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2020年抗日戰爭電影觀後感

2020年抗日戰爭電影觀後感

2020年抗日戰爭電影觀後感

為了紀念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國產電影製作了很多抗日電影。2020年最新的抗日戰爭電影有哪些?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0國產最新抗日戰爭電影大全,希望能夠幫到大家。請您閲讀。

抗日戰爭電影1

由台灣知名女導演鄭芬芬執導的電影《畹町橋》在雲南省畹町舉行開拍儀式。影片將通過一名遠征軍老兵回國尋親的故事,追憶遠征軍滇緬抗戰歷史。

電影《畹町橋》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的滇緬抗日戰場為背景,以一名遠征軍老兵上官青回國尋親的回憶為主線,用上官青與遠征軍連長淩河和當地傣家姑娘玉香3個年輕人在戰爭中的命運、情感,再現慘烈而英勇的滇緬抗戰歷史,追憶入緬作戰遠征軍的功績。

導演鄭芬芬説,這次拍攝抗戰題材影片,與自己以前的風格不太一樣,但是遠征軍在中國抗日曆史上功勛卓著,她希望以電影的視角,講述一個充滿人性內涵和對戰爭反思的遠征軍抗戰、情感故事,讓人們瞭解遠征軍入緬作戰歷史。

畹町橋是中緬兩國交界河上的界橋,於1938年搶修滇緬公路時初建,是當時中國對外聯繫的重要國際交通口岸。1942年,中國十萬遠征軍從畹町橋出境,赴緬作戰,抗擊日軍,在對日作戰歲月裏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創造了輝煌的抗戰歷史。

抗日戰爭電影2

正值“九一八事變”83週年之際,由香港導演呂小龍執導並主演,嚴歌苓任文學顧問,鄭佩佩攜女兒原子鏸,搭檔老戲骨曾江領銜主演的首部“慰安婦”題材電影《黎明之眼》,今日曝光海報及預告片,影片正式定檔9月18日全國公映。影片以真實故事為藍本,用寫實手法全景記錄“慰安婦”所受的非人待遇,在揭露日軍侵華暴行的同時,更揭開至今仍未被正視和尊重的“慰安婦羣體”的生命檔案。

全景記錄——“慰安婦”羣體無法癒合之傷

1994年,由呂小龍自導自演的影片《地獄究竟有幾層》引發各界人士對“慰安婦”歷史的關注。20--年間,呂導持續深入研究“慰安婦”問題,面對日本政府“不道歉、不賠償”的消極態度,以及“慰安婦”相繼含恨離世的緊迫現狀,他首度聚焦“慰安婦家族傷痛”這一題材,不僅全景呈現出抗日戰爭年代“慰安婦”這一飽受摧殘的悲慘羣體,更以跨越祖孫三代的全新視角審視“慰安婦”歷史所帶給後人難以癒合的情感裂口。導演呂小龍表示:“我曾親自拜訪過一些‘慰安婦’,她們之中不少已經90歲高齡,疾病纏身,晚年生活尤其困苦,更有不少故去的老人等不到日本的道歉,至死不能瞑目。這讓我感到時間的緊迫,我們必須要為這些老人做點什麼,也必須讓國人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

首搬銀幕——定檔9.18揭日軍侵華暴行

電影《黎明之眼》最終將上映檔期鎖定在“9.18國恥日”。主創團隊排除萬難取得大量史實影像資料,並首次將“慰安婦”這一敏感題材搬上大銀幕,承載着強烈的民族情懷。片方負責人表示:“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強迫亞洲婦女充當‘慰安婦’起,83年間這段歷史得不到日本的正視,和對軍國主義侵略惡行的懺悔。我們看到的反而是篡改歷史教科書、解禁集體自衞權、參拜靖國神社、美化‘南京大屠殺’,種種劣行踐踏着中華民族的寬容底線。影片選定9月18日上映,就是想警醒世人,有些歷史我們無法忘記、也不能忘記,被日本侵略的屈辱歷史就是不能被忘記的。而戰爭的傷痛,對於女人,比男人更深。《黎明之眼》就將用鏡頭還原這段更應被正視的‘慰安婦’傷痛史。”

雙發海報預告——打開慰安婦的生命檔案

在日前曝光的影片先導預告中,現代場景與黑白影像交互出現,將和平年代下人們的記憶拉回到那段屈辱悲慘的歷史中,打開慰安婦羣體的生命檔案。而同時發佈的“黎明之眼”版海報,則透過一隻滄桑流淚的眼睛,影射出慰安婦被日軍凌辱的淒涼慘象。導演呂小龍透露:“20--年間對‘慰安婦’歷史史實的深入研究,讓我愈發認定那段歷史不應被國人遺忘,更不應被日本扭曲。《黎明之眼》將直面戰爭對女性肉體和靈魂的雙重迫害,同時將片名定名為‘黎明之眼’,也寓意着對未來的殷切希望。雖然戰爭的痛苦永遠留在了人們心底,雖然讓日本正視歷史問題的道路依舊艱辛而漫長,但對於那些曾被戰爭傷害的人們,我們始終堅信黑夜總會過去,黎明的曙光將照亮雙眼,温暖每顆曾飽受摧殘的心。”

抗日戰爭電影3

今天早上,我收看了中央6台播出的《雞毛信》。被主人公海娃的勇敢深深的感動了。

一天早上,海娃住的村莊被鬼子掃蕩了。鬼子把海娃抓走當帶路的。在這之前,一位八路軍隊長交給海娃一封雞毛信,裏面裝着重要信息。晚上,鬼子們又冷又餓,便把海娃的羊搶走殺了吃,海娃想:幸好領頭羊沒有被搶走,要不然雞毛信就完蛋了……。

為了把雞毛信及時送給張連長,海娃想出了一個辦法,“逃走”。凌晨,海娃的計劃開始實施,海娃跑呀跑,終於跑到了第一座山,山上有鬼子揮動紅旗,海娃也跟揮手。結果,把信甩掉了,海娃過了關以後,便翻山越嶺,在休息的時候,發現信已經丟了,他便回去找信,雖然找到了,但又被鬼子發現了,海娃只好硬着頭皮回去。第二天,海娃騙鬼子説他知道一條捷徑,便帶領鬼子走進了山道狹窄的石公山,而鬼子卻不擅長走山路,海娃呢?趁機跑了。隨後幾個鬼子追了上去……。

鬼子越追越緊了,海娃對鬼子喊:“八路軍來了。”鬼子便信以為真,等他們反應過來,海娃早已跑遠了,正在這危機關頭,八路軍戰士從天而降,把海娃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最後,信安全地送到了張連長手裏。接着,張連長髮動了攻勢,活捉了日本鬼子首領。

看完電影以後,我感覺海娃是個勇敢,機智的孩子,而且有一些辦法我們跟本想不出來。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危險事,便大呼小叫,而影片中的海娃在大敵當前時卻十分鎮定。所以,我們一定要向海娃學習。

抗日戰爭電影4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8月31日18時,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自治區黨委各部、委、辦、局幹部職工900餘人,在自治區黨委會議中心二樓禮堂觀看了影片《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後抗日軍民,齊心協力,前仆後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美國記者史沫特萊曾在《偉大的道路》一書中如此記述:“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戰鬥日以繼夜,一連廝殺了五個月。敵人所有的煤礦、電廠、鐵路、橋樑、公路、車輛和電訊都遭到破壞。”當年,聶榮臻元帥在答《抗敵報》記者問時指出,“百團大戰”是一個主動的進攻戰役,使日軍在華北的主要鐵路、公路受到廣泛破壞,井陘煤礦被徹底破壞,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治安肅正”“以戰養戰”等陰謀計劃。敵華北方面軍在其作戰記錄中也承認“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和鉅款方能恢復。”彭德懷元帥曾在自傳中寫到:這次戰役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羣眾敵後抗日的勝利信心,對日寇當時的誘降政策以及東方慕尼黑陰謀以很大打擊,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興奮。此役也給了投降派又一次打擊,提高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的聲威,打擊了國民黨製造所謂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

由此觀之,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鬥志,遏制了妥協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實證明,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百團大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年8月28日,以此歷史事件為背景創作的電影《百團大戰》將在全國院線上映。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重點影片,《百團大戰》以類型化的電影語言,再現了這段永不磨滅的抗戰記憶,弘揚了永不屈服的抗戰精神,也提醒今天的中國人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關於組織觀看電影《百團大戰》的通知要求,作為自治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一項重要活動,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已經安排組織全區各地、各單位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各族各界人士觀看影片。

在筆者看來,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時間節點上,觀看電影《百團大戰》,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全民抗戰生生不息的精神。試想,當時我們在那麼貧弱的條件下,憑藉着堅定的信念趕走戰爭惡魔,迎來和平天使。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抗戰精神不能丟,我們永遠不能忘卻那段民族苦難的歲月,永遠不能忘卻為爭取民族獨立而浴血奮戰的前輩英雄,永遠不能忘卻今日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

抗日戰爭電影5

那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抗日戰爭影片《地道戰》。當那“地道戰,嘿!地道戰……”這首結束曲響起的時候,我不禁再一次迴盪在那戰火紛飛的時代――

在冀中平原上活躍着一支領導的敵後游擊隊,他們在根據地領導着廣大農民羣眾,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利用地下巷道巧妙地利用有限而又低劣的戰鬥武器――紅纓槍、鐵鍬、鋤頭、火銃把用大炮、機搶武裝着的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那些地下巷道真是神通廣大、神出鬼沒,你看這頭連着東家,那頭連着西家;那一個個的“煙蓋”的作用更大了,當發現敵人往地道里放毒煙時,地道蓋子一下子全都蓋上了,敵人放了煙也是白放的,絲毫傷不到裏面的羣眾,而且那些煙還會自動往回倒流,從而讓敵人自討苦吃。地道的作用並不只有這一些,它還具有戰鬥力呢?你睢,若是哪個地道被敵人發現了,那它就變成了敵人的墳墓――敵人一進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滿鋒利竹籤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擊隊員殺死,那個場面真是讓人好開心。

如果説萬里長城是古代人民留給後人的琦麗的瑰寶,那麼我們可以説冀中平原下那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就是我們抗日戰爭時期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最有力的見證。它們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敵後根據地人民羣眾的辛勞的結果。他們憑藉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不得不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明知強敵當道,明白敵人裝備精良,但他們卻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力量給敵人予以迎頭痛擊。

閉目反思,在當今各種物資充沛、設備齊全的飛速發展的經濟時代裏,我們的國家面對周邊紛繁複雜的國際社會,我們的民族又該怎樣面對着世界烈強的窺覷?鈎魚島的紛爭、台海的風雲無一不在警示着我們的國人絕不能安於現狀,而要像冀中平原根據地的羣眾們那樣居安思危,要不斷增強國力,加強國防力量,絕不能讓歷史重演,要讓我們的祖國矗立在世界之巔。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少年兒童,生活在這和平的時代,沐浴着美好的時光,但我們也同樣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恥辱,我們要以光烈為榜樣,增強知識,學好本領,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設祖國的大梁,才能把我們的中華民族那不屈不撓的勤勞的民族精神再次發揚光大,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昌盛強大。

回想起《地道戰》中的一幕幕,再聯想現在的國際風雲,我覺得自己的擔子好重好重……

抗日戰爭電影6

這週四,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着艱苦的鬥爭。冬子的爸爸在戰鬥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藥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藥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羣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在烈火中光榮犧牲。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薰陶,有志氣,有膽量;他巧妙地躲過敵人崗哨的嚴密盤查,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他巧改一字,使囤積居奇、勾結敵人的米行老闆損失上萬斤大米;他智鬥兇殘的胡漢三,又親手殺死了這個大惡霸。看着這些精彩片斷,我既為他捏着一把汗,又從心眼裏佩服他。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每當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便禁不住熱血沸騰。《閃閃的紅星》這部影片我太喜歡看了,閉上眼睛,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便浮現在我眼前。

看着這部影片,我自己也彷彿置身於硝煙瀰漫的戰場。每當看到紅軍戰士戰鬥時陷入困境的場面,我恨不得衝上前去,幫助紅軍戰士把敵人消滅乾淨。

看完這部影片,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加倍珍惜。如今,沒有了戰火紛飛、硝煙瀰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裏,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過任何艱難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加倍努力,將來報效祖國,維護和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樣,絕不向困難低頭,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當遇到危險或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我要像冬子的媽媽那樣,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隨時準備獻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把祖國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以頑強的拼搏精神,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小英雄。

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導航的燈塔,處處照亮我前進的道路。它又像戰鬥的號角,時時催促着我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顆啟明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1m84r.html
專題