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蘇東坡傳的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蘇東坡傳的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蘇東坡傳的讀後感1000字精彩多篇

蘇東坡傳讀後感1000字 篇一

由於一些事故,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我拿到手比較晚,聽大家在羣裏的誦讀,及誦讀的心得,我有些怯了。這是一本什麼書啊,這麼繞口,還有這麼多字不認識,這不是自己為難自己嗎?加入至善讀書社,剛開始想着是讀一些優美的散文,一些流行的小説,最好是拍成電視的劇本。現在可好了,還有這麼多難關需要過。

看着別人發到博客上的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我真有點震驚!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談感受,每個人的感受是那麼的深刻,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啊。一遍又一遍的合上又打開,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蘇東坡傳》章節很多,我主要是從是蘇東坡的童年與青年談起。

首先談一下舒東坡的家庭情況。

蘇東坡的父親在蘇東坡八歲到十歲之間,就一直進京趕考,父親的積極上進,對蘇東坡的學習無疑有很大的觸動和啟發。父親趕考鎩羽而歸,但其積累的學習的方法及淵博的知識對蘇東坡的教育有很大的幫助,父親可以矯正兒子的讀音錯誤,對孩子的學習存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在蘇東坡的父親進京趕考期間,蘇東坡的母親在家管教孩子,母親教蘇東坡《後漢書》、《範滂傳》,教育蘇東坡有正確的人生觀,激勵蘇東坡進行苦讀專研。

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和他傳説中的妹妹蘇小妹都一起苦讀書。憂傷時相慰藉,患難時相扶住,彼此相會與夢寐枝江,寫詩相互寄贈。

家裏各種圖書插列滿架,這樣的家庭氣氛,正適合於富有文學天才的蘇東坡發育。

從蘇東坡的父母對蘇東坡的教育,作為老師和母親的我不禁想到在教育學生和孩子的過程中,一定注意自身的修為,自身的素養對孩子的教育有很重要的影響。要給孩子好的教育,要想讓孩子學好的話必須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這個環境是學校也是家庭。

蘇東坡非常聰明,十歲時,已經能寫出奇句。但他的聰明並沒有讓他懈怠。為應付考試,學生必須讀經史文,經典古籍必須熟讀至能背誦。背書時不僅僅注重文章的內容,知識,連文字措辭也不可忽略,好多時候整本書都給背下來了。這種記憶實在是艱難和費事的苦事。蘇東坡正是用這種方法對所讀的書本理解的非常深刻,並能加以靈活的應用。

我們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也想要成績。學生更想要那種不費事就能得高分的捷徑。我們不是蘇東坡這樣的奇才。所以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當沒有好的方法,沒有捷徑可走時,簡單吃苦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能夠吃苦,只有付出才有回報、

再來想想自己,整天以各種忙為藉口,變得越來越懈怠。想要教育好孩子們,必須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學習不分時候,走近舒東坡,熟悉蘇東坡就是自我改變的開始。一定要變成一個勤奮的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一個能激勵別人的人。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二

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蘇軾出生。眉山這個寧靜之地,被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介紹了蘇軾一入朝廷還未多久,就因烏台案被捕入獄,那時,他何嘗不是一位怕死的凡人!整天盯着窗外,想入非非。潮濕幽暗的監獄,還常常伴有令人作嘔的老鼠和擠滿灰塵的蜘蛛網,縱使一人再有滿腔熱血,再一心想要報效祖國,內心也會被痛苦與疑惑的刀痕劃的傷痕累累。

整整103天后,蘇軾出獄,卻被貶黃州。這卻是不幸中的萬幸,他有一個安逸之地可以靜靜調養了。

一開始,蘇軾對於黃州這一片荒蕪之地,是不知怎樣調整自我的。而且那兒只有忙於耕作的農民,他很無措,又很迷惘。他找不到方法治理這裏,他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直到有一日雨後,雨水從屋檐滴落,不遠處有一座寺,點點禪音奏響,聲韻縈在蘇軾心頭,讓他邁向那座寺。不知,他在寺裏遇見了什麼,但見蘇軾回到家中,不再閉門不出,他彷彿領悟到人生之真諦:無爭、無搶、自得。

從此,黃州對於他而言並非再是孤寂之地,他品茶、喝酒、寫詩、作畫,還不忘發明美食。他的詩褪去了年少時的張狂,多了一份淳美,那種只有在釀了多年後的清酒,才能散出的甘甜。

當閲讀到蘇軾的《赤壁》時,一句“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讓我的眼前不僅僅只是一本書,而是跨越了千年的一次交談,隱隱燈光中,我的面前還是當年那位蘇東坡。他飲酒作樂,暢談人生,可我能從他眸裏,〈WWW.〉看到一片寧靜的心湖。此時的他,不再是曾經鋒芒畢露的蘇軾,而似一位天仙,先天地生,卻肉身成聖。他不是凡人,不願追求功名利祿;他同樣也不是神仙,因為他並不願被天庭的規則所束縛。

如今,仍有許多人羨慕他:為何能在當時那等混亂的情形下仍不受官場影響?我想我的內心是這麼回答的: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正如蘇軾自己所言“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今日仍有許多人為功名和財富而鑽營一生,真想讓他們多讀讀東坡的詩詞,學學他的豁達與從容,為官造福一方,為民奉獻一生。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應是,蘇軾在今後再怎麼坎坷的路途上,總能淡然相對的原因吧!

放下心中雜念,也勿好高騖遠。要知,有些事,有些人,終將成為匆匆一瞥。

蘇東坡傳讀後感 篇三

形象中的蘇東坡是個豪爽,曠達而又不失儒雅的文人,他在前史上留下了不行磨滅的榮光印記,直到現在,人們還銘記取她,我曾去過他的家園眉山,眉山許多的地名都是以他的姓名命名的,不得不説,他是如此耀眼。但是或許我對他的瞭解仍是太限制了,只停留在這些外表的形象上,最近讀了《蘇東坡傳》才知道人們愛他,愛的是他的真摯。

他有志向,赤壁之下他歎大江東去,貶謫江城時他期盼“西北望,射天狼”,他期望與周瑜一較高下,夢想有孫權的驍勇,即使是君王也不支持他,他也勇於在朝政上屢次與王安石爭辯,致使屢次貶謫,但是這一點歷來沒變。

他有仁慈,他花了終身的積儲買了幢房子,而在遇見一位由於兒子好賭而失去了房子的老婆婆,又得知自己買下的就是老婆婆的房子時二話不説把房子送還了回去;他在揚州觀察,發現大眾顛沛流離,寫了封信給太后,細論處理的辦法,提出:“以全國言之,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大眾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提出:“以全國言之,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大眾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總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蘇東坡所催請各點,朝廷正式公佈實施;他終身屢次被貶謫,其間對他虐待最深的莫過於章敦這個人,比及蘇東坡總算得以北歸,章敦被貶嶺南,原以為他會報復章敦,章敦的兒子也這樣想,連夜寫信給東坡,信中期期艾艾的向東坡求情,可在東坡的回信中,不只把章敦當作朋友,還因傳聞章敦沉痾把各種攝生的辦法告知章敦的兒子,而章敦兒子不知道的是,此刻東坡也是身患沉痾,不久行將離世,在沉痾時能這麼坦白的回信,這般胸襟仁慈,在幾千年的傳統文人也中鮮少見到。

他有真摯,蘇東坡把人人當好人,還好有他的妻子王弗看管他。蘇東坡做了官今後家裏面常常來朋友訪問他。王弗就常常躲在這個屏風後邊兒細細地聽。有一天一個來訪者走了,王弗從這個屏風後邊出來就跟他説:“你費那麼多功夫跟他説話幹什麼?他僅僅留神聽你要説什麼,好説話投合你的意思。”這件作業不只體現出蘇東坡妻子的才智精明,一起也體現出他自己為人處世方面的“不老練”。這方面蘇東坡或許永久也無法老練起來,由於那正是他品格中真摯仁慈的一面,無法改動。

他有豁達,蘇東坡被貶謫到我國本鄉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知朋友説:“每念京城無數人喪生於醫生之手,予頗自幸虧。”當他被貶官黃州時,朝雲生了—個兒子讓他題詩,他嬉戲道:“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生,惟願孩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就是實在的他,現在覺得蘇東坡是那麼可敬,他少了分文人的傲氣,卻多了分為人臣的傲骨,少了分踏實,多了分坦白,不妄自菲薄,不屈服於命運,當然,也具有着曠達的胸襟,正是他種種真性情的作業才會被世人敬重了千年,正如《蘇東坡傳》所説:“一説到蘇東坡,在我國總會引起人親熱敬仰的淺笑。”我信任,即使再過千年,他也仍是會這麼耀眼。

蘇東坡傳的讀後感 篇四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對無言,惟有淚千行。了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如果説,這一首家喻户曉的《江城子 記夢》讓我第一次認識了蘇軾,那麼林語堂老先生的《蘇東坡傳》則讓我更深入地瞭解了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生……

林語堂先生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自然是極深的,而他筆下的東坡更是栩栩如生,讓我彷彿回到了一千年前,看到了那個文學偉人的跌宕起伏。

現在人們評價一個人,第一個看的已並非是其成就,而是他的品格。自然,蘇東坡的美名能夠流傳至今,自然也與他的人格魅力無不關係。

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作者概括他一個悲天憫人的道德家,一個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一個散文家,一個新派畫家,一個偉大的書法家,一個釀酒的實驗者,一個工程師,一個假道學的反對派,一個瑜伽術修煉者,一個佛教徒,一個士大夫,一個皇帝的祕書,一個飲酒成癖者,一個心腸慈悲的法官,一個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一個月下的漫步者,一個詩人,一個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然而在我看來,蘇東坡遠不是這幾個詞能夠概括的。林語堂老先生也説,他是自己“萬分傾倒”,卻又“望塵莫及”的。如果硬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蘇東坡,那應該是充滿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是與生俱來的,從某種角度來講,你有沒有浩然之氣,就決定了你有沒有成就,他會在生活中逐漸顯露出來的。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牌》中説的:“浩然之氣,不宜行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顧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這本書我總共讀了兩個星期,每每沉浸其中,我就好像有一雙翅膀。就飛翔在蘇東坡的上方,注視着他,與他同樂同悲。但奇怪的是,我一直沒有完整的想象出過蘇東坡的相貌,只有一個高大的背影。或許是正如作者所説: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的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呈現,曇花一現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那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後感800字 篇五

蘇軾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詞人!每當讀到他的詩詞時,都會多少有些心潮澎湃。他的詞,沒有婉轉柔情和拐彎抹角,敢於直接坦蕩地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我喜愛這種豪放的氣勢!平時在課上,除了蘇軾的詞,我也對其本人的生平有了少許瞭解。於是正好應老師的要求,在暑假中我讀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想真真正正地瞭解這位我心中喜歡的詞人。我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讀完了這本《蘇東坡轉》,書中有很多對蘇軾的評價,看來在林語堂的心中,蘇軾也是佔有很高的地位的。

我喜愛蘇軾這個人也正是因為書中説到的這幾點:

首先他才華橫溢,詩詞氣勢磅礴,文章簡潔飄逸,正如他自己評論是“行雲流水”。並且除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在醫藥、水利以及烹飪方面都有所成就,真可謂是十項全能!

其次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都是堅定不移,並且對世事從來都有獨特的見解。在應試時,他自己杜撰的歷史事例“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和判官梅聖俞的大力賞識。而且他與王安石的變法意見不合,上書談論其新法的弊端,而且敢作敢當,自請出京。

最後就是他擁有一個常人無法達到的豁達的心態。他的人生波瀾起伏,在經歷了“烏台詩案”,險些被殺,然後被貶黃州之後,仍然沒有唾棄這人世,寫下了《定**》和《赤壁賦》等名作,在其中將他的豁達盡顯無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好似在説沒有什麼能夠阻攔他。甚至在年邁之時,他被髮配到儋州後依然在教書授學,展現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達觀的人生哲學,這是內心真正的強大!

對於這最後一點我非常的有感觸,想想蘇軾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飄忽不定,但是他依然用他那豁達的心態挺了過來。不妨再想想現在的生活中,有多少人經歷了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會氣餒,甚至出現大學生跳樓的事件。我只能説,這些人在蘇軾面前是顯得那麼那麼的微弱和渺小。正想書中最後所説的,“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他的心永遠是快樂的,就好像那“一蓑煙雨任平生”!

現在,我對蘇軾已經不僅僅是喜愛,更是由衷的敬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zjz3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