐怖且悲劇的事情。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二

當我看到這本書題目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宗教,待我看到作者介紹“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人物” ,我就想當然的以為這是一部像兒時讀過的浪漫童話一樣的美好。我抱着美好的幻想翻開了這本書。

當我看完時沒想到中間的故事是這麼現實殘忍,曲折離奇,結局是那麼的悲壯。一隻內心充滿善良的醜小鴨陪着美麗的天鵝走向死亡,只因那次絞刑架上給了一口水。故事裏處處都彰顯着宗教的慘忍,人性的黑暗,這與人間的真善美形成鮮明的對比。

書中人物各有特色,各自內部聯繫緊密:書中最鮮明的形象就是卡西莫多了,那一開始的醜大王,他集常人所無法想象的缺陷於一身,獨眼、歪鼻、駝背、跛足,還因長期敲鐘導致了耳聾。這樣一個人,只因為醜陋,被社會無情地棄置,沒有人肯接近他,然而愛斯梅達拉卻在他身受重刑,口渴難耐時為他送去了水,還送去了來自一個受害者的諒解與關心。這一口水滋潤了伽西莫多幹裂的心靈,使他由“獸”成功地變成了一個“人”,一個好人,一個內心向善的醜小鴨。在最後所有人都要致愛絲美拉達於死地的時候,是他以一人之力誓死守住愛絲美拉達的隱蔽所。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迫害愛絲美拉達的是自己最尊敬的教士,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在最後關頭雖沒能保住愛斯美拉達,但他救了一個純潔無辜的靈魂。

克洛德,那個即挽救了卡西莫多又被錯誤的愛情觀念所迫害的教士。他原本是有善心的人,可憐卡西莫多而收養了他。然而自從被愛斯梅達拉迷住後,他讓自己的愛情變得扭曲了,不顧一切地去佔有她,玷污她,在得不到她之後用匕首刺向與她幽會的衞隊長並嫁禍於她,最後親手將她送上了絞架。但惡有惡報,當克洛德狂笑着看他喜愛的姑娘吊在空中時,被氣憤的敲鐘人推下了塔頂。這是一個道貌岸然而內心陰暗的人最終的下場。

約翰,衞隊長,兩個‘騙子’。一個欺騙金錢,一個欺騙愛情。約翰,教士的親弟弟,由於教士的溺愛而變得碌碌無為,成為大街上的行屍走肉,最後被摔破腦袋,死在聖母院前。衞隊長,在文章中與卡西莫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衞隊長靠着自己的英俊外表,欺騙了愛斯美拉達的愛情,在愛斯美拉達出事後就去找百合花,最後連愛斯美拉達什麼時候死了都不知道。

愛斯美拉達,本書的女主角。但在説她之前先説一下隱修女,為什麼呢?因為從一開始介紹隱修女的過去時我就懷疑愛斯美拉達是她的孩子。雖然書中多處做了伏筆,但我也依然只是猜測。隱修女因為不知道愛斯美拉達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一直從故事開始咒到故事大結局前,甚至在愛斯美拉達受刑前還開心的為之祝賀。可真是患難見親情啊,到了愛斯美拉達左右都是死的時候終於母女互相認出,隱修女用自己最後的母愛愛着愛斯美拉達生命最後的一分一秒。愛斯美拉達,是那麼的美麗動人,聰明善良,勇敢無畏,對待愛情是那麼專一,到最後都叫着弗比斯(也就是衞隊長)也就是這最後一次呼喊暴露了她自己,結束了生命。她的那隻小羊多莉也被荒唐的認為是愛斯美拉達作案的魔物。在那荒唐的社會發生着無數荒唐的事情,卻依然存在真善美。

社會是個大舞台,演繹着人生的悲歡。而《巴黎聖母院》則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社會深層次下人性的內涵。無論美還是醜,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時候,美可能會變成醜,而醜也可能變成美,唯一不變的,是擁有一顆充滿愛與寬容的心靈。也許連作者自己也被伽西莫多感動了吧,他成全了他的愛情,讓他抱着心愛的姑娘的屍體死去,最後他化為了灰燼。這樣的結局多少有些誇張,但這正是浪漫主義的精髓所在。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三

在巴黎聖母院的兩座鐘樓中,有一個手工雕刻的拉丁詞“命運”。它深深地刻在那裏,看着聖母院百年滄桑。這本書圍繞它展開。

巴黎聖母院,在偉大的法國作家雨果的筆下,美與醜、善與惡、人文與宗教在這裏對峙、碰撞、爆發。最明顯的是美和醜。

外表天生醜陋的卡西莫多,配得上任何可以用來描述外表的貶義詞。雨果一出現就開始描述他的形象。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一隻眼睛,整個身體都變形了,憤怒到連壯漢也被嚇了三分。但他的心天生善良美麗。他可以在不冒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拯救埃斯梅拉達。他可以抵抗乞討團伙的攻擊至死。他堅韌不拔。雖然他的外表是邪惡的,但他追求他所愛的,保護他所愛的。他有點愚蠢,對他的養父很忠誠。這個人讓人們想起了李悝·傑。但是卡西莫多比李悝jy高。他有一種真正的氣質,他會反抗,他會把養父完全變成一個魔鬼推倒巴黎聖母院。這樣,卡西莫多就成了美國和中國的美人,而且天生就優於其他人。

埃斯梅拉達是另一種美。她的外表美得無法形容。在整本書中,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故事都圍繞着埃斯梅拉達的美麗展開。一個吉普賽女孩的心像寶石一樣美麗。當卡西莫多受到羞辱時,她願意給他一個水罐。她還有純真的美和愛情的幻想美。她成了書中最悲慘的角色。她的命運就像一塊透明的水晶玻璃,破碎了。

世界知道美是美,也是邪惡的。哪裏有美,哪裏就有醜。克勞德主教在《巴黎聖母院》中可以被描述為邪惡的化身。他內心高貴而邪惡。他會盡一切努力去得到他所愛的。如果他沒有得到它,他將顯示他的虛假和罪惡的本性,並徹底摧毀埃斯梅拉達。克勞德也是一個悲劇人物,知識淵博,一代人才,被神學摧毀。在克勞德的身上,它最能反映那個時代人們心中的慾望與外部環境中的宗教和神學約束之間的突出矛盾。克勞德是人文主義、理性主義和宗教形成的畸形。外界的束縛和內心的慾望,廣博的知識和神學教條,使主教的靈魂分裂成兩半。從他進入教堂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註定是悲劇。

由此可見,該書以美和醜為線索,以浪漫的風格描繪了一幅15世紀法國人文主義的圖畫。雨果用類似於中國道家的筆法告訴我們,輝煌的外表下可能隱藏着黑暗,美在醜之外,殘缺與美緊密相連,善與惡並存。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的個體如果不培養正確的美醜觀,就不會長久。只有正確看待美和醜,知道做什麼和不做什麼,一個人才能發展。外表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堅持自己內心的善良,追求自己心中的道路,那麼他自然會成功。

巴黎城有一萬個鐘聲在響,聖母院已經沒有煙了。雨果的作品表明人性中的善與美的悲壯戰勝了宗教。我堅信,當聖母院重建時,命運的鐘聲將從天而降。它將追隨文學巨人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四

這本書我在讀國小的時後就略有耳聞,因此這幾天便看了看。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道貌岸然的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愛上了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可是艾絲美拉達卻愛上了對其有救命之恩的衞隊長弗比斯,於是得不到愛的副主教就對艾絲美拉達開始了殘酷迫害。而主人公——面目醜陋但心地善良的卡齊莫多也被艾絲美拉達的美所傾倒,開始捨身相救,但美麗的艾絲美拉達最終還是被送上了絞刑架。而悲憤的卡齊莫多也終於認清了副主教的虛偽,將其從塔樓上推下,最後他自己懷抱着艾絲美拉達的屍體死去······其實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的內心毫無波瀾,覺得這本書就和一本普通的悽美愛情小説一般,並且還不算特別悽美,似乎沒什麼突出點。並且全文的語言好像十分無味,就像第一章裏的場景描寫與人物對話讓我覺得沒必要,十分囉嗦。於是我產生了疑問:這本小説為什麼這麼有名呢?還成為了經典?秉持一份懷疑的態度,我又看了幾遍這本書,漸漸地,我好像有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與其説這本書講的是人物的經歷,其實是在為這世上真正意義上的美醜進行激烈的辯駁。小説中的主人公卡奇莫多雖然又獨眼又駝背還跛足,身為敲鐘人,耳朵也被震聾了,但他心地善良,感情純正,愛憎分明,為了救艾絲美拉達,付出了一種近乎偉大的愛,哪怕自己被討厭,也是付出了所有;而那位外表公正,為人和善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實際上只是一個道貌岸然,內心險惡的偽君子因為自己內心瘋狂的執念與矛盾,終是自食惡果,卻也害了他人;甚至是那位風流倜儻的衞隊長,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人。作者用這樣外表與內心強烈不符的人物形象,鮮明的對比手法,揭示了人性裏真正的美醜。

而穿插在全文中的女主角,愛與美的化身——艾絲美拉達,也替我們一層層的剝開了每一個人不同的外衣之下的心,或善,亦或惡。看完書其實挺同情艾絲美拉達的,畢竟她也什麼都未曾做卻受到了邪惡陰險的迫害。但其實她剛開始也算是幸運的,雖然未找到她的母親,但她也生活在了某個類似乞丐王國的地方,生活得也不差,最後死前也總算是找到了其母親,並與之相認,但她的結局終是令人痛心的。由於不明白為什麼作者要塑造這麼多的人物如那些流浪漢等,於是我上網搜了相關資料,説“雨果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出發,在揭露封建王朝上層社會人士醜惡的同時,還用浪漫主義手法虛構了一個流浪漢聚居之處,描繪和讚揚了下層平民的高尚品德。飽含着深切的同情,並給予了熱情的讚揚。流浪漢、乞丐們互助友愛,勇於鬥爭,公開蔑視神權、政權,聚眾攻打反動堡壘巴黎聖母院。正由於雨果看到了羣眾的力量,因此作品始終保持樂觀的氣氛,昂揚的格調。當然,小説也宣揚了用博愛、仁慈來改造人性的唯心主義思想。”這,我才明白了這本書的歷史背景與其背後的真意,或許,這也是這本書如此出名的原因之一吧!在經過這一系列的對文章的思考後,再回想起來,終是不禁由此聯想到了生活中的很多人:或如那副主教一般虛偽,或如敲鐘人一般醜陋卻善良……那麼如何才能區分真正的善惡美醜呢?我想,在一個人的生命長河中,這所謂的第一觀察點——外貌,根本就不是什麼關鍵,我們應注重的`,應該是在逐漸與之交往的過程中,所一點點發現的靈魂與真心。內心比外表重要,靈魂也才應是生命真正的主角。無論是外表多麼光鮮的人,也有可能只是與小説在的副主教一般陰險狡詐偽善,若將自己的一顆真心盲目付出,也只不過是會得不償失而已;同樣的,當遇上一個微不足道甚至是卑微不入流的人向你走來時,也請不要未經思考就憑自己內心愚蠢的慣性思維,將那人一把推開,再轉身離去。因為在這一瞬,你所一把推開的,或許正是一顆在醜陋的外表下隱藏的真心。不要忽略,也不要懷疑,好好弄明白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美麗與珍貴,什麼值得自己真心相待。同時,也請讓自己學會善良,因為,只有當你用善與美看待這個世界時,這世界上的人才會以同樣的心情來面對你。所以,也不要給自己戴上太多的面具,過度的偽裝。我們不能讓邪惡繼續包裹在美麗的外衣之下,也不可讓自己滯留其中。當然,我想,這幾個道理,只要是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明白。不得不説,名著之所以成為名著,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都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這樣詭異悽美卻註定不可能實現的愛情故事,形象飽滿個性鮮明的人物角色以及穿插在故事被後的一系列配角,讓我覺得可笑,感動卻也富有深意。適當的對背景,人物所處場景的擬人與誇張,形象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強烈的美醜對比,給人一種親身體驗之感,讓人深陷其中。浪漫的筆調,給讀者塑造了兩個十分極端的善惡景象。這一系列事物所構成的富有故事性的場景,也向我們繪造當時浪漫詭譎的巴黎。給人一種震撼人心之感,令人印象深刻,記憶猶新,真的值得一讀。也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分清善惡,並用善與美來看待這個世界!

巴黎聖母院讀後感 篇五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説。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説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巴黎聖母院不僅因其建築有名,而且也因雨果的小説而聞名於中國。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座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聖母院內外環境優雅,院內洋溢着柔和的氣氛。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故事發生在中世紀。“愚人節”那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有個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的行人,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

這時,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一下子對美麗的梅拉達着了迷,他內心燃燒着情慾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他命令教堂敲鐘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鐘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

敲鐘人雖然外貌醜陋,內心卻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也愛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着,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法比,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弗羅洛趁機威脅吉卜賽姑娘,讓她滿足他的情慾,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無辜的姑娘被絞死了。卡西莫多憤怒地把弗羅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擁抱着埃斯梅拉達的屍體也死去了。

小説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巴黎聖母院的讀後感1500字 篇六

早就聽聞《巴黎聖母院》這本着作。在九年級的暑假,懷揣着濃郁的好奇新的我饒有興致的讀完了這一本小説,真是令我感悟良多。

這是一本描述人性美醜的名著,故事發生在一箇中世紀的愚人節。那天,流浪的醜聾人卡西莫多在廣場上表演歌舞,有個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的行人,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

這時,外表正經的巴黎聖母院的副教主克羅德?弗羅洛一下子對美麗的梅拉達着了迷,他內心燃燒着情慾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他指使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途中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非必斯救下了埃斯梅拉達,並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鐘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敲鐘人雖然外貌醜陋,內心卻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也愛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非必斯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着,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非必斯,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被費羅洛陷害被判死刑。行刑時,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乞丐羣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衝入教堂,誤與卡西莫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衝入聖母院所殺,最後卡西莫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西莫多撫着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醜無比,“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細小左眼,完全被一個大瘤所遮蓋的右眼,那上下兩排殘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亂入遭的牙齒”,但是,他懂得感恩,也可以為了自己心愛的人做任何事,他的內心依然是那麼的善良。年輕的埃斯梅拉達心地善良,清新單純,是一個沒有任何心機女孩。而費羅洛,表面上是一個清高的教主,但內心也渴望擁有一份難忘的感情,但在後面因為得不到埃斯梅拉達的心而由愛生恨,做出種種有違道德的事情,實在令人厭惡唾棄。這三人是書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前兩人是美的代表,而後一者呢,就是醜的象徵。當然,書中還描寫了許多麻木的人,如那個弗比斯,最底層的如老鼠洞裏的那幾個隱修女,以及大街上那些無知愚昧的眾人,都可以認為是醜的象徵。

在看完《巴黎聖母院》後,最多的就是對卡西莫多的同情,他的正直與單純卻深深地打動着我。他自小因為畸形而被拋棄,由副教主收養,長大後也不曾離開教堂。他從沒有得到過別人的一點關愛,但是他的心靈卻與他的外表大相徑庭。他嚮往着美與愛情,然而,埃斯梅拉達太優秀了,對他來説,埃斯梅拉達是一位女神,是高高在上的,也絕對不容一個污點。他開始自卑,痛苦,他的愛情給他帶來了痛苦。但是他們的愛超越了生與死,上帝終究給了他們一個愛的世界。最後的結局正是文章出彩的一筆,也是我最喜歡的。

相對的,我認為費羅洛也是一個很可悲的人。年輕貌美的埃斯梅拉達使他陷入了情網卻一發不可收拾,但這種感情發展到後面使他走火入魔,愈愛愈恨,只想毀滅她,從不為她考慮,甚至還陷害了善良的埃斯梅拉達,真是一個可笑的小丑。

副主教與卡西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也同樣的遭到了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熱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巴黎聖母院》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它告訴了我,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也沒有神性。沒有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帶着缺陷。沒有人是完全理智的,都帶着或多或少人類本身的瘋狂。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美麗與醜陋,純潔與骯髒的較量,是一幅光怪陸離又鮮血淋淋的愛情悲劇畫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賤民的史書。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與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與捨己為人的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wn56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