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結構設計工作總結心得

結構設計工作總結心得

在從事結構設計的九年來,在各位前輩和領導的幫助和關心下,先後完成了以上各項成果。很多成果得到了一致好評,這些設計工作涉及諮詢、初步設計、工業設計、住宅設計、辦公樓設計、改造工程等各種領域,這些設計內容擴大了個人的設計領域,開拓了結構設計的視野,讓我更加全面,也讓我對結構設計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心得;

結構設計工作總結心得

(1)已建成的工程,不等於是成功的工程。

(2) 不迷信規範,不墨收成規。

(3) 學習外國經驗時,不要忘記本國國情。

(4) 建築物的高寬比,不應是一種限制。

(5) 不能完全相信電算結果,一定要仔細校核。

(6)認真完善和細化施工圖,更要做好後期服務

1、 已建成的工程,不等於是成功的工程

有些工程,建成之後,可以認為是成功的。例如,我自己設計的《天門碧水源小區項目》新型的基礎做法(樁,複合地基等等),在房屋建成後,沉降量不大,造價便宜,施工方便,等等,這種基礎新做法,在房屋建成後,等於是進行了一次荷載試驗,所以,可以認為是經過了考驗,是成功的。

但是,對於抗震設防的工程,你所設計的建築物的抗震能力,究竟如何,在未經過真正地震考驗之前,是不能肯定下結論的。當然,現在有許多抗震試驗方法,整體模型試驗、振動台、構件試驗……等等,但它們與真正接受地震考驗,還是不一樣的。有些構件,在試驗室的試驗效果不錯,但真正遇到大地震,還是不能承受。例如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格構SRC柱,在95年阪神地震時破壞較多,但試驗室效果是不錯的。因此,不經過真正地震考驗,是不能算真正成功的。

異形柱結構在我國某些地區,用得很多,我對異形柱的抗震性能,是抱懷疑態度的。尤其是在高烈度地區,更應慎重。有人説,全國已經建了那麼多,但它都未經地震的考驗。最近見到一本全國性的異形柱設計規程的徵求意見稿,竟然規定異形柱框架結構在8度區可建到6層高,這似乎太冒進了,不要説異形柱,就是普通方形(矩形)柱的框架結構,在8度區真正遇到8度地震時,至少其圍護結構和填充牆之類的非結構構件會發生許多破壞(1976年唐山地震已有證明)。我自己設計的《武漢保利西海岸花園洋房》,甲方要求用異形柱,我通過模型試算和經驗判斷,有些户型不適合用異形柱結構,各項指標都顯示異形柱的抗震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安全保證,於是結合驗算結果我寫了一篇建議取消異形柱結構改成方框架柱的建議與意見給業主方,業主方請專家進行了商論接受了我的建議,取消了異形柱結構。

2、 不迷信規範,不墨收成規

簡單説,規範是一些有經驗的研究人員與工程師共同研究的成果,它是將實際工程經驗與科研成果綜合編制而成的。它不代表我國的最高技術水平,有時是各種因素折中的產物。

要想編出完全適應於各種工程情況的規範,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把任何工程情況都要由規範來解決,規範絕不是萬能的。

規範是根據過去的工程成果編成的,它只能代表過去的成果,不能預見新事物的成長、新技術的誕生。所以,千萬不能以“規範上沒有”而不讓新技術、新體系、新結構的產生。

3、我們在學習國外經驗時,不能忘記我們的基本國情。在土建工程方面,我們的勞動力,既豐富,工資又低,這是與國外截然不同的。

例如,國外的鋼結構,多是在鋼樑上安放壓型鋼板,然後鋪設鋼筋,澆搗砼。這樣可以省去支模板的工序,節約勞動力,工效也高。

但是,壓型鋼板與普通支模板的做法相比,造價高不少(不能週轉,一次性)。在發達國家,工人工資很高,可達我們的30-50倍,所以,有時他們寧可多費些材料以節約人工,反而合算。而我們與他們不一樣,不能同樣做。

我在設計《漢班託塔新建公寓樓及堆場改造工程項目》時,當地推出了新型的隔牆材料,牆體材料更輕,更經濟,也能滿足設計性能和安全要求,大大的節約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也使得工程整體造價得到了更好的優化,作為EPC項目,受到了合作方和甲方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認可。

又例如,現在許多工程的基礎都採用厚板,以前我們筏板基礎大多是做的基礎反樑帶底板。這兩種做法各有優缺點,總的説來,厚板耗費材料較多,造價較貴,但節省人工;後者則相反,材料消耗較少,造價較低,但人工較費。在發達國家,如前所述,人工價值高,故多做厚板;在我們,如條件合適,還是以樑板式筏基為宜。尤其新的地基規範,將核心筒周邊影響係數,取為1.25,更增加了平筏板的厚度。因此,建議在可能情況下,設計成樑板式筏基。

4、建築物的高寬比,不應是一種限制

我剛開始參加工作,主要設計民用建築,以住宅為主體比較多,許多地方缺少經驗,設計《武漢市海聯大廈寫字樓》時主要參考了《高層建築設計建議》,提出了高寬比,是為了使設計人有一個導向。這個“設計建議”,即是現在《高規》的前身。對於高寬比的規定也就延續到現在。在實際上它不應是一個限值。《抗震規範》中就未提到高寬比。

而且平面體型複雜的,根本無法去計算高寬比,以“平面最小投影寬度”來計算,也不一定對。

所以,高寬比應當是教科書裏的內容,告訴我們,一般工程的高寬比是多少。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限值,所以,不應當是施工圖審查的一個內容。

5、不能完全相信電算結果,一定要以工程力學原理,仔細校核。

做了9年結構設計,發現編程序者在編程時,必然有一些簡化,否則不好編。例如,我們的現澆樑板是T形樑,但在編程時,許多程序將其簡化為矩形樑。其結果是:樑的剛度減小很多,使計算撓度加大,不真實;對結構的整體剛度貢獻減小,使計算出來的位移加大,不真實。雖然有的程序可將樑的剛度乘以放大係數1.5~2.0,但對於多數中間樑而言,2.0常是偏小的值。

還有的教材中提倡所謂的“精確計算”。在抗震設計中是不存在什麼“精確計算”的,即使非抗震計算也是如此。我們計算時所使用的構件EI值,是以其毛截面計算的,配筋量多少並不計及,但是,國外有的試驗結果表明,柱子縱筋含鋼量4%者,其EI比相同截面的縱筋含鋼量1%這,大40%,可見其誤差之大。

此外,我做過的《荊州江陵轉運站》中遇到的,有些程序對於斜向構件無法外計算,等等,因此,對於計算結果,一定要仔細核對,不能算出結果就畫圖,尤其對於平面形狀不規則,不是水平的構件;兩根互相連接的懸挑構件;框支桁架等等。必要時,應當用手算簡化補充計算。

6、認真完善和細化施工圖,更要做好後期服務。

施工圖的設計也是一個完善和檢驗初步方案的過程,隨着不斷的深入,會不斷髮現初步設計中的細節的不足。這會指導以後的初步設計更加完善,不斷提高。施工圖設計完後,一定要認真自我校核,對照平時裏容易忽略和易錯地方進行反覆檢查和細化,不要認為校核工作是校審人員的責任,自我校核是對自己的圖紙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保護。

施工後期服務也不可忽視,要做到有始有終,不能認為將施工圖交付甲方,就完結了,要將每一個經手的項目都當作自己的責任,處理好施工中、將來使用中、改造中相關的問題,盡好自己的職責。我做過的《荊州江陵碼頭廠區》進入了施工階段,我作為設計代表被派駐現場實行現場服務,在施工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現場與圖紙或者勘察報告有出入的地方,我努力做好解釋工作,本着對工作認真,對結構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施工方和業主方提出的問題,都一一耐心解答,遇到不是自己專業問題都去找相關專業落實並且回覆,項目進行很順利,我在現場的服務也受到了業主方高度評價。

標籤: 結構設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ongzuoxinde/n1qk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